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看清來者,這才顯得尷尬的笑了笑,解釋道︰
“啊哈哈......實在不好意思,拜倫冕下,我只是情不自禁地這麼覺得。如果在下的話有任何冒犯之處,還請您多多包涵,在下願意向您致以最誠摯的歉意。”
“哼~我倒是希望,你們兩個能夠走到同一條道路上......那會比較安全。”
“......是。”
接下來,萊爾丹沒了歇息,繼續東奔西走,但這次他心中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有些奇怪的是,仿佛今天在場的賓客們都心有靈犀一般,當那些被拜訪過的賓客,再次見到萊爾丹前來時,與之前的態度相比,大多數賓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然而,並非所有賓客都如此,仍然有一部分賓客的態度和之前毫無二致。
對于這些賓客,萊爾丹心里很清楚,彼此之間的情誼恐怕也就到此為止了。
畢竟,如果連當前的局勢都看不明白,那那些家伙注定只能停留在原地,甚至連合作的資格都不具備。
沒過多久,萊爾丹便抵達了南方因佛羅的代表處......
事實上,佛修一直以來都是最為團結的群體,這在四方勢力的範圍內都是極為罕見的。說實話,單就這股團結一致的力量而言,確實給諸多勢力,視為一種巨大的麻煩。
不過,現實情況卻是,那些出家修行的佛修們真正將慈悲為懷的理念融入到了現實的一言一行之中,佛修的所作所為皆是出于內心的信念。
幾乎不會出現什麼重大的問題來。
萊爾丹仔細觀察了這次前來的佛修類別,通過那些言行舉止,和明顯的衣物方面,他很快就分辨出這些佛修究竟屬于哪一類,從而也明白了南方因佛羅表達的意思。
但萊爾丹還是想要勸說一番。
“天音前輩,晚輩有一要事相談,不知可否與晚輩我相談一番......”
萊爾丹面色不變,但態度謙恭地微微行了一禮,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股真誠和懇切。
天音佛見狀,這才緩緩動身。
然而,他並沒有像常人那樣站起身來走動,而是依舊端坐在蒲團上,雙手合十,掌心的“佛印”微微亮起——這是因佛羅的一種特殊技法。
天音佛的聲音仿佛浸過蜂蜜的菩提子一般,溫潤而柔和,仿佛能融化寒冰︰
“史聞少爺,貧僧前日送來的生機蓮種子,不知是否已經發芽了呢?”
萊爾丹微微點頭示意,表示肯定,然後才回答道︰
“前些時日,但卻時間短暫,生機蓮的種子確實重要,可時間不等人。自然成長也確實需要一些的時間。不過,現在正是一個絕佳的時機,您覺得呢?”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接著又補充道︰
“我已經讓僕役將這些種子種在了靜思院的‘聚靈陣’中,那里的靈氣濃郁,對生機蓮的生長非常有利,目前它們的長勢非常好。”
天音佛這期間沒有說道些什麼,只是等待萊爾丹說完,這才有了一句︰
“善哉。”
伴隨著這聲音,萊爾丹和天音佛之間的對話似乎變得愈發神秘起來。
天音佛的外表看上去與常人無異,但就在某一個瞬間,就可以發現。
所以......萊爾丹也在不動聲色之中,知曉了。
他發現自己和天音佛已經置身于宇宙深空之中,腳下不再有堅實的地面,周圍也沒有了原本的賓客。
“貧僧不知施主是何寓意。”
天音佛的聲音平靜而溫和,他開口道︰
“如若是那些,那便不必開口,想必施主也是明白,貧僧的到來,便是應答。”
然而,萊爾丹似乎並不想輕易放棄,于是,他開口道︰
“我道是,未必......”
萊爾丹似乎想要爭取一番,他繼續說道︰
“天音前輩認為,此行如何,未來又當如何?”
天音佛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
“生靈涂炭,且未來是未來,是否是必然的未來,無誰可知。但,所有的生靈都不應該成為那一位開啟血海悲劇的存在。”
萊爾丹沒有停頓,似乎是早就知道了眼前的這位天音佛前輩會怎麼開口,于是接著說︰
“可未來當如何?如果一定會發生這種事情,我想,我們可以當那一位罪人......”
天音佛打斷了他的話︰
“這便是因佛羅的意思,我們不會去做那些泯滅心靈的事情的......”
“但你們也無法置身事外,不是嗎。”
這句話像是一個沉重的嘆息,透露出的,只有兩位當事者能夠明白的特殊感覺。
“如此,亦是佛之必然,坦然面對即可......”
這句話則顯得有些豁達,似乎在接受命運的安排。天音佛是這麼說的,那麼,他是這麼認同的嗎?恐怕沒有誰能夠知曉內心的想法,但......
這似乎並不意味著無法說服的意思。
所以,萊爾丹開口道︰
“但......我是說如果,如果有你們的加入,事情會變得不一樣呢?”
萊爾丹的話語,似乎充滿了誘惑。出自史聞家族家主的子嗣的話語,這是一個假設,但卻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設想。
“......貧僧願聞其詳。”
而天音佛的這句話,這句回應!也表明了對方願意傾听,也給了說話者繼續闡述的機會。
“如果只是我們,那麼事情一定會是沒有底線的,是恐怖的,是沒辦法停下的,血與血之間,最終的結果將會是誰也不想出現的事情。如果一定要等,那麼不如現在,阻止並將其延長,直到辦法的到來......”
萊爾丹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局勢的看法和對後果的必然性地闡述。
他描述了一種可能的場景,即如果沒有外部的干預,事情將會失去控制,走向極端。
但萊爾丹繼續說道︰
“但倘若,從一開始,就有一定的標準與準則,在陷入萬劫不復前,就留有余地,那麼事情是否會變得不一樣呢?假如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提前被阻止,是否符合佛的定義呢?”
他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即如果在事情發展的早期就設定一些規則和限制,是否能夠避免最終的悲劇發生。這不僅涉及到實際的行動,也涉及到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和應用。
萊爾丹頓了頓,這時,露出了一副輕輕的笑容來︰
“您是否同意?”
天音佛沒有第一時間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在思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