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

第184章 布拉格會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機 本章︰第184章 布拉格會議

    第184章 布拉格會議

    “好久不見了,勞合•喬治首相。能在這里見到您的面孔,而不是阿斯奎斯和丘吉爾那幫人,就我個人而言,實在是松了一口氣。”

    “哈哈,謝謝夸獎,伯恩哈德•馮•比洛總理。啊,卡爾•馮•施蒂爾克總理,也很高興見到您。”

    1914年1月16日。

    德國總理伯恩哈德•馮•比洛<artin von buo)、英國總理大衛•勞合•喬治david oyd gee、奧地利總理卡爾•馮•施蒂爾克kar von sturgkh)——這三位戰時總理,現在被某些人稱為“協約國三巨頭”的三人,此時正在無數鎂光燈的閃爍下,彼此握手。

    與此同時,旨在商討未來戰爭走向的布拉格會議,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格雷大臣,您看起來清瘦了不少啊。這次我就不問原因了,畢竟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哈哈,不過最近總算能稍微喘口氣了,至少暫時不用在唐寧街見到丘吉爾那家伙。”

    听說他被貶到了閑職?

    但按丘吉爾那性格,就算是流放到冷板凳上,他也絕對不會安分待著。99.9的概率,他會像歷史上一樣,索性投身陸軍跑去前線玩命。

    當然,去了也不會被當回事,只會受到一頓冷遇。

    老實說,個人而言,漢斯是希望能借此機會徹底和丘吉爾道別,但現實終究不遂人願。遲早有一天,那位“加里波利敗犬”終究還是會卷土重來,重返英國政壇。

    畢竟,哪怕到了21世紀,那些小日......子過得不錯日本政客,就算闖了禍也只要紅豆泥私密馬賽一番,仍然能厚著臉皮東山再起,更何況是以政治斗爭著稱的英國議會呢?

    不過,至少在這場戰爭期間,漢斯不必再看到溫斯頓•“加里波利”•丘吉爾那閃閃發亮的禿頭了,嗯,這一點值得慶幸。

    “話說回來,下個月喬大臣就要迎來您的第一個孩子了吧?”

    “是啊,一想到這點,我就已經激動得夜不能寐了。”

    “真讓人羨慕啊。我要是也有個孩子就好了,實在是遺憾。”

    說起來,愛德華•格雷大臣的夫人,似乎早在1906年就因車禍去世了吧?此後,他一直過著獨身生活。

    不過,外界倒是傳聞他有私生子,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但說到底,這個時代,這種事也算不得什麼稀奇事。

    就拿漢斯來說吧,在波茨坦宮廷時,每天都能听到誰誰誰養了情婦,誰誰誰有了私生子的流言蜚語,簡直不絕于耳。

    當然,他自己是既不打算養情婦,也沒興趣搞什麼私生子的。

    畢竟,要是真干了這種事,別說路易絲會不會大發雷霆,恐怕他那位親愛的老丈人就先提著斧頭,把他的腦袋給砍了。

    叮叮——

    “諸位,閑聊和香檳就到此為止吧。現在,是時候進入正題了。”

    比洛總理輕輕敲響手中的高腳杯,宣告了宴會的結束。

    該工作的時間到了。

    ......

    “俄羅斯帝國的革命已經迫在眉睫。”

    煙霧繚繞的會議室里,刺鼻的煙草味彌漫開來,讓人不禁下意識地開始思考禁煙運動的必要性。

    漢斯率先開口,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憑借上個月冬季攻勢的戰果,我們已佔領明斯克,而在烏克蘭,基輔等第聶伯河西岸的戰略要地近在眼前。俄軍的士氣已跌落谷底,俄國內部的局勢也同樣不容樂觀。”

    當然,敖德薩仍被俄國黑海艦隊牢牢控制,戰力羸弱的羅馬尼亞軍隊一時間難以攻克,因此暫且擱置。

    “我們英國派往俄羅斯的情報人員也紛紛發回相同的報告。俄羅斯民眾已對沙皇徹底失望,甚至連部分貴族都開始背叛尼古拉二世。”

    整個俄羅斯,都在對尼古拉二世的無能感到憤怒。

    自由主義者、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工人、資本家,甚至軍方高層,跨越階級和階層,共同吟誦著推翻沙皇的戰歌,這場革命的引線已燃燒至終點。

    “喬大臣,革命大概會在何時爆發?”

