腦子存放處)
成長型女主,事業線爽文)
有n個情人,全潔)
王鏡在眩暈中睜開眼,青煙正從青銅獸首香爐中裊裊升騰。恍惚間望見菱花銅鏡里映出個綰著垂雲髻的少女。
芙蓉玉面眉如遠山,唯獨眼下泛著病態的烏青——這張臉與她有七分相似,卻透著陌生的古典韻致。
太陽穴突突跳動,記憶如決堤洪水傾瀉而下。
此身乃太原王氏嫡女,名鏡字照君,年方十五。父親王翼官拜京兆尹,秩二千石,母親楊荔出自弘農楊氏,本是金尊玉貴的世家明珠。奈何生逢亂世,命途多舛。
董卓之亂爆發後,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董卓為避其鋒芒,強迫漢獻帝將東漢都城從洛陽遷往長安。
遷都過程中,董卓焚毀洛陽宮殿、劫掠財物,將整個洛陽城推入煉獄。
原主隨著家族跋涉千里,終究沒熬過倒春寒的暴雪夜,于是迎來了王鏡這縷異世魂魄。
銅鏡“當啷”一聲被踫倒在妝台上,王鏡望著自己細白指尖上沾染的香灰,終于確信——她穿越到了東漢末年。
這是一個血與火交織的亂世。
銅鏡邊緣的寒意滲進掌心,王鏡正思量著如何在這亂世自保,自己的金手指何時來到——顱內突然炸開刺耳蜂鳴。眼前驟然浮現半透明的淡藍光幕,無數文字如星河流轉,最終凝成鎏金大字。
【三國簽到系統激活成功】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元年二月十九】
【每日卯時簽到可獲隨機獎勵】
【新手福利︰十立方儲物空間,意念存取,時空凍結】
話音落下,一道流光沒入王鏡眉心,她的腕間突然多了一只翡翠鐲。
金手指終于來了!
王鏡在系統的提示下輕觸光幕。
【叮——簽到成功,獲得技能“妙手回春”】
【妙手回春︰識海內自有浩瀚醫典,精通中西醫之所長】
王鏡覺得自己頭腦清明,腦海里多了許許多多藥理知識,還未來得及試驗一番,門外忽然傳來婢女輕聲的呼喚。
“女公子,該晨起了。”
“進來吧。”
婢女捧著鎏金銅盆,推門而入。在王鏡的記憶里,她名叫玉簪。玉簪如往常一般伺候她盥洗、更衣,偷眼瞧王鏡,鏡中少女的脊背挺得比往日直,話也變少了。
廊下傳來梆子聲。
梳洗過後,該是請安的時辰,王鏡自前往前院。玉簪跟隨在她身後,只覺她的步子竟比病前還要輕捷,石榴裙裾掃過青磚地,恍如游魚破開春水。
王鏡穿過游廊,正抵前廳,晨光透過雕花窗欞,隔著一道牆傳來爭執之聲。
“王允如今掌著太倉令的實權,董相國面前紅得發紫,咱們這支雖與他隔了五服,到底是同氣連枝……”父親王翼刻意壓低聲音卻難掩急切。
母親擱下青瓷盞,淡淡道︰“長安城外流民如蟻,上月袁氏滿門梟首示眾……你偏要去淌這趟渾水?”
她雖是閨閣女子,但自幼見識世面,也知亂世之象已顯,非人力所能改變。朝中局勢變幻莫測,不可妄動,以免引火燒身。中立之道方可保全自身和家人。
“女兒給父親、母親請安。”王鏡在恰當的時機出聲,爭執聲戛然而止。
楊夫人已換上慈和神色,伸手將她攬到身側,“照君來得正好。”
王翼瞧著女兒紅潤的臉頰,微微一笑,“我兒竟能自己走來了?前日還需四個婆子抬著步輦。”
“多謝父親母親關懷。女兒今晨把過脈象,已無大礙。”王鏡垂眸淺笑。
王翼輕撫胡須,頷首道︰“如此,阿父也可心安了。”
他子嗣稀薄,多年來唯得一個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前些日子女兒病懨懨的,他還專門請來了太醫令為她看診。
楊夫人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照君須得再用些時日湯藥,好好養一養身子……”
她蹙眉轉向丈夫,“夫君記得從東市換些百年老參入藥……”
“我省得。照君的事,我自沒有不放在心上的。”
王鏡只一味淺笑。
……
霞光染透茜紗窗,王鏡正倚在青竹榻上。她記得原主平日里喜歡彈琴、刺繡打發時間,可王鏡卻提不起一點興趣,強做這些又有什麼用。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無數人在水深火熱里掙扎,她如今能夠偏安一隅不過是僥幸。若來日家族遭難,她又該如何自處?
必須自立自強!
王鏡閉上雙眼,腦海中醫學知識翻涌不息。如今的她,自覺醫術已與神醫華佗不相上下,或許,醫術真能成為她立足于世的底氣。
可她現在身處閨閣之中,又不是江湖游醫,該如何施展醫術治病救人?
