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張興東之降妖除魔篇
第一章 紫霄異動
南天門外的雲海翻涌了整整七日,琉璃盞里的仙釀泛起細密的泡沫,太白金星捻著胡須的手指第三次停在半空。凌霄寶殿的金磚縫里滲出縷縷黑氣,像極了三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孫悟空金箍棒掃過的煙塵——但這次的氣息更陰冷,帶著腐骨般的甜腥。
“陛下,北俱蘆洲的玄冰裂了。”太白金星的拂塵垂到腰間,穗子上的明珠暗了三顆,“巡天御史傳回的琉璃鏡,您得親自看看。”
張興東正摩挲著案頭的青銅鎮紙,那是他未登帝位時,在凡間斬的第一只山魈的脊骨煉化而成。听到這話,他抬眼望向殿外,三十六重天的霞光竟在檐角凝成了血色。他起身時,龍袍上的十二章紋發出細碎的金鳴,日月星辰的繡紋里,隱有劍影流轉。
琉璃鏡懸在殿中,映出北俱蘆洲的冰原。萬年不化的玄冰裂開百丈長的口子,黑氣從地脈中噴涌而出,所過之處,連耐寒的雪蠶都化作了焦黑的粉末。鏡中突然閃過一道青影,巡天御史的驚呼聲戛然而止,只剩下破碎的仙袍飄在冰霧里。
“是‘蝕骨煙’。”張興東指尖在鏡面上一點,黑氣遇金光便蜷縮成蛇形,“三千年了,以為當年在弱水沉了它的本體,就再無後患。”
太白金星的拂塵猛地繃緊“難道是……無面鬼?”
這三個字讓殿中眾仙的呼吸都滯了半分。無面鬼原是上古刑天的一縷戾氣所化,沒有實體,專噬生靈精魄,最喜附著在至陰至寒之物上。當年張興東還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時,率雷部眾神與它在弱水鏖戰三月,才用昊天鏡照出它的本源,壓在玄冰之下。
“它的本體雖在弱水,但戾氣能順著地脈游走。”張興東走到殿中央,掌心托起一團金光,里面浮出一柄古樸的長劍,劍格上刻著“斬妄”二字,“玄冰開裂,必是地脈異動,讓它找到了缺口。”
正說著,殿外傳來風嘯聲。千里眼匆匆闖入,額上的天眼還在滲血“陛下!東海龍宮的定海針……斷了!”
第二章 定海針斷
東海龍宮的水晶宮此刻正飄著碎冰。原本支撐宮殿的定海神針斷成兩截,半截斜插在海底,露出的斷面布滿蛛網狀的黑氣。龍王敖廣抱著龍須跪在殿外,鱗片上的金光黯淡得像將熄的燭火。
張興東踏水而來時,海水自動向兩側分開,足尖點過之處,生出朵朵玉色蓮花。他走到斷針前,指尖剛觸到黑氣,就听見一陣尖銳的嘶鳴,仿佛有無數冤魂在骨血里鑽動。
“不是無面鬼的氣息。”他皺眉,斷針上的黑氣比蝕骨煙更陰毒,竟能腐蝕定海神針的千年玄鐵,“這是‘鎖魂瘴’,專啃器物的靈識。”
敖廣顫抖著遞上一片碎鱗,上面凝著個青黑色的掌印“昨夜三更,宮頂突然降下黑霧。老臣率蝦兵蟹將抵抗,卻見黑霧里伸出無數只手,抓住定海神針就往死里拽。那手……沒有指節,像藤蔓一樣纏著針身……”
張興東看向斷針的斷面,那里有細密的齒痕,像是被什麼東西硬生生咬斷的。他突然想起古籍里的記載,鎖魂瘴是“噬靈藤”的分泌物,而噬靈藤只在幽冥血海的岸邊生長,尋常時候由地藏王菩薩的諦听看管,怎麼會出現在東海?
