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在這里待了兩年了嗎。”
身穿囚服的弗朗索瓦•德•拉•羅克望著多年來毫無變化的天空,低聲喃喃。
天空雖未變,世間卻依舊風雲激蕩。
在英國,自由黨終究在1924年的大選中敗給了保守黨,大衛•勞合•喬治終于離開了唐寧街。
不過,在那之前眼疾手快、提前轉投保守黨的丘吉爾,今年年初已成功就任財政大臣,和勞合•喬治不同,他得以繼續留在唐寧街。
說到底,那家伙的政治生命真是比蟑螂還要頑強啊。
另一邊,被英國羞辱的西班牙則爆發了政變,米格爾•普里莫•德•里維拉在阿方索十三世的默許下發動政變,建立了軍事獨裁政權。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里維拉竟將西屬摩洛哥拱手讓予了阿卜德•克里姆和柏柏爾人,西屬摩洛哥就此脫離,成立了名為“里夫共和國”的新國家。
“听說像弗朗西斯科•弗朗哥這樣的年輕軍官,正對違背承諾的里維拉磨刀霍霍?”
這是自沙龍暴動之後便屢屢來信支持自己的貝當將軍親口所說。
此外,還有諸如xx戰事、赫伯特•胡佛成功連任美國總統等新聞,但拉•羅克對此並無多少興趣。
因為彼岸大陸的風波,于如今身陷囹圄、忙于描繪未來藍圖的他而言,並無實際價值與意義。
“喬治,假釋審查那邊進展如何?”
“這次也很艱難。據說還是德夏內爾從中作梗。”
听著在沙龍暴動後對他宣誓效忠的喬治•吉內梅爾的回報,拉•羅克微微皺起眉頭。
德夏內爾的上訴在右翼與司法機關的阻撓下被駁回,抑郁癥日漸加重導致健康狀況惡化,可他依舊不遺余力地擋在拉•羅克前方。
為了防止拉•羅克出獄後重掌權力,德夏內爾大力推進了對“火十字團”“法蘭西行動”等極右勢力的解體,還在背後設下種種障礙。
“恐怕,去年那場刺殺我的陰謀,也出自他之手吧。”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官方也將其定性為瘋子的獨斷行為,但拉•羅克對此深信不疑。
若不是吉內梅爾當時出手及時,自己此刻恐怕早已長眠黃泉。
拉•羅克拿起筆與筆記本,立誓︰若有朝一日能掌控法國,德夏內爾絕不會善終。
他正在寫一本書,整理自己為何發動沙龍暴動當然略去了“被推成主導者”這一尷尬部分),以及他所描繪的法國未來為何物,以向世人宣示。
盡管這行為頗似正在美國與迪士尼、伊沃克斯共謀新作構思的希兒,但對拉•羅克而言,卻是勢在必行。
兩年前,他因沙龍暴動一舉成名,超越莫拉斯、布卡德等競爭者,站上了法國極右的最前列。
既然他所走之路必將成為極右與新法國的未來,那麼,他便有責任將這條道路清晰地梳理出來,向他人昭示。
比起墨索里尼那混亂且含糊不清的法西斯主義,他的思想更需要一個具體而有吸引力的重塑。
“反猶主義,果然還是得加上去才行。符合右翼的口味,凝聚起共同的仇恨,也能帶來社會的團結。”
雖然他曾對德雷福斯口出惡言,但那只是當年在戰敗的憤怒下失控而已。實際上,拉•羅克並不像其他法國極右分子那樣,對猶太人心懷惡意。
可大戰之後日益高漲的法國反猶情緒,讓這一立場在他看來極具實用價值,而放棄則收獲甚微。
因此,即使他並不憎恨猶太人,依然在自己的思想體系中加入了反猶主義,然後繼續說道︰
“我也不打算像波拿巴派、奧爾良派、正統王黨派波旁王朝復闢派)那樣,把法國重新拉回帝制或君主制。”
“考慮到王黨派對您一直熱切關注並表示支持,這話可真夠冷淡的。”
“我的目標始終只有一個——讓法國重新偉大。但自封拿破侖五世也好,自稱菲利普八世也罷,他們真的有讓法國偉大的本事嗎?”
