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

第236章 柏林和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機 本章︰第236章 柏林和會

    大戰的巔峰與終結同時交織的波瀾壯闊的1914年,終于落下了帷幕。

    而1915年的清晨,作為戰間期的起點,迎著晨曦,客人們開始陸續抵達柏林。

    “歡迎來到柏林,施蒂爾克總理閣下。”

    “啊!好久不見了,喬部長。德國與奧地利,這一對兄弟國家終于能共同收獲勝利的果實了,實在令人欣喜萬分!”

    最先踏入柏林的是奧匈帝國的卡爾•馮•施蒂爾克總理與貝爾希托爾德外務大臣。

    “終于迎來這一天了。今天各方面都會很忙碌,讓我們一起好好努力吧。”

    “哈哈,還請手下留情啊,勞合•喬治首相閣下。”

    當然,這種場合上怎麼能少得了必然會出現的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與外相愛德華•格雷呢。

    “歡迎來到柏林,布羅克維爾總理閣下。我們德意志帝國向比利時代表團致以最熱烈的歡迎。”

    “幸會,部長閣下。此次會議上,還請多多關照我們比利時。”

    比利時首相夏爾•德•布羅克維爾baron ces de broevie)雖然肩負著代表團的使命,但在氣勢上明顯遜色于在戰爭中親自指揮前線的阿爾貝一世國王。

    “自從君士坦丁堡kνσtανtiνo?πoλη,不久前由康斯坦丁尼耶改為希臘語名稱)一別,時隔許久了,韋尼澤洛斯總理閣下。”

    “是啊。我們希臘在這次會議上恐怕不會有太多需要發言的地方,但還是請多多關照了。”

    因為在與奧斯曼帝國簽訂的《康斯坦丁尼耶條約》或稱《君士坦丁堡條約》)中早已分得了豐厚的戰利品,希臘總理埃萊夫塞里奧斯•基里亞庫•韋尼澤洛斯與希臘代表團這次是輕松踏上了柏林的土地。

    “很高興見到您,西園寺侯爵閣下!”

    “榮幸之至!”

    “呃、哈......哈哈......”

    日本代表團的西園寺公望前首相及實際上的主導者,全權大使牧野伸顯,以一種極具沉重感的氣勢向漢斯走來,請求握手。

    “咳咳......”

    “咳!”

    來自某東方國家的代表也相繼到來,因某些原因在此不做贅述。

    不過,他們一見到日本代表便毫不掩飾對其的冷淡。

    此外,還有葡萄牙、巴西等在協約國中存在感微弱的國家,以及波蘭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芬蘭、格魯吉亞等在德意志影響力下新成立的國家,也都派出了代表團。

    “歡迎您,威爾遜總統閣下。”

    大部分代表團都已到齊,而壓軸登場的主角,終于在此刻抵達了歐洲。

    “歡迎蒞臨德意志帝國。”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這位來自新大陸的巨人,踏上了歐洲的土地。

    ......

    “很高興見到大家。終于到歐洲了,除了勝利的消息之外,還能與協約國的朋友們見面,真是無比欣喜啊。”

    “哈哈,我們也是一樣。”

    伴隨著溫和友善的笑容,剛踏上漢堡港的伍德羅•威爾遜便與比洛總理、勞合•喬治以及施蒂爾克一一握手,他們臉上也掛著同樣燦爛的笑容。

    這是協約國主要成員,德國、英國、美國、奧匈帝國的領導人首次匯聚一堂,是被稱為“四巨頭”的重量級人物們的首次會面。

    “光看表面,真是其樂融融的一幕啊。”

    若是外人看到,恐怕只會以為這是經歷了艱苦卓絕的世界大戰後,幾位摯友肩並肩舉杯共慶勝利的情景。

    然而,政治與外交,向來表里不一。

    四人站在閃光燈不停閃爍的記者群前,手握著手,臉上堆滿了燦爛的笑容,但那笑容中,沒有一絲一毫的真心。畢竟這些人都是在權力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狐狸了。

    戰爭結束,接下來,就是為了爭奪戰敗國遺留下來的殘羹冷炙而展開的一場血腥角逐。

    “尤其是伍德羅•威爾遜,恐怕會事事針對德國吧。”

    從美國宣布參戰的那一刻起,漢斯就已經察覺到了端倪。

    在自詡為和平愛好者的伍德羅•威爾遜眼中,像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這樣徒有立憲制之名、行專制統治之實的國家,是妨礙世界和平的毒瘤,是必須被清除的存在。

    更不用說,美軍出兵速度之快、以及在北非發動的那些毫無必要的攻勢......

