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

第257章 亂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機 本章︰第257章 亂局

    【混亂的俄羅斯內戰,鮮血在西伯利亞無盡地流淌著。】

    “看來俄羅斯要迎來和平的那天,還遙遙無期啊。”

    “可不是嘛。也多虧了這亂局,我的腦袋都快炸了。”

    尤其是這次內戰,牽涉到的勢力實在太多了。

    無政府主義反叛軍、農民起義軍、反布爾什維克的左派、各地少數民族,甚至白軍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勢力,而是四分五裂成好幾股。東部也不得安寧,白軍軍閥每天越過蒙古邊境,大肆掠奪。

    再加上德國、英國,還有遲遲不願撤出濱海邊疆區的日本軍隊,光是思考該從哪里著手整頓局勢,就讓人喘不過氣來。

    幸好帝國的土地改革等大多數改革事務都由貝特曼•霍爾維格總理,還有庫恩和施特雷澤曼負責,要是連那些也要他操心,漢斯真感覺自己的腦袋要炸了。

    “不過,再困難也得一件一件慢慢理清。這就是我的職責。”

    “哎呀,我丈夫真是太辛苦了。”

    路易絲從背後輕輕抱住某人,像是安慰他一般,把手覆在了他的手上。

    那份溫暖的觸感讓漢斯原本煩亂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

    “對了,听說你明天要和皇儲妃一起去drr?”

    “嗯,布雷多先生拜托我做個關于女性參政權的廣播演講。當然啦,大部分會由姐姐策劃主持,我不過是在旁邊幫點小忙。”

    “可別太勉強了,你現在身體還沉著呢。”

    “放心吧,又不是第一次懷孕。”

    路易絲說著,輕撫著她的肚子,如果一切順利,這個第二個孩子將在明年五月出生。

    “我們也該給老二起個名字了吧。”

    “怎麼,你還在糾結啊?女兒的話,就取名叫維多利亞,紀念我和外祖母;如果是男孩,就叫漢斯不就好了?”

    “可是......‘漢斯’這名字多少有點......”

    本來如果第一個孩子是男孩,漢斯就打算用這個名字的。但現在作為一個真正的父親來思考,總覺得這個名字哪里不對勁。

    貴族們常常會把自己的名字傳給長子,這種事很常見,可“漢斯二世”听起來還是太不上檔次了。

    “雖然這是我自己的名字,但在德國,這已經是‘鐵柱’、‘狗蛋’級別的土名字了啊......”

    總不能給自己的兒子起個“鐵柱二世”這樣的名字吧。

    這對一個父親來說,實在太不負責任了。

    “你要是嫌棄‘漢斯’,那就用我父親的名字,叫‘威廉’好了。”

    “路易絲,我們家已經有太多‘威廉’了。”

    不用說威廉二世,就連皇儲也是威廉,皇太孫還是威廉。

    甚至連弗里德里克這個名字里,都有女性形態的“威廉明娜”。

    家里真的不能再多一個威廉了。

    “再考慮幾個更合適的名字吧,反正還有時間。”

    “是是,隨你高興啦。對了,我下周要和大哥一家一起去比克堡一趟,先告訴你一聲。”

    “嗯?去比克堡干什麼?”

    “听說阿道夫舅舅病了。我沒細問,不過好像病得挺重的。”

    露易絲口中的阿道夫舅舅,應該是現任沙姆堡利佩後國君主,阿道夫二世的叔叔,也就是其祖父阿道夫一世的第四個兒子,沙姆堡利佩的阿道夫親王。

    他是威廉二世的第二個妹妹,維多利亞公主princess viktoria of prussia全名︰弗里德里克•阿瑪莉亞•威廉明娜•維多利亞)的丈夫,漢斯跟他並不熟,只有在家族活動上偶爾打過幾次照面。

    說實話,維多利亞公主個性安靜,在眾多兄弟姐妹中存在感不強,因此二人幾乎也沒什麼交集。

    “真讓人擔心呢。他們沒有孩子,如果舅舅真有什麼不測,莫雷塔維多利亞公主的昵稱)舅媽一定會很孤單的......”

    听著路易絲帶著憂色的聲音,漢斯默默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畢竟若是男人倒還好說,可她身為女性又是王族,在這個時代要再覓新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嗯?說起來,好像之前和維多利亞公主有關發生過什麼事來著......”

    漢斯腦海里隱隱約約浮現出某個模糊的念頭,卻怎麼也回憶不起來。

    “算了,想不起來就說明不重要。”

    既然他都記不清楚了,那就說明不重要,肯定不是什麼大事。

    眼下還有成山的重要事務等著他處理,哪有時間在意那些無關緊要的回憶呢。

    ......

