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

第545章 三清現世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國泰民安張玉皇3 本章︰第545章 三清現世

    三清現世

    一、昆侖墟的裂縫

    庚辰年的霜降來得格外早,昆侖墟頂的萬年玄冰竟在一夜之間裂開了三百道紋路。守山的玄龜用背甲丈量裂縫時,發現最深處竟滲出縷縷紫氣,觸到紫氣的苔蘚當即化作翡翠色的玉髓,在雪地里發出幽幽的光。

    “祖師爺的丹房在晃。”小道童玄塵抱著拂塵沖進正殿,棉鞋上沾著的冰碴在金磚上融成小小的水窪。殿內的青銅鼎正自行震顫,鼎中常年不熄的檀香突然倒轉,煙柱擰成麻花狀鑽進地底。

    坐在蒲團上的太虛真人猛地睜開眼,他袖口繡著的八卦圖突然活了過來,乾卦的位置裂開細縫,露出里面流轉的金光。“不是丹房在晃,是整座昆侖墟在沉。”老道人掐指推演,指節突然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拗得咯咯作響,“三千年了,他們終究還是要出來了。”

    話音未落,正殿的穹頂突然垂下三道光柱,分別落在三清塑像的眉心。原本青灰色的泥塑竟泛起玉色光澤,元始天尊像手中的混元珠開始旋轉,通天教主像的誅仙陣圖浮現出細密的金線,而老子像座下的青牛,眼珠竟緩緩轉向門口,瞳孔里映出昆侖山深處的景象。

    玄塵嚇得躲到柱子後,卻見真人突然起身,將拂塵拋向空中。拂塵絲散開化作漫天符咒,貼在正在滲紫氣的地磚縫隙上。“去通知四海龍族,讓他們把定海神針插在東昆侖的斷層處。”真人的聲音帶著從未有過的凝重,“再晚三個時辰,昆侖墟就要墜入地脈火海了。”

    小道童剛跑出殿門,就見西邊的天際裂開道血色口子。無數星辰從裂縫中墜落,在雪地上砸出冒著白煙的深坑。他認出其中一顆星上刻著“奎木狼”的字樣,那是二十八宿里鎮守西天門的星君,此刻星體表面竟爬滿了蛛網狀的裂痕。

    二、東海的青銅棺

    東海龍宮的珊瑚宮正在坍塌。敖廣看著殿頂垂落的鐘乳石砸在寶座上,龍椅扶手雕刻的珍珠母貝突然全部張開,吐出密密麻麻的黑色蝌蚪文。“是上古的水書。”龜丞相用前爪蘸著海水在石壁上臨摹,“上面說,三天後會有三具青銅棺從歸墟浮上來。”

    話音剛落,宮外傳來海嘯般的轟鳴。巡海夜叉撞開殿門,手中的三叉戟斷成兩截“龍王!歸墟的漩渦變成了太極形狀,里面浮出好多好多帶著符文的鎖鏈!”

    敖廣沖出宮殿時,正看見萬里海面豎起道水牆。水牆之上,無數青銅鎖鏈從漩渦中升起,鏈節上的雲紋在日光下流轉,竟組成了“道生一”三個古字。更令人心驚的是,鎖鏈盡頭纏著具巨大的棺槨,棺蓋四角各蹲踞著一尊人面獸身的雕像,雙目射出的紅光將海水染成了赤金色。

    “那是天皇時期的鎮水棺。”龜丞相突然老淚縱橫,背甲上的紋路開始發光,“當年大禹治水時,用它鎮壓過共工的殘魂。棺蓋上的是四方神獸,如今它們睜眼,說明里面的東西要出來了。”

    水牆突然崩塌,青銅棺砸進海里的瞬間,整個東海的水位竟下降了三尺。海底露出的淤泥中,無數白骨翻涌著組成橋梁,直通龍宮大殿。敖廣看見白骨橋上走著個穿玄色道袍的身影,袖口繡著的太極圖與棺槨上的紋路如出一轍。

    “龍族陛下,借定海神針一用。”來者抬手時,敖廣腰間的龍佩突然自行飛出,化作道金光鑽進對方袖中。他這才看清來人面容——竟是昆侖墟供奉的老子像活了過來,只是眉宇間多了幾分不屬于泥塑的滄桑。

    “您是太清道德天尊?”龜丞相顫抖著叩首,卻見對方搖頭“吾只是一縷分神。真正的三清還在棺中沉睡,需用定海神針破開歸墟的封印,才能讓他們現世。”

    話音未落,青銅棺突然劇烈震顫。棺蓋縫隙中滲出的紫氣與海水相融,化作萬千游魚,每條魚嘴里都餃著枚玉簡。敖廣接住其中一枚,只見上面寫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字跡剛看完,玉簡便化作齏粉,在空中凝成道虛影——元始天尊手持拂塵,正對著混沌揮手。

