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

第64章 玉璽蹤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靖翔 本章︰第64章 玉璽蹤

    終南山麓的細雨綿密如麻,三百民夫踩著齊踝深的泥漿,鐵鎬砸在青岩上迸出火星。工部侍郎崔明遠的皂靴陷進腐殖土,他拽著腰間牛皮繩往前踉蹌半步,喉嚨里的吼聲混著雨絲︰"都給老子把腰彎下去!藍血圖上的玄武紋就標在這方圓十丈——"話未說完,最前排的民夫突然踉蹌倒地,手中鐵鎬"當啷"砸在青灰色硬物上,濺起的火星竄進旁邊盛放磁粉的木桶。

    "不好!"崔明遠話音未落,混合著礦物碎屑的粉塵遇火爆燃,氣浪掀飛三具竹制三腳架。裴九娘攥緊腰間牛皮繩正要往下滑,頭頂突然砸下拳頭大的泥塊,她腰間革帶的磁扣" 嗒"吸住崖壁鐵釘,借著反力旋身落地時,手中火把正照亮坑底青銅鼎上凸起的饕餮紋。那紋路竟與《考工記》殘卷里記載的周景王祭器分毫不差,鼎足三趾間還嵌著半片孔雀藍釉陶片——正是去年在洛陽北邙出土的隋代官窯殘片。

    "都小心些!"她用火把敲了敲鼎身,回音混著地下水的滲響格外清越,"把磁勺遞下來。"黃銅勺柄剛觸到鼎內凝結的黑色渣滓,勺頭突然劇烈震顫,那些看似干涸的塊狀物竟如活物般簌簌崩解。上官婉兒踩著木梯下來時,裙裾已沾滿泥漿,她用金簪尖挑起指甲蓋大的碎屑,簪頭包金層突然泛起暗紅——那是金器遇汞的反應。

    "是鎏金殘渣。"她指尖微顫,金簪在掌心劃出細痕,"武德年間記載,蕭後攜傳國璽投奔突厥前,曾在洛陽用王水熔毀璽身。這些渣滓里混著祁連山冰玉粉,只有宇文愷主持修建的觀星台才會用這種配比..."話未說完,坑沿突然傳來侍衛的驚叫,坍塌的土層里露出半截青石龜趺,碑身鮮卑文雖經千年侵蝕,"大業五年,宇文愷奉詔藏璽于此"的刻痕仍清晰可辨。

    李琰的橫刀劈在碑額螭龍紋上,石屑飛濺間,拳頭大的磁珠骨碌碌滾到裴九娘腳邊。這東西表面布滿極細的同心圓紋路,對著火把轉動時,竟能看到驪山山體內部的立體投影——不是虛幻影像,而是類似《水經注》里的立體地形模型,某處暗河分支正泛著幽藍熒光,那是磁礦富集的標志。

    太極殿的銅香爐里,龍涎香混著血腥味在殿梁下盤旋。博陵崔氏家主崔元禮的血書摔在御階前,黃麻紙上"開棺驗骨"四個朱砂大字還在往下滴血。他腰間玉帶七塊板缺了角,正是上個月在政事堂與李琰爭執時被撞斷的。"陛下若真是太宗嫡脈,"他的目光掃過御座上的上官婉兒,刻意忽略階下持戟的千牛衛,"何不敢讓宗正寺開昭陵地宮?先帝指骨上的劍傷,總不會隨黃土化了吧?"

    殿中鴉雀無聲,只有銅壺滴漏聲在廊柱間回蕩。上官婉兒的鳳目掃過丹墀下諸臣,忽見隴西李氏的李懷仁顫巍巍出列,老人手中牙笏已裂成三截,袖口掉出的磁石盒滾到御階前。盒內帛書展開的瞬間,殿角銅鈴突然齊鳴——那是含嘉倉磁預警系統的響動,只有大規模金屬移動才會觸發。

    "當年...玄武門之變..."李懷仁的手指摳進青磚縫,渾濁的眼楮突然泛起異彩,"秦王的甲冑里...縫著宇文愷特制的磁鱗甲..."話未說完,他突然劇烈抽搐,嘴角溢出黑血。上官婉兒認出那是孔雀膽的癥狀,更注意到老人後頸發際線處的紅痣——與《貞觀政要》里記載的隱太子舊部標記分毫不差。

    "陛下!範陽盧氏圖謀不軌!"殿外突然傳來馬嘶,李光弼的玄甲戰袍還滴著水,手中陌刀纏著半截吐蕃式樣的皮繩。他甩開刀上藍血,染血的包袱皮里滾出拳頭大的磁礦石,在陽光照射下泛著孔雀石般的幽藍。裴九娘用袖中磁勺輕觸,礦石表面竟浮現出極細的冰裂紋——這是經過吐蕃磁工坊十二道淬火的特征,中原匠人絕難仿造。

    潼關外的焦土上,李光弼蹲在三百具磁甲兵尸身旁。這些曾跟著他征戰西域的弟兄,此刻面容腐爛卻仍穿著半幅明光鎧,胸口甲葉下露出的磁晶核心已呈暗灰色。他指尖撫過某具尸體的面甲,鐵胎漆繪的狼頭紋還剩半只眼楮,那是貞觀二十年他親賜陌刀營的徽記。"老張頭,你說咱們當年在碎葉城..."他的聲音卡在喉間,火折子點燃的瞬間,尸體突然抬手抓住他的手腕。

