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

第315章 大蕭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機 本章︰第315章 大蕭條

    “......確定了嗎?”

    在比任何時候都沉重的沉默之後,漢斯終于艱難地吐出了這句話,沙赫特則像是一下子老了十歲般點了點頭。

    “難道是因為石油風波?”

    “我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

    “可這和幾個月前總裁你親口告訴我的話,實在是太不一樣了。”

    漢斯當然知道石油風波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經濟大蕭條產生影響。

    所以當初擬定計劃的時候,他特地先去問了沙赫特是否可行。

    而沙赫特的回答,的確是——“沒問題”。

    他說“沒問題”啊!

    “早知道會變成這樣,我就去找別的辦法了!”

    洛克菲勒的忠告此刻猶如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心口。

    本想通過打擊煉油公司來減少與美國政府的摩擦,沒想到卻成了一手敗筆。

    看來,被“加里波利效應”所反噬的不止是英國。

    “我也沒料到事態會發展成這樣。也許這听起來像是在狡辯,但光靠一場石油風波還不足以引發大蕭條。這不過是眾多誘因之一罷了。”

    確實,導致華爾街大崩盤的,是種種事件交織在一起引爆的復合災難。

    比如說眼下正沖擊美國農村的農產品過剩,就是其中一個因素。

    因為產量過剩導致小麥價格暴跌,波及到美國原材料期貨市場,最終重創了華爾街,成為了壓垮駱駝的稻草之一。

    “而且......雖然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個安慰,好歹在災難徹底爆發之前,我們還有時間能坐下來談談,至少......還不算最糟吧?”

    “嘖,這話听起來真讓人安心啊。”

    漢斯語氣嘲諷,而沙赫特則扭過頭去不敢看他。

    媽的,眼看大蕭條就要來了,你說這話有個屁用!

    “總之,我已經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接觸過了。他們那邊似乎也察覺到哪里出了問題。”

    “美國那邊也察覺到了?”

    “嗯,他們也意識到泡沫有逐漸破裂的跡象。至少目前來說,是這樣。”

    “听起來後面還有話呢。”

    “據我在美國的朋友說,美國政府對聯儲的擔憂,反而覺得‘太過悲觀’了。”

    “原來如此。”

    他真是個傻子,竟然還妄想著白宮能清醒點。

    要是美國政府當初有半點危機意識,歷史上的大蕭條恐怕都不會發生了吧。

    “尤其是美國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那家伙才是最大的問題。他把現在出現的種種征兆全當作短暫的異常現象看待。即便股市暴跌,在他眼里也不過是小插曲罷了。”

    “我不是早就說過了嗎?美國政府根本應對不了大蕭條。而且,梅隆是個問題,但更糟糕的是胡佛。看看他在阿拉伯危機時的表現......我們還是別抱希望了,先想想怎麼自救才是正道。”

    胡佛就像大戰時被質疑能力、最後被逼退位的阿斯奎斯一樣。

    平時或許算個能人,一到危機就只會添亂。

    華爾街崩盤不全是他的錯,但讓這場崩盤演變成失控的災難性大蕭條,胡佛絕對難辭其咎。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呼......頭真疼。”

    “我感同身受。那麼總裁您怎麼看,這個泡沫會在什麼時候破裂?”

    無論如何,也不至于現在立刻就炸吧......

    “就我個人的判斷,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最遲兩三年內會出事。運氣不好的話......恐怕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操......”

    沙赫特那小心翼翼的語氣,讓漢斯終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最短六七個月後就要面對末日,你讓我怎麼不罵人?

    “先去總理府......不,去總理官邸吧。”

    “您打算向阿登納總理匯報?”

    “嗯,必須盡快制定應對措施,把影響降到最低。不能再拖了。”

    沙赫特點頭同意。

    “真希望命運能眷顧我們一點,留給我們的時間再多一些。”

    說完,他仿佛在向某個看不見的存在祈禱般低聲喃喃著。

    漢斯也一樣,在這一刻,內心只剩下一個願望——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時間,也好。

    ......

    然而,哀哉痛哉!

