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的第一道光透過窗欞,將巡按司染上一層金黃。
林清梧從史案卷宗中抬起頭,眉頭微蹙。
手中的密語紙條墨跡猶腥,竟出自已故的禮部侍郎柳懷瑾之手。
她不由地憶起幼年時,父親時常提起此人如何多次暗中相助,使得林家避開明槍暗箭。
不料,如今這位昔日恩人竟成了嫁禍的工具,疑點重重。
沈硯之悄然潛入柳宅,舊日的宅院寂靜而荒廢,似乎凝固了時光。
他輕輕推開書房的門,滿室塵埃隨著窗啟的微風四散而舞。
日光在書櫃上劃出一道道斑駁。
沈硯之目光銳利,在書架的夾層發現一封被封存的未寄密信。
信中的內容讓他心中一震——柳懷瑾因極力反對太子即位遭到中傷誣陷,最終累及林家。
柳懷瑾臨終嘗試將真相托給林父,但途中竟被截殺,竟未成事。
“這其中必有隱情。”沈硯之微微低語,手捧那封信,心中翻涌著復雜的情感。
他知道,這封信是揭開冤屈的關鍵,雖然略顯老舊的信紙傳來一股淡淡的草藥香,卻無法掩蓋字里行間的沉重悲傷。
與此同時,林清梧巡視文道試煉院,利用一個合適的時機召見了柳懷瑾之子柳承恩。
柳承恩身姿挺拔而不失儒雅,在清梧面前顯出幾分坦然之色。
在一番言辭機鋒之後,林清梧敏銳地察覺到,柳承恩似乎並無敵意,反倒在談及父親舊事時眼含深意,透出一絲難以言喻的復雜感情。
他聲稱願意父親遺留的證據副本——那是雨中的一步值得搏的棋。
“若我們合作,共求公道,或許能夠揭清當年泥濘。”林清梧將話鋒輕落,淡雅平靜,點到即止。
這朵隱忍伶俐的孤鳳似乎找到了同赴黎明的盟友。
彼時的沈硯之,仿佛不止揭秘過去,他的智慧觸角早已伸向權謀暗流之處。
他發現兵部尚書私下與邊疆將領走動緊密,像是有意圖圖謀不軌。
事態逼人,他毫不猶豫地密報皇帝,同時與北境軍聯絡,以防不測變天。
風雲暗藏,靜候發軔。
當夜一輪孤月高懸,涼意燻得人獨醒。
沈硯之坐在書房中,手中密信被北境風雪磨礪得愈發松軟,紙上的字跡,有著未解的承諾。
他在月光中灑下尋索的影,只待清晨無畏的交錯。
窗外的夜如墨,屋內幽影重重。
那支鋒利的筆,此刻徐徐舉起,只為在初陽中宕起驚濤之勢。
他微微一笑,手中的信仿佛指引著方向,他的眼中閃爍著堅定,“清梧,或許我們該趁早……將此塵封之事,為天下曙光。”
窗外,夜幕漸退,隱隱的光亮預示嶄新的篇章。
林清梧與沈硯之一同在護佑蒼生的路上並肩而行。
未曾遠去的雷聲,被銘刻進未來之章,書下無怨無悔的浩然情懷。
未來的路,雖險阻重重,卻因微光而愈加分明。
廣寒宮燈下,簇杯齊舉,宮宴如火如荼。
燈火通明間,林清梧著一身素雅宮裝,立于眾人之間,含蓄卻不失星芒。
她那雙銳利的眸子像黑夜中的星,片刻不離當朝皇帝的面容。
觥籌交錯中,她緩緩步出,價值百萬的佳人一襲白衣如雲中仙子。
當她開口獻詩《憶往昔》,字字如珠,詩句間隱隱透著一派俠肝義膽。
即使是妝點盛宴的絲竹樂聲,亦被她“借古諷今”的強有力節奏壓制得無聲,令滿朝文武無不側目。
她以“昔年高堂多不測,如今遺孽未得清”為引,直點柳懷瑾一案的種種冤屈,猶如在水面投下巨石,泛起圈圈漣漪,激起百官憤憤低語。
皇帝威嚴面孔短暫陰沉,卻在林清梧肅然曲終之時徐徐展開,復雜莫測間,卻含著一絲認真。
他揮手示意,旨意匆匆落下,命人重審柳懷瑾一案。
眾人屏息,細雨欲來風滿樓,緊張氣氛令人窒息。
宮宴散去,月夜無聲,唯有竹影婆娑。
緊密的腳步聲劃破寧靜,柳承恩于京郊醉夜街頭,獨自行至昏暗小巷,他同林清梧那一番話猶言在耳——豈非公道自在人心。
然而,猛然黑影一閃,刀光欺身,他來不及呼救,便感一絲鈍痛透腑,掉入無邊黑暗。
凶手遁去無蹤,留下一枚四周染血的鳳凰玉佩,被月光襯得熠熠生輝,那是林家祖傳之物,千年未有遺失。
黑夜降臨,滿城皆寂于風中,仿佛天地之間只剩那枚玉佩的微光。
秋風吹拂,似乎在警告著——“清梧,你當以何為戒?”,余音繚繞,影隨夜綴,書下最後的神秘印章。
喜歡孤鳳棲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孤鳳棲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