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

第459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用大理石創作出樂曲石破天驚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國泰民安張玉皇3 本章︰第459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用大理石創作出樂曲石破天驚

    石奏天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的鑿子落在大理石上時,凌霄寶殿的玉柱突然泛起雞皮疙瘩。三百年未曾動過的青銅編鐘在角落發出嗡鳴,那些掛著智能調音器的鐘體,此刻正隨著鑿擊聲共振,將\"天庭異響\"的警報傳遍三界。案幾上的《三界樂典》第387版被氣流掀動,停在\"凡樂止于器,仙樂通于道\"那一頁——這是五百年前,他親手刻在昆侖山石壁上的句子。

    一、頑石的低語

    \"陛下,文化部申請緊急撥款!\"太白金星的雲紋袍角沾著石屑,他舉著的平板電腦上,\"天庭交響樂團建團三百年慶典\"的策劃案正在閃爍,\"ai作曲系統已經生成了三百首賀曲,何必費力氣鑿石頭?\"

    張興東沒有抬頭。他的鑿子正順著大理石的紋理游走,石屑在晨光里劃出金色的弧線,像極了他年輕時在終南山見過的,被陽光劈開的瀑布。這塊從泰山之巔運來的石料,表面還留著雷擊的焦痕——三百年前那場天劫,正是這塊石頭替他擋住了第九道天雷。

    變故發生在三個月前。天庭交響樂團演奏的《蟠桃頌》被網友吐槽\"像微波爐提示音\",連王母娘娘都在朋友圈抱怨︰\"還不如當年織女織布的聲響好听。\"張興東在深夜翻出那本泛黃的《樂典》,看見扉頁上自己年輕時的批注︰\"大音希聲,至樂無樂\",突然想起泰山石在雷擊中發出的轟鳴,那聲音里藏著比任何樂譜都更磅礡的力量。

    \"叮\"的一聲脆響,鑿子在石面上開出朵梅花。張興東吹去石屑,看見石紋里滲出些晶瑩的水珠——這是活石才有的靈性,就像他小時候養的那只石龜,每逢雨天背甲就會滲出甘露。而現在天庭樂庫里的千萬首曲子,都存放在冰冷的芯片里,連最先進的\"情感模擬系統\",都調不出石縫里藏著的潮濕氣息。

    二、鑿開的驚雷

    當第七十七鑿落下時,大理石突然發出龍吟般的震顫。張興東的虎口被震得發麻,鑿子脫手的瞬間,他看見石面裂開的紋路里,浮出些閃爍的光斑,像極了太上老君煉丹爐里跳動的星火。這些光斑隨著他後續的鑿擊漸漸匯聚,在石面上拼出組奇異的圖案——既不是五線譜,也不是簡譜,倒像他當年在龜甲上見過的,最古老的甲骨文。

    \"陛下!聲波檢測儀爆表了!\"千里眼舉著儀器跑來,鏡片後的眼楮瞪得滾圓,\"這頻率能震碎地府的銅門!\"

    張興東此刻正用刻刀雕琢石紋的轉折處。他想起師父說過︰\"樂有剛柔,剛如驚雷破地,柔似流水繞山。\"小時候在終南山,師父總帶他听石頭說話——晨露從崖壁滑落的滴答聲,是宮調;山風穿過石縫的呼嘯聲,是商音;連冬雪壓裂石筍的脆響,都藏著最本真的羽調。

    大理石的一角突然崩裂,飛濺的碎石在半空竟化作音符。這些音符沒有固定的形狀,時而如利劍出鞘,時而似落花飄零,在凌霄寶殿里盤旋時,踫倒了太白金星的智能茶杯,茶水在地面漫開的紋路,恰好是《彩雲追月》的旋律。

    \"這不合樂理!\"天庭樂師總監舉著指揮棒沖進來,他的燕尾服上別著\"古典音樂守護人\"的徽章,\"音高、節奏、節拍都不對!\"可當他的指揮棒指向那些飛舞的石質音符時,金屬棒突然被震成兩截——就像三百年前,他試圖用西洋樂譜記錄東海潮聲時,被浪頭打翻的譜架。

