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甜的要命

第33章 吳鎮帶黃靜回老家過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良渚酋長 本章︰第33章 吳鎮帶黃靜回老家過年

    一

    農歷新年的前兩天,一大早吳鎮帶著黃靜回山村老家過年,沒想到人多的根本擠不上車,終于擠上的車,駕駛員像是不認路,走走停停,半天吳鎮才從在人縫里看到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兩人到了尖峰鎮時早已過了午飯時分,但飯店門口依然有人在滋滋啦啦炒菜,仿佛年節下的時間是混亂的。兩人坐下來吃過飯,吳鎮說剩下的十幾里路就沒有車了,靠腿走。剛剛休息過,也吃了午飯,黃靜勁頭十足地邁步往前走去,還不忘回頭對吳鎮說,你追我呀,你追不上啦。吳鎮笑著說,一會你就走不動了。

    沿途的村莊格外干淨,每家門前的庭院都收拾一新,像是一個長年勞作的大漢,終于洗了臉,刮了胡子,是一種見面不敢再認的驚疑歡喜。

    兩人趕到上吳村時,天色將晚,但進進出出的村人很多,顯得格外熱鬧。吳鎮帶著黃靜在村口代銷店跟長輩們打招呼時,早有孩子飛快的朝村西頭吳鎮家的小院跑去,一邊跑一邊喊大奶奶,大奶奶,鎮二爺回來了。吳鎮和黃靜走到家門口時,見門燈開著,照得小院燈火通明。奶奶早已听到報信的孩子說鎮二爺回來了,她站在方桌邊扶著椅子往外看,見到吳鎮領著一個姑娘,便滿足地笑,核桃一樣的臉,笑和不笑都看不出來了。

    吳鎮拿出一大把奶糖給村里的小孩,引得他們開心地笑。奶奶盯著黃靜看,讓黃靜不好意思都低下頭來了。

    奶奶拉著黃靜坐下,她滿是皺紋的臉上是無比的滿足,只是皺紋舒展開來,看起來像是無動于衷的模樣。吳鎮看看奶奶還沒收拾好的院子,說明天再收拾吧。

    他太熟悉這個家了,家還是那幾件破爛家具,那張小方桌是他上小學時的書桌。還有那張笨重的棗樹四方桌,現在上面還烏跡斑斑,那些不干淨的污漬讓人看不出來是棗樹的顏色了,吳鎮用力又抹了兩下桌面,便打算明天拖到井邊清洗一遍。

    這時門外的鄰居過來看到吳鎮帶著女朋友回來,她們很迫切地想看一看二鎮帶回來的女孩長什麼樣,一進門就大聲的向奶奶道喜,然後夸小鎮的姑娘水色真好,奶奶就笑著說讓大家吃糖。其中有個吳鎮並不認識的婦人,那婦人接過糖就就笑問吳鎮,還認識她不?吳鎮一臉茫然,毫無印象,奶奶在旁邊提醒是江南大媽媽家的三媳婦,吳鎮才恍然,連忙叫了三嫂,又多抓了一把糖,說代問大媽媽好。

    女人們哈哈大笑,即使再平常的話都會讓她們開心不已。吳鎮也很得意,是衣錦還鄉的榮耀,他陪著熟悉也陌生的小嬸子,大嫂子說話。黃靜在一邊安靜地朝大家微笑著,有時候也幫奶奶收拾一下雜物。

    那溫暖燈光下的輕聲慢語是吳鎮從來不敢奢望的幸福,然而就那麼真實的來到了。

    這時三嫂關心他們可吃晚飯了,黃靜想到還是中午在鎮上吃了一口飯,坐了半天車,現在一點胃口也沒有,便搖搖頭。三嫂客氣地邀請兩人去她家吃晚飯,干飯,稀飯,面條,都有。吳鎮微笑著謝絕,說大過年的就不麻煩了,他們在家隨便吃點,並且謝謝三嫂,說有空一定去看看大媽媽。

    吳鎮有點驚訝自己這一年的銷售工作,跑市場,已經可以游刃有余地面對各種或真誠或虛假的邀請了,三嫂她們也說著年腳下事情多,一群人慢慢地離去。

    接近春節的每一天,都有一年中積累下來的或喜或悲的故事,讓安靜的山村幾家歡樂幾家愁。

    鄰居們走掉後,吳鎮讓黃靜在屋里陪奶奶,有鄰居們過來就讓他們吃阿爾卑斯奶糖。山里人說不出來阿爾卑斯這麼拗口的名字,只是知道這個糖比什麼大白兔糖好吃的多,也更加有面子。何況還有一個說不出來的名字,那面子就更大了。