“諦听何在?”他揚聲問,聲音穿透海水,直抵幽冥。
片刻後,一道金光從海底升起,諦听趴在祥雲上,額上的獨角竟斷了半根。“陛下,血海西岸的噬靈藤……全活了。”它的聲音帶著顫音,“屬下察覺時,已有百丈長的藤蔓順著輪回通道爬向人間,還……還卷走了三殿閻羅的生死簿。”
張興東的目光沉了下去。蝕骨煙、鎖魂瘴、噬靈藤……這些本該在三界禁制中的邪物接連現世,絕不是巧合。他看向斷針斷面的齒痕,突然想起一個被遺忘的名字——九嬰。
傳說九嬰是水火之怪,有九頭,一頭噴烈火,一頭吐毒水,最喜啃食神兵利器的靈識。當年大禹治水時,曾在北狄之地斬過一頭,但其本源是否盡除,誰也說不清。
“敖廣,”他轉身道,“速調四海水族,封鎖所有入海的地脈出口,凡遇青黑色藤蔓,就地焚毀。”又對諦听道,“你回幽冥守住輪回通道,我隨後就到。”
話音未落,天邊突然傳來一聲驚雷。張興東抬頭,見西天的佛光竟在雲層後扭曲成了蛛網,像是被什麼東西啃噬過。他握緊了斬妄劍,劍身在鞘中發出龍吟——看來,麻煩不止一處。
第三章 西天佛影
靈山的迦葉殿外,菩提樹下的九品蓮台正在枯萎。原本瑩白的花瓣邊緣焦黑,露出里面青黑色的脈絡,像是被什麼東西從根睫處吸走了精氣。如來佛祖坐在蓮座上,掌心的�d字印時明時暗,身後的背光里,隱有黑影晃動。
“陛下來得正好。”佛祖睜開眼,目光落在張興東肩頭的斬妄劍上,“這幾日,靈山的菩提葉每刻都在凋零,弟子們打坐時,總听見耳邊有嬰兒啼哭,一睜眼,卻什麼也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張興東走到菩提樹下,指尖撫過焦黑的花瓣,上面竟有細小的牙印。他俯身聞了聞,一股淡淡的奶香混著血腥氣鑽入鼻腔——是九嬰的氣息。
“九嬰的本源果然還在。”他起身時,劍鞘上的雲紋突然亮起,“它不僅啃食神兵,還能吸食佛道的靈光。靈山的佛光最盛,自然成了它的目標。”
正說著,殿外傳來驚呼聲。十八羅漢中的降龍羅漢跌跌撞撞跑來,袈裟上沾滿了金色的汁液“佛祖!藏經閣……藏經閣的貝葉經被啃了一半!”
眾人趕到藏經閣,只見滿地碎葉,原本莊嚴肅穆的經文上,布滿了雜亂的齒痕。最中央的《大般涅盤經》上,竟有個拳頭大的破洞,洞里滲出青黑色的粘液。
張興東突然劍指西方,斬妄劍出鞘的瞬間,一道金光劈開雲層,照見遠處的雷音寺頂,纏著數十條青黑色的藤蔓,藤蔓盡頭,隱約有九個頭顱在雲霧中晃動,水火之氣交織成怪影。
“九嬰在那里!”他縱身躍起,龍袍在風中展開,如金鵬展翅,“佛祖,守住靈山佛光,莫讓它吸盡!”
九嬰似乎察覺到了危險,九個頭顱同時轉向張興東,其中四個噴出烈火,三個吐著毒水,剩下兩個發出刺耳的啼哭聲,竟讓佛光都泛起了漣漪。張興東揮劍斬出,金光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將水火毒霧劈成兩半。
“三千年不見,你倒是長本事了。”他落在寺頂,劍尖指著最中間的頭顱,那里還留著當年被大禹斬過的疤痕,“以為躲在地脈里吸食戾氣,就能修成不死身?”
九嬰的頭顱同時張開嘴,露出細密的獠牙“張興東,當年你能壓得住無面鬼,卻斬不了我!今日我就讓三界看看,這帝位,你坐不穩!”
