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度船的船首破開一層淡紫色的維度壁壘時,東荒的星軌正在黃昏中閃爍。探索隊成員的身影在葬仙台的光暈中逐漸凝實,每個人的衣袂上都沾染著維度能量的細碎光點——這些光點落地後,會化作透明的星塵,在地面勾勒出維度間隙的星軌紋路,與定星盤的本源源眼產生微弱的共鳴。
“維度能量在‘標記’我們。”王小五用銅劍挑起一縷星塵,劍身上的共生紋與星塵踫撞,迸發出七彩的火花,“就像走過沙地會留下腳印,我們從維度間隙帶回的不僅是記憶,還有那里的能量印記。這些印記會讓我們成為連接兩個世界的‘活坐標’。”
聖女的銀灰色光翼輕輕扇動,光翼上的晶光紋路比出發前更加復雜,其中幾條新的脈絡呈現出螺旋嵌套的形態,與維度間隙的星軌完美同步。她的源氣感知順著星塵的軌跡延伸,發現東荒的地脈中,多了無數條極細的“維度支流”,這些支流像毛細血管,將維度能量輸送到東荒的每一個角落,讓奇木的葉片在夜間會浮現出其他維度的影子。
“是‘滲透式共生’。”聖女的指尖落在奇木的一片葉子上,葉片上的影子正在模仿另一個維度的奇木——那株奇木的枝干扭曲,葉片呈現出純粹的灰黑色,顯然是被絕對死寂吞噬後的形態,“維度間隙的能量不會主動破壞我們的平衡,而是像水一樣滲透進來,讓我們的世界與其他維度產生‘鏡像影響’。”
一個月後,東荒出現了“維度重疊”的現象。紫山工坊的織機在夜間會自動編織出其他維度的界紗,這些界紗有的堅不可摧,有的卻一踫就碎;葬仙台的定星盤上,星軌符文會突然切換成其他維度的寫法,讓修士們的推演出現偏差;甚至有凡人在睡夢中,會短暫進入另一個維度的東荒,看到那里的自己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最麻煩的是‘認知混淆’。”赤霞洞主的典籍懸浮在紫山工坊的織機旁,書頁上的文字正在快速切換維度寫法,“有個年輕的織工,因為連續三天織出其他維度的界紗,開始懷疑自己記憶中的織法是錯的,最後連最基礎的平紋都織不出來了。”
淨化小隊這次的裝備清單上,多了王小五新制的“維度穩定符”。這種符紙用維度船的邊角料混合東荒的奇木汁液制成,上面繪制的符文一半是東荒的星軌符,一半是維度間隙的螺旋紋,能在半徑十丈內形成“維度壁壘”,暫時阻擋維度能量的滲透。但穩定符的效果並不持久,在維度支流密集的區域,最多只能維持六個時辰。
“我們不能一直用壁壘阻擋。”聖女在一次四方會議上說道,她的銀灰色光翼投射出東荒與其他維度的能量流動圖——圖中顯示,維度能量的滲透正在讓東荒的地脈變得更加“活躍”,奇木的生長速度提升了三成,修士們的源氣循環也出現了新的可能性,“就像適度的風雨能讓土地更肥沃,維度能量的滲透或許能讓東荒的平衡體系變得更完善,前提是我們能掌控這種滲透的速度。”
絕對死寂的意識體分身通過共生樞紐傳遞來新的發現︰在維度間隙的奇點中,源初之力與終末之能的流動並非完全無序,它們會遵循一種“維度潮汐”的規律——每月的滿月之夜,能量會向所有維度同時滲透,形成“高潮期”;每月的新月之夜,能量會收縮回奇點,進入“低潮期”。
“我們可以利用潮汐規律。”星海的貿易聯盟首領提出了方案,“高潮期時,用維度穩定符控制滲透速度,防止認知混淆;低潮期時,主動引導維度能量進入東荒,讓地脈與維度支流建立穩定的循環。”
這個方案很快被付諸實踐。在第一個滿月的高潮期,東荒各地的修士、凡人、妖族協同合作,在維度支流密集的區域布設了上萬張維度穩定符。符陣啟動的瞬間,所有正在切換的星軌符文、自動編織的界紗、重疊的維度影子都穩定了下來,織工們的認知混淆也得到了緩解。
而在新月的低潮期,聖女與王小五帶著一支小隊,在定星盤的本源源眼旁搭建了“維度引導陣”。當維度能量收縮回奇點時,引導陣釋放出與維度支流同源的能量,像伸出的藤蔓,將部分收縮的能量“挽留”在東荒的地脈中。這些被挽留的能量與地脈源氣融合後,竟讓本源源眼中的石錘藤蔓長出了新的枝條,枝條上的葉片同時呈現出東荒、域外、星海與維度間隙的四種特征。
“是‘四維共生葉’。”王小五用銅劍輕輕觸踫葉片,葉片釋放出的能量讓他的識海瞬間清明,之前在維度間隙留下的疲憊感一掃而空,“這種能量能同時兼容四種平衡法則,或許能讓我們的共生紋進化出‘跨維度’的能力。”
但新的問題很快出現。被引導陣挽留的維度能量中,混雜著一絲極淡的“終末之息”——這是終末之能的殘留,雖然微弱,卻帶著一種“消解一切意義”的特性。紫山工坊有一批被終末之息沾染的界紗,在儲存過程中突然化作了虛無,只留下滿地的星塵;葬仙台的幾株奇木幼苗,接觸到終末之息後,葉片上的維度影子開始瘋狂吞噬正常的葉片組織,最終整株枯萎。
“終末之息會放大‘存在的脆弱性’。”聖女的銀灰色光翼覆蓋在枯萎的幼苗上,光翼的晶光紋路將終末之息一點點從幼苗殘骸中剝離,“在它的影響下,再堅固的存在也會意識到自己可能隨時消失,這種‘虛無焦慮’會讓認知混淆變得更加嚴重。”
有個負責看守界紗倉庫的修士,在目睹界紗化作虛無後,突然產生了強烈的恐懼——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也是虛幻的,最終竟試圖用源氣自毀,幸好被及時發現。事後他說,當時腦海中不斷回響著一個聲音︰“既然終將消失,守護還有什麼意義?”