    "將軍...冷..."沙啞的聲音像砂紙擦過刀鞘,李光弼的瞳孔驟然收縮。他認得這聲音,是三天前在居庸關斷後的斥候隊長江大柱。那只抓著他的手沒有溫度,甲冑下露出的小臂皮膚布滿磁晶增生的鱗片狀凸起,指縫間還卡著契丹人的鷹羽箭簇。當陌刀劃過咽喉時,磁晶核心發出蜂鳴,藍血濺在燒焦的《秦風•無衣》殘頁上,墨跡竟順著血痕滲成北斗形狀。

    "報——居庸關失陷!"斥候的馬蹄鐵在青石板上擦出火花,李光弼猛地扯下自己的兵牌,用刀痕在背面刻下"陌刀營"三字。焦黑的木牌揣進胸口時,他摸到內襯里縫著的銀片——那是上官婉兒去年賜的,上面用磁粉繡著"河山"二字,此刻正隔著衣料發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驪山溫泉宮的湯池里,李瓔突然從藥湯中驚起,濺起的水花澆滅了裴九娘手中的銀針。"阿爺別殺承乾哥哥!"她的指甲摳進池沿青磚,瞳孔里映著不存在的光影,"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日晷陰影移了三寸...宇文大人說,磁砂能讓影子提前一刻..."話未說完,她嘔出的黑血在磚縫匯聚,竟自然形成玄武吐水的圖案——與終南山古墓出土的隋代地磚紋路完全一致。

    上官婉兒沖進來時,正看見女兒後頸的金鱗貼片剝落,露出下面蝶形疤痕。那形狀她曾在太宗皇帝的《起居注》批注里見過︰"隱太子之女,頸側有朱砂記,狀若展翅"。此刻裴九娘正用磁勺輕觸疤痕,勺頭竟緩緩指向東南方——那是驪山地宮的方向。

    地宮深處,李琰的明光鎧正牢牢吸附在青銅磁樞柱上。這東西直徑丈余,表面鑄滿二十八宿星圖,每條星軌里都嵌著拇指大的磁晶。阿史那雲扯斷珍珠項鏈,指間磁粉在掌心聚成火苗——這是突厥聖火祭的秘術,唯有摻雜昆侖磁玉粉才能點燃。"宇文素!你連親孫女都不放過?"她的火團砸向陰影中的老者,卻見對方手中磁杖輕點,地面突然裂開,三百具隋代明光鎧破土而出,甲冑上的將作監徽記竟新得能照見人影。

    "四十年了,從玄武門之變那天起..."宇文素的白發垂落遮住右眼,那里有道與李琰相似的劍疤,"當年秦王用我制的磁鱗甲改變日晷投影,如今我要用雙生龍血重啟磁樞——這是天命!"他的磁杖劃過地面,青銅柱突然發出蜂鳴,整座地宮開始傾斜,黃河水的咆哮聲從頭頂裂縫傳來。武的磁索剛纏住李琰腰間,就見宇文素掀開地磚,露出下面排列整齊的磁軌——那是能承載千鈞的隋代磁浮機關。

    太極殿內,清河崔氏的私兵已砍到丹墀下。上官婉兒握著裝有玉璽熔渣的錦囊,錦緞上的金線正與她腕間磁鐲產生共鳴。"你們要的傳國玉璽,就在這里!"她將熔渣甩向盤龍柱,金汁飛濺間,柱身突然浮現出血色篆文。崔元禮瘋了般撲過去,指尖燙得滋滋冒油卻仍在摳挖,直到看見篆文邊緣的冰裂紋——那是唯有藍田玉髓混入金汁才會出現的特征。

    三聲驚雷般的巨響傳來,十二艘形如巨龜的飛行器撞破雲層。船首雕刻的龍頭與李琰的面容隱隱重合,船身蒙著的牛皮涂滿磁漆,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這是宇文愷《天機圖》里記載的"玄龜艦",依靠山體磁脈懸浮,此刻正朝著範陽方向傾斜,甲板上推下的不是羽箭,而是整箱的磁雷——那是用昆侖磁玉與火油混合制成的殺器。

    李光弼的加急軍報送到時,上官婉兒正盯著殿外血霞。報匣上的火漆印著陌刀圖案,拆開時飄落半片焦紙,上面用刀刻著"磁甲兵可融九鼎"。她忽然想起裴九娘說過,傳國玉璽的金汁里混著周鼎殘片,而此刻殿角堆放的九鼎殘件,正隨著玄龜艦的轟鳴微微震顫。

    "開武庫,取磁模。"她拔下金簪,簪頭的鳳首紅寶石映著霞光,"傳令將作監,熔毀九鼎殘件,用終南山磁土作範——"頓了頓,目光掃過階下呆立的崔元禮,"告訴李將軍,玄龜艦的磁樞核心,就藏在範陽盧氏的祖祠地底下。"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方便以後閱讀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第64章 玉璽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第64章 玉璽蹤並對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