王鏡嘆了口氣,回想起第一天簽到獲得醫術精通,本以為這就是自己平步青雲的開端,誰知道如今空有一身本領,卻想不出在什麼地方施展。好在她沒發愁多久,機會就來了。
……
次日卯時,王鏡按時簽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元年二月二十】
【叮——簽到成功,獲得技能“百病不侵”】
【百病不侵︰防御疫病】
【溫馨提示︰董卓西遷長安,遷徙人群密集,城中疫病頻發,多為瘧疾,該技能可防御此種疫病】
王鏡從提示里迅速抓取關鍵信息︰長安疫病橫行,有疫病就急需醫生。尋常時候,她一介閨閣女子貿然行醫,不合規矩。但大災當前顧不上那麼多,這反倒是展示醫術、拯救性命的好機會。再加上簽到所得的“百病不侵”技能,這下她能毫無顧慮地行醫治病,再猖獗的疫病,也近不了她的身。
……
初平元年春,長安疫病突然爆發。
護城河水泛著青黑,義莊每天焚燒上百具尸首。染病的貧民蜷縮在家中,面色赤紅,額頭滾燙,嘴角忽然涌出黑血,指甲縫里爬出細小的紅斑。
高門大戶內陸續傳出喪樂,飄起紙錢灰。長安城已找不到未戴孝的人家,京兆尹王家亦人心惶惶。
今早剛有個雜役病倒在房里。按府里規矩,染疫的下人本該連夜抬出城,偏生他是女公子貼身婢女玉簪的哥哥。
玉簪得知後,跪地磕頭,哭著懇求王鏡,“小姐開恩,救救奴婢的哥哥吧!”
王鏡扶她起身,神情鎮靜,“先別著急,帶我去看看你的哥哥。”
玉簪猶豫片刻,救人的念頭勝過一切,她踉蹌著在前頭引路,來到倒座房前。
木門虛掩著,兩個裹著麻布的婆子正往門框潑醋。
見到王鏡的到來,她們震驚得手中銅盆都拿不穩, 當一聲掉在地上。
王鏡用繡帕掩住口鼻,撩起裙角跨過門檻,婆子追過來扯她衣袖,“屋里頭是染病的人,腌 得很,女公子千萬去不得!”
王鏡甩開婆子的手,命令道︰“退下。”
說罷,她邁進屋內,吩咐玉簪在門口守著。而婆子們沒攔住她們,只得轉頭回稟主家。
王鏡來到屋內,只覺屋內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藥味與腐臭氣息,昏暗的光線里,玉簪的哥哥蜷在土炕上,氣息微弱,听到響動勉強睜開眼。王鏡瞥見他指甲縫里滲出的細小血珠。
獲得“妙手回春”技能的她一眼看出,這分明是惡性瘧疾引發的溶血癥狀。
她迅速朝外頭的玉簪吩咐道︰“備十二口陶甕,全部用井水湃過。讓管事去西市買三車帶白睫的黃花蒿,要連根帶土的新鮮貨。”
玉簪雖一頭霧水,可一想到王鏡是在救自己哥哥,便抹干臉上淚水,匆匆領命而去。
青蒿運來後,王鏡召集更多僕婦,分揀藥材。一時間,周圍滿是忙碌身影,倒座房幾乎成了臨時藥坊。
王鏡只盼著能快點制成藥,治好病人。
她在旁監督,囑咐道︰“嫩枝老睫要分開搗,根須里的汁液用細麻布擰出來。”
隨著木杵起落,淡青色漿液順著麻布紋路滴落,流入在鋪滿碎冰的陶甕。
“取陳醋來兌。”
而後冰鎮藥汁緩緩灌入昏迷馬夫的喉嚨,他指縫間滲漏的暗紅血珠逐漸結成血痂。
玉簪見狀,又驚又喜,捧著藥碗的手不住輕顫︰“靈了!女公子怎知要用青蒿汁子?”
王鏡嘴唇微張,剛要回答。
就在這時,王翼和楊夫人攜一干人等匆匆而至,只聞滿院藥香。
“當心!”楊夫人擔憂之色溢于言表,“照君,快回母親身邊來。”
王翼蹙眉道︰“你這是要做什麼?瘟虐無情,豈可兒戲?”
“女兒此舉並非兒戲。”王鏡微微福身,聲音不大卻堅定,“女兒有一藥方,可治瘧疾。現已將冷浸青蒿汁喂病人喝下。”
“此話當真?”
王翼滿眼不可置信,雖未當眾拂了女兒的面子,但也沒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
王鏡一介深閨女子,不通醫術,怎麼突然就能夠行醫救人了?
王翼示意府醫前去診脈,一探究竟。府醫三指扣住病人脈門,山羊須猛地一抖。
“這…”
“脈象雖虛,邪熱卻已退去七分。”
府醫轉身長揖,語帶驚喜,“這青蒿汁竟比黃連湯更克血毒……”
楊夫人急急扯住王鏡袍角,“照君何時習得岐黃之術?”她說的話也正是王翼想問的。
王鏡扶住她的手,笑道︰“母親放心,女兒會慢慢解釋。”
“這里人多眼雜,還請父親母親移駕。”
王家夫婦只得暫時壓下心中疑問。待到三人齊聚書房,屏退下人,王鏡這才開口。
王鏡道︰“日前女兒風寒侵體,瀕死之際,有位白衣仙人踏月而來。仙人以柳枝點我靈台,八百卷醫書便烙在神魂之中。”
“父親母親請看。”
王鏡突然並指指向桌上茶盞,茶盞憑空消失。須臾後,又出現在王鏡手里,盞中清水已凝成琥珀色的藥湯。
“仙人授我仙術如此……”
“眼下,父親母親可知我所言非虛了吧。”
楊夫人手中繡帕飄然落地,王翼則怔怔望著女兒掌中那盞泛著金光的藥湯。
楊夫人眼中含淚,喃喃道︰“沒想到我兒竟有這等機緣……”
“奇哉——”王翼深深呼出一口氣,許多話語到了嘴邊卻又咽了回去。
王鏡眼中忽地燃起兩簇幽幽焰火,悠悠道︰“天賜我這般機緣,我自不肯埋沒一生。”
“疫病漸起,百姓困厄,我願行醫救人,積德行善,解蒼生于倒懸。還望父親母親助我。”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