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被送養,傻柱後悔了

第329章 兩年後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哪吒封神 本章︰第329章 兩年後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來到了1958年秋。

    這兩年西跨院發生了很多事兒,件件都是喜事兒。

    最重要的一件便是,西跨院又又添丁進口了。

    何建設家里現在連大帶小一共十口人,兩個大人,八個小孩兒!

    前年冬天,就在何建設系統再次升級那天,劉秀華工作的時候暈倒了,去醫院做了檢查,才知道那時的她已經懷孕兩個多月了。

    去年夏天,劉秀華生下了一對兒花棒,也就是龍鳳胎。

    姐姐取名常亞寧,弟弟取名常衛民。

    要不說鐵飯碗好呢,家里添丁進口的同時,絲毫不影響劉秀華的工作。

    今年春天,劉秀華的職級又提了兩級,現在是21級行政級別,4級辦事員,工資也漲到了56塊。

    不過這點兒工資相比于常威而言,還是差了不少。

    上個月,原交道口派出所所長馬魁,退居二線,調到分局做了副局長。

    馬魁高升之前,極力向組織上推薦常威接替他的位置。

    組織上對常威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後,半個月前,下達了正式任命。

    任命常威為交道口派出所新一任所長。

    行政級別16級,正科級待遇,每月工資110塊5毛錢!

    夫妻倆加起來,每月工資達到了恐怖的166塊5毛錢。

    相比于之前養活八口人,添丁進口後,每人平均生活費不僅沒減少,反而增加了6毛5分錢。

    除此之外,去年七月,何梅梅考進了京航大學,主修機械動力學。

    由于成績優異,學校免除了學費,家里只需要承擔何梅梅的伙食費和學習用品費就可以了。

    常勝利目前在育英中學讀初二,王大壯則是去了軋鋼廠附屬中學上初中。

    或許是因為有小時候掃盲班學習的底子,也或許是何建設把中院正屋裝成了書房,家里的學習氛圍更好了。

    何蘭蘭和何菊菊讀完一年級後,跳了一級,這次開學直接上了四年級。

    至于何建設,這兩年並沒有跳級,按部就班的讀完五年級,六年級,剛去了育英中學讀初一。

    不是他不想跳級,也不是他不夠優秀。

    事實上,讀五年級和六年級的時候,何建設一直都是紅星小學的年級第一名!

    他也曾多次向學校提出,想再跳一級。

    學校考慮到他的年齡實在是太小了,擔心過早的進入初中不利于他的成長,毀了這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小天才。

    校領導多次和劉秀華、常威溝通後,最終還是沒同意何建設的二次跳級申請。

    盡管未能如願跳級,耐著性子在紅星小學又多熬了一年。

    今年小學畢業升初中的時候,育英中學招生辦的老師看到何建設資料欄里年齡那一行時,還是被震驚到了。

    一個八歲多的孩子,報名初中?

    他不是報錯學校了吧?

    招生辦的老師們面面相覷,心中充滿了疑惑。

    依照常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讀小學一二年級才對,怎麼可能報名初中呢?

    可當他們看到資料欄下面附著的何建設小學畢業成績單,外加紅星小學校長親筆撰寫的推薦信時,所有的疑惑瞬間變成了震驚!

    推薦信中,紅星小學的校長不吝贊美之詞,描述了何建設在校期間的非凡表現。

    信中提到,何建設不僅在學業上保持著連續兩年的年級第一,更是因為太過于聰慧,自學了初中三年的課程。

    小學畢業的時候,紅星小學的老師專門找了一套初三的卷子,讓何建設同學試著做了一下。

    結果令人瞠目結舌,何建設不僅完成了整套試卷,而且正確率極高。

    以他的成績,別說考高中了,就是考中專都沒問題!

    紅星小學給出的建議是,可以讓何建設同學直接讀初三,鞏固一年,參加明年的中考。

    看完推薦信之後,招生辦的老師立馬就去了校長辦公室。

    校長辦公室里,招生辦的老師將何建設的資料以及紅星小學校長的推薦信遞給了育英中學的吳秀全校長。

    吳校長戴上老花鏡,仔細瀏覽著每一行內容,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八歲多的孩子,已經完成了初中課程的學習,這……”

    吳校長放下資料,輕輕揉了揉太陽穴。

    這樣天才的學生,哪怕是他從事了一輩子教育工作都從未見到過!