    漢斯與沙赫特,終究還是沒能轉運。

    那時的阿登納正享受著日光浴,冷不防听到“世界經濟要崩了”這番天雷滾滾的消息,表情就像听到了什麼狗屁不通的玩笑。

    一臉狐疑的他還沒來得及從震驚中回過神,汗流浹背的沙赫特就已和漢斯在旁邊苦口婆心地勸說起來。說什麼美國經濟正在毫無察覺地一路奔向懸崖邊緣。

    “鋼鐵產量在下滑,建築業不行,汽車行業也不如以往了。”

    “是不是該考慮抽身了?就連聯邦儲備銀行都說市場投機太嚴重,可能會崩盤呢。”

    與此同時,美國的股市亦開始彌漫起一股不祥的氣息。

    正如沙赫特所言,察覺到經濟中隱隱浮現的蕭條征兆,聯邦儲備銀行罕見地表達了對當前局勢的擔憂,這一下可把投資人嚇得心驚肉跳。

    “股市怎麼會跌?美國經濟可是無敵的,無敵啊!”

    “跌了反而好吧?趁便宜多買點股票才劃算啊。”

    “沖啊——要起飛啦啊啊啊啊啊!!!”

    然而,美國國內仍有大量人沉浸在股市將持續上漲的美夢之中。盡管聯儲的警告一度引發股市劇烈震蕩,但這場暴跌很快便得到了控制,這反而加劇了人們的盲目樂觀。可美國經濟潛藏的問題,並未因此消失。

    現實經濟指標仍在下行,普通民眾像未來的次貸危機那般,被“過于容易的貸款”誘惑,背上了沉重債務。市場的微跌與反彈此起彼伏,危機的前兆正逐漸顯現。

    “梅隆財政部長,最近股市頻繁出現小幅暴跌,您怎麼看?”

    “我反倒認為,這是我們經濟健康的象征。”

    “您說......股票下跌,是健康的象征?”

    “像我這樣的經濟專家稱之為‘市場調整’。這是一個被投機過熱擾亂的市場,正在回歸本位。”

    “原來如此。那麼,如部分金融人士擔憂的那樣,大崩盤的可能性並不存在,對吧?”

    “當然。借用著名經濟學家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的話來說,‘股票價格正處于一個永遠不會下跌的高原’。所以請國民們安心工作,繼續為自己的事業努力吧。”

    但正如所見,美國政府仍深陷在自欺式的樂觀情緒中無法自拔,而股價也像巴別塔一樣,朝著天際節節攀升。

    “哈特里先生!您承認自己犯下了詐騙罪嗎?”

    “哈特里先生!請回答!”

    就在這時,一顆繼石油危機之後、甚至比石油危機更為猛烈的重磅炸彈突然爆炸了。

    不過,這次爆炸的地方,不在美國。

    而是只要世界上哪里出點亂子,就總少不了摻一腳的英國。

    英國知名投資人克拉倫斯•查爾斯•哈特里carence ces hatry)因詐騙與偽造股票罪被警方逮捕。

    諷刺的是,這一切的起因,居然還是石油危機。

    哈特里押注油價會繼續下跌,因而做空與石油相關的股票。但眾所周知,在洛克菲勒的干預下,石油危機很快平息,原油價格也迅速回升並恢復正常。

    也就是說,賭石油危機會持久的哈特里,徹底賭輸了。

    最後,為了填補巨額虧空,他鋌而走險在股市上動了手腳,結果敗露。也因此,那原本可能要幾年後才會浮出水面的詐騙丑聞,就這麼提前被揭穿了。

    更糟的是,哈特里早因奢靡無度、過分炫耀而名聲不佳,這樁丑聞的曝光便引發了連鎖反應,對英國經濟也造成了嚴重沖擊。

    “丘吉爾財政大臣,大事不好了!倫敦股市——倫敦股市暴跌了!”

    “哈特里你這該死的狗雜種!!”

    隨著這堪稱1920年代“伯納德•麥道夫adoff)”的哈特里垮台,其掌控影響力甚巨的倫敦股市也開始迅速崩盤。

    對漢斯與沙赫特而言,這又無異于一次吐血三升,而對本就經濟疲弱的英國來說,更是頭皮發麻的打擊。

    但對他們來說,更不幸的是,倫敦股市的暴跌,僅僅只是序章。

    在一片焦躁不安中,新的一年悄然來臨,而真正的災難之日,終于到來。

    ......