    “我們必須盡快把那些反動分子趕出海參崴,可為何推進得如此緩慢!”

    與此同時,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里,新上任的主人托洛茨基的怒吼回蕩在大殿之中。

    原因很簡單,戰局遠不如托洛茨基預想的那般順利。

    “請冷靜一點,托洛茨基同志。距離我們開始征討西伯利亞,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再等等,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傳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這是什麼樂觀主義,季諾維也夫同志!都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我們連車里雅賓斯克和鄂木斯克都還沒拿下!按照原定計劃,現在紅旗早該在新西伯利亞迎風飄揚了才對!”

    但現實是,赤軍別說打到西伯利亞的中心城市新西伯利亞,連西西伯利亞都還沒走出去。

    對剛剛坐上甦維埃俄國最高領袖寶座的托洛茨基而言,這絕不是個值得高興的消息。

    “這還只是開始!此時此刻,否定四月革命、否定馬克思列寧主義、妄圖推翻革命的敵人正在不斷增加!內戰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你們難道看不出來嗎!”

    就在不久前,坦波夫的亞歷山大•安東諾夫也舉起了叛旗,掀起農民起義。繼托洛茨基的赤軍、科爾尼洛夫的白軍、馬赫諾的黑軍之後,綠軍也加入了這場血與火的內戰。

    這對本就因白軍而焦頭爛額的赤軍來說,無異于背後又多了一柄刺刀。

    “但托洛茨基同志,白軍的裝備遠勝我們,而且還有西方的援助。”

    不僅如此,白軍雖人數不多,但在最前線,卻連坦克和飛機都配備上了。

    而反觀赤軍,連能正常行駛的裝甲車都難得一見。

    “還有馬赫諾的黑軍等其他勢力,也在四面八方攪局,處處阻礙我們的進軍!”

    如此局勢,別說短期內結束戰爭,戰爭的長期化幾乎已是板上釘釘。

    正如已故列寧所憂慮的那樣。

    “看來必須采取非常手段了。”

    然而托洛茨基卻無意走列寧的舊路。

    像列寧那樣妥協?他寧死也不願。

    他的信念,他的自尊,不容許那樣做。

    因此,托洛茨基決定不循前人之法,而是依照自己的方式,托洛茨基的方式,正面突破眼前的障礙。

    “首先是兵力!我們需要比現在更多、更多、更多的兵力!”

    “托洛茨基同志,您是說......要開始征兵?”

    “沒錯,布哈林同志。”

    至今為止,赤軍的主力一直是以布爾什維克的核心支持者,城市工人為主。

    但光靠這些人,兵源終有極限。若想突破這個瓶頸,必須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征兵,不僅征召工人,還要把佔據人口多數的農民也一並納入軍隊。

    即便這會帶有些許強制的色彩。

    “這會引起極大的反彈啊。現在農民因征糧而已是怨聲載道,若再來強制征兵,只怕......”

    “革命自古便是血流成河,勝利也總是伴隨犧牲,布哈林同志。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士兵,凡是妨礙這一目標的,都必須被強硬清除,哪怕是以武力。”

    托洛茨基那仿若永遠凍土般冰冷的語調讓布哈林咽了口唾沫,不敢再多言。

    “還有,有必要將舊帝國軍的軍官編入赤軍。”

    “您說什麼?!”

    但他話音剛落,眾人便驚愕出聲。

    這實在不像是從托洛茨基嘴里能說出的言語。

    “這......您在說什麼,托洛茨基同志!”

    “這根本不合常理!”

    這對布爾什維克來說,簡直是難以接受的建議。

    眼下與赤軍浴血奮戰的白軍,其主力不正是那些舊俄帝國軍的將校出身嗎?

    而現在卻要把他們拉進赤軍擔任指揮官?

    這不是明擺著把魚交給貓管嗎!?

    “托洛茨基同志,關于這點,是否可以再行商議?”

    就連一向多疑、不輸他人的斯大林也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

    “別再說蠢話了,斯大林同志。戰爭是軍人打的!可我們的赤軍,真稱得上是一支軍隊嗎?顯然不是!”

    托洛茨基如往常般一臉傲慢,堅持己見。

    “該死的山羊胡子混蛋......”

    被當眾罵蠢,斯大林只能強壓怒火,等待屬于他的那一日到來。

    說到底,托洛茨基並沒有說錯。

    眼下的赤軍更像是拿著槍的工人幫派,帶領他們的多是下士或基層軍官,數量還嚴重不足。

    若想改變這一現狀,便必須引進真正具備能力與經驗的軍事專家,而俄國境內擁有這種能力的,無疑只有舊帝國軍的軍官們。

    托洛茨基雖是個理想主義者和幻想家,但至少在戰爭方面,他明白不能靠理想打仗。這也是漢斯看好赤軍最終勝出的理由。

    “當然,我並不是因為信任那些舊軍官才這麼說。對他們的監視與控制必須是全面的,必要時可以采取更強硬的手段勒住他們的狗鏈。關于這方面,我相信契卡會處理得當,對吧,捷爾任斯基同志。”

    “請放心交給我,托洛茨基同志。”

    得到任務的捷爾任斯基用毫無感情的聲音回答,托洛茨基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現在,時間在流逝,戰斗仍在繼續,各位同志。別再猶豫了,趕緊行動起來!明白了嗎?”

