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听到趙匡胤語重心長的話語,趙煦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趙高李斯聯合矯詔害死了扶甦,可始皇帝卻依舊能容對方,而自己則因為少年時期的憎惡對于守舊派趕盡殺絕,這樣一對比的話,高下立判。
念及此處,趙煦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道︰“太祖,今日您之所言著實給了我不少的啟發和頓悟。”
說著,趙煦恭恭敬敬的對著趙匡胤行了一個大禮。
“起來吧,好歹也是我大宋的後繼之君,以後別動不動就下跪了。”扶起趙煦,趙匡胤滿意的點了點頭。
對方雖然年輕,但好在其品質難能可貴,對于這樣的大宋君王,他實在是挑不出什麼毛病。
幾人說話之間,天色也不知不覺的暗了下來。
見狀,趙煦看向江塵道︰“先生,今日的教誨我已記下,不過此刻天色已晚,我也該回去了。”
“待我改日登門造訪,必然給先生帶來厚禮。”
聞言,江塵撓頭道︰“你這麼快就要走了?不留下來吃個飯什麼?”
看著江塵,趙煦搖頭一笑道︰“先生你有所不知,我本以為自己要死了,所以便下令放了遼國的使臣。”
“如今既然安然無恙,我覺得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抓回來比較好!”
說著,趙煦解釋道︰“既然要跟遼國開戰,我也不想把這些人放回去繼續跟我作對,能減少一些敵人便減少一些敵人吧!”
听到趙煦的話,江塵點頭道︰“那也行,不過你稍等一下,我去把新手大禮包給你拿過來!”
“新手大禮包?”
趙煦一呆,看著江塵離去的背影,他疑惑道︰“太祖,先生說的是什麼意思?”
看著趙煦有些稚嫩的面孔,趙匡胤微微一笑,解釋道︰“就是現代的資料典籍以及糧食種子之類的。”
“你把糧食種子帶回去好好培育,相信很快大宋就不會再缺糧食了。”
听聞此言,趙煦面色一喜,若是糧食不缺的話,那大宋在軍費上的開銷將會少上數倍,這樣他也能有更多的資金來發展國內了。
“太祖,我馬上要走了,不知道您是否還有什麼事情需要交代?”
“事情…我想想…”
趙匡胤聞言眉頭一皺,沉聲道︰“你不說我差點忘了一個重要的事情。”
“文武的地位!”
“哦?”听到趙匡胤的話,胤 的眼中精芒一閃。
文武的地位,這句話很有意思。
終宋一朝,那是文人的盛世,而武將不過是文人筆下的跳梁小丑罷了。
試問連樞密院這樣的軍事機構都是文官在坐鎮,那朝堂上其他的重要官職就更不用說了。
看著趙匡胤和趙煦二人,胤 好奇的豎起了耳朵,他倒是想听听二人準備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另一邊,在听出趙匡胤話中的不滿後,趙煦顯然也意識到了什麼,苦笑道︰“太祖,此事我也是深有體會啊!”
他幾次對外的戰爭中,文官不斷獲得升遷,而武將的待遇則是原地打轉,簡直是離譜至極!
最關鍵的事情是,這玩意還是按照大宋的律令來執行的,他要是敢輕舉妄動,保不齊就被文人給集體沖了。
輕則退位讓賢,重則身首異處。
“看我干嘛?關我什麼事情?”
注意到趙煦的眼神,趙匡胤沒好氣道︰“我當初是為了避免武人犯禁,你們也不知道改一改?”
“改?”
趙煦聞言苦笑一聲道︰“太祖,此事從您就定下了調子,我怎麼改啊?”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文人的體系早已經壯大,從朝堂到地方上,武將永遠是卑微的一方。
朝堂上,文人站的是尊位。
名字上,文人要排在前面。
待遇上,文人的補貼更多。
服飾上,文人可以戴玉佩。
地方上,文人永遠是一把手。
打仗時,文人是最高長官,甚至可以直接干預前線的戰斗。
因為這些事情的影響,上層社會早已經形成了輕視武將的局面。
在人們的口中,文人可以高雅的稱作“仕”,而武將大多時候則是被冠以粗人、莽夫、貪婪和愚蠢的標簽。
作為一個想要開疆拓土的年輕帝王,趙煦對雙方的恩怨情仇簡直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
看著趙匡胤,趙煦光棍的道︰“太祖,您就直說吧,此事我要怎麼弄!”
砰———
“怎麼弄?”
趙匡胤胡子一吹,怒氣沖沖的道︰“要我說直接把邊境扔給文人去守,等他們死上幾批人就知道怕了!”
“太祖,您這不是說氣話嗎?”
趙煦聞言苦笑道︰“先不說他們願不願意,關鍵是這樣咱們豈不是把邊境給人送到嘴邊了?”
“咋了咋了?”看到趙匡胤有些紅溫的模樣,江塵推著推車一臉疑惑的走了過來。
見狀,一旁的胤 連忙給江塵說起了二人之前探討的話題。
在听道二人是在探討如何解決宋朝重文抑武的問題後,江塵連忙笑道︰“原來是這個事情啊,你們只需要在教材上動動手腳,慢慢的武將地位不就上來了嗎?”
“什麼意思?”趙煦聞言一愣。
江塵見狀解釋道︰“首先,你們已經準備改革教育了對吧?”
“那在教材上面,你們可以選擇一些傳唱軍人保家衛國的文章,同時也將文人中的一些敗類書寫進去。”
“當然,也不能一味的貶低文人,咱們要取各行各業在歷史上有巨大貢獻的人編進教材,給人們一個正向的引導。”
“至于文武的地位,等到民辦學堂鋪天蓋地,幾十年後人人都會識文斷字,誰還管你文人武人啊?”
說著,江塵看向趙匡胤道︰“就像你之前說的一樣,社會要進步,人人都會判別善惡了,誰還會單純因為職業而輕視他人呢?”
“嘶…對啊!”趙匡胤聞言這才回過味來,拍著大腿道︰“是這個道理。”
“當然了,你宋朝針對武人的待遇也該提上一提。”
說著,江塵看向趙煦道︰“我知道你想說的是文官集團的阻力,那咱們不妨換一個角度試試。”
“換個角度?”趙煦見狀連忙追問道︰“什麼角度?”
“文武融合!”
江塵嘿嘿一笑,解釋道︰“文人既然是部隊的最高指揮,那任職前就去軍中磨礪兩年唄!”
“至于地方上的一把手,那就以治理地方、脫貧致富為主題,文武進行分點比拼,誰搞的好誰就搞!”
“當然,軍隊在不練兵的時候也必須接受基礎教育。”
說著,江塵指向電視機中定格的教育視頻道︰“既然文人會讀書,民間也要讀書,那軍隊的文化教育也不能耽誤。”
“你們軍中多是一些大老粗,正好可以作為新型教育的實驗地,直接從拼音和加減乘除學起。”
說著,江塵微笑道︰“這樣一來軍隊的文官參過軍,部隊的軍人又讀過書,誰還比誰高貴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