    吳鎮去鍋井屋燒晚飯去,家里安靜下來,黃靜疑惑,怎麼一直沒看到吳鎮爸爸,她听吳鎮說過,媽媽不住老家,但他爸是在老家的啊。

    晚上,黃靜第一次整夜睡在一張陌生的床上,雖然他和吳鎮戀愛很久了,但也仍然不習慣睡覺時身邊有個人。她很久都沒法入睡,在黑暗里睜大眼楮,想到以後她將永遠跟吳鎮在一起,會生個小孩會陪著他或她慢慢長大,自己會變跟奶奶一樣老態龍鐘,她就覺得很幸福。不管是在城里還是在農村,她會一輩子都跟著吳鎮,把兩個人的日子過得平穩安寧,她沒有享受過真正的母愛,只有在這里奶奶和吳鎮把她寵的像個小姑娘,她從心里感激老天爺保佑她遇到這麼好的人家。

    她的思緒萬千,在陌生的床上遲遲睡不著,不知道深夜幾點了,門外還有人在大聲說話,像是在外打工的歸來的孩子激動而興奮的聲音,在深夜的山城里傳的好遠。這條通往鎮上的山路,如果沒有車來,要步走老半天呢。她就想那些打工人也可真可憐,說不定哪一天他和吳鎮也出門成了打工仔,不管天涯海角有小吳哥哥在身邊,怎麼著她都滿足。老式的房間沒有窗戶,當屋頂的兩塊明瓦翻出淡淡的天光時,黃靜才沉沉睡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

    第二天一早,吳正起床看到小靜酣睡不醒,想到夜里小靜是沒睡好了,便悄悄下床去屋外,吳鎮看到院子里擺著一些,不知從哪里撿來的大的小不一的鞋子,大屋的里里外外也髒亂不堪,便開始從院子里清理,然後屋里屋外徹底清掃。讓奶奶年後能有一個干淨的環境,他只要覺得沒用就扔垃圾,很快扔一大堆。奶奶走過來摸摸這個看看那個,又從垃圾堆里收拾回原處,吳鎮無奈的搖搖頭,他明白奶奶一輩子幾乎是從乞討開始把他和哥哥拉大的。

    鄰居大嬸看到吳鎮脫掉上衣,熱火朝天地清理雜物,便把她家的手推車拿過來給吳鎮用。過了一會,小靜從屋里走出來,奶奶疼愛地說丫頭沒事就多睡會吧。黃靜不好意思的笑一笑,說昨晚認床沒睡好,奶奶明白似地笑笑,便讓小靜去鍋井屋里吃早飯。

    吳鎮忙到中午的時候,收拾妥當的小院和廳堂里的擺設,顯得井井有條,吳鎮滿意的坐在矮凳上喝口水,這是生他養他的地方,小院里的每一棵樹和院牆上的每一塊磚,他都熟悉到可以說出一串故事來。然後現在他不知道以後還回不回來了。

    新的千禧年里,他計劃在城里買房,然後娶黃靜,這是人生中的大事了,而每一步都是他人生的第一次。

    奶奶做的中飯是咸鴨糯米飯,這種有米有菜的肉飯又叫餈粑,是糯米里放咸鴨子一鍋煮成。吳鎮小時候只有跟著奶奶走很遠的山路去姑奶家才能吃上一頓餈粑的。

    現在吳鎮,可以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一碗接一碗地盛過來吃。直到飽嗝連連才放下碗筷,跟小靜一起去街上置辦過年的東西。

    三

    飯後吳鎮列了采買的清單,從除夕的香燭祭祀用品到炮仗春聯,三天年用的食品,糖果都考慮到了。

    吳鎮吃飽喝足,騎著一輛人力三輪車,帶著黃靜沿著沙石子的村道,奮力蹬著。一路叮咚 當,黃靜連聲喊他慢一點。

    路上不時遇到挑著年貨回村的熟人,吳鎮便停下來打招呼,然後掏出一支中華煙遞給對方,對方便驚訝的哎呦哎呦,拿出金皖來互相交換一下。然後看著得意洋洋的吳鎮和黃靜說,二子發了財帶上他們啊?

