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倒高要,給了蒙哥底氣可以應對尹志平。
現在的蒙哥根本就不擔心尹志平會對他產生什麼威脅,只是現在自己沒騰出手來對付他而已。
本來的打算是奪去了中原天下後,再著手對付尹志平,不過若是尹志平真的來此,蒙哥也想一並將其解決。
蒙哥無視了忽必烈、兀良合台、金輪法王等人的勸說下,毫無顧忌,誓要將郭襄利用到極致。
這麼好的一張牌放在手里,不用實在是太可惜了。
利用好了,不僅能讓郭靖黃蓉等人難受,更能分裂郭靖黃蓉和襄陽城中的守城士兵。
甚至還能離間郭靖和朝廷。
蒙哥可是很想念趙昀的,尤其是趙昀對郭靖、尹志平的不信任和猜忌。
“派人給郭靖傳信,要想他女兒沒事,就開城門,迎我軍入城。”
蒙哥只是一瞬間,就在腦海中決定好怎麼把郭襄的作用利用得最大化。
“大汗,郭靖不會同意的。”兀良合台略顯蒼老的聲音響起,他的歲數也大了。
“我當然知道他不會同意,他要是同意,當初就不會叛出我蒙古帝國,他的母親也不會死,而是留下來當他的金刀駙馬,我蒙古也早就可以奪了大宋的江山,登基稱帝。”
蒙哥此舉的用意,只是為了讓郭靖難受,讓他明白,他的女兒要是出了什麼事,就有他這個做父親的一份責任。
“等到郭靖的回復後,讓人傳出消息,郭靖為了女兒,願意大開城門,將襄陽城拱手相讓。”
蒙哥這是準備動搖襄陽守軍的軍心。
“高,實在是高,這樣一來,就算郭靖再怎麼解釋,威望再怎麼高,總會讓人起疑心,畢竟無風不起浪,疑心一旦升起,那就不是那麼容易就消除的。”
兀良合台捋著白須,眼神中滿是贊賞。
“若是當眾把郭襄放回去,那郭靖就徹底有口難辯了。”忽必烈在一邊補充著。
“沒錯,活著的郭襄比死了的更有用,還能穩住尹志平,不給他出手的理由,一舉兩得。”
兀良合台思維發散,在此基礎上堆砌著、完善著。
金輪法王听得冷汗直冒,他是真正的武夫,腦子沒有這些玩政治的靈活,能當上這個國師的位置,也是憑著背後的密宗和自身過硬的實力。
听著他們怎麼算計郭靖,只覺得郭靖好可憐。
就是腳下站的位置不由得離得這三人遠了一些,生怕這三個人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把他也算計進去。
“本來還想利用郭襄把郭靖等人引出來一網打盡的,這樣的話就算了吧。”
蒙哥也沒想到還能這樣,轉念一想,郭襄活著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也不是不可以,演一出戲就行,我們可以做兩手準備。”
兀良合台腦子飛速運轉,將這一切結合起來,新的計劃躍然而出。
“哦?細細說來,如何演戲?”
蒙哥殷切地看著兀良合台,忽必烈也想听听這位歷經兩位大汗的智囊有什麼高見。
金輪法王抹了把額頭上的冷汗,又往外移了幾步,都快站到門口處了。
這種時候,他總是因為不夠陰險而顯得格格不入。
“按照大汗的計劃,把郭靖等人引來,若是能一網打盡最好,若是不能,那麼就順勢將郭襄主動送還回去,再說上幾句似是而非的話,到時候郭靖一樣是洗不清身上的嫌疑。”
兀良合台眯著眼楮,眼神中閃爍著興奮。
襄陽城為什麼會這麼難攻,不外乎里面的人眾志成城。
因為他們相信著郭靖,幾十年如一日。
這股信任隨著尹志平的幫忙、楊過的崛起、李志常和全真教的協助、尹天雪和郭芙的成長而日漸根深蒂固。
可以說,郭靖現在或許不是襄陽城里的最強者,但絕對是城里的最重要的一個人。
楊過、公孫綠萼、尹天雪、郭芙以及軍師黃蓉,這些強者可以說都是因為郭靖而前來襄陽城,都與郭靖有著深厚的關系。
張三槍的明教和拓跋雲舒的靈鷲宮、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各個大大小小的勢力也都是看在郭靖和楊過的面子上才會來助陣。
要說他們對大宋朝廷有多大的歸屬感,那不見得。
這一點,從明教和靈鷲宮派來的人數與高手數量就能看得出,明顯是有所保留的。
只要瓦解郭靖在襄陽城里的威信,那麼襄陽城就是沒了牙的老虎,他們想怎麼揉捏就怎麼揉捏。
“好,就按丞相說的辦,國師可還有什麼補充嗎?”
蒙哥這才想起國師金輪法王一直沒有說話,為了照顧國師的面子,稍稍提了一句。
豈不知這一句差點把金輪法王好不容易下去的冷汗再次逼出來。
“沒有,本座听從大汗的吩咐。”
金輪法王能說什麼呢?
讓他打架還行,讓他算計別人,可比不上在座的這幾位啊。
出爾反爾這種事,金輪法王做起來都有心理負擔。
和他們一比,金輪法王都覺得自己簡直是大善人。
蒙古軍營中的謀劃,郭靖黃蓉自然是不清楚的。
他們現在正在接待蒙古的使者,確定了自家小女兒已經被抓住。
同時蒙古的使者也提出了蒙哥的要求,要不就大開城門,要不就等著郭襄被燒死。
只有三天的時間,三天後若是沒有答復,蒙哥會在襄陽城下,當著城里所有人的面,放火燒死郭襄。
郭靖沉著臉,手上青筋暴露。
嚓一聲,椅子的扶手被郭靖捏碎。
“回去告訴蒙哥,想讓我打開城門,妄想。”
郭靖心志堅定,絕不會妥協。
楊過、尹天雪眼神閃爍,對這個決定並不發表意見,他們正在思索著應對方法。
城門是肯定不能開的。
要是開了,那就是不僅是背叛了大宋,更是背叛了全天下的漢人,不論是郭靖還是他們全真教,全都要被釘在恥辱柱上,這是他們不能承受的。
“大汗說了,不急,三天,三天後再告訴我們你的決定,郭大俠。”
蒙古使者態度桀驁,這也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給他的底氣。
“三天後,我還是一樣的答案。”
郭靖擲地有聲。
蒙古使者右手搭在左胸,行了一禮之後,便退下了。
這是對敵方主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