“這才是維度能量最危險的地方。”絕對死寂的意識體分身通過共生樞紐傳遞來沉重的意識波,“終末之息不是要摧毀東荒,而是要摧毀‘守護的信念’。只要信念崩塌,平衡體系就會不攻自破。”
為了對抗虛無焦慮,東荒開始推行“存在印記”計劃。每個生靈都要在定星盤的附屬石碑上,用自己的源氣刻下獨特的印記——修士刻下修煉的心得,凡人刻下生活的瑣事,妖族刻下族群的圖騰。這些印記會吸收地脈中的維度能量,在石碑上形成永不磨滅的光紋,當生靈產生虛無焦慮時,只要觸摸自己的印記,就能感受到“真實存在”的力量。
王小五在石碑上刻下的,是銅劍的共生紋與缺憾紋的結合體。他的印記在維度能量的滋養下,逐漸浮現出他在各個維度的影子——有在維度間隙與終末之能對抗的自己,有在另一個維度未能與聖女相遇的自己,還有在某個維度早已犧牲的自己。這些影子圍繞著主印記旋轉,像在訴說著不同的可能性。
“每個影子都是‘未選擇的存在’。”王小五觸摸著自己的印記,心中的虛無焦慮瞬間消散,“它們的存在,反而證明了現在的我有多真實。”
聖女的印記是銀灰色光翼的圖案。光翼的紋路中,不僅有東荒的平衡符,還有維度間隙的螺旋紋,當她的指尖劃過印記時,光翼的虛影會在她身後展開,虛影中浮現出所有維度的“聖女”形象——她們有的穿著戰甲,有的捧著典籍,有的化作了光,但眼神中都帶著相同的堅定。
“存在的意義,不在于永不消失,而在于消失前留下的痕跡。”聖女的聲音在石碑前回蕩,“就像這些印記,就算有一天我們不在了,它們也會繼續守護東荒的平衡。”
隨著存在印記計劃的推行,東荒的虛無焦慮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定星盤周圍的石碑群在維度能量的照耀下,形成一片璀璨的光海,光海的能量與維度引導陣相互呼應,在東荒的上空織成一道巨大的“存在屏障”。這道屏障能過濾維度能量中的終末之息,讓滲透進來的能量只保留源初之力的“創造特性”。
但在屏障的邊緣,終末之息的濃度正在緩慢升高。它們像聚集的烏雲,等待著屏障出現裂痕的那一刻。絕對死寂的意識體分身感知到,維度間隙的奇點中,終末之能的流動出現了異常的加速,仿佛有什麼東西在推動它,試圖突破所有維度的屏障。
葬仙台的奇木上,四維共生葉的灰黑色脈絡正在緩慢變粗。王小五用銅劍檢測後發現,這些脈絡中儲存的終末之息,比上個月增加了近一倍。他的銅劍在接觸葉片時,劍身上的共生紋第一次出現了不穩定的閃爍,仿佛在抗拒這種能量的侵蝕。
“它在‘積蓄力量’。”王小五的目光投向維度間隙的方向,那里的星軌在黃昏中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暗紅色,“終末之能的加速流動不是偶然,背後一定有我們沒發現的‘推手’。”
聖女的銀灰色光翼展開到極致,光翼的晶光紋路穿透存在屏障,觸及到屏障邊緣的終末之息。在她的識海深處,浮現出一幅模糊的畫面︰維度間隙的最深處,那片未知之海的中央,有一個比奇點更古老的“虛無核心”,核心正在釋放出一種黑色的能量,這種能量能放大終末之能的特性,壓制源初之力的流動。
“是‘原初虛無’。”聖女的聲音帶著凝重,銀灰色光翼因感知到這種古老的能量而微微顫抖,“它不是維度間隙的產物,而是比所有維度更古老的存在,是絕對死寂的‘本源’。絕對死寂的吞噬欲、終末之能的消解性,都源于它。”
屬于東荒的故事,仍在繼續。在存在與虛無的古老博弈中,在已知與未知的維度邊界上,聖女的銀灰色光翼映照著存在屏障的光芒,王小五的銅劍在四維共生葉上刻下新的防御符文,定星盤的石碑群在光海中閃爍,記錄著每個生靈的存在印記。而在維度間隙的未知之海深處,原初虛無的黑色能量正在緩慢擴散,像一場即將來臨的風暴,等待著來自東荒的守護者,在未來的某一天,揭開這比維度間隙更古老、更神秘的宇宙本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