    這也是他第一次因為學生太優秀而犯了難!

    招生辦的老師補充道“是啊,校長,我起初也以為是弄錯了,但看了他的成績單和推薦信後,不得不相信這是事實。

    這孩子不僅成績優異,更重要的是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和自學天賦。

    如果我們能正確引導和培養,一定能為國家培養出一位了不得的棟梁之才!”

    說到這里,招生辦的老師都不由激動起來。

    老實說,這個年代老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還是很強的。

    對他們而言,老師這個職業,不僅僅是一份賺錢養家的工作,更是一份為國家培養人才的神聖使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吳校長沉思片刻後,站起身,在辦公室內來回踱步。

    他深知,對于這樣一位‘特殊’的學生,傳統的教育模式顯然已不適用。

    如何既能保護何建設的天賦,又能最大化地激發其潛能,是他作為教育者必須深思熟慮的問題。

    “李老師,這樣,”吳校長最終做出了決定“我們育英中學一直以來都致力于培養听黨話,好好學習,勞動爭先,爭做紅色接班人,全面發展的學生!

    對于何建設這樣的特殊案例,我們應該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

    我不同意讓他直接讀初三,這樣會跳過太多基礎學習的過程,不利于他的成長。

    先按照原定招生計劃,讓他讀初一。

    同時,安排最好的老師做他的班主任,在他身上多費點兒心思。

    咱們育英中學,初中,高中都有,讀初一也好,高三也罷,沒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把知識學扎實,為國家培養真材實料的人才!

    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學些一知半解的皮毛知識。

    只要他學的扎實,別說讀初三,哪怕是直接推薦他上大學,也是可以的嘛!”

    就這樣,在吳秀全校長的主張下,何建設小學畢業後只能按部就班的從初一開始讀起。

    至于將來還能不能跳級,能夠跳幾級,全看他的表現了。

    對此,何建設也沒太過在意。

    有常勝利陪著自己,在育英中學多待幾年,長長身體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擺在他面前最大的難題還是年齡太小了,干啥都不方便。

    空間去年升級後,面積已經達到了41畝6分地,去年的糧食產量更是高達五十萬斤!

    再加上之前幾年的存糧,空間目前的存糧已經高達百萬斤!

    如此龐大的存糧,光靠徐慧真的小酒館,根本消耗不動。

    最難受的是,用不了幾個月,空間又該升級了。

    必須得想辦法再聯系一個有實力的買家,要不然放著這麼好的空間只能當倉庫,也太暴遣天物了!

    想到這里,何建設準備這周末放假去軋鋼廠家屬樓找一趟李建軍。

    這兩年他經常和李建軍一起玩兒,也見過李懷德幾次。

    雖說自己現在年齡還是有點兒小,貿貿然和李懷德談生意,還是有些冒失。

    可年齡放在那兒,再著急一時半會兒也長不大。

    只能先試著接觸一下李懷德,到時候見機行事,合適了就繼續深聊,不合適及時終止也無妨。

    ……

    傍晚,中院,正屋。

    四個小腦袋並排坐在桌前,唰唰的寫著作業。

    何建設的作業在學校就寫完了,閑著沒事兒就在一旁練練毛筆字。

    “哥幾個都在啊,正好,有個事兒通知一下。

    今兒晚上8點在中院召開全院大會,不論男女老少都得參加。”

    劉光天敲了兩下門,打開門後朝屋里的何建設等人說道。

    “行,知道了。”常勝利抬頭回了一句。

    “大哥,你知道晚上開大會有什麼事兒嗎?”何蘭蘭比較好奇,朝常勝利問道。

    “不知道,不過,劉光天來通知,我估摸著應該是一大爺組織召開的這次大會。”常勝利想了想說道。

    “真煩人,我作業還沒寫完呢,又要開大會。”何菊菊不高興的說道。

    “開會,開會,同樣是住四合院的,就咱們院會議多,成天不是這會,就是那會的,搞得比咱爸咱媽單位的會議還多。”

    常建軍搖頭晃腦的補充了一句。

    “哈哈哈……”

    看著剛滿四周歲的常建軍搖頭晃頭像個小大人似的,逗得何建設幾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晚八點,全院大會準時召開。

    除了加班的常威沒到場,院里其他住戶都到齊了,就連剛一歲多的常亞寧和常衛民也被劉秀華和何梅梅抱了過來。

    一大爺劉海中見人都到齊了,清了清嗓子,站了起來。

    “人都到齊了,那咱就就開始了,今天這個會議啊,是我們三個大爺聯合召開的。

    主要呢,是向大家通知一下街道辦下發的最新通知。

    老人家提出,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大躍進”運動!”