    “......明白,托洛茨基同志。”

    在托洛茨基強硬的催促聲中,布爾什維克們低頭應道。

    可在那低垂的臉龐之下,卻已滿是對托洛茨基日益暴躁的極大不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轟!轟隆!!

    “前進!繼續前進!”

    “為了保衛革命,把反動分子一掃而光!”

    “哇啊啊啊啊──!!!”

    1915年,宣告戰間期真正開始的那一年過去了,1916年悄然到來。

    赤軍在托洛茨基大規模強制征兵的推動下,人數迅速突破百萬。在第22x號令的引導下,原沙皇軍隊的舊軍官紛紛轉紅,擔任起指揮任務,與之前不同,赤軍開始毫無遲疑地向西伯利亞挺進。

    “哎呀,大人,您要是把這些全都拿走,我們這個冬天還怎麼過啊!”

    “同志,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衛革命的無奈之舉。日後一定會給予補償。”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心生不滿。

    隨著兵力的擴張,布爾什維克的“戰時共產主義”愈發嚴酷,並且與四月革命時的承諾背道而馳,甦維埃俄國正逐步向獨裁邁進,民眾的不滿情緒也越來越高漲。

    赤軍內部亦是如此。

    被強征入伍的士兵無心保衛革命,心中只有逃兵回家的念頭;而那些原帝國軍官,也對布爾什維克的極度不信任態度感到憤怒與失望。

    “請、請饒了我吧,同志!”

    “逃兵是對布爾什維克的背叛,是反革命的行為,同志。而對背叛者與反動分子,只有一個下場──死!”

    對于這些反抗,托洛茨基則以一種極具“斯大林特色”的方式進行了回應。

    只要發現逃兵,立刻就地處決,毫不留情。

    這還不是全部。

    由“鋼鐵費利克斯”指揮的契卡開始抓捕舊軍官的家屬為人質,只要察覺他們有異心,便威脅要將他們的全家處決。

    即便在布爾什維克內部看來,這種方式也近乎野蠻與殘暴,但為了保衛甦維埃俄國、守護革命,這些也是“不得不為”的手段。

    就這樣,在這場混亂不堪、難以預測誰勝誰負的俄國內戰中,戰局逐漸向甦維埃傾斜。

    赤軍接連奪下察里津、鄂木斯克,甚至在新西伯利亞也插上了紅旗,一邊將科爾尼洛夫和白軍一路向東逼退,一邊步步蠶食整個西伯利亞。

    對科爾尼洛夫和白軍將領們來說,這無疑是令人絕望的局勢。

    但他們又能如何?

    西伯利亞原本就人煙稀少,資源匱乏這也是白軍軍閥甚至南下蒙古進行掠奪的原因之一),而包括馬赫諾的黑軍在內,許多同時敵視紅白雙方的勢力也相繼涌入,使得白軍的戰力被嚴重分散。

    更何況,白軍並非由科爾尼洛夫完全掌控。

    亂世之中從不缺野心家,白軍內部同樣如此。

    就如同科爾尼洛夫麾下的布魯西洛夫軍中,便涌現出如安東•鄧尼金、尼古拉•尤登尼奇、被稱為“黑男爵”的彼得•弗蘭格爾、格里戈里•謝苗諾夫,甚至還有出身波羅的海德意志人的俄羅斯西北政府首腦,葉夫根尼•路德維希•米勒等人,一個個都是未來的軍閥候選者。

    其中,謝苗諾夫更是早已自立為王,率領貝加爾哥薩克獨立活動;而其他人,也在赤軍勢力節節攀升之際,開始對科爾尼洛夫的領袖地位虎視眈眈。

    這對科爾尼洛夫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不過,黑暗之中總有一線光明,不幸之下偶爾也會降臨一點幸運。

    “赤軍仍在持續東進,貝特曼•霍爾維格總理閣下。照這樣下去,白軍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看來,是時候輪到我們出手了。”

    德意志帝國,終于開始了實質性的動作。

    為了阻止甦維埃俄國的東進,也為了拯救瀕臨崩潰的白軍。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志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如何拯救德意志》,方便以後閱讀如何拯救德意志第257章 亂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第257章 亂局並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