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晨光穿透薄霧時,“融風號”的甲板上已飄著淡淡的劍穗香。阿石正將龍淵劍橫在膝頭擦拭,劍身在晨光里泛著冷冽的藍光,那些曾隨船行亮起的雲紋,此刻正沿著劍脊緩緩流轉,像是在呼應遠方某種隱秘的召喚。甦念安腕間的菩提子突然輕顫,金砂紋路里浮出幅模糊的影像——座依山而建的高台,台上插著兩柄劍的剪影,台下擠滿了身著不同服飾的人,既有中原的勁裝俠客,也有西域的長袍武士,還有些人腰間佩著羅馬風格的短劍,影像的最後,兩柄劍的剪影突然交擊,迸出的火花竟在空中凝成“雙劍會”三個字。
“是武林大會的消息。”甦念安按住發燙的菩提子,看向正檢查箭囊的林霜,“影像里的高台,和穆罕默德•李提過的亞歷山大港‘觀星台’很像,而且那兩柄劍的輪廓,像極了龍淵和另一柄名劍。”林霜聞言舉起一支箭,箭鏃映出的星圖里,原本指向地中海的藍光突然分作兩道,一道仍指著亞歷山大港,另一道則轉向東北方,兩道光之間,竟浮著行小字︰“湛瀘現,龍淵應,雙劍會,定乾坤。”
“湛瀘劍?”阿石猛地握緊龍淵劍,劍鞘上的海水痕跡瞬間蒸發,“師父當年說過,湛瀘與龍淵同出春秋鑄劍師歐冶子之手,湛瀘主‘仁’,劍出則天下安;龍淵主‘勇’,劍動則邪祟散。只是湛瀘劍在南宋末年就沒了蹤跡,怎麼會突然出現在地中海?”他話音剛落,掌舵的哈米德突然指著船舷外,那里的海面上正飄著幾艘快船,船帆上都繡著柄劍的圖案——劍身修長,劍柄刻著雲紋,正是湛瀘劍的樣式。
最快的那艘快船轉眼就靠上了“融風號”,一個身著月白長衫的青年立在船頭,腰間懸著柄無鞘長劍,劍身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銀光,與龍淵劍的冷冽截然不同。青年拱手笑道︰“在下葉承影,攜湛瀘劍赴亞歷山大港‘雙劍會’,听聞船上有龍淵劍主,特來拜會。”他說話時,腰間的湛瀘劍突然輕鳴,阿石膝頭的龍淵劍也跟著震顫,兩柄劍的劍氣在空中交織,竟將甲板上的晨霧撕出兩道筆直的縫隙。
甦念安注意到葉承影長衫的袖口繡著細小的“墨家”紋路,而他腰間的劍穗是用中原的冰蠶絲與波斯的金線混編的,穗尾墜著顆與“文明之眼”材質相似的金屬珠。“葉公子也是為‘文明之眼’而來?”她晃了晃腕間的菩提子,金砂紋路里的高台影像突然清晰,台上的兩柄劍旁,正放著個與金屬球一模一樣的物件,“我們在魯薩迪爾港找到的‘文明之眼’,似乎與雙劍會有著關聯。”
葉承影聞言眼中一亮,伸手從懷中取出一卷泛黃的絹布,上面用漢文和希臘文寫著“雙劍會約”︰“這是我從墨家秘閣找到的古籍,上面說亞歷山大港的觀星台,本是戰國時期墨家工匠與希臘學者共建的‘匯智台’,當年歐冶子鑄完湛瀘、龍淵雙劍後,曾將雙劍放在台上祭祀,後來雙劍流落四方,匯智台也成了武林中人爭奪的寶地。而‘文明之眼’,其實是開啟匯智台地宮的鑰匙。”他指著絹布上的圖案,那是座與觀星台相似的建築,建築底層的石門上,刻著雙劍交擊的紋樣,紋樣中央正是“文明之眼”的輪廓。
