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意失非洲
1913年12月5日,正值意大利軍與奧匈帝國軍在伊松佐激戰之時。
與已步入寒冬的歐洲不同,埃及的沙漠依舊被熾熱的陽光炙烤著。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俯瞰著整齊列隊的三萬名阿斯卡里askari)士兵。
相比于預計至少有十萬之眾的敵軍,他們的兵力明顯不足。
盡管本國已得知這一情況,並承諾盡快增派援軍,但軍隊的調動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再加上來自利比亞方向的意大利軍與法國軍已然展開攻勢,萊托福爾貝克只能帶著少數駐非洲的德國軍官迎戰強敵。
而身處如此劣勢,德國軍官們的神情自然難掩憂慮。
“司令官閣下,我們真的能守住這里嗎?”
“雖然法軍與意軍同樣由二線殖民地部隊組成,但兵力差距實在過大。更何況,我們的士兵......”
是黑人。
與白人相比,他們的智力較低,戰斗力也不及白人。
面對至少三倍于己的敵人,在援軍抵達前,他們真能守住埃及嗎?許多德國軍官對此毫無把握。
“沒問題,我們的士兵比你們想象的更強大、更勇敢,他們完全能勝任自己的使命。”
面對軍官們的憂慮,萊托福爾貝克依舊自信滿滿。
赫雷羅戰爭時的經驗讓他深知,黑人雖非文明之人,卻也不是弱小到不能稱為戰士。
因此,他帶著必勝的信念,目光堅定地望向這些來自坦桑尼亞的黑色戰士,緩緩開口道︰
“阿斯卡里們!你們期待已久的戰斗時刻已經到來!”
他洪亮的聲音響徹戰場,列隊而立的阿斯卡里士兵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他,眼神中滿是對這位司令的崇敬。
白人軍官們向來瞧不起他們,總是輕視、侮辱他們。但萊托福爾貝克卻始終將他們視為德意志帝國的正規軍人,真正的戰士。
而此刻,他口中流淌出的語言,也並非德語,而是坦桑尼亞的通用語,斯瓦希里語kisai)。
又有哪個白人將軍,會用黑人民族的語言下達命令、發表演講呢?
對阿斯卡里士兵們而言,萊托福爾貝克值得他們尊敬,也值得他們為之奮戰、獻出生命。
“你們的敵人,正是全速逼近埃及的意大利軍!但無須因他們是白人而畏懼。駐扎在利比亞的意大利軍,不過是二線殖民地守備部隊,他們的司令官也談不上多麼優秀。你們要做的,就是像當年的埃塞俄比亞人那樣,狠狠地把他們踢回去!”
“哈哈哈哈——!”
阿斯卡里士兵們爆發出哄然大笑。
德屬東非與埃塞俄比亞相距不遠,他們自然听聞過第一場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中,那支在阿杜瓦戰役batte of adoa)中被埃塞俄比亞軍隊圍殲的意大利軍隊的恥辱故事。
“但,支援意大利軍的法國軍隊,與他們大不相同。”
但萊托福爾貝克接下來的話音一沉,士兵們的笑聲隨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嚴肅而專注的神情。<ier)、阿爾及利亞的朱阿夫zouaves)以及塞內加爾射手團tiraieurs)。”
這些部隊都是來自北非沙漠的驍勇戰士,英軍有廓爾喀人,而法軍便有這三支赫赫有名的殖民地軍團。他們早已在西線戰場上打出了名聲。
“古米爾是來自阿特拉斯山脈的山地戰士,他們的凶悍足以與廓爾喀人匹敵。朱阿夫自古以來便是無所畏懼的狂戰士,而塞內加爾射手團,則是法軍最常用來擔任先鋒的精銳部隊。”
事實上,法軍之所以讓塞內加爾射手團沖鋒陷陣,並非因為他們真的更勇猛,而是出于“黑人天生就是野蠻戰士,讓他們當炮灰最合適”的種族主義偏見。
“然而,我堅信,驕傲的瓦赫赫ahehe)與昂戈尼ngoni)戰士們,絕不會比他們遜色!放手去戰吧,把你們從我們這里學到的戰爭技巧全部展現出來!讓這些北非沙漠的敵人見識見識,真正的非洲戰士是什麼樣的!”<iri!是的,司令官!)”
