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天地人三道的見證下,地皇姜神農將人族共主之位禪讓給人皇姬軒轅之後,姜炎和風姒也按照伏羲法旨,已及她們師尊燧人氏的叮囑後,跟隨軒轅一同來到了渭水的有熊部落,這里接下來就是人族的最高權力機構的所在地了。
此刻的軒轅高踞部落新落成的“人皇殿”內。而位居人皇之師的姜炎和風姒也是落座與下方的左右首位,以下也都是新進的許多文武大臣。
這座殿堂非金非玉,通體由首陽赤銅混合地脈玄晶鑄就,殿柱雕琢日月星辰、農耕漁牧之景,穹頂瓖嵌北斗星圖,與聖壇氣運隱隱相連。
他面前巨大的洪荒地勢圖以神念構築,山川河流、部落城池縴毫畢現,尤以南疆邊緣那片翻涌著暗紅煞氣的區域最為刺目——九黎部。
“九黎,乃礪劍之石,亦是附骨之疽。”
軒轅聲音沉穩,手指劃過地圖上代表九黎活動區域的陰影︰“蚩尤得羅 魔種與西方梵音蠱惑,其心已狂,其志在裂我人族。然其部族凶悍,巫法詭譎,強攻必損我元氣。”
他目光掃過殿內肅立的姜炎與風姒︰“姜師,風師,有勞二位。”
姜炎赤發如火,上前一步,聲如洪鐘︰“人皇明鑒,那九黎部的巫人族雖異常悍勇,然其部困守南疆貧瘠之地,不事生產,專恃劫掠。”
“此乃是其部的致命之傷。吾請以‘薪火鍛體’之法,淬煉我人族戰兵筋骨,更廣開匠作之坊,制堅甲利兵。”
風姒青絲如瀑,周身有清風流轉︰“吾可布‘八門金鎖風陣’于各邊陲雄城,御敵于外,護我子民農耕漁牧。”
“更以巽風為引,建‘迅風驛’,通達消息,使九黎動向,盡在掌握。”
“善。”
軒轅頷首,眼中精光閃爍,“傳吾人皇令︰”
“其一,設‘天工院’,姜師總領。聚洪荒巧匠,采首陽赤銅、昆侖寒鐵、北冥玄冰、南海沉銀,研百煉之法。”
“以後凡我人族戰兵,需配精鐵甲冑,鑄符文兵刃。更制強弓勁弩,可百步穿楊。”
隨著他話音,腰間崆峒印玄光一閃,一道凝練的人道氣運注入姜炎體內。姜炎周身祝融真火轟然升騰,化作一尊巨大的烘爐虛影,爐火純青,隱隱有金烏長鳴。
而天工院的選址之地,也是在人皇之力和人族氣運的驅使下,使得地火升騰,無數珍稀礦脈被引動,發出嗡鳴回應。
“其二,立‘演武堂’,風師執掌!布‘八門金鎖風陣’于邊關百城!授‘薪火鍛體術’,引地脈精氣與微薄人道願力淬煉兵卒體魄神魂!建‘迅風驛’,以風符傳訊,瞬息萬里。”
風姒雙手結印,先天巽風呼嘯而出,化作億萬細小的青色符文,瞬間融入虛空,勾連起人族疆域各主要城池節點。
一座座邊關雄城上空,無形的風之壁壘悄然形成,散發著堅韌的守護之意。
“其三,令各部牧守,堅壁清野,憑城固守。”
“若是九黎來攻,要以風陣阻其鋒,以強弩挫其銳。避其野戰之強,耗其劫掠之糧。”
“而且各部族的農桑漁牧,不可一日懈怠,倉廩實,方有御敵之力。”
一時間人皇法旨,如星火燎原般,傳遍人族疆域,定下了外練兵,內發展的主要方針。。
一個月後,天工院所在的一處山谷內,日夜爐火不熄。
姜炎坐鎮核心熔爐,口噴本命真火,其焰色純白,而且還蘊含了一縷的燧人薪火意志。
只見巨大的爐膛內,首陽赤銅與昆侖寒鐵在真火與星力淬煉下交融,雜質被焚盡,留下閃爍著星辰光澤的金屬溶液。
無數人族巧匠在姜炎神念引導下,以精妙手法將溶液澆築成型,再以蘊含地脈之力的玄晶錘鍛打。
叮當之聲不絕于耳,一件件閃爍著寒光、銘刻著簡單堅固符文的重甲、長矛、巨盾、強弩部件被鍛造出來。
而另一邊的南疆北部區域,一處人族軍營內,風姒此刻正立于演武堂高台,下方,數萬精壯人族戰士列成整齊方陣。
她雙手虛按,磅礡而溫和的先天巽風之力如同無形的潮汐涌過全場。
風之力滲透進每一個戰士的毛孔,引導著他們搬運體內稀薄的氣血,同時引動腳下地脈散逸的精氣以及空中微弱卻無處不在的人道願力。
“薪火鍛體,引氣入髓。意守丹田,如薪燃火。”
風姒清越的聲音在每個戰士腦海響起。只見戰士們皮膚漸漸泛起古銅光澤,肌肉賁張,氣血運行間竟隱隱有風雷之聲。
他們的力量、速度、耐力乃至反應,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
原本需要十人才能勉強抵擋一名九黎戰士,如今三五人結陣,竟能與之周旋。
還有那迅風驛的青色風符,如同靈巧的信鴿,在各大城池間穿梭不息。
因此九黎部每一次小規模的襲擾,其兵力、路線、甚至領頭的凶悍人物,都被潛伏的風語者風姒訓練的精銳探子)以秘法刻入風符,瞬間傳遞至首陽山及前線各要塞。
因此人族守軍得以提前布防,依托堅固城防與風後改良的“八門金鎖風陣”,將九黎的進攻一次次化解于無形。
陣中巽風旋轉切割,削弱巫煞,遲滯行動,為人族弩手贏得寶貴的射擊時機。
強弩齊發,箭簇上銘刻的破甲、破煞符文閃爍,往往能穿透九黎簡陋的皮甲,造成可觀的殺傷。
九黎部如同被困在籠中的凶獸。每一次出擊,撞上的都是堅城利弩,損兵折將卻收獲寥寥。
劫掠不到足夠的糧食和財富,部族內部開始出現裂痕。強壯者抱怨分配不公,老弱婦孺在饑餓中哀嚎。
蚩尤只能依靠羅 灌輸的魔念與西方教扭曲的“弱肉強食”教義強行彈壓,用更殘酷的征戰和掠奪來維系表面的統一。然而,掠奪越少,內部矛盾越深,形成惡性循環。
就這樣五百年的光陰,如白駒過隙。
人族疆域內,卻是另一番景象。堅固的城池星羅棋布,阡陌縱橫的田野翻滾著金浪,工坊林立,市集繁華。
得益于“薪火鍛體”的普及和相對安穩的環境,後天人族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煉氣士,雖境界不高,卻極大地充實了基層力量。一支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的人族軍團在邊境輪換駐防,眼神銳利,紀律嚴明。
反觀九黎部,困頓于貧瘠的南疆。戰士依舊悍勇,但身上的皮甲更加破爛,手中的骨刃石斧磨損嚴重。
部族內部,因長期征戰和匱乏,人口增長緩慢甚至下降,怨氣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被蚩尤以鐵腕和魔念死死壓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