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

第582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功德圓滿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國泰民安張玉皇3 本章︰第582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功德圓滿

    玉皇大帝張興東之功德圓滿

    一、瓦崗村的星子

    瓦崗村的夏夜總飄著麥秸稈的焦香,張興東蹲在曬谷場邊,看著父親張老實把最後一車麥子卸下來。月光灑在他補丁摞補丁的粗布短褂上,映出脊梁骨凸起的形狀——那是常年彎腰勞作磨出的弧度。

    “東子,明兒跟你王伯去修河堤。”父親用袖子擦著汗,麥糠粘在黝黑的臉上,“掙了錢先給你娘抓藥,她那咳嗽總不好。”

    他嗯了一聲,指尖無意識地劃過石碾子。三天前暴雨沖垮了河堤,渾濁的黃河水漫過灘涂,眼看著就要淹到村口。村里的壯丁都被征去修河,王伯說這次要在堤岸下埋鎮水獸,還得找個八字硬的年輕人守夜。

    “爹,鎮水獸真能管用?”他望著遠處泛著白沫的河面,總覺得那水底下藏著什麼東西在攪動。

    張老實往煙斗里塞著煙絲,火星在黑暗中明滅“老輩子傳下來的規矩,總得信點啥。你記住,干活要實在,待人要心誠,老天爺都看著呢。”

    夜里守堤時,王伯給他講了鎮水獸的來歷。說是百年前黃河泛濫,一個穿綠袍的神仙路過,隨手將腰間玉佩拋入河中,化作石獸鎮住水怪。“那神仙臨走前說,瓦崗村會出個管天管地的大人物,”老頭咂著旱煙笑,“說不定就是你這小子。”

    張興東正想笑,忽然听見水里傳來悶響。月光下,渾濁的河面鼓起個巨大的包,浪頭里隱約露出鱗甲的寒光。王伯嚇得癱坐在地“是河伯發怒了!快,快把祭品推下去!”

    岸邊擺著村民湊錢買的豬頭和米酒,張興東卻沒動。他看見浪濤里漂著個藍布襁褓,像是誰家被沖走的嬰兒。幾乎是本能地,他甩掉布鞋跳進水里,刺骨的寒意瞬間浸透四肢,卻抵不過那聲微弱的啼哭。

    抓住襁褓的剎那,他被一股巨力拖拽著往下沉。朦朧中看見個青面獠牙的怪物,手持三叉戟朝他刺來。張興東把襁褓護在懷里,閉著眼等死,卻听見一聲清越的鶴鳴。

    等他嗆著水爬上岸,懷里的嬰兒已經不哭了,正睜著烏溜溜的眼楮看他。王伯指著他背後,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他粗布褂子的破洞里,竟透出點點金光,像綴著片星空。

    二、長安街的雪

    二十年後的長安,雪下得比瓦崗村的麥垛還厚。張興東穿著皂隸的棉襖,站在大理寺門口呵著白氣,靴底凍得硬邦邦的。三年前他送被救的嬰兒去尋親,一路輾轉到了京城,索性當起了衙役。

    “張大哥,這案子邪門得很。”同僚小李抱著卷宗跑來,眉毛上結著冰碴,“西市那戶綢緞莊,一夜之間人去樓空,只留下滿地綢緞,上面還繡著沒人認得的字。”

    他跟著去現場時,正撞見個穿紫袍的道士圍著綢緞轉圈,桃木劍指著那些絲線“是狐妖作祟!這些字是妖族的讖語,說要換人間氣運。”

    張興東蹲下身,指尖撫過那些流光溢彩的絲線。繡紋里藏著細密的針腳,不像妖法更像手藝。他忽然想起小時候娘教他縫補衣裳“針腳要藏在里面,才耐穿。”抬頭問店主的鄰居“這家娘子是不是總在夜里繡花?”