林霜突然舉起箭鏃,映出的星圖里,兩道藍光已在亞歷山大港上空交匯,交匯點旁浮著行羅馬文,經葉承影翻譯竟是“月圓之夜,雙劍開宮”。“今天是農歷十四,明天就是月圓之夜。”她看向船外越來越多的快船,那些船上的人或佩刀或持劍,服飾各異卻都帶著股凌厲的氣息,“看來武林中的人,都想借著雙劍會爭奪‘文明之眼’,打開匯智台地宮。”
“融風號”駛入亞歷山大港時,港口早已擠滿了人。碼頭的石柱上貼著用漢文、阿拉伯文、希臘文寫的“雙劍會”告示,告示旁圍著些中原俠客在爭論,不遠處的酒肆里,幾個西域武士正用彎刀敲著桌子,還有些羅馬貴族打扮的人,正與身著僧袍的印度僧人交談,每個人的目光都時不時瞟向港口中央的觀星台——那座高台通體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台頂立著個青銅制的觀星儀,儀身上刻著中原的二十八星宿與希臘的十二宮,而高台的石階上,已站滿了手持兵器的護衛,他們腰間的令牌上,都刻著雙劍交擊的圖案。
穆罕默德•李早已在碼頭等候,他身邊站著個身著紅色袈裟的僧人,僧袍上繡著藏傳佛教的八寶紋,手里轉著串瓖嵌著寶石的念珠。“這位是吐蕃密宗的玄寂大師,”穆罕默德•李介紹道,“他也是為雙劍會而來,說匯智台地宮里藏著能平息戰亂的‘和平經卷’。”玄寂大師雙手合十,念珠上的寶石突然亮起,與甦念安的菩提子、葉承影的湛瀘劍穗同時發出微光,“三位施主身上有‘文明之眼’的氣息,想必就是找到它的有緣人。”
眾人剛走到觀星台腳下,就被一群手持長刀的人攔住。為首的是個滿臉絡腮胡的大漢,身著黑色勁裝,腰間佩著柄瓖嵌著紅寶石的彎刀,刀鞘上刻著“血刀門”三個字。“想進觀星台,先過我血刀王這關!”大漢揮刀劈向阿石,刀風裹挾著股血腥氣,阿石側身避開,龍淵劍順勢出鞘,劍身在陽光下劃出道藍光,與彎刀撞在一起,迸出的火花竟將周圍的石板燒出細小的焦痕。
“血刀門的人也來了?”葉承影皺起眉頭,湛瀘劍突然出鞘,劍身的銀光擋住了另一個血刀門弟子的偷襲,“血刀門行事狠辣,當年為了爭奪一把古劍,屠了整個青城山,他們肯定是想搶‘文明之眼’,用來稱霸武林。”甦念安腕間的菩提子突然發燙,金砂紋路里浮出幅影像——血刀王正拿著“文明之眼”,在地宮深處對著一個石台獰笑,石台旁躺著許多倒地不起的人,影像的最後,石台突然爆炸,整個地宮都陷入火海。
“不能讓他們拿到‘文明之眼’!”甦念安喊道,林霜已取出三支箭,箭鏃瞄準了血刀門弟子的手腕,羽管上的熒光紋路亮起,將箭身裹成三道綠光。“射他們的兵器,別傷人性命。”林霜話音剛落,三支箭同時射出,精準地打在血刀門弟子的刀背上,將彎刀震得脫手而出。玄寂大師趁機轉動念珠,念珠上的寶石發出金色的光芒,將血刀王困在光罩里,“阿彌陀佛,施主放下屠刀吧。”
就在這時,觀星台的頂端突然傳來一陣鐘聲,鐘聲里混著中原的編鐘、希臘的里拉琴與阿拉伯的手鼓聲音,台下的人群瞬間安靜下來。一個身著紫色長袍的老者從觀星台的大門走出,他的長袍上繡著中原的太極圖、希臘的橄欖枝與阿拉伯的星月紋,手里拄著根瓖嵌著多種寶石的拐杖,拐杖頂端正是個縮小版的“文明之眼”。“老夫是雙劍會的主持人,東方朔。”老者的聲音傳遍整個港口,“今日召集各位,是為了開啟匯智台地宮,取出里面的‘和平經卷’,只是開啟地宮需要雙劍合璧與‘文明之眼’,不知湛瀘、龍淵兩位劍主,是否願意合作?”