啪!
阿斯卡里士兵們響亮地回應,整齊劃一地向萊托福爾貝克敬禮。
在撒哈拉的土地上,非洲的雄獅,正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
......
“沖啊!沖刺!埃及在等著我們!”
“萬歲,意大利!萬歲!”
與此同時,駐扎在利比亞的意大利軍隊,在參戰決定下達後,迅速與早已在利比亞待命的法屬殖民部隊一道,急速向埃及進軍。
據情報部門的報告,目前駐守利比亞—埃及邊境的,只有區區三萬名黑人士兵。
英國軍隊正忙于抵擋從另一側進攻的奧斯曼軍隊,至于從歐洲趕來的敵軍增援,至少還需要幾天甚至幾周才能抵達。因此對意大利而言,埃及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領土,而現在正是輕易將其收入囊中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若要提起意大利軍的黑歷史,那場臭名昭著的阿杜瓦戰役是絕對繞不開的。
但那畢竟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彼時的意大利軍隊,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當年的阿杜瓦戰役,意大利軍隊飽受補給困難和政府盲目進攻命令的折磨,但這一次,他們有法國這個盟友並肩作戰。
因此,這次他們要憑借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在德國和英國的援軍到來之前,速戰速決,先粉碎阿斯卡里部隊,繼而突襲正焦頭爛額應對奧斯曼軍的英軍,從背後給予他們致命一擊,最終讓埃及歸于意大利的掌控之中。
當然,奧斯曼帝國或許會對昔日的領土埃及被佔心懷不滿,但若意大利軍能先下手為強穩住埃及,那群“烤肉佬”又能奈若何呢?
更何況,埃及自古便是偉大的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因此,讓埃及回歸真正的羅馬繼承者——意大利的懷抱,正是歷史的必然!
“報,司令官!”
“什麼事?”
“托布魯克傳來緊急軍報!德軍已佔領托布魯克!”
“什麼?”
听到傳令兵的報告,意大利軍司令阿爾弗雷多•古佐尼afredo guzzoni),這位後來的二戰名將,臉色驟然陰沉下來。
“情報不是說,那邊最多只有三萬黑人守軍嗎?”
“是,我听到的也是如此。”
“可這些家伙,竟然不知死活地先一步跨過邊境,進犯利比亞?”
古佐尼微微眯起眼楮,顯然對敵方指揮官的行動極為不滿。
或許,他們是因為兵力不足,無法固守漫長的戰線,于是干脆主動出擊,試圖截斷意軍前往埃及的通路?
但問題是,他們究竟是有多麼瞧不起意大利,才敢以少敵多做出如此狂妄的舉動?
“對付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最好的辦法就是狠狠教訓他們。反而正合我意,就趁此機會,在托布魯克將德軍徹底殲滅!”
“是!司令官!”
這些不知死活自投羅網的德軍,正是送上門的獵物。
古佐尼目光冷冽,自信滿滿的率領著意大利軍迅速向托布魯克進發。
......
“前方發現敵人!”
“開火!”
1913年12月8日。
在通往埃及的要道托布魯克上,佔領托布魯克的德軍,與意法兩國開啟了一場三國混戰。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司令官!敵人的火力太猛了!”
“呸!敵人不過是些非洲黑鬼!連這些野人都沖不垮,還在這里抱怨?”
而意大利軍隊也充分展示了他們“意大利軍”的素養與本色。
不,也許是北非這片土地的烈陽讓他們變得軟弱?
至少在伊松佐戰線上的意大利士兵,哪怕將領再怎麼無能,士兵們還是憑著對老對手奧匈帝國的仇恨,一直在戰場上拼命戰斗,甚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頑強。
但在這片灼熱地獄般的山區戰場上,他們的英勇明顯沒有在西線那高海拔、兩千到三千米的塹壕戰上那麼顯眼。
“真主至大!”
“七點鐘方向!塞內加爾步兵!擋不住了!”
“準備白刃戰!準備白刃戰!”
相比之下,法國的殖民地部隊在沙漠的熾熱中比這些被曬得發昏的意大利人戰斗得更為勇猛。
畢竟,北非的沙漠是他們的主場。
這片熾熱而無情的土地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家常便飯,他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不斷襲擊德軍的側翼。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呃啊!”
