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

第275章 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機 本章︰第275章 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

    “第一,解散英日同盟。”

    當漢斯一邊攤開手指一邊說出這句話時,加藤友三郎的眉頭微微一跳。

    可他畢竟是個干練之人,很快便恢復了平靜,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這是為了說服美國嗎?”

    “沒錯。美國將英日同盟視為威脅其國家安全的巨大隱患。因此,如果我們以解散英日同盟為條件提出要求,對日本十分有利。”

    只是這樣一來,日本就會徹底失去與英國的同盟關系。

    在外交上,這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英日同盟還可能繼續維持的前提下。’

    眾所周知,自從在簽訂桑甦西條約時,英國與美國聯手阻止日本吞並整個法屬印度支那以來,英日同盟便已陷入搖搖欲墜的狀態。

    準確來說,自從大戰中俄國滅亡,英日同盟便基本喪失了存在意義。

    畢竟英日同盟原本就是英國為了牽制俄國在遠東擴張,扶持日本成為地區代言人而締結的。

    但如今,俄羅斯帝國滅亡,俄國海軍也隨之覆滅,而其繼承者甦維埃政權連自保都困難,更別提發展海軍了。

    ‘再加上,現在遠東還有個由英國和德國聯手扶植起來的“俄羅斯共和國”這種私生子存在著。’

    如此一來,英日同盟原本牽制俄國的目的已徹底消失。

    當然,從加藤友三郎個人角度而言,他依舊認為,不管怎樣,維持與英國的同盟對日本的未來更有利。

    但就像眼前這位年輕公爵所言,美國早已對英日同盟心存疑慮,英國也可能為了避免今後被卷入麻煩而主動切斷這段關系。

    事實上,英日同盟的解散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因此漢斯建議借此機會推進海軍裁軍會議,對日本而言的確是頗具吸引力的選擇。

    既然終究無法維系,不如加以利用,為日本爭取未來。

    “第二項條件是什麼?”

    面對幾乎等同于同意解散英日同盟的發言,漢斯嘴角微揚,繼續說道

    “取消xxx條。”

    “噗——?!”

    這一次,加藤的反應就不只是眉頭一跳那麼簡單了,而是幾乎噴出了嘴里的茶水。

    這也難怪。

    取消xxx條

    這和早已注定將被解散的英日同盟不同,其背後象征的意義和所引發的波瀾根本不在一個層級。

    即便加藤本人對xxx條也持反對意見,這種提案依舊太過震撼。

    “你會感到驚訝也很正常。不過不止是美國,連英國對xxx條也抱有極大的不滿。如果我們不作出修改,他們是絕不可能退讓的。”

    “包括德意志帝國在內吧。”

    早已察覺到德國通過陸軍對“日本插手xx一事”表達不滿的加藤,語氣略帶譏諷地說道。

    “我們德國,只是單純想避免更多紛爭而已。而我個人認為,xxx條中確實包含了許多極易引發矛盾的因素。”

    漢斯的神情絲毫未變,他依舊那般厚顏無恥地,將話語修飾得天衣無縫。

    在這場交鋒中,真正焦躁不安的一方,從頭到尾都是加藤。

    也正因此,面對悠然自得地喝著咖啡的漢斯,加藤即使腹痛愈發加劇,依然在腦海中飛快地思考著應對之策。

    ‘若xxx條取消的消息傳回國內,恐怕政界會一時喧囂不斷吧’

    所幸原敬首相應該不會反對。

    相反,他甚至可能持肯定態度。

    畢竟他與加藤一樣,都是反對xxx條的人,對軍部插手xx事務可能引發的後果一向持負面看法。

    ‘而陸軍方面,也不太可能提出異議。’

    當初那場對xx的干涉主要是海軍主導,素來對“海”字反感的陸軍,只怕會拍手稱快,幸災樂禍地冷嘲熱諷一番。

    歸根結底,這次的絆腳石,還是加藤所出身的海軍。

    老實說,他甚至覺得,與其說是英美在阻礙,不如說是自己的同僚更難纏。

    當然,他無法將這份心聲說出口。

    ‘但就算如此,也總比一意孤行、同時與美國、英國、德國為敵來得強。’

