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主要是借著李雲龍成親,也讓鄉親們跟著,一起樂呵樂呵就行了。
哪有讓自己同志給自己同志磕一個的,那可就有點過分了,說不定這事就會讓誰惦記上。
還是咱們老師長有辦法,他說道︰“咱們的隊伍,就是在紅色政權領導下的,一支紅色武裝。
它代表的是,一個打碎舊時代枷鎖,建立一個新秩序、新世界的政權。
那咱們也來一個新事新辦,幾天就不磕頭了,咱們改成敬禮怎麼樣?
你們倆一個是我軍的師長,一個是當地的武裝部的副部長,都是人民的子弟兵。
那你們這一拜天地的話,就給繪著鐮刀斧頭的紅旗,敬一個軍禮。”
二拜高堂的話,我和楊秀山同志,都是部隊的人,可以接受你們的敬禮。
這夫妻對拜麼,你們倆個是磕頭、鞠躬還是敬禮,我們可就不管了,你們倆個自己商量著來。”
這個拜堂儀式非常的新穎,趙家峪的鄉親們覺悟也高,都對這個提議表示歡迎。
一對兒新人的婚禮儀式,終于于晚六時開始了。
做為今天司儀的宋溫暖,也開始整活了。
“一拜天地天地寬,
一桿紅旗迎面來。
一對新人迎旗拜,
革命軍人結良緣!
有請我們的今天成親的新人,李雲龍楊秀芹同志。
一拜黨旗來宣誓,從此對黨忠誠、不拋棄不放棄。”
“唰!”
“對黨忠誠,不離不棄!”
宋溫暖這幾句話說的太燃了,大家又是面對著,繡著鐮刀斧頭的紅旗。
所有部隊的同志都起立敬禮,他們一起喊出來了,“對黨忠誠不離不棄”的話來。
李雲龍也是一個苦命人,後來參加了農民暴動,當上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
他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對黨的感情,也是非常的深厚。
他倆立刻給紅色黨旗敬禮宣誓,李雲龍抹了眼角,楊秀芹也是肩膀抖動。
宋溫暖心想︰這首賀詞是他以前在番茄網上看到的。
那是一個叫做,《愛說相聲的左心房》的作者寫的。
他一直覺得這首賀詩寫的不錯,所以也就記了下來,沒想到今天還真用上了。
宋溫暖︰“二位新人二拜高堂!
家中長輩堂前坐,
一對新人上前來。
先敬茶來後敬禮,
從此便是一家人。”
“好!”
大家听宋溫暖整的詞還挺新鮮,立刻都是大聲的喝彩。
然後兩人就是奉茶改口敬禮,大家都是軍人,老師長和楊旅長同時站起來,也給二位新人同志回禮。
蓋著蓋頭的秀芹還好說,反正她也看不清楚外面。
面對老師長的回敬軍禮,弄得李雲龍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
等老師長和楊秀山喝完了茶,新人的禮也敬過了,都等著宋溫暖接著說。
沒想到宋溫暖不但不往下說,還跟兩個人擠眉弄眼的。
楊秀山的年紀輕,他干脆直接問出來了。
“怎麼了宋司令,你倒是接著往下說啊!下面還有夫妻對拜呢。”
宋溫暖用三根手指一撮,說道︰“你是茶也喝了,禮也給你敬過了。
就連大舅哥也朝你喊完了,可是你們倆個的紅包,還沒有給他們倆哥呢。”
老師長和楊秀山對視了一眼,心里都說了一聲壞了。
但凡老革命的口袋里有錢,也全部都拿了出來,補充給部隊和鄉親們了。
現在他們的身上,哪有什麼現錢呀。
還是旅部首長心思活泛有辦法,他從兜里掏出了兩張邊區票。
然後又從身邊的柱子上,撕下來了兩張紅紙。
把兩張邊區票拿紅紙一裹,就塞進了老師長和楊秀山的手里。
老李的眼楮尖,他掃上一眼就知道上面的面額不大。
那絕對是發行過的最小面額,勉強能在陝北,和老鄉們換五顆花生,或者是倆個大紅棗。
這還是旅部首長,前兩天去陝北述職的時候,買東西剩下的。
邊區票的面值雖然不大,可是一直也沒舍得丟掉。
他一直放在兜里,沒想到今天這個特殊情況,還就用上了。
可是看著李雲龍微翹的嘴角,旅長就知道他嫌棄面額太低。
大旅長心想你李雲龍還敢看不上,他的眼楮一瞪,李雲龍立刻就老實了。
“夫妻對拜情誼滿,
百年好合花更開。
開枝散葉兒女全,
革命家庭向陽來。”
夫妻對拜也是相互之間的敬禮,本來宋溫暖想過來搗亂,讓李雲龍給秀琴磕一個。
奈何趙政委在邊上盯著他呢,一看宋溫暖和任九哥動了,立刻就是一個眼色過去。
魏大勇和段鵬一左一右的擋了過去,逼得宋溫暖兩個人,只能望洋興嘆,不敢動彈絲毫。
宋溫暖一聲禮成儀式結束,新娘也送回了洞房。
後面的事情簡單,自然是陪著鄉親們,一起吃吃喝喝了。
真到了鬧他倆洞房的環節,大家反而都老實了。
一個是老師長在,大家自然要悠著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一個,秀芹可是宋溫暖異父異母的親妹妹。
不給李雲龍面子,也得給宋溫暖一個面子不是。
魏大勇和段鵬怕有人來听牆根,還要留下來守著,結果被趙政委給轟走了。
這兩位可都是練武之人,那耳朵可是敏感的很。
讓他倆在新房外面把守,跟派他倆現場直播有什麼區別,必須直接轟走。
這場抗戰中的革命婚禮,舉辦的那是極其順利。
可讓宋溫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婚禮的形式和賀詞,表現得極其的出彩。
竟然已經悄然的,在根據地里面流行了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為了避免李雲龍他們小兩口尷尬老師長和大旅長都回原住地了。
他們能為了李雲龍出來一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還要回去主持下一階段的秋收工作,和難民的安置工作。
現在的小鬼子,越來越喪心病狂了。
他們在河南旱災最嚴重的地區,派出日軍放火燒屋,強迫農民出走。
他們趁著秋收糧食下來之前,瘋狂的把災民往西邊趕。
想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讓災民消耗掉根據地的糧食。
擠爆紅色政權和甘南勢力的,政治和經濟信譽。
宋溫暖表示,災民來多少我要多少,這都是可以換取積分的大公德,他必須收下。
由于往西來的人數太多,甘肅和陝北能住人的地方也不多了。
沒有辦法,宋溫暖也只能派出部隊,護送他們進入了陝西戰區的國統區。
宋溫暖、任、周他們三個人,是凌晨三點出發的。
就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他們乘坐的“空中三蹦子”,已經過了黃河,直奔潼關而去。
現在的潼關,已經是甘南軍事勢力的實際控制區。
現在以陪都第一軍為主的,整個第十戰區的國軍部隊,都被宋溫暖隔絕到了關外。
喜歡我真是來抗日的請大家收藏︰()我真是來抗日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