“啊啊啊——!”
然而,阿斯卡里士兵並沒有忘記他們從德軍軍官那里學到的一切。無論是面對塞內加爾人的猛沖,朱阿夫步兵的精準狙擊,還是古米爾部隊的滲透突襲,他們依然憑借著沖鋒槍、狙擊步槍,以及從英國人那里獲得的劉易斯輕機槍,死守著陣地,毫不動搖。
“炮兵部隊!十二點方向,開火!”
“fire!”
“轟——!轟——!”
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的精準炮火支援,大大減輕了前線苦戰中的阿斯卡里士兵的壓力。
再加上,自從芬蘭灣海戰結束後,抵達地中海的德意志海軍艦隊,也在用艦炮支援著托布魯克的友軍。
于是,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托布魯克仍未有陷落的跡象。
“該死,不能再拖下去了......”
“從本土派來的援軍還沒有消息嗎?”
“伊松佐那邊的戰況比預想的更糟糕,再加上u型潛艇正在襲擊我們的運輸艦......”
盡管意法聯軍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但戰斗卻陷入了令人焦躁的僵局,時間無情地流逝,毫無成果。
誰也不知道德軍的增援何時會抵達。
德軍的防線依舊穩固,而意法聯軍的補給船卻常常在抵達港口之前,就被地中海游弋的u型潛艇送入海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在不久前,一艘意大利巡洋艦剛剛在奧匈帝國海軍的一艘u艇伏擊下重創,勉強返回船塢修理。而指揮這場戰斗的,正是奧匈帝國某個叫格奧爾格•馮•特拉普ge udig ritter von trapp)的少校。
他的妻子是英國著名魚雷發明家羅伯特•懷海德robert hitehead)的孫女。
想想吧,英國魚雷搭配德國潛艇,這對本就處于劣勢的同盟國海軍而言,是多麼噩夢般的組合啊。
“更別提奧斯曼軍隊還被英國人擋在埃及邊境,連埃及的土地都踏不進去。”
“本來就不指望他們。‘歐洲病夫’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
無論如何,這樣拖下去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最糟糕的情況是,別說佔領甦伊士運河,甚至可能反被敵人推進利比亞腹地。
“司令官,大事不好了!”
“又怎麼了?!”
“是柏柏爾人!柏柏爾騎兵正在襲擊我們的後方!”
果然,同盟國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
“按照約定,我們的部族成員已經開始襲擊意大利人和法國人的補給線了,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少將。”
“感謝你們。德意志帝國絕不會忘記阿馬齊格人的幫助。”<azigh)。這些通常被貶稱為“柏柏爾人tberbers)”的北非游牧部族首領們,似乎很欣賞萊托福爾貝克彬彬有禮的態度,他與那些傲慢的白人截然不同。
阿馬齊格人的首領們滿意地點著頭,撫摸著自己的胡須。
當然,他們的笑容中,也有萊托福爾貝克和德國所贈送的黃金佔的一份功勞。
“如果僅僅用黃金就能收買他們的心,那未免太劃算了。”
如果說萊托福爾貝克在非洲殖民地服役期間學到了什麼,那便是要重視與當地武裝的合作。
畢竟,哪怕是當年的赫雷羅戰爭,若非得到了納馬族的協助,德軍恐怕也要吃不少苦頭。
而阿馬齊格人,作為游牧于廣袤撒哈拉沙漠的戰士,自古努米底亞時代起便以善戰聞名于整個地中海世界。他們是擅長襲擾敵軍後方的游擊隊,更是絕佳的機動作戰力量。
“那麼,今後也請多多關照了。”
“當然。意大利人對我們阿馬齊格人而言,同樣是敵人。只要德國能給予足夠的報酬,我們的刀鋒就會一直指向他們。”
听著阿馬齊格首領堅定的話語,萊托福爾貝克露出了微笑。
不久之後,本國的增援部隊便會抵達。
而如今,所有的籌碼皆已到位,是時候轉守為攻了。
——————
ps︰受更高維度大意志影響,本書世界線版本更新,刪除了愛新覺羅•載灃,“三跪九叩”的bug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志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