    這無論如何,都是絕對不能走的死路。

    畢竟,那三國中的任何一個成為敵人,對日本而言,都是滅國之禍。

    雖然現在在外界,美國的力量常被威爾遜的胡鬧所掩蓋,但其本身,確實擁有目前全球最強的經濟與工業發展能力。

    即使日本躋身列強,但根基畢竟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根本不具備正面對抗的資本。

    而英國雖已老邁,卻仍是頭獅子。

    它所擁有的海軍力量與龐大殖民地帶來的潛力,依舊不是日本能輕易抗衡的。

    至于德國,更無需多言。

    他們是世界大戰的主角與勝利者,是屹立在歐洲巔峰的霸主。

    一旦與德國為敵,不僅需面對世界最強的德軍,還等同于同時與其主導下的整個歐洲為敵。

    “我承認,我國與xx所簽訂的條約在諸多方面確有不妥。日本若有必要,也願意就其修訂展開討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因此,加藤最終的選擇,是國家利益,而非海軍的自尊。

    與其抱守那點微不足道的驕傲和貪欲,走向只剩毀滅的戰爭,不如換來和平,這對日本而言才是真正的利好。

    在日本這片土地上,他的決定可以稱得上是“極為理性”的典範。

    當然,遺憾的是,在不遠的將來,他的後輩們終將走上截然相反的歧路——選擇非理性與瘋狂。

    “這是個明智的決定,加藤大臣。不愧是被稱為‘拯救亂世的燭火’之人,果然名不虛傳。”

    “媒體的夸張報道罷了。但我認為,若一直是我們日本單方面讓步,未免也太吃虧了。就算是為了長門,也得有所回報。”

    解散英日同盟倒還說得過去。

    但若連xxx條也取消,即使保住了長門,也難以平息海軍內部的不滿。

    尤其是包括已年老體衰、思維遲緩的東鄉將軍在內,日本海軍如今依舊有不少人,將自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

    “你們希望得到什麼?”

    “除了長門,我也希望能確保‘陸奧’的存續。”

    這便是加藤所認為,能說服海軍接受華盛頓會議的最佳籌碼。

    長門與陸奧——

    這兩艘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全體的夙願所在。

    若能保住它們,即使是比取消xxx條更苛刻的條件,海軍也會接受。

    當然,這還得看這位“俾斯麥繼承人”是否肯點頭了。

    因此,加藤滿懷忐忑地等待漢斯的答復,然而——

    “嘛,沒問題。”

    “?”

    從漢斯口中果斷說出的這句話,不知為何卻讓加藤感到一陣莫名的失落。

    “不過,在此之前,還請先听听我的第三個條件。”

    就在加藤以為事情進展出奇順利,正準備松口氣時,漢斯又開口了。

    于是他屏息凝神,認真聆听。

    “哈啊。”

    數分鐘後,听完漢斯的話,加藤發出一聲疲憊的嘆息,苦笑著靠在椅背上。

    “你是說,只要讓長門和陸奧得以保留,就同意我們美國、英國和德國各自再追加建造並保有兩艘16英寸主炮的戰列艦,是這樣嗎?”

    “沒錯。”

    加藤友三郎的話音剛落,柯立芝便露出一臉驚訝地看向漢斯。

    那是因為一切正如某人所預料的那樣,話題按照設想中的道路發展了。

    “”

    只是,這一話題的提出者,加藤的臉色卻並不好看。

    雖然長門和陸奧保住了,但作為交換,英美也得以各自擁有兩艘16英寸戰艦。

    當然,日本海軍高層對此反而拍手稱快,認為長門馬上就要竣工,陸奧也在緊鑼密鼓建造中,至少未來幾年內日本仍將保持優勢。但加藤並不是那麼天真之人。

    畢竟又不是幾年內就要和英美開戰,那區區四五年的優勢,到底有多大意義?

