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的麻糖鋪子里自從有了馮丙和馮水姐弟倆照顧生意,年底鎮上的訂單,奶娘夫妻倆和馮水姐弟倆都是早早就完成了。
兔兒嶺鎮各鄉村買年貨的婦人,在麻糖鋪子里沒有見到俏東家夫妻倆,都覺得好奇了。
婦人們邊排隊買麻糖,邊小聲嘀咕起來“誒,大竹家的,去年都說麻糖鋪子里的東家娘子成親幾年沒有生孩子,是東家的原因。今年鋪子里不見東家和東家娘子的身影,莫不是兩口子鬧掰了?”
大竹家的把頭上的布巾往下拉了拉,壓低聲音道“黑炭家的你管這些做甚?”她可不想嘴碎東家娘子的壞話,就是要說也把麻糖鋪子里多給的一塊麻糖領到手再說,一塊麻糖就是一個大錢!
呵呵,每年買年貨,麻糖鋪子里都會多給一塊麻糖。去年就有很多嘴碎的婦人沒有領到。
排隊的婦人們都想起了這一茬,全都抿緊了嘴巴。
馮水瞥了一眼黑炭家的,將稱重好的麻糖放進她的竹籃里,還是多送了一塊麻糖道“嬸子,你沾沾我們東家的喜氣吧!我們家的少夫人懷了身子,正月啊,小主子就出生了!”
馮水的話不亞于往平靜的河水里擲了一顆大石頭,排隊買麻糖的婦人都驚呼出聲道“喲!不是說你們的東家生不了孩子麼?”
“就是!去年鎮子上都傳遍了麻糖鋪子里的東家生不了孩子!”
“哎喲,這東家的脾性真好,任由人編排他也不出來辯一辯!”
奶娘笑呵呵的道“嘴巴長在你們臉上,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唄!我們東家哪里會把閑言碎語放在心上?我們東家這就是肚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婦人們嘻嘻陪著笑臉道“那是!那是!”
胡家村的婦人得意洋洋的道“東家娘子可是我們村的福女!她在城里過著享福的日子,哪有功夫理會你們這些長舌婦嘴碎的編排!”
大朱氏從禾娘家里回村後,賴不住村里婦人的詢問,把禾娘家氣派的大宅子、氣派的家具,以及幾十個奴僕服侍禾娘的事兒都說了。
然後胡家村的人沒去過禾娘家的,全都開了眼。任他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幾十個奴僕服侍禾娘夫妻倆的場面來。
胡老二親自把四只大公羊、一籃雞蛋、一籃鵝蛋、四只大鵝送去了女婿家。雖然女婿家不缺這些,可這畢竟是他親自喂養大的。
村里的婦人懷了孩子都不吃兔肉,害怕長豁嘴,胡老二也沒有給女婿家送兔肉。
馮銘軒將菊韻嬤嬤準備好的給岳父家的年禮都送進騾車里,連兩個舅舅家,大伯和大寒家都準備了。吃的、喝的、孩子玩的、穿的全都有。
胡老二看著騾車里的幾個大竹筐,眼皮子直跳道“軒兒,胡家村的規矩是女婿送年節禮最多只送三年!哪有像軒兒這樣一直送的?”
馮銘軒微笑道“岳父,這雲城哪有泰山大人給女婿送年禮的,可岳父還不是送了小婿許多年了,各是各的風味,都是心意。”
胡老二……
早知道他還不如不給女婿送羊了。
嘿嘿!收就收下吧!省得女兒惦記家里。
三郎和墨言背著包袱騎馬跟在胡老二的騾車後面一起回胡家村。
縣學放假了,三郎的年考成績又是甲等。阿姐懷上了小外甥,正月間就要分娩了,快十六歲的少年暗中憂起了心,打定了主意大年初一去浮空山上香,替阿姐求一道平安符。
馮氏小二房從豐園到鎮上和城里以及府城的麻糖鋪子,今年都獲得了豐收和盈利增加。
總的來說得虧有了生姜,姜香味麻糖那若有若無的姜香味更讓百姓們喜歡,而現在備有充足的生姜,再也不缺原料,每間鋪子都加大了制作,不再是定量供應。
二房喜氣洋洋的準備過大年,喜氣洋洋的迎接小主子的到來。
城南老宅
大少爺馮銘睿每天都是天不亮離家,天黑了回府,倒不是作坊里非他守著不可。
實則是他每天要躲著官媒。
趙家的嫡小姐,錢家的嫡小姐,孫家的嫡小姐,李家的嫡小姐……
都是十五六歲才及笄的女兒家,論家世有家世,論相貌有相貌,家家請媒人上門說媒。
馮老爺和馮夫人每天坐在主院里接待官媒,陪笑道“王姐姐,趙家的小姐太小了,才十五。犬子已經二十有七,有三個孩子了。趙家的小姐不合適……”
“馮夫人啊!這你就有所不知了。男子大些好啊,會心疼小妻子不是!再說趙小姐知書識禮,定會把三個孩子視為己出。”王媒婆笑眯眯地勸道。
“唉……王姐姐,哪個女子會把前面的孩子當做親生,何況還是三個!不妥不妥!犬子配不上趙小姐!”馮夫人賠著笑臉拒絕。
王媒婆訕訕而去。
隔日王媒婆又來,趙小姐換成了錢小姐,馮夫人又是賠著笑臉拒絕。
夜間,馮老爺和長子道“睿兒啊!你得拿個章程出來,這幾日為父和你娘回絕王媒婆很多次了!既然你和二院的曹小姐情投意合,將她娶進門就是了!”
馮夫人也道“兒啊!剛給張氏休書時,你顧慮張氏當時懷著修齊,怕她走了極端,沒有迎娶曹小姐進門也是情有可原。
現在張氏離府兩個多月了,靈芝與曹小姐相處得甚好,兒啊,你還在猶豫做甚?難不成我兒對休棄張氏心存悔意?還想接回張氏不成?”
馮銘睿擰眉道“阿爹阿娘,張氏既已出門,兒子從未想過與她破鏡重圓!”
“難不成我兒心中還有別的女子?你娶了曹小姐進門,再納個妾室,我與你阿爹都不會有甚話說。”馮夫人疑惑的問道。
“阿娘,兒子的心中哪里還有別的女子?兒子被張氏都嚇破了膽,實則是有些擔心。”馮銘睿嘆氣道,“女子善變,想當初張氏與兒子也過了幾年好日子,可突然地她就耍心機,使手段。兒子害怕再娶一個回家,又會重復張氏的路。阿爹阿娘,兒子不想續娶了,兒子帶著靈芝、修余、修齊過吧!”
馮老爺沉聲道“睿兒此言差矣!你才二十七歲,這麼大的家業,身邊豈能沒有佳人相伴?至于我的乖孫女和乖孫,不是有為父和你阿娘嗎?”
喜歡禾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禾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