    “最快可能在下個月,也就是二月或三月。”

    這是他們派往俄國的那張王牌——列寧,所傳回的情報。

    對于在座的所有人而言,這是期盼已久的消息,但對漢斯個人而言,他希望革命能稍微晚一點,最好能在路易絲生產之後再爆發。

    因為一旦俄羅斯革命開始,所有人將忙得連眼楮都睜不開。不管怎樣,漢斯還是想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陪在路易絲身邊。

    “看來東部戰線終將迎來終結。”

    “是啊,一旦東部戰線結束,法國與意大利的崩潰也只是時間問題。屆時,戰爭便會走向終結。”

    “不過,我們真的要容忍讓紅色分子掌控俄羅斯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日俄戰爭時,我們不也曾與日本聯手做過類似的事情?更何況,他們的內部向來不太安穩,統治能維持多久還未可知,或許他們會重蹈巴黎公社的覆轍也說不定。”

    听到“俄羅斯即將崩潰”這個消息,會議室里響起了充滿希望的聲音,仿佛這場可憎的世界大戰即將落幕。

    不過,這種過分樂觀的論調,未免顯得天真。

    在漢斯看來,即便俄羅斯爆發革命,東部戰線短時間內仍將持續。但說到底,這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話說回來,法國的情況如何?我听說去年年底,尼維勒被任命為總司令?”

    “情況似乎不太妙。”

    由于奧匈帝國並未直接參與西線戰場,施蒂爾克總理對那邊的局勢了解不多,于是格雷大臣出聲回答。

    “法國政局似乎又有變動的跡象。”

    “什麼?杜梅格才上台不到兩個月吧?”

    “由于法國推行無限制潛艇戰,導致與美國關系惡化,反對派因此開始蠢蠢欲動。事實上,關于無限制潛艇戰,法國國內早就爭論不休,因此現政權的地位並不穩固。”

    “法國人,真是......”

    听到這件事,向來對法國充滿厭惡的英國人與德國人,不約而同地發出嘲笑,搖頭嘆息。

    畢竟,法國政局動蕩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格雷大臣,杜梅格的繼任者有可能是誰?”

    “听說是亞歷山大•費利克斯•約瑟夫•里博aexandrefeixjoseph ribot)。他曾在1892年、1893年、1895年三度擔任法國總理。”

    不過,據漢斯了解,他好像每次任期都不足一年便草草收場。

    里博......里博嗎......

    “看來尼維勒的日子不好過了。”

    “您是指?”

    “據我所知,里博並不太喜歡尼維勒。”

    這意味著,尼維勒此刻必然焦頭爛額。

    若是運氣不好,他甚至可能在毫無建樹的情況下便被撤換。

    “尼維勒很可能會孤注一擲。”

    “沒錯,不過無論如何,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

    敵人的不幸,正是他們的幸運。

    “為了最大化利用這點,我認為我們協約國必須比以往更加團結。”

    “您是指上次提到的‘聯合軍總司令’?”

    當然,這個位置理所當然應屬于德國軍隊。

    英國對此倒也沒有反對的余地,畢竟,他們在伊普爾戰役留下的恥辱記錄讓他們無話可說。

    盡管新任英軍遠征軍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皺了皺眉,但他也未出言反對。

    “最有力的候選人,自然是參謀總長法金漢。”

    “畢竟,他至今都在穩健地領導這場戰爭。”

    當然,法金漢的軍事思維,導致他缺乏對人心的揣摩能力,不過這個缺陷在漢斯看來可以彌補。

    只要引進經驗豐富的魯登道夫就行,正好由他來查漏補缺。

    “接下來是北非戰線,目前進展順利。前不久的的黎波里已舉白旗投降,意大利軍與法軍紛紛逃往突尼斯。”

    “那麼,接下來要推進至突尼斯與阿爾及利亞?”

