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陳陽曉指中的那個人竟然完全沒有絲毫的反抗,甚至連一句求饒的話都沒有說出口。
那是一位精靈。
只見那精靈毫不猶豫地丟下手中的弓箭,然後迅速抽出腰間的匕首,毫不猶豫地刺向自己的咽喉。
剎那間,鮮血如噴泉一般從那人的脖頸處噴涌而出,濺落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灘觸目驚心的紅色血泊。那血泊迅速擴散開來,最終像是一面鏡子一樣,將周圍的一切都映照得清清楚楚。
而那幫嚴陣以待的人們,此刻的腳下已經被鮮血浸透,那濃郁的血腥味撲鼻而來,讓人不適。
然而,盡管眼前的場景如此血腥恐怖,卻沒有一個人發出哪怕一絲聲音。
整個場面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死寂之中,只有那不斷流淌的鮮血,在寂靜中發出細微的“滴答”聲,仿佛是死亡的倒計時......
“啊?我開個玩笑而已,這麼認真。消消氣消消氣......”
陳陽曉一臉驚愕地說道,同時還朝著那個精靈指了指,似乎想要解釋什麼。
然而,就在他話音未落的瞬間,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那鮮血淋灕、慘不忍睹的場景竟然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取而代之的,是那位精靈滿臉驚訝地看著自己,似乎完全沒有預料到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緊接著,他的目光與陳陽曉交匯在一起,兩人甚至對視了片刻。
此時此刻,陳陽曉和楊穗都只是面帶微笑,沒有其他任何出格的舉動。
兩人的笑容,實際上就只是禮貌的笑而已。
但不會有誰那麼認為的,在這個場景下,不會有誰那麼認為的......
看起來有些讓人捉摸不透,不知道是真心的還是別有深意。
“哎呀呀,別那麼緊張嘛......來,我們好好聊聊。”
陳陽曉打破了沉默,語氣輕松地說道。
他一邊說著,一邊朝著那間教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仿佛在邀請眾人進入教室,然後進行一場重要的會談。
那扇大門此刻就像地獄之門一樣,靜靜地矗立在那里,透露出一種神秘而又令人畏懼的氣息。
沒有更多的交流,那些來者們似乎都被這詭異的場景所震懾,但還是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地走進了那間教室。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不安,不知道等待的將會是什麼。
待到所有人都進入教室後,陳陽曉輕輕地將那兩邊大門合上,發出了“砰”的一聲悶響。這聲音在寂靜的走廊里回蕩著,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
在那個地方發生的事情,學生們完全無從得知。
在少數人知道的,某個特定的瞬間。陳陽曉悄悄的回溯了部分時空,讓那些學生們都像第一次經歷那樣離開了教室。
學生們對于正在進行的會談一無所知,那是一個與學生毫不相關的世界。
然而,這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
下課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列爾被一群人緊緊地簇擁著,就好像他剛剛的一些表現引起了幾個人的特別關注和贊賞。于是,這些人紛紛涌到列爾的身邊,與他熱切地交流著。
有人熱情地說道︰
“你好啊,同學!剛剛你的表現真是刮目相看,讓人眼前一亮呢!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和我們一起去做一些有趣的嘗試呀?”
另一個人也趕忙搭話︰
“不好意思打擾一下哦,同學。我覺得你好像有一種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的特殊能力呢,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合作哦。就當是交個朋友嘛,怎麼樣?”
還有人笑著打招呼︰
“你好呀......”
“嗨......”
“.........”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列爾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盡管有些艱難,列爾還是努力應對著。但他剛剛從那片神秘的森林走出來,竟然能夠如此順利地與外界的貴族子弟們交流,這對他來說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了。
眾人們談論的內容大多是關于法力和法術方面的,這可能也是列爾能夠應對自如的原因之一吧......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群體就在這熱烈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誕生了。
這個小群體的形成非常純粹,沒有太多復雜的因素。在學生時代,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考慮太多,這幾乎可以說是年少時少有的“特權”了。
沒過多久,就有人直接從懷中掏出一根法棒。這根法棒可不是普通的法棒,雖然它通常被用作一次性的簡易施法輔助道具,但在這些學生手中,它卻顯得格外不同。
這些法棒大多是由極其珍貴的材料制成,而且還耗費了巨額資金進行打造。因此,它們的實際效果要比絕大多數真正的法杖好得多。
一些人取出法棒後,毫不猶豫地在空中揮舞了一兩下。
只見一道符文驟然閃現,仿佛是被召喚出來一般。隨著眾人的交流和討論,越來越多的符文被添加進來,它們相互交織、融合,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群體。
這個群體不斷地修修改改,時而增添一些符文,時而調整它們的位置和排列。經過一番折騰,最終呈現出一個怪異模樣的圖案。
然而,若要說這個圖案是一個法陣,似乎又有些牽強。
因為它並沒有像正式的法陣那樣,通過法力流線將各個符文的作用連接起來,也沒有對符文的排序進行進一步且正式的排序優化。
所以,眼前這些符文交織在一起,與其說是一個法陣,倒不如說是某本書籍的內容被硬生生地寫在了空中。
眾人強忍著內心的沖動,努力克制住想要直接嘗試的念頭,然後毫不猶豫地朝著法師法術測試場奔去。
而這個測試場有一個特別的名字......
“法財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