    漢斯是親眼見識了美國是如何急切地想要在國際舞台上發聲,他要是還察覺不到這些,那干脆摘了外務大臣的帽子算了。

    當然,是德意志帝國自始至終主導了這場大戰,威爾遜再有想法也難以為所欲為,但依舊免不了令人頭疼。

    從未來的發展來看,絕不能輕易與美國為敵,可偏偏,美國總統卻總揮舞著拳頭,像是要教訓他們一般。

    啊,真懷念西奧多•羅斯福當總統的時代。

    如今,作為戰時勝利總統的威爾遜,連任幾乎已成定局。這意味著,漢斯要與這個家伙打交道直到1921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換句話說,等到弗里德里克準備上小學的時候,恐怕還得繼續應對威爾遜的掣肘。

    “終于見到您了,漢斯•馮•喬大臣。”

    正當漢斯因為種種思緒而感到無比疲憊,仿佛能看到堆積如山的公文不斷增加的噩夢時,威爾遜終于結束了與其他三人的寒暄,來到他面前。

    此時威爾遜臉上依舊掛著那種“我是個好人哦”的虛偽笑容,朝他伸出了手。

    “能夠見到您,實在是我的榮幸,總統閣下。您的赫赫聲名,早已如雷貫耳。”

    “呵呵,我也是一樣,大臣閣下。您的威名,這‘勝利的設計者’之名,早已傳遍了美國。”

    二人笑得比任何時候都要虛假,緊緊握著彼此的手,擺出一副親密無間的樣子,好讓記者們拍個夠。

    當然,漢斯心里卻只覺得渾身有螞蟻在爬,恨不得當場尖叫。

    嗯,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本能厭惡吧?

    當然,從威爾遜那微微抽動的眉間皺紋來看,漢斯敢肯定,這家伙也好不到哪兒去。

    無論如何,拍攝一結束,倆人便仿佛約好了一般,立刻松開了彼此的手。

    “那麼,動身前往柏林吧?”

    “呵呵,當然。”

    表面上的虛偽笑容依然在維持。

    恐怕在整個和會期間,也都不會有半分改變。

    除非,出現什麼意外。

    ......

    1915年1月18日。

    在漢斯的地盤,帝國外務部里,來自世界各地的協約國代表齊聚一堂,為決定戰敗國法國與意大利的命運,正式拉開了柏林和會的序幕。

    順便提一句,熟悉的人應該知道,今天不僅是漢斯的生日,巧合的是,也是那位雖本人大概不會承認、但勉強算得上他外曾祖父的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的日子。

    至于原因,自然是因為我們那親愛的岳父那固執的性子了。

    由于戰爭還沒打到巴黎就匆匆結束,要想重現當年在凡爾賽宮加冕、德意志帝國那最輝煌最榮耀的時刻,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因此,威廉二世便希望至少能在這一天開啟和會,以作替代。

    漢斯其實並不太想在繼蘭斯之後,再一次羞辱法國,所以表示了反對。但無奈,比洛總理和各位內閣大臣都一致贊成,在壓倒性的多數面前,只能屈服。

    總之,正式會議開始後,外務部的會議室里擠滿了各國領導人與外交官,大家為了哪怕一點點利益,都喋喋不休,爭相提高嗓門。

    “濱海邊疆區和印度支那,是我們大日本帝國的勇士浴血奮戰後佔領下來的土地。因此,日本要求對這些地區擁有主權......”

    其中聲音最為刺耳的,便是毫不掩飾野心,試圖一舉吞並濱海邊疆區與法屬印度支那的日本代表團。

    “這可不行,我認為日本方面的要求過于過分了。”

    “我們英國也同意美國的看法。若是只要求一兩塊地方倒也罷了,居然妄圖吞並整個印度支那,老實說,我開始懷疑日本帝國是否還有一點良知了。”

    不過,日本的野心還未等漢斯出手,就被不願看到日本勢力膨脹的伍德羅•威爾遜與勞合•喬治這兩堵高牆給攔了下來。

    其實,威爾遜與勞合•喬治對日本要求表示否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美國本就一直與日本在太平洋利益上存在競爭,而英國也因類似原因,甚至一度改變立場,試圖阻止日本參戰,這一切都說明了原因。

    “怎、怎麼能這樣......!”