它猛地甩出藤蔓,纏住張興東的手腕。藤蔓上的倒刺刺入皮肉,鎖魂瘴順著傷口蔓延,竟讓他的仙力都滯澀了幾分。張興東眼中閃過一絲厲色,掌心突然爆發出刺目的金光,那是他將自身仙元與斬妄劍的靈識相融,化作的“破妄之火”。
藤蔓遇火便發出焦臭,九嬰痛得發出震耳欲聾的嘶鳴,九個頭顱同時噴出毒霧。張興東卻不退反進,劍隨身走,如游龍穿梭在毒霧中,劍光所過之處,藤蔓紛紛斷裂,黑色的汁液濺在瓦上,腐蝕出一個個深坑。
就在他即將斬向九嬰本源的剎那,天邊突然傳來一聲冷笑。一道黑氣從雲層中落下,瞬間纏住他的劍刃,蝕骨煙與鎖魂瘴交織在一起,竟讓破妄之火都黯淡了幾分。
張興東抬頭,看見無面鬼的身影在黑氣中若隱若現,它沒有臉,胸口的位置,赫然嵌著半本殘破的生死簿。
“我說過,我們會再見面的。”無面鬼的聲音像是無數人在同時說話,“你以為只有九嬰想讓你下來嗎?這三界,想取而代之的,可不止我們兩個。”
第四章 血海之源
張興東的劍被黑氣纏住,九嬰趁機甩出更多的藤蔓,將他困在中間。鎖魂瘴和蝕骨煙同時侵蝕著他的仙體,龍袍上的金紋開始褪色,連斬妄劍的光芒都弱了下去。
“陛下!”靈山的眾佛終于沖破毒霧趕來,十八羅漢結成護法陣,佛光將九嬰的藤蔓逼退了幾分。張興東趁機運起仙力,將體內的鎖魂瘴逼出體外,傷口處的皮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
“別管我,守住藏經閣!”他對眾佛喊道,同時劍交左手,右手捏了個法訣,“太白,速去南天門調雷部眾神,封鎖三界地脈!”
太白金星的聲音從雲端傳來“臣遵旨!”
張興東再次揮劍,這次他沒有硬拼,而是劍走輕靈,專斬藤蔓的節點。每斬斷一根,九嬰就痛得縮一下,黑氣也隨之弱了幾分。無面鬼見狀,突然將生死簿拋向空中,殘破的紙頁上,無數名字化作鬼影,撲向張興東。
“這些都是被你壓在九幽之下的怨魂,”無面鬼的聲音帶著嘲弄,“你以為封住他們的魂魄,就能堵住悠悠眾口?今日我就讓他們……親口向你討還公道!”
鬼影們發出淒厲的哭喊,有的是被他斬過的妖魔,有的是觸犯天條的仙官,甚至還有幾縷是凡間的帝王將相。他們的怨氣與九嬰的戾氣、無面鬼的黑氣交織在一起,竟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天幕,將整個靈山都罩了進去。
張興東的眉頭皺得更緊。他知道這些怨魂的存在,但從未想過會被無面鬼利用。他想起當年初登帝位時,曾在凌霄寶殿的匾額後刻下“鎮怨”二字,以自身仙元鎮壓三界戾氣,難道是這幾年疏于鞏固,讓怨氣有了可乘之機?
“怨魂也是魂,豈能任你擺布。”他突然收劍而立,周身散發出柔和的金光,“當年鎮壓你們,是因你們戾氣太重,擾了三界秩序。若肯放下執念,我自會請地藏王菩薩為你們超度。”
金光所過之處,有些鬼影竟停下了動作,臉上露出迷茫的神色。但更多的鬼影被戾氣裹挾著,依舊瘋狂地撲來。九嬰趁機用藤蔓纏住他的腳踝,鎖魂瘴順著經脈往上爬,直逼心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靈山深處傳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如來佛祖的聲音帶著無盡的慈悲,竟讓黑色天幕都泛起了漣漪。張興東趁機運起全身仙力,斬妄劍發出龍吟般的長嘯,金光如巨龍般沖破天幕,將九嬰的藤蔓劈成了齏粉。
“該去源頭看看了。”他對佛祖點頭示意,轉身化作一道金光,直撲幽冥血海。
血海岸邊,噬靈藤已經長到千丈長,藤蔓上的花苞正在綻放,里面裹著的竟是一個個縮小的九嬰頭顱。地藏王菩薩坐在蓮台上,手持錫杖,額上的汗珠滾落,在地上凝成了金色的蓮花。
“陛下,您可來了。”菩薩的聲音帶著疲憊,“這些藤蔓能吸收血海的煞氣,每開一朵花,就多一分戾氣。再這樣下去,整個幽冥都會被它們吞噬。”
張興東看向血海中央,那里的水面翻涌著,隱約有個巨大的黑影在游動。他突然明白,九嬰的本源根本不在地脈,而在血海深處,這里才是它真正的巢穴。
“菩薩,守住岸邊,莫讓藤蔓再蔓延。”他握緊斬妄劍,一步步走向血海,“今日,我便徹底了斷這樁因果。”
海水剛沒過腳踝,就傳來刺骨的寒意,比北俱蘆洲的玄冰更甚。張興東知道,這是血海的煞氣在侵蝕他的仙體,但他沒有停下。走到水中央時,腳下突然傳來巨大的拉力,一只布滿鱗片的巨手從水底伸出,抓住了他的小腿。
九嬰的頭顱從水面探出來,九個嘴里都叼著鎖鏈,鎖著無數冤魂的魂魄。“張興東,你敢闖我的老巢?”它的眼中閃過瘋狂的光芒,“這里的煞氣足夠讓你仙元盡散,變成和他們一樣的孤魂!”