絕無可能。
那些所謂的“新拿破侖”“新奧爾良”,一個個不過是連祖宗的腳趾頭都不如的蠢貨。
他們和共和國的政客沒什麼兩樣,眼里只有貪婪與權力,絕無可能讓法國再度崛起。
“能夠讓法國重新偉大的超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我自己。沙龍暴動已證明這一點。”
他曾短暫期待莫拉斯能成為自己的替代者,但事實證明,無論是布卡德還是泰廷哲,都不配稱為“超人”。
所以,終究只有他自己。
能夠讓法國重新偉大的,唯有弗朗索瓦•德•拉•羅克。
“我也這麼認為。能夠改變這個法國、讓它重歸偉大的,唯有您。”
喬治•吉內梅爾望著拉•羅克,那是能將復仇化為現實的唯一之人。
“請奪回法國吧,拉•羅克閣下。”
而為了這一目標,他必須重新召集那些因德夏內爾的打壓而四散奔逃、只能眼睜睜等待他出獄的極右勢力。
這次,不是像過去那樣松散的政治聯盟,而要打造一個在統一領袖下緊密團結的新組織。
‘名字嘛......法蘭西社會黨......不,太寡淡,而且听著像紅色黨派。法蘭西國家社會黨parti nationa socia fran?ais),這個不錯。’
國家社會黨與以往只面向上層階級、天主教徒與老兵的極右派不同,它將變得更加大眾化。
他將贏得民眾的支持,用德夏內爾苦苦𥕜衛的“民主方式”,堂堂正正地將法國握入手中。
‘等著吧,德夏內爾。’
拉•羅克仰頭,再次望向蒼穹。
那片終有一日將屬于他的——法國的天空。
......
“到底還要在這片荒漠待到什麼時候?”
就在拉•羅克在牢獄中燃起野心、勾畫未來藍圖的同時——
跟隨列夫•托洛茨基從俄國一路輾轉來到遙遠xx西部邊陲的一位年輕人,滿臉不滿地望著托洛茨基所駐的地點。
已經整整兩年了。他們就像被埋進了沙坑一樣,蜷縮在這片荒漠中苟延殘喘。
可托洛茨基依舊堅持說時機未到,固執地要繼續留在這里。
當然,他的說法也不是全無道理。
自從流亡之後,他在俄國幾乎已無立錐之地,而俄國周邊的大小勢力也因擔憂得罪列強,對他們避之唯恐不及。
相較之下,這片所屬xx的西部荒漠,遠在邊陲,各種勢力鞭長莫及,反而成了托洛茨基休養生息、擴展勢力的理想之地。
——至少在托洛茨基看來是如此。
可在不少跟隨他的人看來,這不過是一派胡言。
畢竟,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既無資源也無人口,憑什麼發展力量?能吸引來的,最多不過是些當地游牧部族、邊境流民,再不然就是被他名號吸引來的xx革命者罷了。
“關注這些毫無純粹性的邊緣力量,到底對世界革命有什麼用處!”
而來到這里後,托洛茨基卻拿著“幫助xx獨立”作誘餌,試圖將這些不純粹的邊緣勢力階級)納入麾下。
這完全背離了“先進”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初衷!
這也正是他不僅厭惡,甚至對托洛茨基咬牙切齒的原因之一。
“喂,伊萬,怎麼又一副死人臉啊。”
“還能因為什麼,還不是因為托洛茨基那家伙?”
听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亦是他好友的調侃,伊萬不耐煩地回應道。
“我就想知道,我們到底還要在那個失敗者手下低頭多久。說實話,那個戴眼鏡的山羊胡子,不過是被拋棄了才窩在這里混日子罷了!”
“呵呵,說得不錯。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還不如直接回去,拉起隊伍打仗來得痛快。”
這樣想的,其實不止是伊萬與他的好友。
隊伍內部早已有不少人對托洛茨基的專橫與“反動”思想厭倦到了極點。
“現在都分不清這是紅黨,還是托洛茨基的私黨了。”私下里常有人如此抱怨。
畢竟若不是托洛茨基,他們又怎會落到如今這般境地?
