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試的第一天,午後最後一題策論發下,《問江防水利得失》。
三郎想起小時候阿爹和村里的叔伯們一起,將泛濫成災的河水想出諸多辦法才利用成灌溉農田、洗衣、吃水……
三郎以河概江,在稿紙上先列三表水勢、工費、田畝損益;再引《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指出“束水攻沙”乃古法,卻不可照搬。
三郎提出“築堤與留灣”並舉,寫到激昂處,也僅止于“若使江得其所,而民安其居,則國賦不期增而自足矣。”
論畢,三郎仍平心靜氣,將稿紙校對一遍,確認無誤後,謄寫題卷上。
考棚內的幾百考生,只有三郎是農家子,就最後一題治理江水的策論,就將他從小在村里親眼目睹、河水從災害變為被合理利用,三郎的治水之法毫無疑問脫穎而出!
未時末,所有的題卷三郎都答好,又把稿紙折成小方塊,放在桌子上,留待閱卷官復核。
三郎閉目端坐,考場里的六個時辰內只吃了一個饅頭充饑,大腦高強度的答卷,現在才感覺饑腸轆轆,有些疲乏了。
遠處傳來收卷鐵叉拖動的聲音,監臨官至每一個考棚前,高喝一聲“封卷”,便有差役將三郎的題卷糊名,收走。
三郎隨前面的考生一起,提著考籃朝貢院門口走,隊伍里都很安靜,魚貫而行。
離開棚舍區前,幾乎所有考生都回頭望了一眼考棚,三百多考生里,第一場考試就會淘汰三十多名考生,被淘汰了自然就不必參加下一場考試了。
三郎記起夫子和柳山長的叮囑,“平心,一步一步走完三場!”
隨著散場的隊伍,三郎出了貢院。暮色下,考生一個個尋找家人書童。
“少爺!我們在這!”墨言見到少爺了,趕緊高舉手臂呼喊起來。
三郎朝小公鴨嗓的方向微微一笑,姐夫和小文哥、小武哥都來接他了!
墨言搶過考籃提起,眼楮帶笑亮晶晶的看著三郎道“少爺,家里的飯菜已經做好了,就等你回家了!”
馮銘軒攬著三郎的肩膀道“逸塵可還撐得住?可要姐夫背你回家?”
三郎笑道“姐夫,我只是餓了,走回家沒有問題!”
馮銘軒頷首道“讀書固然重要,身體也得鍛煉。等三年之後的鄉試,將要在考棚里待九日,沒有好的身子可支撐不住!”
三郎點頭道“姐夫放心,等我進了月見書院求學,每日晨起都會和墨言一起練功夫!”
回到半山亭,飯菜果然上了桌,三郎雖然感覺餓,馮銘軒卻只許他吃七成飽。
“飯後逸塵在院子里走走,沐浴後再吃一碗餃子。夜間不必再溫習課業了,早些睡覺,明日晨起練功後再溫習!”餓狠了吃得太飽容易積食,後面還有兩場考試,馮銘軒親自監督小舅子的一日三餐。
三郎依姐夫所說,第二日上午在書房里溫習課業。對于未時貢院門口會出榜公布第一場考試結果的事,三郎沒有放在心上。姐夫必定會安排小武哥去看榜。
午膳後,寂靜的書房里傳來古琴曲“秋月照茅亭”。
正在研墨的墨言皺了皺眉頭,少爺要讀書呢,是誰在彈琴?
三郎倒是沒有受到影響,繼續誦讀《論語》,聲音朗朗抑揚頓挫。
墨言躡手躡腳的準備出書房去找彈琴人,三郎瞥一眼墨言,繼續誦讀。
墨言順著琴音來到後院,牆角的梔子花開得很茂盛,散發出濃烈的花香。
墨言打量對面的宅子,窗戶緊閉,琴聲正是從里面傳出來的。
想必是誰家的小姐閑來無事,彈琴解悶兒吧!想到是位小姐,墨言只能喪氣的往回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遇上難纏的女子,你央求她別彈琴,只怕她卻更來勁兒,故意亂彈一通才麻煩。
墨言回到書房,三郎已經在書桌上練習寫誥表了。“自己不能平心靜氣,去自尋煩惱又是何必?”三郎頭也不抬的道,“這半山亭的對面是月見書院的夫子居所,彈琴的要麼是夫子,要麼是小姐。況且就是左右隔壁的鄰居在彈琴,墨言你還能上門讓他們不能彈麼?他們在自己的家里做任何事都可行。”
墨言垂下小腦袋道“少爺說的是!是墨言魯莽了!”
此時貢院門口的告示欄前已經圍滿了等待貼榜的考生及家人了。
馮武站在最前面,听千金台賭坊的人正在低聲閑聊。
“今年的院試,大爺準備以案首大熱人選開盤口。你們幾個混到考生中去,听他們提起的人選各有哪些?再派人去摸摸底細!”領頭的人壓低聲音吩咐道。
“是!何管事!”賭坊的打手立即四下分散開。
馮武心中一動,千金台壓案首人選,舅少爺才最有可能是案首啊!等千金台開了盤口,定要二少爺去下注一萬兩,這才是穩賺不賠的賭錢啊!
很快等待看榜的人群中議論開了“鹽城的梅公子,號稱小諸葛,這次定是院試案首!”
“那可不一定!通判府的三公子張子攸,在府學一直位列前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哈哈哈!我們鹿城的明二公子才是案首人選!”
“還有我們雲城的胡逸塵極有可能是案首!”
……
很快千金台的管事掌握了幾個名字,隨著官差張貼紅榜,對照第一場考試上榜的名錄後,管事帶著打手退出了看榜人群。
馮武從紅榜上看到了剛才提出的大熱人選名錄。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舅少爺!
人群中也有嘆氣聲和失望的痛哭聲,毫無疑問那是榜上無名的考生。
第一二場考試不分排名,只要上榜者都有資格參加下一場考試。
馮武回到半山亭見到馮銘軒,因為興奮臉頰通紅“爺!舅少爺上榜了!”
馮銘軒瞥一眼馮武道“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麼?”
“爺!還有一事!”馮武高興的道“千金台賭坊針對院試案首,設了盤口呢!我們要不要去買舅少爺的注?”
“嗯——?”馮銘軒哼笑一聲道,“千金台倒是會跟風!只是小武啊!我們馮氏的家規是不能涉賭!”
馮武咽了咽口水道“爺,我們不賭,但是可以幫舅少爺下注啊!爺您想想,這可是千載難逢的發家機會。舅少爺還要參加鄉試、會試、殿試,要娶妻生子,就是做官了也需要安家銀子!
爺,靠親家老爺養羊賺銀子,這哪里夠啊?”
馮銘軒笑道“小武操心的挺多啊!不是還有你家爺麼?舅少爺的事兒,自然是我的事兒!”
喜歡禾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禾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