    賣胡餅的老漢點頭“是啊,她男人去年病死了,留下三個娃,全靠她繡綢緞還債。前兒個還來買過兩文錢的面。”

    道士已經舉劍要劈,被張興東按住手腕“等等。”他拿起一塊沒繡完的綢緞,上面用銀線繡著半只鳳凰,“這不是讖語,是尋人啟事。你看這鳳凰翅膀,繡的是終南山的形狀。”

    三日後,他們在終南山的破廟里找到了綢緞莊的娘子。她正給孩子們縫棉衣,手指被凍裂的口子滲著血。“我男人欠了錢,債主說不還錢就賣孩子,”婦人哭著說,“听說山里有位織錦仙娘,能把心願繡進綢緞里,說不定孩子爹的故人能看見……”

    張興東掏出自己攢的月錢,又讓同僚們湊了些,湊夠了欠款。道士看著他把銀子遞給婦人,桃木劍上的靈光忽然黯淡了“你不怕她真是妖怪?”

    “怕啥?”他笑了笑,雪落在他肩頭,很快化成水珠,“妖要是能把針腳繡得這麼勻,比有些人還像人。”轉身時,腰間掛著的、當年從河里撈上來的嬰兒襁褓碎片,忽然發出溫潤的光。

    三、邊關的風

    三十歲那年,張興東被派去邊關送軍糧。風沙比長安的雪更烈,刮在臉上像刀子割。他牽著駱駝走在戈壁上,看見遠處的烽火台塌了半邊,守軍正用草席裹著戰死的士兵。

    “匈奴人昨夜又來偷襲,”老兵啃著干硬的餅子,牙齒咬得咯吱響,“他們騎著駱駝沖陣,我們的弓箭根本射不準。再等不到援軍,這關隘就守不住了。”

    夜里他守在糧車旁,听見帳篷里傳來哭聲。個十五六歲的小兵正對著家書抹眼淚,信上畫著個歪歪扭扭的房子。“我娘說,等我回去就給我娶媳婦,”小兵抽噎著,“可我連今年的種子都沒給家里留……”

    張興東忽然想起瓦崗村的田埂。每年播種時,父親總會留一把最好的種子,說要給路過的鳥兒吃。“留有余地,才能長久。”他摸出懷里的干糧,分給小兵一半“明兒我跟你們去巡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匈奴再來時,他沒躲在糧車後。看著那些揮舞彎刀的騎兵,忽然想起修河堤時王伯說的“水流得太急會沖垮岸,得有彎兒緩沖。”他讓守軍把糧車擺成弧形,駱駝拴在車轅上,等敵軍沖到近前,突然解開韁繩。

    受驚的駱駝四散奔逃,沖亂了匈奴的陣腳。守軍趁機放箭,竟打退了這次進攻。小兵興奮地拍他的肩膀“張大哥你真神!”卻沒注意他後背被流矢劃破的傷口,正滲出金光,與天上的星辰遙相呼應。

    四、天庭的秤

    再次睜開眼時,張興東站在一片雲海里。腳下的玉階比長安的金磚還亮,遠處的宮殿檐角掛著鈴鐺,風吹過卻沒聲音。一個穿冕服的老者朝他拱手“恭喜你通過試煉。”

    他低頭看自己的手,不再是布滿老繭的模樣,卻能清晰記得握過的農具、卷宗和弓箭。“試煉?”

    “自鴻蒙初開,天庭就缺個懂人間的主。”老者指向雲海深處,那里浮現出無數畫面瓦崗村的嬰兒長成了教書先生,綢緞莊的孩子們進了學堂,邊關的烽火台旁開出了野花,“你救嬰兒時,舍身護弱是仁;辨綢緞時,見微知著是智;守邊關時,臨危不亂是勇。但最難得的,是你始終把自己當個人。”