    三、泰山的封禪台

    泰山碧霞祠的香客們突然發現,供桌上的燭火全都變成了青色。負責添香油的老道剛要更換燭芯,就見燭淚順著桌面流淌,在地上匯成幅星圖。圖中北斗七星的位置,赫然多出三顆從未見過的星辰,發出刺目的白光。

    “師父,封禪台在抖。”小道士指著山頂,那里的無字碑正自行開裂,碑縫中鑽出的藤蔓開滿金色蓮花。更詭異的是,每朵蓮花都托著枚青銅鈴鐺,無風自動,發出的聲音讓听到的人都忍不住落淚。

    老道爬上封禪台時,正看見裂縫中伸出只骨節分明的手。那手抓住碑沿輕輕一撐,整座無字碑便如朽木般碎裂。從中走出的道人穿著杏黃道袍,頭戴九旒冠,正是玉清元始天尊的模樣,只是袍角沾著的塵土里混著些暗紅色的碎屑。

    “把這些蓮花移植到十八盤的石階下。”來者聲音如洪鐘,拂塵掃過之處,裂開的地面自動合攏,“它們能鎮壓地脈的戾氣,讓登山的凡人不至于被煞氣侵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小道士剛要動手,卻見西方天際飛來道金光。金光落地化作尊鐵塔般的神將,手持三尖兩刃刀,正是二郎顯聖真君。“天尊,天庭的南天門塌了。”楊戩單膝跪地,額上的天眼流出血淚,“無數妖魔從裂縫里涌出來,玉帝讓小神來請您回去主持大局。”

    元始天尊望著雲海翻騰的西方,眉頭微蹙“吾等沉睡時,三界竟亂成這般模樣。”他抬手對著虛空一抓,封禪台旁的日觀峰突然崩裂,從中飛出柄刻滿符文的玉如意。“你帶這個去撐住南天門,吾要在此地等另外兩位師弟。”

    玉如意剛交到楊戩手中,泰山突然劇烈搖晃。十八盤的石階下冒出無數黑色觸手,將幾個來不及躲閃的香客卷向地底。元始天尊拂塵一揮,金色蓮花突然炸開,花瓣化作萬千劍光,將觸手斬成數段。

    “是蚩尤的殘魂在作祟。”老道突然驚呼,指著地上的血跡,“當年黃帝在這里斬殺蚩尤,他的怨氣被封在十八層地獄,如今三清現世,封印松動,這些煞氣就”

    話未說完,地底傳來震耳欲聾的咆哮。整座泰山竟開始傾斜,封禪台中央裂開道深不見底的口子,里面涌出的黑霧中,隱約能看見無數兵器的虛影。元始天尊踏空而起,周身浮現出七十二道金光,每道金光里都坐著尊微型的道人虛影。

    “玉清神雷,誅邪!”隨著一聲斷喝,金光如瀑布般墜入裂縫。黑霧發出淒厲的慘叫,那些兵器虛影瞬間化為齏粉。小道士在煙塵中看見,裂縫深處似乎有張巨大的人臉正在消散,眼眶里流出的血淚,在地上匯成條蜿蜒的小河。

    四、不周山的殘柱

    通天教主是從不周山的殘柱里走出來的。當他握住斷裂的天柱時,那些早已石化的木紋突然活了過來,順著他的手臂爬上道袍,在袖口織出幅誅仙陣的圖案。守在山腳下的夸父族後裔看見這一幕,紛紛跪倒在地,因為他們在族志中見過記載——當年支撐天地的巨人,手臂上就有同樣的紋路。

    “把這些蓮子種在斷柱周圍。”通天教主將個玉盒拋給族長,盒中躺著的蓮子泛著七彩霞光,“三日後會開出通天橋,能讓山下的凡人避開地縫中的煞氣。”

    族長剛要詢問,卻見斷柱突然發出龍吟。原本光滑的柱身上浮現出無數劍痕,每個劍痕里都滲出金色的液體,落地便化作柄柄小劍,在空中組成個巨大的“截”字。通天教主望著這字,突然嘆了口氣“當年擺誅仙陣,終究是造了太多殺孽。”

    話音剛落,南方天際飛來團火雲。火雲落地化作頭三足烏,鳥喙中餃著枚玉簡,上面寫著“祝融氏的神火正在蔓延,已燒毀三萬座山。”通天教主接過玉簡,只見上面的字跡突然燃燒起來,在空氣中組成幅畫面——無數火山同時噴發,岩漿匯成的河流正朝著東海涌去。

    “師弟們那邊如何了?”通天教主對著虛空問道。話音未落,兩道金光從東西方向飛來,落在他左右兩側,正是老子與元始天尊。老子手中的太極圖正緩緩旋轉,將周圍的火氣吸納入圖;元始天尊的拂塵沾著些黑色粘液,那是地脈深處的煞氣凝結而成。

    “歸墟的封印已重新加固。”老子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只是共工的殘魂逃了出去,此刻正在北海掀起海嘯。”