    吳鎮就謙虛的說混口飯吃唄,于是鄉間的小路上就響起一連串爽朗的笑聲。吳鎮低頭蹬車時心里甜蜜地想到,等他再回到上吳村時,他出手就是中華煙,肯定又會傳開了,繼而就是吳木生的小兒子跑銷售賺到大錢了。

    這些虛虛實實的傳聞,吳鎮想起來就更加得意,兩腳用力飛快的蹬車,絲毫不累,不知不覺前面就是通往西峰鎮的大馬路了,路口有擺渡的三輪車來回往鎮上跑。這時吳鎮看到堂哥和大嫂正從三輪車上搬下東西,尖酸的大嫂眼光早就瞄到吳鎮,卻故意裝作看不見。

    吳鎮剛想喊大嫂的話又咽了回去,愣了愣,見堂哥從車廂里搬完年貨下來時,他才上去跟大哥招呼了一下。

    吳斌一抬頭見是吳鎮立馬“哦”了一聲,又看到黃靜,便熱情地招呼。兩人站在路邊說話,大嫂只顧低頭清理貨物。弟兄兩人站在路邊抽支煙,寒暄幾句。

    吳斌又關切地問三爺可回來了?吳鎮搖搖頭,說回來就沒見到過,一年忙到頭的。吳斌笑笑道,你別說他了,一輩子就是那樣的人。這兩天听說下山村的三雪兩夫妻喝農藥了,三爺這兩天正忙這事呢。

    吳鎮詫異,三雪比他大。上學時三雪是個讓老師頭疼的孩子,成績差,愛打架,後來初中沒念完就出門學手藝了,以後情況他都一無所知。吳斌吸了口煙,慢慢說道三雪一直在外做手藝,今年把工錢全部都輸掉了,小萍子就跟他吵架,吵得三雪心焦,失手打了小萍子,小萍一氣之下喝了農藥。等三雪發現小萍喝了農藥,他也喝,死了拉倒。

    幸虧牌友發現及時,喊人搶救,兩個大人脫離危險,但是年腳下發生的事,一雙兒女才七、八歲的孩子,可憐啦!堂哥說完搖頭嘆息。吳鎮疑惑道,那大雪二雪呢?

    �砥@趺唇材兀看笱┬緹透礁魴值懿煥賜 ├翹煲蒼諂淥某。 靜恢 蘭依 氖攏  皇悄歉齪 涌蓿 眯〉耆酥 懶舜蛄20,事情就出掉了。

    這時大嫂把年貨整理好後,便不耐煩地催堂哥,讓他不要像個蒼蠅似的到處傳播是非。吳鎮心里明白,他家的水稻田在兄弟倆走後都給了鄰村人耕種,大嫂心有不悅。雖然堂哥現在見了面,嘻嘻哈哈說話,但心里肯定也不痛快。只是吳鎮的父親說想要點租金打打麻將,兩個兒子也做不了主的。

    鄉村的人際關系並不是看到的美好善良,包括昨天晚上趕過來看他們的江南大媽家的三嫂,也並不是看起來那麼關系融洽。多年前吳鎮上學時,就算她家條件好,但吳鎮一分錢也借不到。只是昨天晚上他很開心,很幸福,不願想到這些心情糟糕的往事。有時候,不想也是一種糊涂的幸福呢。

    唉,吳鎮覺得山村老家那千絲萬縷的事情實在太牽扯精力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支煙抽完吳鎮繼續趕路,後面的大馬路騎起來又快又省力,不知不覺到了尖峰街十字路口了。

    這是一座沿著國道線兩邊展開來的小鎮,馬路兩邊的店鋪像是牢牢粘在一根木樁上的螺絲。商鋪門口,永遠有些山里來的村民在轉來轉去,那些商鋪招牌永遠是灰撲撲的,看不清的字跡。但四鄉八鄰的人早已知道了哪家店鋪賣什麼,哪家店鋪幾點就沒人了,生活在那里的親人和附近的在國道線上的商店總有一些不為外人道的生存規則。

    小鎮的西郊是唯一的醫院,糧站,馬路東邊的商鋪就是藥店,茶葉店,服裝店和理發店。

    這些店鋪的年限有些比吳鎮還大,他小時候去過的照相館,現在重新裝修,一樓成了婚紗影樓。兒時的圖書館被改成轉角商店,專賣老鳳祥金器了。寬大考究的櫃台和衣著統一服務員,讓人不禁感慨山里小城鎮也有這麼氣派的金店。

    菜市場那邊有條河緩緩流過西峰老街,沿河的商鋪都是米店,油鹽醬菜店和肉鋪,兒時的吳鎮最美好的記憶就是跟奶奶去沿河街的肉岸上買豬油,看到那些冒著熱氣發亮的紅的白的豬肉,一大片的擺在案板上,奶奶總是買兩塊錢一塊的白色豬油。