    張興東忽然看見雲海里漂著粒微塵,像極了當年曬谷場石碾子縫里的土。他伸手接住,微塵化作桿秤,秤砣是顆跳動的紅心,秤桿上刻著“公平”二字。

    “當玉帝不是管人,是護著萬物自己走正路。”老者的聲音漸漸遠去,“就像你當年不殺狐妖、不用蠻力,功德不在殺伐在成全。”

    金鑾殿的鐘聲響起時,張興東身上的粗布衣裳化作繡著日月星辰的龍袍。他坐在九龍寶座上,望著階下跪拜的眾神,忽然想起父親說的“老天爺都看著呢”。原來所謂天看著,不是盯著誰犯錯,是記著每個人的難處,等著有人伸手拉一把。

    殿外飄來朵祥雲,上面坐著個穿藍布衫的老太太,是他過世多年的娘。“東子,娘就知道你行。”她笑著往他手里塞了塊麥餅,“當了大官也別忘了,針腳要藏在里面才耐穿。”

    麥餅的熱氣里,他看見瓦崗村的曬谷場、長安街的雪、邊關的風,都化作點點星光,落在天庭的穹頂。原來功德圓滿不是修成正果,是把人間的煙火氣,釀成了天上的日月長明。

    五、輪回的路

    當了千年玉帝,張興東總愛在三更天溜出凌霄殿。他化作個挑貨郎,搖著撥浪鼓走在輪回路上,看忘川河邊的彼岸花謝了又開。

    “老人家,買根紅頭繩不?”他朝奈何橋頭的孟婆笑,竹筐里擺著各式各樣的小玩意給孩童的糖畫、給婦人的頂針、給老者的拐杖。

    孟婆舀湯的手頓了頓“您這玉帝當得,倒像個雜貨鋪老板。”

    “可不是嘛。”他拿出塊繡著鳳凰的綢緞,遞給個哭哭啼啼的新鬼,“我認識個繡娘,能把念想繡得比魂魄還結實。”又給個瘸腿的鬼魂塞了副拐杖“下輩子走路穩當些,別總摔著。”

    有次撞見閻羅王在判案,指著個鬼魂怒喝“你生前貪污賑災糧,該打下十八層地獄!”那鬼魂哭嚎“我娘病重,我是沒辦法啊!”

    張興東忽然放下貨郎擔,取出那桿紅心秤“把他貪污的糧和救母的藥稱稱。”秤桿晃了晃,救母的藥竟比貪污的糧重了三分。“罰他去看守糧倉,看著糧食怎麼變成救命的粥,也算贖過。”

    閻羅王不服“哪有這樣的道理?”

    “道理就是人心。”他挑著擔子往輪回井走,撥浪鼓搖得清脆,“就像黃河的水,堵是堵不住的,得順著彎兒流,才養得出好莊稼。”

    井邊有個穿綠袍的小仙童在哭,是當年他救的那個嬰兒,如今成了掌管輪回的仙官。“師祖,有個魂魄不肯投胎,說怕忘了家里的桃樹。”

    張興東摸出顆桃核,塞給那魂魄“帶著這個去,到了人間就種在院里,開花時就知道家在哪兒了。”

    桃核入土的剎那,輪回井里開出朵蓮花,花瓣上坐著個熟悉的身影——是瓦崗村的王伯,正咧著沒牙的嘴笑“東子,我就說你是大人物吧。”

    他望著井里映出的天庭,忽然明白所謂功德,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恩賜。是瓦崗村的那聲啼哭,長安街的那縷絲線,邊關的那陣駝鈴,是千萬人在紅塵里摸爬滾打時,有人願意蹲下來,幫他們把歪了的路扶正一點點。

    凌霄殿的晨鐘再次響起,張興東整了整龍袍,往金鑾殿走去。路過南天門時,看見那粒從瓦崗村帶來的微塵,正落在個剛飛升的小仙肩頭。他笑了笑,原來功德從來不是圓滿的終點,是把自己活成了別人的。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方便以後閱讀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582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功德圓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582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功德圓滿並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