他們當年之所以要流亡,雖有想實現更廣闊革命理想的願望,但更深層的原因,還是來自克里姆林宮的巨大壓力。
而克里姆林之所以會這樣對他們——
根源就在托洛茨基。
是托洛茨基的存在讓他們背負了這筆巨債。
換句話說,他們迄今為止所承受的一切磨難,全都是托洛茨基造成的。
“如果不是托洛茨基那家伙,我們現在應該還在莫斯科。”
根本不必在這風沙漫天的荒漠中虛度光陰。
“看樣子,伊萬同志對托洛茨基同志頗有微詞啊。”
“?!”
正當伊萬與好友在背後痛罵托洛茨基時,背後傳來一聲頗具格魯吉亞味道的俄語。
“你是......”
一個格魯吉亞人。他是托洛茨基助手團中的一員,也是跟隨托一同來到這西部邊陲地區的,但並非核心人物,伊萬甚至很少與他打交道。
他平時時常待在托洛茨基身邊,也不出挑,甚至讓人記不起他的名字。
“別太驚訝。”那人擺擺手,臉上帶著一種難以捉摸的表情,“我不會把你們剛才說的話轉告托洛茨基。”
“哼,”伊萬警惕地盯著他,“我還以為你是托洛茨基的忠實走狗呢。”
“表面上,我確實履行著助手的職責。”那格魯吉亞人微微一笑,朝伊萬二人走近一步,聲音壓得更低,“但我來,是想幫你們的。”
“什麼?”伊萬眉頭緊鎖。
“其實我也不太認同托洛茨基的想法,我認為他已經變質了。因此必須將托洛茨基從隊伍的影響力中清除出去——不,既然思想已經變質,那最好是徹底解決掉他這個麻煩。換句話說,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
“你憑什麼讓我們信你?”伊萬搶著質問,眼神銳利,“萬一這是托洛茨基設下的陷阱,來試探我們的忠誠呢?”
“哈哈!”那人發出一聲短促的干笑,“你覺得那個固執的山羊胡子,會為了除掉你們幾個不滿者,而精心設計陷阱那種玩意兒嗎?他要麼不屑一顧,要麼會直接粗暴地處理。”
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托洛茨基的行事風格,他們很清楚。
托洛茨基那種人,從來都是一根筋地只看眼前目標。
“就算如此,我還是不信任你。”伊萬依然保持高度警惕,“若真想拉攏我們合作,就把你的後台說出來。你背後的人是誰?誰指使你來的?”
面對伊萬警惕的質問,那格魯吉亞人沉吟片刻,目光掃過四周確認無人,隨即用近乎耳語的聲音清晰地吐出一個名字︰
“斯大林同志。”
“!!”
听見“那個人”的名字,伊萬二人瞬間僵住,瞳孔因震驚而放大。
“這樣,足夠了嗎?”
格魯吉亞人盯著伊萬的眼楮。
片刻後,伊萬那因震驚而張開的嘴角緩緩閉上,隨後,一個混合著復雜情緒的弧度在他嘴角緩緩揚起,他最終緩緩點了點頭。
斯大林的黑手,又一次朝著托洛茨基伸來了。
但——
這場角力的最後,究竟誰會活下來,現在還未可知。
......
“歡迎光臨,總理閣下,副總理閣下。”
1925年夏天。
在阿登納內閣政局穩定、耀眼陽光灑滿天空的時節,漢斯與阿登納一同抵達了寬闊的閱兵場,接受了魯登道夫的熱情接待。
這一次,他們是為了觀摩德意志帝國令人振奮的新型武器演示而來。
“終于能親眼見到那筆龐大的國防預算的成果了。”
“您不會失望的。”
“但願如此,我也衷心希望如此,副總理閣下。那麼,魯登道夫部長——就讓我們看看你們究竟用那一大筆錢造出了些什麼。”
阿登納的語氣如低吼般充滿威懾,仿佛是在警告︰若是弄出什麼無用之物,絕不會輕饒。魯登道夫面色緊張地微微點頭致意。
“首先,將從一些較小的項目開始。”
不久後,一對熟悉的面孔——施邁瑟兄弟出現在演示場上。
“我們首先要介紹的是突擊步槍。這是取代現有ge98的德意志帝國最新式先進武器,也將成為新的制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