阿石與葉承影對視一眼,同時舉起手中的劍,龍淵劍的藍光與湛瀘劍的銀光在空中交織,形成一道雙色光柱,直射向觀星台頂端的觀星儀。觀星儀突然轉動起來,儀身上的星宿圖案與天空中的星座連成一線,觀星台的大門緩緩打開,露出里面的石階,石階兩側的壁燈自動亮起,燈光里竟浮出中原的祥雲、希臘的神鳥與阿拉伯的幾何紋。
“請兩位劍主與‘文明之眼’的持有者隨我來。”東方朔拄著拐杖率先走進大門,甦念安、林霜、玄寂大師與穆罕默德•李緊隨其後,台下的武林人士雖想跟上,卻被突然升起的光牆擋住,只能在外面焦急地等待。走進觀星台內部,眾人發現這里的建築竟是多種文明風格的融合——屋頂是中原的斗拱結構,橫梁上刻著希臘的神話故事,牆壁上則貼著阿拉伯的馬賽克瓷磚,瓷磚上畫著絲綢之路的路線圖。
石階盡頭是一座圓形的大廳,大廳中央的石台上,放著個與“文明之眼”大小相同的凹槽,凹槽周圍刻著三種文字的銘文,經葉承影翻譯,寫的是“雙劍為引,天眼為鑰,匯智啟,和平現”。東方朔將拐杖頂端的縮小版“文明之眼”放在凹槽旁,對阿石與葉承影說︰“請兩位劍主將雙劍插入凹槽兩側的劍孔。”
阿石與葉承影分別走到凹槽兩側,將龍淵劍與湛瀘劍緩緩插入劍孔。兩柄劍剛插入,劍身上的紋路突然亮起,與凹槽旁的銘文產生共鳴,甦念安手中的“文明之眼”也自動飛向凹槽,正好嵌入其中。“文明之眼”嵌入凹槽的瞬間,整個大廳突然震動起來,大廳的地面緩緩向下移動,露出一個通往地宮的入口,入口處的石門上,刻著一幅巨大的圖案——中原的孔子、希臘的甦格拉底與阿拉伯的亞里士多德正坐在一起交談,三人手中各拿著一卷書,書的封面上寫著“和平”二字。
“這就是匯智台地宮的入口。”東方朔推開石門,一股混雜著紙張、香料與金屬的氣息撲面而來,“當年墨家工匠與希臘學者在這里藏書、研究,希望能用知識化解戰爭,後來歐冶子將雙劍放在這里,也是為了守護這些珍貴的文獻。”眾人走進地宮,發現里面分為多個石室,每個石室里都擺滿了書架,書架上放著用漢文、希臘文、阿拉伯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寫的書籍,還有些奇特的器物——中原的活字印刷版、希臘的天文儀器、阿拉伯的羅盤、印度的數字沙盤。
最里面的石室中央,放著一個巨大的石盒,石盒上刻著雙劍交擊的紋樣,紋樣周圍寫著三種文字的“和平經卷”。阿石與葉承影上前,同時用劍觸踫石盒上的紋樣,石盒緩緩打開,里面果然放著一卷用絲綢做的經卷,經卷上用多種文字寫著相同的內容︰“天下萬物,皆為一體,文明各異,殊途同歸,以和為貴,以愛為基,方能長治久安。”
就在甦念安伸手去拿經卷時,石室的大門突然關上,一個陰冷的聲音從暗處傳來︰“多謝各位幫老夫打開地宮,這‘和平經卷’與‘文明之眼’,就歸老夫所有了!”眾人轉身,只見血刀王站在門口,他身後跟著一群手持兵器的人,其中既有中原的邪派高手,也有西域的殺手,還有些羅馬的盜匪。“剛才的光牆根本攔不住老夫,你們不過是老夫的棋子罷了!”血刀王揮刀指向石盒,“把經卷和‘文明之眼’交出來,否則別怪老夫手下無情!”