    1927年1月24日,星期一上午九點三十分。

    這一天,紐約證券交易所依舊如往常般準時開市,無數投資者與金融人潮水般涌入交易大廳。

    但投資者們的臉色卻一點也不好看。

    這是因為,在股市依然像過山車般上下劇烈波動的當下,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個月爆發了一場大暴跌。

    “听說是因為哈特里因詐騙罪被逮捕,引發了這場動蕩。”

    “那個暴發戶混賬,早就知道他遲早要闖禍。”

    “總之,最近還是別踫海外投資了。”

    受此影響,早已瀕臨泡沫破裂邊緣、危機四伏的美國股市也刮起了陣陣寒風。

    當天到場的大多數投資者,都在擔心手里的股票繼續貶值,紛紛涌向市場拋售。

    仿佛為了印證這場恐慌,開市鐘聲一響起,股價便應聲暴跌11,賣盤人數也持續上升。

    交易量之大,已讓投資者幾乎難以分辨到底誰在賣、又賣出了多少。

    “我是不是也該賣掉?”

    “我打算再等等。反正就算暴跌也很快會反彈吧,現在這價格賣掉太虧了。”

    股價不斷下滑,但美國人仍舊無法丟掉那種盲目的樂觀。

    “總統閣下,听說股市還在跌......我們不會也像英國那樣大崩盤吧?”

    “英國是因為總罷工、還有哈特里事件,負面消息太多。而我們美國經濟根基穩健。再說,就算暴跌了,那只‘看不見的手’自然會出面解決,一切都會沒事的。”

    白宮的態度也與民間如出一轍。

    哪怕股市真崩了,也沒人懷疑那只“看不見的手”會再次出面維穩,就像過去那樣,不需要政府干預,一切都會自動修復。

    正是在這種“自由放任主義”的迷信之中,美國政府一次又一次錯過了出手干預的時機。時間就這樣不斷流逝,到了星期二、再到星期三,紐約股市的暴跌卻沒有絲毫止步的跡象。

    “怎麼還沒止跌?”

    “該死,這不對勁吧?再這樣下去就要被強平了!”

    至此,就連一開始還能保持樂觀的美國人,臉色也變得慘白。

    “看不見的手”不知所蹤,市場卻絲毫沒有恢復的跡象,股價與道瓊斯指數失去支撐,一路墜入深淵。

    “買入!快買進股票!”

    “無論如何也要阻止這場暴跌!”

    而那些對金錢嗅覺最敏銳、最早察覺到這場危機的華爾街銀行家與經紀人開始聯手出擊,試圖阻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他們模仿1907年經濟恐慌中jp摩根的手法,試圖以高于市價的價格大量購入優質股票,如美鋼公司等,來穩定市場。

    “啊啊啊啊──!!”

    “我的股票!我的利~~潤!!!”

    “快!快把我的股票賣出去!求你們了───!!!”

    但局勢早已脫韁,無法控制。

    到了1927年1月27日,星期四,道瓊斯指數暴跌38.33點,創下史無前例的單日跌幅,收于260.64點。

    <argin ca)卻無力應對的投資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資金被徹底吞噬,拼命想從這已然化作煉獄的市場中逃出生天。

    此時,華爾街的金融人終于明白了。

    想要阻止這場大崩盤......已經太晚了。

    美利堅的金融核心,華爾街,正迎來它的末日。

    然後,歷史性的1927年1月28日——

    “哈......哈哈......”

    “不,不要啊啊啊啊啊啊!!!”

    這一天,紐約證券交易所全天成交量高達1640萬股。

    這項紀錄整整四十年無人能破。

    與此同時,注定將被記入金融史最黑暗篇章的“黑色星期五”悄然降臨。

    道瓊斯指數不但沒有反彈,反而再次暴跌30.57點,跌至230.07點。短短一天之間,約140億美元瞬間蒸發,數千名投資者被強制清算、破產。

    當天,僅在華爾街就有十余人跳樓自盡。

    即使是洛克菲勒家族這樣的巨頭緊急進場抄底,希望能挽回市場信心,但一切為時已晚。

    這一切只代表一個事實︰

    美國股市,崩潰了。

    美國經濟,也崩潰了。

    “上帝啊......”

    “我們完了......”

    在繁榮如狂潮般席卷、全民沉醉于紙醉金迷的“咆哮的二十年代”中,平靜與希望一同死去。

    人類,迎來了新的紀元——混亂不堪的大蕭條時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如何拯救德意志》,方便以後閱讀如何拯救德意志第315章 大蕭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第315章 大蕭條並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