    日本代表西園寺公望與牧野伸顯顯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此刻兩人的表情分明是在說︰“美國反對就算了,連名義上的盟友英國也反水了?”

    盯───

    喂喂,拜托你們別用那種仿佛在乞求救援的眼神看過來。

    我又不是瘋了,德國半點好處也撈不到,怎麼可能去幫日本?

    更別說日本妄圖鯨吞濱海邊疆區和印度支那的野心,注定要在本次會議中失敗。

    因為,主導並作出最終決策的,是所謂的四巨頭。

    德國的伯恩哈德•馮•比洛,英國的大衛•勞合•喬治,美國的伍德羅•威爾遜,以及奧匈帝國的卡爾•馮•施蒂爾克,這四人。

    ‘雖然施蒂爾克那邊嘛,奧匈帝國算是德意志帝國的二營,所以在四巨頭中的存在感稍微有點薄弱......’

    但無論如何,比起其他國家,他們的發言權還是要強上許多。

    四巨頭的權力有多大呢?重要議題討論時,別說他們這些外務大臣了,就連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也一概被排除在外,只有四人能在戒備森嚴的密室中自行商議並作出決定。

    對其他國家來說,這當然是讓人火大的事。

    畢竟,德國、英國、美國、奧匈帝國四國聯合把所有好處都吃光了。

    然而,這正是協約國四皇、四巨頭的權力,也是這場打著“世界和平”旗號召開的和會,最終卻與真正和平漸行漸遠的原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殖民地獨立?英國堅決反對。

    廢除種族歧視?英國死活不同意,美國也因國內黑人問題而暗中反對。

    至于能不能提出民族自決?英國必然再次激烈反對,深受民族矛盾困擾的奧匈帝國也不會支持。

    怎麼好像大部分都是英國在反對?別在意,他們本來就是這樣。

    總之,即便是四巨頭內部,只要有一人明確反對,相關議案基本就沒有通過的可能。

    “我們美國的立場是︰只要日本放棄對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內的濱海邊疆地區的佔領並撤軍,我們可以考慮承認日本對東京北圻??ng kinh)與安南地區的佔有。”

    “我們英國同意美國的意見。”

    英國和美國正以火眼金楮全力阻止日本的擴張。

    實際上,在一戰時期,也只有身為協約國隱藏“五皇”之一的日本,才能得到這種微弱的談判空間。

    “這、這根本是無理要求!而且我們日本絕不可能從自己浴血奪取的濱海邊疆區撤軍!”

    當然,日本依然是日本,拒絕放棄對印度支那與濱海邊疆區的野心,繼續激烈掙扎。

    日本方面的反應,漢斯倒是能理解。

    對他們來說,美英的干涉,無疑勾起了當年甲午戰爭後因三國干涉德俄法)而被迫吐出遼東半島的屈辱回憶。

    所以他們才會拼命掙扎。

    “等等,等一下!”

    並且,日本的掙扎還點燃了其他國家本就壓抑的怒火。

    “我們強烈要求日本歸還佔領的法屬廣州灣等中國領土!”

    某國代表終于忍不住,猛地站起身抗議。

    “我們xx民國要求歸還廣東,並且作為參戰的代價,要求修訂和廢除西方列強與日本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嗯......民國也確實派了大批華工參與......”

    漢斯似是自言自語的嘀咕了一句。但緊接著——

    “還有非洲!我們葡萄牙要求以參戰為代價,獲得法屬幾內亞!”

    “我們英國反對葡萄牙的要求。幾內亞理應歸屬于我們大英帝國。”

    “哈!英國的殖民地已經遍布全球了,還想繼續攫取土地?先反省一下自己吧,別光指責日本!”

    被日本引爆的小小火種,終于讓會議徹底失控。

    指責與怒吼四處響起,人人都只顧著大聲宣泄自己的主張,根本無人聆听別人的話。

    “唉......真是頭疼啊。大臣,收拾一下。”

    “是!好了好了,各位冷靜一下!互相爭吵只會讓局勢更加混亂!”

    而這比菜市場還喧鬧混亂的場面,最終只得由某人——這個會議的東道主、德意志帝國的外交負責人,來收拾殘局。

    ‘唉,早知道就在倫敦而不是柏林開和會了......’

    當然,這又是一如既往的馬後炮罷了。

    ——————

    感謝 殘傷花的金牌催更,感謝其他書友的禮物,加更!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志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如何拯救德意志》,方便以後閱讀如何拯救德意志第236章 柏林和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第236章 柏林和會並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