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赴台手續的過程比許明遠想象的要順利。藍思遠動用了在台北的人脈關系,加急處理了各項文件。當許明遠拿到那本貼著通行證的紫色小本子時,手指竟有些發抖——這是父親藍志遠生前從未能拿到的證件。
出發前夜,許明遠在工作室熬到凌晨。他將養父筆記中的納米縴維配方反復試驗了十七次,終于成功織出一塊巴掌大的樣品。這種材料輕如蟬翼卻堅韌異常,對著燈光能看到細密的經緯線閃爍著珍珠般的光澤。
"這就是養父和父親夢想的材料..."許明遠對著台燈舉起樣品,光暈中仿佛看到兩位父親欣慰的笑容。他小心地將樣品收入行李箱,旁邊是已經完成的"歸鴻"風箏骨架——按照父親留下的設計圖,結合了傳統沙燕與現代滑翔翼的特點,卻始終差最後一步未能完美。
七月的台灣濕熱難耐。飛機降落在高雄小港機場時,透過舷窗能看到跑道盡頭蒸騰的熱浪。小滿趴在窗邊,鼻尖抵著玻璃︰"爸爸,這里的雲和家里不一樣!"
確實不一樣。許明遠想,這里的雲更低更厚,像隨時會墜落的棉花山。他握緊母親的手,李玉芹自從登機就異常安靜,此刻正盯著窗外某處出神。
藍思遠在接機口等候,身旁站著位穿淡紫色旗袍的優雅女士。"這是我太太林月珍,"藍思遠介紹道,"她在高雄師範大學教中文。"
前往藍家的路上,月珍用溫柔的台灣腔向小滿介紹沿途風景。當車子駛過愛河時,李玉芹突然直起身子︰"志遠說過...這里的夕陽最美。"
許明遠和藍思遠交換了一個驚訝的眼神。藍思遠輕聲解釋︰"舅舅從未來過台灣,但他在信里常寫想象中的台灣風景。"
藍家老店位于鹽埕區一條僻靜的老街,是棟三層樓的日式建築。門口掛著"思遠風箏坊"的木牌,落款是"藍雅芬題"。推門而入時,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響,滿屋的風箏如同被驚動的鳥群,在穿堂風中輕輕晃動。
"母親走後,店里一切都保持原樣。"藍思遠撫過櫃台上的刻痕,"這里每道痕跡都有故事。"
小滿像發現寶藏般在店里穿梭,突然停在角落一個玻璃櫃前︰"表伯伯,這個風箏為什麼鎖起來?"
櫃子里是一只殘缺的蝴蝶風箏,只有半邊翅膀,絹布已經泛黃,但金線繡出的紋路依然清晰。藍思遠神色變得復雜︰"這是母親最珍愛的作品,她說另外半邊在大陸..."
"在星星爺爺那里!"小滿脫口而出,"爺爺書房抽屜里有一模一樣的半邊!"
許明遠心頭一震。父親確實有個上鎖的抽屜,臨終前囑咐要等他"回來"再打開。當時以為是指精神上的歸來,現在想來...
"我想看看樓上的工作間。"李玉芹突然說,聲音異常清晰,"志遠在信里提過,雅芬的工作間朝南,有扇能看到港口的圓窗。"
二樓工作間確實如李玉芹所說。靠窗的長桌上散落著各種工具和半成品,牆上釘著數十張設計草圖。許明遠一眼認出其中幾張的筆跡——那是父親的畫風!
"這些是..."
"舅舅寄來的設計圖。"藍思遠取下最舊的一張,"七十年代末開始,母親就偷偷與舅舅通信交流風箏制作。當時兩岸不能直接通郵,都是通過香港轉寄。"
圖紙已經泛黃,邊緣磨損嚴重,可見被反復翻看的痕跡。許明遠注意到每張圖紙角落都有個小小的"h"標記——正是養父許建國習慣用的代號。
月珍端來冰鎮烏梅汁,小滿捧著杯子在工作間里轉悠,突然指著天花板︰"那里有東西!"
眾人抬頭,只見橫梁上隱約有個小木箱。藍思遠搬來梯子,取下一個積滿灰塵的檀木匣。打開後,里面是一疊用油紙包著的信件和一本薄冊子。
"是母親的筆跡..."藍思遠小心翼翼地翻開冊子,突然瞪大眼楮,"這...這是舅舅和許先生的"歸鴻計劃"!"
許明遠湊近查看,冊子第一頁寫著︰
「歸鴻計劃記錄簿
藍志遠 許建國 共筆
1975年始」
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公式和草圖,中間夾雜著藍雅芬的批注。翻到最後一頁,許明遠看到了令他血液凝固的內容——一張完整的風箏設計圖,標注著"跨海峽通訊用,載重500g,抗風10級",署名日期是"2018.1.3",正是父親去世前兩個月。
"原來他們一直在..."許明遠聲音哽咽,"用風箏傳遞的不只是思念..."
"還有這個。"藍思遠從匣子底層取出一張照片。畫面中,年輕的藍志遠和許建國站在荒野中,共同舉著一個形狀怪異的大型風箏,背景是簡陋的磚房。照片背面寫著"甘肅,1976年冬,"鴻雁一號"試飛前"。
李玉芹顫抖著接過照片︰"那天零下十五度...他們偷偷試飛,風箏線把手都割出血了..."她的眼神越過照片,看向遠方,"建國說這風箏能飛到台灣,志遠就笑,說那得先問問蔣公同不同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沉默。許明遠想起養父手上那些奇怪的疤痕,原來那不是勞動留下的。
晚飯後,許明遠獨自在工作室研究那本記錄簿。其中一頁引起他的注意——1979年的記錄顯示,他們曾成功用風箏將一封信送到了海峽中線附近的小島上。頁邊有藍雅芬的批注︰「大哥,風箏落在澎湖了!漁夫撿到交給學校老師,那人竟是我中學同學!信已安全轉交,勿念。」
許明遠計算著距離,心跳加速。如果四十年前就能做到這樣,如今結合養父的新材料...
"爸爸!"小滿突然推門進來,手里舉著個陳舊的鐵皮盒子,"我在閣樓找到的!"
盒子里是一卷微型膠片和幾頁密碼表。藍思遠聞聲趕來,看到內容後倒吸一口氣︰"這是...舅舅他們當年用的密碼?"
膠片在燈光下顯示出密密麻麻的點和線。許明遠想起養父曾教過他的一種基于風箏線紋路的密碼,急忙取出密碼表對照。隨著解碼進行,一段隱藏的歷史逐漸浮現——原來在文革期間,父親和養父利用風箏研究為掩護,一直在為航空航天部門秘密提供空氣動力學數據。
"難怪..."藍思遠恍然大悟,"母親總說舅舅的信要"橫著讀"..."
夜深了,高雄的燈火在窗外閃爍。許明遠將新材料樣品鋪在父親最後的設計圖上,兩者完美契合。他突然明白"歸鴻"的真正含義——不僅是離散親人的歸來,更是幾代人未竟夢想的回歸。
"表弟,"藍思遠輕聲說,"明天的風箏節,我們要讓"歸鴻"真正飛起來。"
許明遠望向窗外的夜空,獵戶座的三顆星格外明亮。他仿佛听到父親的聲音在風中低語︰"線夠長,就能飛到家。"
喜歡明遠回家請大家收藏︰()明遠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