張興東揮劍斬向巨手,同時將仙力凝聚在眉心,那里是他的元神所在。“你的巢穴?”他冷笑,“你忘了這血海是誰開闢的?”
他猛地閉上眼,元神離體而出,化作一道金光,直沖向九嬰最中間的頭顱。那是九嬰的命門,也是當年大禹未能徹底斬斷的本源。金光穿透頭顱,九嬰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九個頭顱同時炸裂,黑色的汁液染紅了整個血海。
就在這時,無面鬼突然從血霧中沖出,手中拿著生死簿的另一半,狠狠砸向張興東的元神。“你以為殺了九嬰就結束了?”它狂笑著,“我早已將生死簿上的名字與地脈戾氣相連,只要我撕了它,三界輪回就會大亂,到時候誰也救不了你!”
張興東的元神在空中轉身,金光與黑氣撞在一起,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他看著無面鬼手中的生死簿,突然明白了對方的真正目的——不是奪帝位,而是毀三界。
“你以為我沒防著這一手?”他的元神突然化作無數光點,融入血海之中。下一刻,整個血海都泛起了金光,那些被九嬰吞噬的冤魂、被藤蔓纏住的靈識,竟都從血水中浮了出來,在金光中化作點點星火。
“這是……以身為引,度化萬魂?”地藏王菩薩震驚地看著這一幕。
張興東的聲音從血海中傳來,帶著一絲疲憊,卻異常堅定“三界本就是因果循環,有怨便有解,有惡便有善。你想毀了它,先要問問這天地答應不答應!”
金光越來越盛,無面鬼的黑氣被一點點驅散,生死簿上的名字開始發光,重新回到應有的位置。九嬰的殘軀在金光中化作飛灰,噬靈藤也枯萎成了粉末。
當金光散去時,張興東的身影出現在血海岸邊,臉色蒼白,但眼神依舊銳利。他收起斬妄劍,看向天邊,三十六重天的霞光已經恢復了原來的色彩。
“陛下。”太白金星趕來,遞上一枚丹藥,“靈山和東海都已安定,無面鬼的本體被您打散,暫時不會再有異動。”
張興東接過丹藥,卻沒有立刻服用。他看向血海,水面已經恢復了平靜,只是在深處,似乎還有微弱的煞氣在涌動。“三界的戾氣,不是一次能除盡的。”他輕聲道,“往後,還需時時警醒。”
他轉身望向人間,那里炊煙裊裊,凡人正在田埂上勞作,孩童的笑聲順著風傳到雲端。他突然想起未登帝位時,在凡間听過的一句話“大道至簡,不過是守著一方安寧。”
回到凌霄寶殿時,青銅鎮紙依舊在案頭泛著微光。張興東拿起它,摩挲著上面的紋路,突然在底部發現一行小字,是他當年隨手刻下的“心若澄明,何懼魑魅。”
他笑了笑,將鎮紙放回原處。殿外的霞光落在金磚上,映出滿地金輝,仿佛在訴說著,這場降妖除魔的戰役,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