    三、石破天驚

    滿月升至中天時,張興東的鑿子突然停在石心處。他感覺到指尖傳來微弱的搏動,像握著顆沉睡的心髒。三百年前泰山渡劫的畫面突然撞進腦海︰天雷劈在這塊石頭上的剎那,他听見過類似的震顫,那時的聲音裹著硫磺味,混著碎石飛濺的銳響,卻讓他在瀕死之際,突然悟透了\"大道至簡\"的真諦。

    最後一鑿落下的瞬間,整個天庭突然陷入死寂。智能燈全部熄滅,應急系統停止報警,連最聒噪的\"輿情監測喇叭\"都沒了聲息。緊接著,從那塊被雕琢成奇異形狀的大理石里,涌出道震耳欲聾的聲響——既不是弦樂的悠揚,也不是管樂的清亮,而是種混雜著石崩、雷裂、山呼、海嘯的轟鳴,像天地初開時,第一塊岩石從混沌中探出的聲音。

    張興東看見大理石上的紋路突然亮起,那些被他鑿刻出的溝壑里,流淌著金色的光河。光河里浮出無數畫面︰有盤古開天的巨斧劈開鴻蒙,有女媧補天的彩石墜入深淵,有他自己當年在昆侖山頂,用石子敲出的第一支不成調的山歌。

    \"是《石破天驚》!\"躲在殿角的土地公突然哭喊起來。老神仙顫抖著摸出塊殘破的龜甲,上面刻著的上古樂譜,竟與石紋里流淌的光河分毫不差,\"失傳八千年的《天地玄黃》組曲最後一章!\"

    此刻石聲正穿過南天門,在三界間回蕩。人間正在直播的音樂會突然中斷,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們,都仰著頭听天上傳來的轟鳴;地府的黑白無常忘了勾魂,任由鎖鏈垂在地上,跟著石聲的節奏輕輕晃動;東海龍宮的珊瑚樂隊,突然扔掉了鍍金的樂器,跟著石聲敲起了海底的礁石。

    四、余音未散

    當第一縷晨光落在大理石上時,石聲漸漸平息。張興東摸著石面的溫度,發現這塊曾被他視為\"救命恩人\"的石頭,此刻竟有了脈搏般的跳動。太白金星舉著平板電腦沖進來,屏幕上\"石破天驚\"的詞條已經突破百億閱讀,最新的評論來自個凡間的孩子︰\"這聲音像我老家後山,雨打在青石板上的動靜。\"

    張興東突然笑了。他想起三天前,王曉曉發來的微信︰\"太爺爺說,最好的音樂不用譜子,就藏在風里、水里、石頭里。\"此刻他望著石紋里殘留的金光,終于明白那些被ai、芯片、數據庫困住的日子里,自己弄丟的不是技藝,而是傾听天地的耐心。

    天庭樂師總監捧著斷成兩截的指揮棒,站在石前淚流滿面。他想起自己年輕時,曾在終南山听過泉水擊石的聲響,那時還不懂什麼叫\"復調\",只覺得那聲音能洗干淨心里的塵埃。

    張興東拿起鑿子,在大理石的底座刻下四個字︰\"大音希聲\"。刻完最後一筆時,石面突然滲出些水珠,順著紋路滾落,在地面敲出\"叮咚\"兩響,像極了他小時候,在終南山用石子打水漂的聲音。

    後來,這塊會唱歌的石頭被安放在瑤池邊。游客們都喜歡貼著石面听,有人听見了雷霆,有人听見了花開,最神奇的是個放牛娃,說听見了太爺爺在石頭里哼著童謠。張興東偶爾會來坐坐,不用帶智能設備,不用批奏折,就坐在晨光里,听石頭講那些被時光埋起來的故事——關于天地初開時的第一聲轟鳴,關于個少年道人在終南山,與塊頑石的千年約定。

    銀龍劍在鞘中輕輕顫動,像是在應和石面的余溫。張興東知道,只要這石頭還在,只要還有人願意側耳傾听,那聲\"石破天驚\"就永遠不會消散,就像天地間所有本真的聲音,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鑽進願意听的耳朵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方便以後閱讀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459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用大理石創作出樂曲石破天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第459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用大理石創作出樂曲石破天驚並對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