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三個小姑娘嘰嘰喳喳,然後張彩虹把話題帶到了林深這邊。
張彩虹“林深,你呢你呢?你想好你那筆錢干嘛用了嗎?”
林深看著屏幕上跳躍的信息,手指在鍵盤上停頓了一下。
人口安置費她記得上輩子是每人30萬,也可以置換成10萬+101novel.com平安置房面積。
而其它的房屋補償,安置房下來之前的租房補償這些,那是父母的錢。
——她早就把戶口移到京城了,所以她的人口安置是沒有的。
所以嚴格來說,法律上這次拆遷後完全屬于她的錢,沒有。
當然這點錢這輩子對她來說可有可無。
不過這些就沒必要說了。
父母知道就行了。
林深“我沒想過這個問題,可能直接把錢存銀行吃利息吧。”
群里瞬間安靜了幾秒鐘。
林深“我還沒畢業,現在投資什麼的沒特別好的項目,放銀行至少安全。”
“直接存定期, 這樣就不怕有錢亂花了。投資的話等有合適的機會再說,反正錢在手里,想干嘛都行,不急這一時。”
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其實也不全是廢話。
總結起來就是沒打算,沒計劃,存定期,取不出來。
王煙“也對,存銀行別亂花,等你讀完研究生找工作也是需要花錢的。”
張瑞蘭“存銀行的利息還不夠通貨膨脹的。”
張彩虹“要不你到時候把錢借給我,或者和我一起合伙投資健康事業唄,反正怎麼樣都比你存銀行利息多吧。”
林深“再說吧,現在只是听說要拆遷,還不一定了,而且真的拆遷的話也沒那麼快。”
拆遷沒這麼快,蓋房子錢到位的話速度是很快的,尤其是蓋來等拆遷的,速度就更快了。
除了中途過年放假那十天工人也要過年不上班,其他時間基本都在開工。
林深回去過年的時候,三棟房子,六層樓的那一棟已經可以住人了。
雖然還沒裝修,但是門窗水電都齊了,直接把舊家具搬進去就能住了。
簡陋了一點,但是沒辦法,裝修得到年後了。
而且陳艷和林廣在糾結裝修不裝修,畢竟都要拆遷了,花太多錢裝修不劃算。
可是不裝修的話,怕到時候又賠的少。
林深沒給什麼意見。
林柔倒是表示哪怕真的要拆遷也沒這麼快,現在公告都還沒正式出來,不裝修住著也不舒服啊!
至于另外兩棟樓,兩口子商量了一下,反正錢還夠的,干脆咬咬牙一口氣都蓋三層樓。
現在基本三層毛坯也打好了。
陳艷和林廣兩口子從建房開始一直是輪流請假,這星期你請假,下星期我請假。
都是老員工了,而且他們工廠年底並不忙,反正請假沒工資,廠里也就同意了。
林深知道了,表示你們倆干脆辭職算了,大不了工資多少她給補。
結果被兩個人教育了一頓,才剛賺幾天錢就飄了。
而且不上班就沒有社保了,以後的養老金怎麼辦。
林深的建議被直接駁回。
倒是臨開學,陳艷和林廣表示林深抽個時間把戶口移回來,不然到時候拆遷少一個人口,虧很多錢的。
林深直接給拒絕了,“這兩年政策變了,如果移回來的話,以後想在移到京城就沒那麼容易了。”
林廣皺眉,“可是拆遷要拆遷的時候戶口在這邊才算,一個人有50平的安置,再加上補貼就是80平,還有人頭補償,你不回來就沒有了。”
陳艷跟著道,“就是,有一套房子,還有十幾萬,白得的,你要是不回來的話,不就虧了這十幾萬還有房子,你要辛苦賺多久。”
林深道,“再說吧,而且我戶口放在京城,以後京城拆遷了,不是賠的更多。”
當然林深只是說說,她現在住的地方,至少未來幾十年都不會拆遷。
反正直到上輩子她掛了,也沒在網上看到過千秋佳苑這樓盤拆遷的消息。
而這邊,就像陳艷當時說的,幾乎整個村里,全部都在急匆匆的蓋房。
有錢的花錢,沒錢的借錢。
還有好幾戶人家急匆匆的安排孩子相親,結婚。
就為了多個人頭,多分點錢。
至于把親戚戶口也遷進來薅一波羊毛的騷操作,已經被緊急叫停了。
最新規定是結婚了配偶戶口可以遷過來,但是配偶的父母要掛靠在子女名下遷過來的話同城要結婚滿兩年,不同城要滿三年。
林深听到來家里泡茶的鄰居偷偷抱怨,都怪豬肉腸,一家子做的太過分了,哪有人連親家的兒媳婦的娘家人也遷過來。
就這麼,到了三月份,陳艷說已經把三棟房子都建起來了。
裝修也選便宜的材料糊弄過去了。
接著就等拆遷通知就行了。
林深也開始了連軸轉的考試。
兩個專業的大學畢業考試,論文答辯,法考,法學專業英語考試,等等等等。
李俊航一直在國外沒回來,情人節那天給林深寄了一塊墨水蘭的大石頭愛心形狀的,有巴掌那麼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坦桑尼亞的特產,坦桑石。
林深拆開跨國快遞盒子,瞅著大石頭,感覺怪怪的。
想起某個專門批發一堆愛心石頭的明星了。
交一個女朋友就送一堆愛心石頭,換下一個女朋友,再送一堆愛心石頭……
4月的京城,空氣還是微涼的。
法學院大樓外的空氣里還帶著清冽的味道。
林深剛剛結束了自己法學專業的論文答辯,過程還算順利。
接下來就差經濟學院的了。
她和同組的唐佳在學校食堂簡單的吃了個午飯,算是慶祝又闖過一關。
依然是林深吃鴨腿飯,唐佳吃牛肉面。
這一回的大四畢業季,林深倒沒什麼感覺。
主要是她還得在這學校三年研究生,而且極大概率還得再三年讀博。
不像當初回職高領畢業證的時候,那真的是感慨良多。
有種青春,校園,跟自己告別了的感覺。
她也不用找工作,學校里琳瑯滿目各種攤位上的校招信息都跟她沒關系。
哦,也不能說沒關系,她們公司也在這邊和隔壁清大,還有人大,所有京城的985和211都支了個攤兒。
這些好學校都是要給攤位費的,花了不少錢呢。
也是去年公司發展的比較快,不然的話,想來這邊支攤兒都不夠格呢。
公司擴張的有點快,現在的辦公室就不夠用了。
喜歡重回17歲從買房收租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回17歲從買房收租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