    “泰山的蚩尤煞氣已鎮壓。”元始天尊拂塵輕掃,空中突然落下無數光點,那是被救的凡人魂魄,“但天庭的裂縫還需修補,玉帝說,需要用我們三人的元神之力才能合上。”

    通天教主望著燃燒的南方天際,突然大笑起來“修補天庭?當年吾等開天闢地時,哪有什麼天庭?不過是些後生晚輩佔了塊雲彩就自稱天帝罷了。”話雖如此,他卻抬手對著南方一揮,誅仙陣圖突然展開,化作道巨大的光幕,將蔓延的火雲擋在了光幕之外。

    老子與元始天尊相視一笑,同時抬手。太極圖與混元珠在空中合二為一,化作道七彩長虹,一頭連著不周山的殘柱,一頭伸向西方天際的裂縫。通天教主縱身躍入長虹,誅仙陣圖如影隨形,在裂縫處化作座金橋,將涌出來的妖魔盡數斬滅。

    五、天地間的道音

    當三清的元神在南天門匯合時,整個三界突然安靜下來。正在噴發的火山停止了轟鳴,海嘯退回了深海,就連地府的鬼魂都停止了啼哭。無數生靈抬起頭,看見天空中浮現出三尊巨大的虛影——老子手持太極圖,元始天尊托著混元珠,通天教主背後是誅仙陣圖,三者的光芒交織在一起,將破碎的天幕照得如同白晝。

    “該結束了。”老子的聲音傳遍三界,那些因天地動蕩而錯亂的時序突然恢復正常。正在西沉的太陽重新升起,落在北極的星辰回到了原位,就連路邊正在凋謝的野花,也重新綻放出花瓣。

    元始天尊拂塵一揮,無數光點從四面八方飛來,那是三界生靈的信仰之力。這些光點在他掌心凝聚成顆明珠,被他輕輕拋向天幕的裂縫。裂縫接觸到明珠的瞬間,竟如傷口般開始愈合,露出後面更加深邃的星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通天教主的誅仙陣圖突然化作萬千劍氣,卻沒有傷人,反而鑽進了大地深處。正在震顫的山脈停止了搖晃,裂開的地縫開始合攏,那些因煞氣而變異的草木,重新變回了原本的模樣。夸父族的族長在不周山下看見,斷柱周圍長出的通天橋,橋欄上刻滿了勸人向善的經文。

    三清的虛影在空中合為一體,化作道貫穿天地的光柱。光柱中傳出古老的道音,時而如洪鐘大呂,時而如細雨無聲。玄塵在昆侖墟听見,道音里講的是宇宙初開的景象;敖廣在東海听見,道音里說的是水流不息的道理;泰山的小道士听見,道音里講的是萬物生長的規律。

    當光柱散去時,天空中的裂縫已經消失無蹤。南天門重新變得金光璀璨,只是門楣上多了三個古字“道法自然”。四海的波濤平靜下來,海面上漂浮著無數金色的蓮花,每朵蓮花都托著顆珍珠,里面映照著三清合體的虛影。

    昆侖墟頂,太虛真人望著重新合攏的玄冰,發現裂縫中長出了株從未見過的植物。這植物生有三片葉子,分別呈現青、赤、白三色,葉脈里流淌著淡淡的紫氣。玄塵剛要伸手去踫,就見葉子突然展開,露出里面的三枚果實,形狀竟與三清塑像手中的法寶一模一樣。

    “這是道根。”真人捋著胡須笑道,“三清雖已回歸混沌,但他們的道留在了三界。以後每逢亂世,這道根就會結果,提醒生靈們順應天道,不可妄為。”

    東海龍宮,敖廣看著龜丞相整理的水書,發現最後一頁多了段新的記載“庚辰年霜降,三清現世,重整乾坤。此後三界安,四海平,萬物順其道而生。”他抬頭望向歸墟的方向,那里的漩渦已經消失,只留下片平靜的海面,倒映著三朵永不消散的祥雲。

    泰山封禪台,小道士發現無字碑的碎片重新合攏,只是碑面上多了行字“道在螻蟻,在稗,在瓦甓,在屎溺。”老道告訴他,這是三清留下的啟示——大道無處不在,修行不必求遠,只需在世間萬物中感悟真諦。

    許多年後,當三界再次出現動蕩時,有人在昆侖墟見過個騎青牛的老者,在東海見過手持玉如意的道人,在泰山見過袍角帶劍痕的修士。他們行色匆匆,卻總能在危難之際化解危機。人們說,那是三清的分神,只要世間還有道,他們就永遠不會真正離開。

    而那株長在昆侖墟的道根,歷經萬載春秋,始終枝繁葉茂。三片葉子上的紋路,漸漸化作了天地運行的軌跡,青葉映著日月,紅葉連著山川,白葉通著四海,默默守護著這片由三清親手重整的乾坤。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方便以後閱讀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545章 三清現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545章 三清現世並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