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里面講的內容都是不經意間的事,卻恰恰能體現對方是什麼人,以及要注意那些事。
等看完冊子以後,趁著府中人少,把冊子給了兩個兒媳婦,等她們看完以後,問她們妯娌倆。
“可看出什麼門道來?”
“娘,先不說京城各個官員怎麼樣,就說這看門的下人都不是一般人能惹的起,任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門房都有可能壞大事。”
“沒錯,以往在京城的時候,只听長輩們說,京城的水很深,現在看來,這水深不見底,一個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
可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退縮,要不然,往後再想進京難如登天。”
“那倒是不至于,只是京城一個蘿卜一個坑,想在京城扎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京城是權利的中心,想要融入進去,一時半會不用想,哪怕就是如此,說不定什麼時候、什麼人就會給挖坑。
好在,你們妯娌倆都是京城人士,哪怕以前只是局限于閨閣當中,那也比什麼都不懂的人強。”
“娘,讓我們怎麼做,您就直說好了。”
“就是!娘,您就別賣關子了!”
“我何時賣關子了?
我不說還不是因為我也不清楚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嗎?”
“這?”
“怎麼會?”
“別急,我的意思是想說,但看你們男人此次考試的名次,如果真的都考中進士,是否需要留京,或者是外放?
又或者說,其中一人沒有考中,或者是兩人都沒有考中,我得根據他們的情況而定接下來要怎麼做?
不過有一點不會改變,那就是對輝哥兒等幾個孩子的教育要重視,知道嗎?”
“知道了,娘,那接下來,我們又該怎麼做?”
“就是,這家里人多了,看似不用我們親自上手,可有時候卻又覺著不自在。”
“誰說不是呢?
有時候我也覺著如此,可是瞧瞧又不能跟在鄉下時一樣。”
“確實不能一樣,不過要是真覺著不自在,那就少讓她們進屋,屋子里的事你們自己處理,屋外可不能搶她們的活計。”
“也只能如此!
不過,怎麼著也得進廚房才行,總不能想吃點什麼東西,下人不會就委屈了咱們自己吧?”
“弟妹,你以為我不想呀,可是還真沒有咱們在鄉下的時候那麼隨意。”
“也對,要是沒有人時常在耳邊叨叨就行了!”
“想什麼呢?
要我說,你們妯娌倆就別在這里抱怨了,進廚房做飯有多累,你們又不是不知道,還在那里不知道享福?
不過話又說回來,該進還得進,給一家人做飯吃不丟人,只是管好下人的口,別讓他們覺著你們沒有脾氣,什麼事都可以往外說。
即便他們是秦府送來的下人,就覺得比你們這些主人脾氣都大,萬萬不可以養成他們奴大欺主的毛病。”
“是,娘。”
“也別怕因此得罪了秦家,秦家既然已經把他們的賣身契給了我們,那他們的生死大權就窩在我們的手中。
誰要是敢在私下里不把我們放在眼里,或是誰有了不該有的心思,全憑我們這些主子說了算。
回頭就把他們賣身契在咱們手中這件事,都一一告訴他們,也告訴他們,我顧家不光會罰人,還會賞人,就看他們怎麼選了。”
“娘的意思是說,他們當中還有秦府,或者是其他府中的探子?”
“弟妹,說什麼呢?
你也不怕隔牆有耳?”
“大嫂,我哪里胡說了,現在家里不是沒有外人嗎?”
“那也不能胡說呀,萬一被人听到怎麼辦?”
“听到就听到唄,我又沒有說錯。”
“你是沒有說錯,只是這話一旦被人傳出去,那可是很容易被人記恨。”
“記恨就記恨唄,我行得正,坐得正,我怕啥。難道就因為擔心被別人記恨,我連說句實話都不能說了嗎?”
“這?”
“好了,不用爭了,想說什麼話在家里沒有人會在意,不過多少也避著點下人,畢竟他們究竟是不是一奴是二主,咱們現在也沒有完全的證據。
等有了證據的時候,再連根拔起,那樣整個顧府才是銅牆鐵壁,也只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輕松。”
“真是沒有想到,回到京城竟然還有這麼多事等著我們?”
“弟妹,不光你沒有想到,就是嫂子我,我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早知道會如此,當初就應該好好跟著學管家。
哪怕當時困難重重,也不似現在這樣沒個主意。”
“大嫂你就知足吧,你至少還學過,可是我呢?
我在盛家的時候,有關管家的事,可從來都沒有踫觸過,現在所有的一切可都是跟著咱娘學,有咱娘在,我想指定不會差到哪里去。”
“那還用說,也不看看咱娘是什麼人。咱娘的一身本領,不說完全學到手,學個七七八八就夠咱們妯娌倆用一輩子了。”
“沒錯,沒錯,大嫂可算是說對了。”
“那是。”
听听他們妯娌倆說的事,就知道不能大意,那一天一旦大意,這妯娌倆再不盡心去學,那顧家哪里還會有未來。
不求顧家大富大貴,至少也不能太次了吧!
這也就是顧承澤哥倆不知道,要是知道了那還了得。
看似他們哥倆平時沒有壓力,可是自從來京以後,也沒有像以前那麼輕松,就怕萬一考不中,平添煩惱。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事都沒有跟他們哥倆多說。
就是不想影響他們哥倆復習,至于是否擔心他們考試,說心里話不擔心那是不可能,不過也不至于對他們哥倆一點信心都沒有。
這不在兩個兒媳婦能進廚房以後,身為顧家主母也一頭扎進了廚房。
沒辦法,越是到這個時候,越是不敢松懈,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證兩個兒子的伙食,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營養,以及考試要用到的東西。
好在,一路上在吃的方面沒有不當回事,加上回到京城以後,兩個兒子也適應的良好,要不然,真怕他們哥倆出現什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