玄寂大師上前一步,念珠上的寶石發出金色的光芒︰“施主執迷不悟,只會自取滅亡。”血刀王冷笑一聲,揮刀劈向玄寂大師,刀風里竟帶著股黑色的霧氣,“老夫修煉的‘血刀訣’,專吸人的內力,今日就讓你們見識見識!”阿石與葉承影同時拔出雙劍,龍淵劍的藍光與湛瀘劍的銀光交織成一道劍網,擋住了血刀王的刀勢。“血刀王,你的對手是我們!”阿石喊道,龍淵劍突然發出龍吟,劍身上的雲紋亮起,將周圍的黑色霧氣驅散。
林霜趁機取出箭囊里的箭,羽管上的各種文字符號同時亮起,她將箭搭在弓上,瞄準了血刀王身後的盜匪︰“甦姐姐,你去拿經卷,這里交給我們!”甦念安點頭,快步走到石盒旁,伸手去拿經卷,就在她的指尖踫到經卷時,石盒突然發出紅光,紅光里浮出一幅影像——當年墨家工匠與希臘學者在石盒旁立下誓言,若有人心懷惡意奪取經卷,石盒就會啟動自毀裝置,將整個地宮炸毀。
“不好!石盒有自毀裝置!”甦念安大喊,血刀王卻不管不顧,繼續揮刀進攻︰“就算炸毀地宮,老夫也要拿到經卷!”東方朔突然拄著拐杖擋在石盒前,拐杖頂端的縮小版“文明之眼”發出強光,將血刀王的刀逼退︰“老夫早就知道你會來,所以在石盒里設了雙重保險,若你執意搶奪,不僅拿不到經卷,還會被自毀裝置的力量反噬!”
血刀王不信,再次揮刀劈向石盒,就在刀即將踫到石盒時,湛瀘劍突然飛到石盒前,劍身的銀光擋住了刀勢,葉承影喊道︰“湛瀘劍有靈,它在守護經卷!你若再執迷不悟,休怪我們不客氣!”阿石也舉起龍淵劍,劍身上的藍光與湛瀘劍的銀光再次交織,形成一道更強的光柱,將血刀王與他的手下困在光柱里。
玄寂大師趁機轉動念珠,金色的光芒滲入光柱,將血刀王手下的內力逐漸吸走︰“阿彌陀佛,施主,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血刀王感受到內力在流失,終于慌了,他想掙脫光柱,卻發現光柱越收越緊︰“放開我!老夫還會再來的!”甦念安走到光柱旁,舉起手中的“文明之眼”,金砂紋路里浮出血刀王當年屠青城山的場景︰“你當年為了爭奪古劍,屠殺無辜,今日若不認錯,就永遠被困在這里吧!”
血刀王看著影像,終于低下了頭,手中的彎刀掉在地上︰“老夫知錯了……”他話音剛落,光柱緩緩消散,玄寂大師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若願意加入我們,一起守護‘和平經卷’,老夫可以幫你化解‘血刀訣’的戾氣。”血刀王沉默片刻,點了點頭︰“老夫願意……”
眾人松了口氣,甦念安小心翼翼地拿起石盒里的“和平經卷”,經卷剛離開石盒,石盒就發出綠光,自毀裝置自動解除。東方朔笑著說︰“太好了,‘和平經卷’終于重見天日,我們可以將經卷的內容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明白和平的重要性。”穆罕默德•李也說︰“我會在亞歷山大港建一座‘和平書院’,將地宮里的書籍都搬到書院里,供世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