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菲靠坐在書架邊,一手舉著電筒,一手翻開巡邏日志。
“7月1日
閉館時間︰1800
巡邏人員︰吳大治、何力、徐斌
天氣︰晴
巡邏記錄︰無異常
巡邏人員離館時間︰1843”
“7月2日
閉館時間︰1800
巡邏人員︰吳大治、何力、徐斌
天氣︰雨
巡邏記錄︰期刊閱覽區有一人未離開,已請離;自習室門鎖損壞,已通知維修部明日修理。
巡邏人員離館時間︰1903”
“7月3日
閉館時間︰1800
巡邏人員︰吳大治、何力、徐斌
天氣︰晴
巡邏記錄︰在兒童閱讀區,發現三名兒童,已聯系家長將他們帶回。
巡邏人員離館時間登記︰1916”
……
“9月15日
閉館時間︰1800
巡邏人員︰吳大治、何力、徐斌
天氣︰晴
巡邏記錄︰自習室有兩人未離開,已請離。
巡邏人員離館時間登記︰1858”
“9月16日
閉館時間︰1800
巡邏人員︰吳大治、何力、徐斌
天氣︰晴
巡邏記錄︰兒童閱讀室的西側窗戶卡死,無法關閉,已通知維修部。
巡邏人員離館時間登記︰1916”
“9月17日
閉館時間︰1800
巡邏人員︰吳大治、何力、徐斌
天氣︰晴
巡邏記錄︰無異常
巡邏人員離館時間登記︰1820”
尹菲快速翻看著,但記錄到了9月17日之後就中斷了。
以這本巡邏日志來看,那時似乎沒有夜間巡邏人員,只有三個工作人員在閉館前進行巡邏。以巡邏記錄的內容來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清場,確保圖書館在閉館後無人員滯留,以及查看館內的設施有無損壞。
所有記錄都很正常,唯一不太符合常規的,就是記錄中的最後一天9月17日。在那天,三個工作人員只巡邏了20分鐘,離館時間比往常都要早很多。
尹菲又翻了一遍記錄,然後看著9月17日之後的空白,陷入沉思。
記錄只到了9月17日,說明在這天的巡邏之後,圖書館里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才導致了後續巡邏的中斷。
是火災!
尹菲腦中的線索慢慢整合,漸漸形成一條清晰的思路。
9月17日那晚,圖書館應該是發生了火災,所以在9月17日之後,圖書館要進行修葺,那閉館前的巡邏自然也是取消了。
再進一步推理,這場火災也許就是這圖書館的第一場火災,所以之後,圖書館才安排了夜間巡邏人員,以防夜間火災再次發生。
只不過,以後期的報紙新聞來看,夜間巡邏人員不但沒有制止火災的發生,反而還頻頻死在火災當中。
這其中一定有什麼東西在作怪,而這股導致多次神秘火災的起因,很可能就來源于這第一場火災。
想到這兒,尹菲立刻往前翻頁,想找找有沒有具體的年份信息。
可當她翻到某一頁時,一股濃烈的血腥味飄進她的鼻腔,原本正常記錄的頁面,在此刻居然被血字覆蓋。
“9月5日
閉館時間︰1800
巡邏人員︰吳大治、何力、徐斌
天氣︰晴
巡邏記錄︰…起茬ㄦ童閱讀室烤�C 鴌�獎鶼膾[,變 �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