    一大媽李桂蘭配合道“老劉,什麼是大躍進啊?”

    劉海中給了老伴李桂蘭一個滿意的眼神,大聲說道“‘大躍進’啊,就是要我們發揚革命精神!

    加快生產速度,提高生產效率,爭取在工業、農業等各方面都實現大幅度增長,讓咱們的國家早日富強起來!

    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多、快、好、省!

    這是個振奮人心的號召,咱們每一個人都得積極響應,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說到這里,劉海中頓了頓,端起了桌上的搪瓷茶缸“下面讓二大爺許富貴同志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剛剛通知的這項大躍進通知。”

    許富貴站起身來,看著眾人說道“我先向大家伙宣布一個數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去年,

    也就是1957年,我國的鋼產量指標是535萬噸。

    剛剛制定的今年鋼產量指標要在1957年535萬噸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

    為了實現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爭取早日趕超英米兩國!

    國家決定采取全民動員、“土洋結合”、“小(小高爐)、土(土法煉鋼)、群(群眾運動)”的方式,發動全黨全民大煉鋼鐵的運動!

    而我們作為京都的人民群眾,要起到帶頭模範的作用!

    打贏這場以“ 以鋼為綱 ”、“ 全民煉鋼 ”的硬仗!”

    許富貴作為動員工作後,適時停了下來,把話頭又甩給了閻埠貴。

    “接下來讓三大爺跟大家說幾句。”

    閻埠貴站起身來,看了一眼劉海中和許富貴“一大爺和二大爺說的很好,我再給大家伙補充幾句具體的落實方案。”

    閻埠貴扶了扶眼鏡,繼續說道

    “既然是響應國家號召,咱們院自然不能落後。

    街道辦已經明確要求,要以家庭為單位,每一個有能力參與的居民都要積極參與到大煉鋼鐵的運動中來。

    為了具體落實這項任務,我們幾個大爺商量了一下,

    院里計劃組織幾個運鋼小組,由年輕力壯的同志帶頭,

    比如賈東旭、傻柱、許大茂、劉光天他們幾個,可以負責具體的運鋼工作。

    同時,

    我們也需要一些後勤支持,

    比如收集廢舊鐵器、鐵鍋、爐具、鐵鏟、門鎖等等一切原料,

    以及煉鋼所需的燃料等,

    這些工作就需要大家伙的共同參與了。

    此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截止到年底,街道辦會把整個轄區內捐獻鋼材最多的家庭評為‘鋼鐵先鋒家庭’,並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表彰。

    這不僅是對個人的認可,更是咱們大院的榮譽!

    因此,我希望每家每戶都能發動起來,爭取把這份榮譽留在咱們95號院!”

    閻埠貴說完之後,朝劉海中點點頭,便坐下了。

    四周參與大會的住戶們則是交頭接耳的討論起來。

    傻柱看著劉海中三人問道“三位大爺,街道辦要求以家庭為單位,您三位又安排我們幾個年輕小伙為全院運輸鋼材,

    那到時候咱們院真拿了第一名,榮譽算誰家的啊?

    依我看,咱們還是各家管各家的一攤兒,到最後誰家捐的多,榮譽歸誰家,大家都不挑理。”

    說完之後,傻柱掃了一眼坐在正屋門口的何建設方向。

    心中暗道“這個風頭我出定了!”

    喜歡四合院開局被送養,傻柱後悔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開局被送養,傻柱後悔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開局被送養,傻柱後悔了》,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開局被送養,傻柱後悔了第329章 兩年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開局被送養,傻柱後悔了第329章 兩年後並對四合院︰開局被送養,傻柱後悔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