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街邊小吃攤的煙火氣中,顧十七熟練地翻動著炒鍋,油光閃爍間,食材在高溫中滋滋作響。他的動作行雲流水,仿佛這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一門藝術。攤位前零星坐著幾個食客,埋頭享用著簡單卻香氣撲鼻的炒面和餛飩。
“老板,再加一份牛肉炒粉。”一個年輕人在小桌前舉手。
顧十七頭也不抬,右手加大火力,左手已拿起備好的米粉下鍋。“五分鐘。”
這已是張承今晚加的第三份食物。顧十七瞥了一眼這位比自己小五歲的妹夫,心里明白這小子絕不是因為餓才一次次加點,而是有事相求卻不知如何開口。
“最後一份了,”顧十七將炒粉端到張承面前,“再吃下去你得胃病,我不好向你老婆交代。”
張承訕笑著接過盤子,筷子在手中轉了兩圈,終于開口︰“十七哥,其實我今天來是想請教你點事。”
顧十七毫不意外,擦著手在對面坐下︰“就知道你不是專程來照顧我生意的。說吧,什麼事讓你這個程序員周末晚上不加班,跑來我這小攤子轉悠?”
張承四下張望,壓低聲音︰“我最近看了好多東西,心里堵得慌。總覺得這世界不太對勁,但又說不清哪不對。”
顧十七笑了,眼角的皺紋堆疊起來︰“就為這個?世界從來就沒對過。”
“不是,我是說真的。”張承放下筷子,身體前傾,“我發現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生孩子了,特別是咱們這些普通人。房價高,教育貴,工作時間長,好多年輕人連婚都不想結。你說這是不是...”
“是不是上面的人故意的?”顧十七接話道,聲音平靜無波。
張承愣了一下,沒想到顧十七這麼直接︰“你也這麼想?”
顧十七起身招呼完最後幾位客人,開始收攤。“幫我收拾,一會兒路上說。”
十點半,兩人推著小吃車穿過漸漸安靜下來的街道。夏夜微風拂面,帶來一絲涼意。
“十七哥,你以前是學歷史的,後來怎麼就...”張承看著顧十七熟練地推車的身影,忍不住問道。
“怎麼就擺攤了?”顧十七笑了一聲,“因為歷史不能當飯吃,但炒面可以。”
轉過街角,顧十七突然開口︰“你剛才說的,我琢磨有些年頭了。”
張承豎起耳朵。
“你看,過去的統治者和現在的,玩法不一樣了。”顧十七聲音平穩,“以前怕窮人團結起來,就用各種方法分化、打壓。現在玩法升級了,根本不用那麼麻煩。”
“怎麼做?”
“讓窮人生不出孩子,自願放棄生育。”顧十七停下腳步,看向遠處高樓大廈的萬家燈火,“十年二十年後,資產階級的孩子照常出生,窮人的血脈卻斷了。沒人傳承,連革命的可能性都從根上消除了。”
張承怔在原地︰“這太...”
“太陰謀論?”顧十七繼續推車前行,“那你解釋解釋,為什麼到處都在宣傳‘窮為什麼還要生孩子’?為什麼女性思想被引導成現在這樣?兩人租房騎電動車,干牛馬活兒也能結婚的時代,為什麼被消滅了?”
張承說不出話。
顧十七繼續說道︰“未來勞動生產由機器人和ai代替。ai第一個消滅的是中產街級,他們靠智慧擔任管理,工程設計,程序編寫,技術壟斷。資本要花大錢養這些人,他們會被第一批淘汰。”
“那無產街級呢?”
“無房無車無配偶無孩子,統治者讓你自願放棄生育。這批窮人死了之後,下一批就沒了。”顧十七語氣冷靜得像在講述一個與自己無關的故事,“當你的工作和你所能產生的價值都可以被ai和機器人代替的時候,人類真正能活下來的,只有統治街級和資產階級。”
張承感到一陣寒意︰“那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
“滅絕。”顧十七接話,“而且你知道嗎?人類的高樓大廈娛樂設施已經建得差不多了,就算所有工人全死了,這些東西還能用一百年。一百年後機器人能發展成什麼樣?哪怕2025年,26年,全世界窮人立馬死光,一點也不影響統治街級享受。”
走到顧十七租住的老小區樓下,他把推車鎖好,從口袋里掏出煙盒,遞給張承一支。兩人靠在牆邊,煙霧在夜色中繚繞。
“先富起來的會發展科技,消滅想要後富起來的。先富帶動後富是不符合人性的。”顧十七吐出一口煙圈,“我上了電梯第一件事就是把門關上,不讓第二個人進來。這是人性。”
張承沉默片刻,問道︰“那女性思想被引導是怎麼回事?”
“人類想繁殖下去,不是男人說了算,而是女人說了算。也就是說統治街級只要控制了女人的擇偶思想,就控制了全國的命運。”顧十七彈了彈煙灰,“尤其是龍國這個地方,對于女性思想的塑造,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空前絕後是名詞,不是夸張修飾。”他補充道。
張承想起妻子最近常說的那些話,什麼“不能給孩子最好的就不生”,什麼“沒房結婚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突然感到一陣悚然。
顧十七看著他的表情變化,微微一笑︰“明白了吧?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自然發展下去,三十年,中國窮人就完全被消滅了。”
“統治街級想用這種方式來鞏固自己的統治。”顧十七繼續說,“他們害怕壓迫過度導致下一批窮人效仿先人造反,所以圍繞女性開始的滅窮運動,運轉了幾十年。”
張承聲音有些發抖︰“那我們怎麼辦?”
顧十七扔掉了煙蒂,用腳踩滅︰“上樓坐坐吧,給你看點東西。”
顧十七的租房簡單到近乎簡陋,但牆上掛著的幾幅字畫卻顯示主人不凡的品味。最引人注目的是整整一面牆的書架,上面堆滿了各種政治、經濟、歷史書籍,許多書頁間插著標簽,顯然被反復閱讀過。
張承驚訝地打量著這個與他認知中截然不同的“街頭炒面師傅”的生活空間。
“別那麼看我,”顧十七從冰箱拿出兩瓶啤酒,“擺攤不代表沒腦子。”
他遞給張承一瓶,然後從書桌抽屜里拿出厚厚一疊筆記︰“我研究國家從2000年以後的每一個政策。所有的政策都是沖著消滅窮人去的。”
張承翻開筆記,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政策分析︰
“拖欠報酬,無視勞動法。城鎮現代化,將農民轉化為農民工。
延長工人退休。
社保基金三級分化。
炒高房價賣貸款,引導女人婚戀觀,挑撥男女對立。
降低銀行利率。制作虛假牛市做空股票。用人民的血汗錢去填補。貪官造成的債務。
走資遠逃海外。
提高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就業門檻。
制造新冠病毒。
制造學歷貶值,讓街級固化。”
張承越看越心驚︰“這些你都從哪里...”
“公開資料,加上一點思考。”顧十七喝了口啤酒,“近年來ai的迅速崛起,這一切的邏輯就講得通了。消滅了窮人照樣有科技能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