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誠不明白︰“你腦子是不是有病?”
梅格明明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人工智能,為什麼說話仍有種左右腦互相攻擊的感覺。
前面還想讓自己信任她,現在卻又轉變成了敵人。
他完全猜不透梅格的想法。
世上也沒人能猜透她的想法......
“再見,呂誠先生。”
梅格的頭低了下去,眼中的神采消失不見︰“你還有一年的時間。”
話音落下。
她已然將意識轉移到了別處。
呂誠站在新東淮城冰冷的街道上,梅格化身的小機器人已徹底沉寂,如同一個被遺棄的精巧玩偶。
他知道自己無法再從梅格身上得到任何答案。
沉默片刻之後。
呂誠沒有立刻返回中心城。
而是心念微動,身影從死寂的機械之城淡去。
下一刻。
他便出現在了世界之巔。
出現在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凜冽寒風與萬年冰雪之中。
神念如同無形的潮水。
以他為中心。
向著這片苦寒之地洶涌奔流,細致地掃過每一個幸存者營地,感知著其中微弱卻頑強的生命之火。
很快。
他在7號營地,一個由岩洞和破爛金屬板構築的避風所內。
看到了梅格電影中,那對年邁的學者夫婦。
他們比全息影像中更加蒼老、枯槁,裹著厚重的氈毯,圍著一盞能量即將耗盡的加熱器,依偎著翻閱一本紙質早已脆化的古籍。
他們的生命如同風中之燭。
呂誠的神念繼續仔細搜尋著營地的每一個角落。
老人、壯年、少數幾個面黃肌瘦的孩子……
但沒有她。
沒有那個名叫拉𡁸的小女孩。
她的氣息,徹底消失在了這片茫茫雪原,仿佛從未存在過。
“果然死了麼……”
呂誠心中泛起一絲漣漪。
拉𡁸的死。
難道就是點燃梅格某種執念的火種?
他無法斷定。
呂誠最後看了一眼那對沉浸在故紙堆中,對外界毫無所覺的老夫婦,身影悄然消散,離開了這片承載著梅格最初溫暖的冰封絕地。
中心城。
淮安集團總部頂層辦公室。
呂誠的身影無聲無息地出現。
窗外是依舊淅瀝的雨水,但城市已煥發新生,遠非昔日可比。
他沒有耽擱,直接接通了內部最高權限頻道。
“紹元。”
“老大,您回來了。”
韓紹元的聲音立刻響起。
“我打算把喜馬拉雅山脈現存所有流浪者,分批、有序地接到浮島境內各城市妥善安置,能做到嗎?”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
並非猶豫,而是在快速消化並評估指令。
“可以。”
韓紹元說︰“隨著我們的改革計劃,浮島如今百廢待興,需要很多新的勞動力,這些流浪者可以彌補這一點。”
他繼續道︰“喜馬拉雅環境惡劣,遷移難度和資源消耗會很大,我會立刻組織專項工作組,協調交通、民政、醫療部門,制定詳細遷移方案,確保萬無一失。”
“盡快落實。”
“是!”
通訊結束。
呂誠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他的城市。
【喜馬拉雅營地搬遷計劃】 迅速成為淮安新政府成立初期的一項重大人道主義工程。
在密特拉的護衛和淮安行政人員的高效執行下。
一艘艘大型運輸機沖破喜馬拉雅的狂風暴雪,深入一個個與世隔絕的營地。
起初是疑慮和恐懼。
但當溫暖的食物、嶄新的御寒衣物、還有那份印著淮安黑眸徽記的《浮島共和國公民身份申請表》遞到那些凍得瑟瑟發抖的流浪者手中。
堅冰便開始融化。
一批又一批的流浪者被接出苦寒之地,安置在浮島各大城市專門準備的社區。
時隔百年。
他們再一次享受到集中供暖再一次看到不需要爭奪的充足食物,再一次可以讓自己的孩子進入明亮溫暖的教室。
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文化融合、技能培訓、心理疏導……
問題繁多。
但在淮安強大的資源傾斜和社會機器面前,這些波瀾都被逐一撫平。
喜馬拉雅移民計劃的成功實施。
如同在浮島新生的肌體上注入了新鮮而富有活力的血液。
浮島社會對此展現了驚人的包容性與韌性。
這些來自苦寒之地的移民,並非被視為分配資源的負擔,反而因其在極端環境下磨礪出的堅韌、務實和對新生活的無比珍惜,迅速融入社會。
他們填補了各重建項目急需的勞動力缺口。
特別是在環境適應性要求高的戶外基建等領域表現出色。
他們帶來的某些獨特的手工藝、雪原生存知識,甚至豐富了浮島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
他們的到來,以其活生生的經歷,反向激勵了浮島原生居民,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當下安定生活的來之不易。
呂誠的聲望也因此再達頂峰。
“救千萬人于風雪”的偉績,與“喚醒百萬昏睡者”的傳奇並列。
使其救世主的形象更加牢不可破。
與此同時。
淮安的【中心城模式】開始以驚人的效率在浮島全境鋪開。
這套治理體系,迅速取代了各地舊有的秩序。
統一的律法、貨幣、教育體系得以貫徹,淮安強大的工程部隊和行政團隊如同精密的手術刀,修復著舊時代留下的創傷。
能源網、交通樞紐、數字基礎設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連接起各個城市。
割裂的浮島正被重新編織成一個整體。
他們也遇到了舊勢力的反抗。
但在擁有呂誠百分之一實力,戰無不勝的密特拉面前。
一切都是徒勞。
對于投降的新世紀三大巨頭。
共和國並未采取簡單的消滅或流放政策。
天和重工憑借其率先投誠,保留了相當程度的產業核心和技術團隊,目前仍是浮島第一的重型工業集團。
雖受監管。
但享有較大的運營自主權。
主要負責高端裝備制造、能源項目和天瓊座的維護運營。
成為新工業體系的支柱之一。
秦河本人則獲任共和國高級顧問,地位尊崇,但實權已被巧妙限制,其影響力被約束在技術和經濟領域。
與天和不同。
維恩科技的核心資產和研發部門被拆分重組,融入淮安新成立的浮島先進技術研究院,專注于醫藥、生物科技和部分非軍事尖端科技的研究。
布魯斯在嚴密的監控下,擔任研究院的名譽院長之一。
其政治影響力被徹底剝離。
維恩的品牌逐漸淡出,家族遺產以技術的形式服務于新社會。
李氏生物是最慘的一個。
因其在東淮城事件中的罪責被公之于眾,受到的處置最為嚴厲。
生物研究部門被徹底解散,相關敏感技術被封存或銷毀。
家族資產大量充公。
用于賠償東淮城受害者後代及支持公共衛生事業。
李玨及其核心決策層被軟禁,接受長期調查。
李氏名存實亡。
其殘余勢力被連根拔起,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