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

第169章 遠征軍整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溪湖山村閑人 本章︰第169章 遠征軍整訓

    7月,重慶國府與英美兩國政府多輪談判後,三國就遠征軍整編和中印公路建設問題達成了協議。

    應英、美兩國要求,新編第22師廖耀湘部空運至藍姆伽,部隊將在這里按美軍編制整編。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馱峰航線壓力,另一方面日軍已進抵印緬邊界那加丘陵與若開山脈,英軍以英帕爾為中心設防,經過實戰檢驗新22師與新38師可為作為防衛印度的戰略預備兵團。

    按照計劃在藍姆迦史迪威準備組建兩個完整的步兵師和七個戰車營。所需新兵由美空軍經馱峰航線空運到印度。所有新兵到達藍姆迦,首先脫掉全部衣物,到消毒池消毒,衣物全部焚毀。操蛋的是,國府為了省點軍裝, 下令新兵全部只穿著短褲塞進飛機前往印度,幾千米高空冷的要死,新兵被凍死、凍傷的大有人在。

    如此往復運輸,空運了5萬部隊至印度,新38師、新22師很快就齊裝滿員了,同時遠征軍還組建了炮兵、戰車、通訊和輜重等多個特種兵部隊。

    部隊在藍姆迦整訓,武器是美國的,教官也是美國的,軍事訓練章程也是美國的。美國人也不講究什麼射擊精度,反正子彈有的是,反而必須要掌握槍械原理和動作要領等等,兩次考試不合格的直接裝上運輸機送回國。

    史迪威最初提出在訓練營中只接納士兵,軍官全部由美方人員擔任。但遭到駐印軍的集體反對,經過幾番爭執,史迪威不得不做出妥協。

    史迪威為反制國府軍隊內存在克扣軍餉現象,軍餉發放到個人,上前線還加發50的津貼。士兵按月領取美金或盧比,標準遠高于國內部隊,駐印軍士兵甚至可用軍餉購買手表、皮鞋等稀缺物資。

    美軍嚴格核查部隊實際人數後才撥發軍餉,軍需官需保存士兵簽收名冊備查。這一做法使士兵生存權得到制度性保障。駐軍軍士氣高昂,戰斗力得到大幅提升。

    駐印軍訓練方面,士兵每日10公里負重越野,射擊訓練實彈消耗量遠遠大于國內,可達每人每月300發。士兵還要進行叢林生存訓練,識別毒蟲、淨水、夜間方向辨識。

    <4謝爾曼坦克聯合進攻演練。

    空地聯絡︰飛行員與地面引導員無線電協同。

    <榴彈炮覆蓋後步兵30秒突入時機訓練。

    美軍保障彈藥、油料無限量供應,復制戰場地形仿真訓練。

    史迪威建立了懲罰激勵制度,實施淘汰制,連續2次考核不合格遣返回國。建立了士兵晉升通道,士兵憑訓練成績直升軍官,打破論資排輩陋習。駐印軍中還經常播放日軍暴行影像,激發士兵們的復仇意識。

    為配合駐印軍高強度的訓練,美軍保證每個士兵4200卡以上熱量的食物,還發放維生素、巧克力塊等等。駐印軍士兵平均體重6個月增加5.4公斤,瘧疾發病率下降67。為適應西南士兵口味,發放了辣椒醬,改面包為米面饅頭。

    一系列組合拳下來,史迪威在駐印軍中贏得聲譽,有許多駐印軍士兵稱呼他為\"老喬\",\"錘子司令\",軍官們稱他為︰\"三星暴君\",因為他淘汰了很多軍官。到最後稱他被稱為︰\"我們的老喬。\"

    藍姆迦整訓也不是完全一帆風順,中美兩軍首先就存在爭奪軍隊控制權問題,美軍意圖通過後勤物資發放)、醫療、憲兵體系滲透控制權。國黨通過政工系統監控官兵思想,抵制\"美軍腐蝕\"。

    其次兩軍因為文化和觀念的不同也產生了不少的沖突。美國教官的直率、公開批評甚至羞辱性的管理方式,與中國軍隊中更注重等級、面子和人情的管理文化格格不入,容易引發誤解和反感。美軍士兵的優越感有時也會刺激中國士兵的自尊。

    美軍在通信密碼、情報共享方面對中國盟友有嚴格的保密限制。一些關鍵情報不會完全通報給中方指揮官,這限制了中方指揮官的戰場感知和決策能力,引起他們的不滿和猜疑。

    美軍作戰高度依賴炮兵、空軍支援和後勤保障,強調以強大火力壓制減少步兵傷亡。 駐印軍初期,尤其基層指揮官和士兵,有時仍保留著國內戰場上以步兵沖鋒為主的思維定式,對美式火力支援協同不夠熟練,會抱怨美軍支援不及時或不足。

    美軍對士兵生命更為珍視,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傷亡。而中國當時人力資源相對“充裕”,高級將領有時在制定作戰計劃時對中國士兵的傷亡承受預期較高,這種差異也引發底層士兵的不滿。

    一些美軍官兵存在白人至上主義和種族歧視觀念,對中國官兵表現出輕視、傲慢甚至侮辱的態度。這深深傷害了中國官兵的民族自尊心,是許多沖突事件的深層情緒誘因。

    這些問題中,其中最核心的矛盾就是最高指揮權之爭, 史迪威性格剛直、急躁,對國軍尤其是國軍高層的腐敗和低效深惡痛絕。他力圖按照美軍模式徹底改造駐印軍,獲得完全指揮權以貫徹其作戰意圖。他多次試圖繞過常直接指揮部隊,甚至提出由美軍軍官替換他認為不稱職的中國將領,這直接觸犯了常的逆鱗。而常則始終堅持軍隊的指揮權是國家主權象征,不容外國將領完全掌控。他堅持對駐印軍的人事任免,尤其是高級將領有最終決定權,並通過將領以及軍統系統進行監督控制。

    盡管存在各種各樣的沖突,但兩軍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合作效率逐步提高。在後面緬甸戰場上建立了相互尊重和信任的關系。駐印軍與美軍的合作取得巨大軍事成就。那些成就是在克服了諸多困難,包括處理這些內部沖突後取得的。

    駐印軍在整訓的同時,滇西、緬北的遠征軍也在展開整訓,部隊接收了大量美式武器和裝備。美國軍事顧問團派遣了大量的教官和技術人員,負責訓練中國官兵掌握和使用這些新式裝備,以及傳授現代戰術。與駐印軍相比緬北、滇西遠征軍後勤補給方面就要差了不少,但與國內的其他部隊相比又好的不是一星半點。通過系統的訓練、美援裝備的引入和現代化的軍事訓練的理念,打造出一支強大的反攻力量,為最終配合盟軍反攻緬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方便以後閱讀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第169章 遠征軍整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第169章 遠征軍整訓並對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