    面對勞合•喬治首相的疑問,漢斯搖了搖頭。

    “這個問題仍在討論之中。當前北非因地中海制海權落入我方之手,已完全與法國本土斷絕聯系。”

    “確實如此。”

    “因此,參謀本部提議趁此機會,派遣非洲軍團登陸西西里與南意大利,直接從背後襲擊意大利。”

    “哦?這個計劃......相當誘人啊。”

    若意大利崩潰,他們便能騰出兵力,向南法發動攻勢。

    當然,作為一項高風險的兩棲作戰計劃,仍需慎重評估,稍有不慎,恐怕會重蹈加里波利戰役的覆轍,到頭來只會讓丘吉爾笑到最後。

    “英國負責的中東與波斯戰場情況如何?”

    “波斯方面沒有問題。負責進攻的伊斯麥爾•恩維爾,其軍事才能遠不如我們預期。”

    這倒也不足為奇。

    歷史上,薩爾卡姆什戰役便是明證。事實上,除了穆斯塔法•凱末爾,奧斯曼軍隊中幾乎找不到真正稱得上優秀的將領。

    “但中東這邊,情況稍微有些棘手。”

    “發生了什麼?”

    “阿拉伯人的問題。麥加謝里夫、哈希姆家族首領——侯賽因,正向我們提出阿拉伯獨立的要求。”

    ......

    “麥克馬洪爵士,別的我都不需要。如果你們想讓我們幫助英國,那英國也應當幫助我們獨立。這就是我唯一的要求。”

    麥加的太守、先知穆罕默德的血脈繼承者、哈希姆家族的首領——謝里夫•侯賽因•本•阿里i),語氣堅定地說道。

    而埃及的英國高級專員文森特•亞瑟•亨利•麥克馬洪vincent arthur henry ahon)听後,心里不禁暗暗叫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已經分不清自己額頭上的汗水是因為沙漠的酷熱,還是因為這個突如其來的難題。

    畢竟,他此行前來拜訪謝里夫•侯賽因,最初的目的只是效仿德國在北非雇佣柏柏爾人為佣兵一樣,招募貝都因人及其他阿拉伯部族,以對抗奧斯曼帝國。

    可誰知,對方卻突然提出要英國支持建立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

    說實話,這種要求已經遠遠超出了麥克馬洪的決策權限,尤其是考慮到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在內的中東地區,因蘊藏石油而日益提升的戰略價值,這件事就更不是他能隨意答應的了。

    然而,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外交官,麥克馬洪沒有流露出絲毫驚慌,而是維持著沉穩的表情,平靜地回應道︰

    “謝里夫閣下的要求我明白了。但此事並非英國能夠單獨決定。”

    這個問題,必須與德意志帝國進行磋商。

    確實如此。誰讓率先開發中東石油、也就是所謂的黑金,是德國呢?

    而且在奧斯曼帝國,英國雖說也擁有一定的利益,但主要還是德國的勢力範圍。而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與整個中東,同樣是德國的經濟利益所在。

    那麼,德國會同意阿拉伯人的獨立嗎?

    麥克馬洪一時也難以做出判斷。

    這種事情,實在難以衡量得失。

    但謝里夫•侯賽因似乎並不在意麥克馬洪的猶豫,仍然保持著堅決的態度。

    “那麼,你就去與其他人商議吧。但請記住,我們阿拉伯人雖有足夠的耐心,可這份耐心能持續多久,只有安拉知道。如果我們的耐心耗盡,我們也只能另尋他路。”

    比如,轉而支持奧斯曼帝國。

    盡管謝里夫•侯賽因沒有明說,但他的言外之意已經再明顯不過。麥克馬洪緊抿雙唇,心中權衡著得失。

    此刻,在加里波利戰場,英國士兵正以難以計數的數量死去,若是此時再讓阿拉伯人成為敵人,在中東開闢新的戰線,那無疑是雪上加霜。

    “我明白了。謝里夫閣下的要求,我會如實轉達給倫敦。”

    這,已是麥克馬洪唯一能給出的答復。

    這場談話,也正是如今布拉格會議上阿拉伯問題被提及的起因。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志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如何拯救德意志》,方便以後閱讀如何拯救德意志第184章 布拉格會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第184章 布拉格會議並對如何拯救德意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