    從長遠來看,這根本不是對日本海軍有利的交易。

    可即便如此,繼他認為“不太重要”的第一、第二項條件之後,加藤還是接受了漢斯提出的第三個條件。

    他不得不接受。

    畢竟,不論是英日同盟的解體,還是廢除“xxx條”,以及最後的造艦平衡,本質上都是裁軍談判中自然而然的衍生議題。

    為了說服日本海軍高層,讓這場海軍裁軍會議得以舉行,加藤別無選擇,只能吞下這份明知不利的協議。

    他明知道自己被騙,卻仍然不得不順從。

    也正因如此,他的臉上才寫滿了苦澀。

    說到底,加藤的根在海軍,終歸還是沒得選擇。

    啪!

    “很好。既然日本願意讓步,那我們美國也應當做出回應。我們接受日本的提議。”

    正當漢斯望向臉頰因勞累而愈發消瘦的加藤,帶著幾分憐憫之意時,柯立芝卻欣然拍掌大笑。

    對美國而言,這場交易不但實現了某人的承諾——英日同盟的終結與“xxx條”的廢除,同時也意味著不必廢棄正在為對抗日本而建造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自然樂得合不攏嘴。

    “貝爾福大使閣下意下如何?”

    “我們英國,也接受日本的提議。”

    貝爾福的回應與柯立芝別無二致。

    雖然德國早就開始建造16英寸戰艦,但英美日三國也紛紛加緊了計劃。至于英國,一直以來受限于巨額的維持費用,連動工都遙遙無期。

    如今通過裁軍,不僅獲得了喘息之機,還能堂而皇之地建造兩艘16英寸戰艦,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

    ‘當然,說到底,最終得利最多的,還是德國。’

    德國在ss巴伐利亞號已完工的基礎上,又得以追加建造兩艘戰艦,總共將擁有三艘戰列艦。

    這下,總算不用擔心某位岳父大人揮著斧頭來敲腦袋了。

    “既然德國也表示同意,那看起來,我們終于在這漫長的會議中達成了共識。”

    柯立芝如此說道,漢斯與貝爾福、加藤也一齊點頭致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自此刻起,美、英、德、日四國將在十年內停止建造任何主力艦,也就是戰列艦與航空母艦。”

    此外,各國還將受到可保有主力艦的數量與噸位上的限制,除個別例外,大量戰列艦將被退役拆解。

    這是比任何海戰中擊沉更為慘烈的清算,眾多主力艦完成使命,悄然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

    其中也包括那艘已成“傳奇中的傳奇”的ss腓特烈大帝。不過,考慮到其歷史意義與象征價值,它將解除武裝,作為紀念艦永久保留。

    這是漢斯履行承諾後,休斯為其奔走所換來的結果。

    至于貝爾福方面,也是在最終確認這場會議對英國有利之後,才勉強答應了。

    某種意義上,這甚至比解體英日同盟、廢除“xxx條”還要困難得多。

    但這又能如何?

    畢竟就連他那親愛的岳父陛下,都說要是不留下紀念艦就活不下去了,他還能怎麼辦?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協議將廢棄的戰艦出售給其他國家;不再在太平洋地區新建要塞(這部分主要是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條款,與德無關);正在為第三國建造或即將交付的艦船,今後不得用于戰爭用途等。

    如果大家在最後一條感受到莫名的既視感,那絕不是錯覺。

    那正是因為曾經有位名叫溫斯頓•加里波利•丘吉爾的紳士,在搶奪奧斯曼的戰艦後,將對方推進了同盟國的戰壕。

    順帶一提,這次會議中,那兩艘曾被丘吉爾從奧斯曼手中奪走的hs阿金科特號與hs艾琳號,也將一並報廢處理。

    奧斯曼方面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將其返還而非拆毀,但被以其曾加入同盟國為由拒絕。

    對此,只能對凱末爾說聲抱歉了,想埋怨的話,就去怪加里波利先生吧。

    “那麼,至此會議結束。”

    柯立芝率先在條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貝爾福帶著滿意的微笑緊隨其後,而臉色依舊沉重的加藤,也緩緩提筆簽字。

    “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終于來臨了。”

    “哈哈哈!‘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這話說得真好。”

    最後,漢斯也在條約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並引用了張伯倫的那句名言。

    1918年2月6日,在會議召開整整三個月後,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正式落下帷幕。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如何拯救德意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如何拯救德意志》,方便以後閱讀如何拯救德意志第275章 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第275章 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並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