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號。
周五。
閃音進行了一次大更新,推出“閃主小店”功能。
為什麼已經做好的“閃耀星圖”沒一起推出?
還是那個原因——人手不夠。
公司發展速度過快,這就是不可避免的。
招人?
怎麼可能沒招?
一直就沒停過。
但現在的閃音,就跟戰場似的。
新兵蛋子根本跟不上節奏。
而且江城到底不比帝魔楚鵬這幾個超一線城市。
人才資源有限。
很多人更是直接就不願意來。
像在楚州的電商分部,以及在魔都的直播分部,情況就又要好很多。
“閃主小店”現在能上線。
就是因為楚州電商分部那邊,已經有足夠的運營能力。
而直播功能的話,更是早在12月底時,就已經上線。
閃音的直播業務,現在還不是什麼重點項目。
更多是作為短視頻版塊的一個補充。
所以也是很隨便就上線了。
畢竟飯要一口一口吃,事也得一件一件做。
而閃音現在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
直播業務,現在只能往後排。
再說一個很重點的吧——海外業務。
楊崢之前之所以準備直接開始融資,便是考慮到這一點。
不借助那些資本的資源,他現在確實沒能力去拓展海外業務。
但那些資本也的確過分了點。
25億美刀的估值,真把他的閃音當塊手啊?
而且反正閃音現在也抽不出人手來,去拓展海外的業務。
所以干脆就也暫時擱置。
閃主小店功能推出後,引起的風波不小。
如果說之前的掛購物鏈接功能,只是閃音對拓展電商業務的一次嘗試的話。
那現在讓博主能直接上架商品,無疑就是擺明車馬炮的,要向電商領域發起沖擊了。
連肖廣都沒忍住給楊崢打來了電話。
他表達的大概意思就是︰現在閃音跟貨多多的合作模式挺好的,雙方都獲益不小,閃音沒必要也來電商領域擠。
由不得他不慌。
貨多多是怎麼從一個概念,到一年多點的時間,發展到現在估值600億美刀的程度的。
他全程親眼目睹,親身經歷。
現在楊崢又要搞出個電商平台。
他怎麼可能不擔心貨多多變成掏貨?
尤其是,閃音還在借用貨多多的各項資源發展。
他這個貨多多的ceo,可別提心情有多復雜了。
自己老板用自己管理的公司,去滋補其另一家同類型公司發展。
你要他能咋辦呢?
最後是楊崢給他詳細分析了,閃音電商跟貨多多的不同之處,並明確表示,以後閃音絕對不會做類似屏蔽貨多多的舉動。
才算打消了肖廣的部分顧慮。
肖廣當然不是真的擔心競爭啥的。
錢是賺不完的。
電商市場也不是哪一家平台能全部吃下的。
貨多多現在跟掏貨都還差了不知道幾個十萬八千里。
肖廣怎麼可能擔心閃音電商來搶貨多多的市場?
對這事要擔心的是掏貨才對。
先是一個主打下沉市場的電商平台貨多多。
再又弄出個短視頻平台閃音,也開始進軍電商領域。
沖著誰去的,不很明顯了嗎?
肖廣真正擔心的是,楊崢更看重閃音,用閃音來吸貨多多的血。
畢竟楊崢在貨多多的股份,只剩下35,而在閃音卻是獨資。
這種情況下,楊崢要搞出點什麼吸血的操作來,那是真不奇怪。
而楊崢也是知道肖廣的心思。
他給肖廣分析閃音跟貨多多的不同之處,其實就是在告訴肖廣,兩家平台是他不同的布局,不會因為看重誰而放棄誰。
事實也的確如此。
貨多多主打中低端市場,閃音主攻中高端市場。
這是楊崢一直以來的打算。
他做的閃音跟斗音畢竟還是不同的。
他有著貨多多這個純粹的電商平台。
所以他對閃音電商的發展定位,肯定也會區別于斗音電商的多元化市場策略定位。
本來在低端市場中,斗音就不是拼夕夕的對手。
在斗音做過電商的他就知道,斗音上的很多底價商品,其實都是直接從拼夕夕那邊“順”來的鏈接。
專業名詞叫做︰無貨源。
斗音,包括掏貨的很多店主,都特麼只是“中間商”。
然後還有一點。
短視頻平台發展電商業務,過程要比直接做電商平台要曲折很多。
斗音就是如此。
其2016年9月才正式上線。
可早在2107年,就開始發展電商業務了。
然後在2021年時,更是直接推出了斗音商城。
還把入口放在了主頁面。
扶持力度不可謂不大。
可效果呢?
<v只有3.5萬億左右。
之前說過,掏貨是8萬億,拼夕夕是5.2萬億。
就連金東都有4萬多億。
而四家平台的日活用戶量是︰
斗音,超8億;掏貨、拼夕夕,超4億;金東,僅不到2億。
由此可見,一家短視頻平台要發展電商業務,是真沒那麼容易。
<v,由斗音商場直接貢獻的,僅為40左右。
其它60,都是由直播、短視頻、商品廣告帶來的。
斗音電商的發展,其實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紅火。
而且成本還相當大。
前輩的例子擺在這。
所以楊崢其實也沒打算對閃音的電商業務,去花費那麼多的資源。
更準確來說,是不打算對低端市場花費太多資源。
他想讓閃音商場,就走掏貨的甜喵商場,和金東商場那種精高端路線。
下沉市場,由主播和博主們自己去開發就好。
斗音電商其實是很遭詬病的。
賣家吐槽︰各種嚴格規定,各種扣押金,還要花錢買流量,根本都賺不到錢。
買家也不爽,稱斗音的商品是︰金東的價格,拼夕夕的品質。
錢,確實都被斗音賺完了。
而楊崢現在對賺錢的興趣,真就沒有那麼大了。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楊崢感覺自己現在也是能做點回饋社會的事了。
這其實也不算是真正回饋社會。
只是一個商人向企業家的過渡而已。
商人是唯利是圖,怎麼賺錢怎麼來。
企業家則是在賺錢的同時,也會考慮社會責任。
而到了楊崢現在這個位置,有些責任承擔起來,也是有利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