    他記得肥胖的殺豬匠總會送給他們一副油條干,奶奶便感激地一臉心滿意足的模樣。那時的吳鎮覺得天下最幸福的人就是殺豬匠了。

    下午的街上,人雖然不及早上那麼多,但依然是人頭攢動,而十字路口賣衣服的商店門前更是水泄不通,每家商店都是火力全開,滿足客人各式各樣的要求,只要你付得起賬,什麼樣的洋貨廣貨都會拿給你。

    吳鎮騎車帶著黃靜一路從東往西,兩人買好年貨後,逛街的興致依然不減。吳鎮慢悠悠的蹬著三輪車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東看看西看看,騎到老鳳祥金店門口時就停下來看看。吳鎮想著結婚是遲早的事了,便來走進店里,穿著棗紅西裝的服務員說新春有特惠活動,有的首飾比市里大商場的價格還便宜,款式有好幾種可選。

    黃靜拿在手里,左看右看,想想還是等結婚再來吧。金店里的人絡繹不絕,吳鎮感慨,出門打工的人賺了一年的錢都要全部花光了。

    兩人騎車晃到西門,年底的街上到處都是人,唯有醫院稀稀拉拉的,吳鎮剛把車騎到醫院門口的大石頭下,依在車上听幾個說話的男人,其中一個猛地站起來打著招呼說二子你回來了。

    吳鎮驚訝,當他听到這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是父親了。他沒想到,在醫院門口會遇到父親,便問你怎麼在這里?吳木生打了個哈哈,唉,你不知道三雪和小萍的吵架喝藥水,都拉過來了,在這里搶救。三雪沒事,小萍子還沒出院呢。我們大隊幾個人準備今天把她送回家去過年了。

    吳鎮才想起來時路上堂哥吳斌說的話。

    “實在太忙了,三爺我一天都歇不下來,今天都哪一天了?”吳鎮父親像是自問自答,卻又不用回答,因為明天就是除夕了。看到父親忙著這些事都不回家,吳鎮不想說話了。然而父親卻覺得這事必須安排的有始有終,護送小萍子出院,一家人和和氣氣過個年。

    一個人年輕時的經歷,對他影響是終生的吧?三爺現在熱衷于鄉村集體事務,家里的農田活很少顧及,他覺得年底這件大事更體現出他的價值,他還是那個四鄰八鄉的三爺。他也早已看到黃靜,但必須把這話說完,仿佛他是鎮長書記在關心群眾生命安全,化解底層矛盾糾紛。

    這時他又關切地問黃靜“你才來可習慣這里啊?”

    黃靜小聲地問過吳鎮,確信三爺就是父親時,才微笑的回答。又問三爺晚上可回家吃飯呢?

    “你們先回去晚飯,我還要去一趟大隊部處理一些事呢,明天應該能結束了。”

    吳鎮不想听他說太多,他對父親就沒什麼好感,現在對他說不上反感,更沒有親近,感覺像是一個曾經認識的路人,僅此而已。

    四

    回去的路上,吳鎮一邊唱著山歌一邊騎車往村里去,路過那些崗崗壟壟的山地時,那是他非常熟悉的莊稼地。

    每年的四時作物,春種秋收仿佛就是他的生活。

    伴著春雨,棉花,花生的種子下地了,秋風起時,花生也起,棉桃也咧開了嘴。吳鎮覺得自己是個農民的兒子,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一份耕耘換來的一份收獲。他不知道未來他要把市場做到哪里,也不知道以後自己會不會創業,但他堅信的一點就是腳踏實地,迎風起舞,在市場的風口浪尖,把握機會又踏實努力,一步步踐行未來。

    冬天的陽光格外短,吳鎮騎車走到村口的那條石子路時,朦朦朧朧已經看不清路面了,好在他很熟悉村道,慢慢往家去。隨著春節的一天天臨近,山村也像是個貪玩不肯睡去的孩子,熱鬧喧嘩。

    終日黑暗的村道,這時也有幾家雪亮的門燈照的門口那一段窄小的路來,即使出門不帶燈,晚上也可以來去自由,不擔心踩到水坑里,山村簡直像是“不夜城”了。

    晚上吳鎮躺在老家的床上,心里升起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感。這個家給他的記憶就是父母打架砸東西,奶奶的哭罵,他和哥哥像是無人過問的兩條小狗躲在小院角落里。可現在他不一樣,他帶著年輕漂亮的黃靜,讓這個破敗的小院落在春節期間閃閃發光呢?

    喜歡青春甜的要命請大家收藏︰()青春甜的要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青春甜的要命》,方便以後閱讀青春甜的要命第33章 吳鎮帶黃靜回老家過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青春甜的要命第33章 吳鎮帶黃靜回老家過年並對青春甜的要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