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你娘親與家里人不睦,故意攪得家宅不寧,她和你的三姨母一起,將你二嬸逼走,害你二嬸險些出了意外。
本來你爹爹和二叔分家了各過各的,互不干擾,偏偏你娘親企圖將二嬸趕出我們家,讓你的三姨母取而代之。靈芝你覺得你娘親做得對否?”馮夫人撫摸著孫女的發髻柔聲問道。
靈芝低頭摳著指甲,搖了搖頭。
“還有一事,阿奶也得告訴靈芝。你和修余的私庫,從出生到過生辰收的貴重金銀細軟,都被你娘親偷偷經商隊鏢師的手送去了你外祖家!孩子,竊盜觸犯了律法,就是一家人的物品,不問自取即為偷!
孩子你現在不到八歲還小,如若被你娘親教導成與她一般的性格,才是害了我的乖孫!
你爹爹就是休了你娘親,因為她生了你們姐弟三個,我們自是不會不管你娘親的。你阿爺在府城給你娘親買了宅子,送她兩間鋪子,她的嫁妝和奴僕我們馮家全都讓她帶走。
有鋪子收租金度日,有奴僕侍候她,靈芝不必擔心你的娘親!
孩子,很多道理你現在不明白,你和阿奶住在一起,由阿奶親自教導靈芝!等靈芝長大後,自是明白你父親的苦衷。”
靈芝松了一口氣,原來阿爺還是會妥善的安置好娘親讓她衣食無憂,就算娘親離府後的日子遠不如現在,也不至于住在外祖家寄人籬下。
馮夫人抬手,掌心撫過孫女的鬢發溫柔道︰“從明日起,每日辰正、申初,祖母教靈芝書、儀、德,循序漸進。你母親不在,祖母便是你的先生。”
靈芝脆生生的道︰“是!祖母!靈芝記下了。”
翌日辰正,靈芝穿月白紗衫,鬢邊別一朵小小素馨,在書房規規矩矩行禮︰“祖母安好。”
馮夫人微笑著坐進圈椅里,先授班昭《女誡》,卻不照本宣科,只揀“專心”一章︰“古者生女三日,臥之床下……明其卑弱,而教以謙下。”
講到此處,馮夫人抬眼,看靈芝悄悄攥緊袖口的小動作,忽問︰“靈芝可知,‘卑弱’二字,並非教人一味低頭,而是先知己短,再求長進?”
靈芝抿唇,半晌才答︰“孫女明白。娘親……娘親縱有千般錯,也生我養我,教我識字,我不該因她之過,便自棄所學。”
馮夫人頷首,繼續溫聲教習《女誡》,祖孫倆相處倒也溫馨。
到了申初,祖孫倆在書房里,教習禮儀。書房點了一盞琉璃燈,燈旁設一蒲團。
馮夫人先示範行大禮︰肅立、斂衽、俯首、頓首,每一叩都有節拍。“女子行禮,不在低頭,而在抬眼時仍知天地廣闊。”
靈芝照做,鬢邊素馨花瓣落在燈影里,像點點落雪。
禮畢,馮夫人握著孫女的小手,語重心長的道︰“今日祖母教你閨閣禮儀,望靈芝今後以禮立身,以德傳家。這是我們馮氏的家規,靈芝以後的言行舉止都代表著我們馮家的顏面!”
靈芝頷首道︰“祖母,孫女記下了!”
學習結束,靈芝心疼的攙扶住祖母回她的房間。祖母的身體不如從前了,靈芝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回到寢屋,馮夫人坐在榻上,靈芝貼心的為祖母捶背,還要緊張的問道︰“祖母,孫女沒有捶疼你吧?”
馮夫人哈哈笑道︰“乖孫,你這點力道捶不疼祖母,祖母的心里啊,舒坦著呢!”
馮銘睿從作坊回來,來四院給父親母親請安。
靈芝見到眉宇之間露出疲態的父親,心疼不已,父親每天在一個又一個的作坊間巡查,回到家中,身邊沒有人陪伴……
靈芝想起每次二叔二嬸回來時,都是手牽手一起走。而父親休了母親,連個牽手的人都沒有。
靈芝捧起丫鬟泡好的茶,端給馮銘睿道︰“爹爹辛苦了,您喝茶!”
馮銘睿接過茶盞看著女兒微笑道︰“小心茶水燙了手!哈哈,靈芝知道心疼阿爹了!”
靈芝站在馮銘睿身邊,仰起小臉看著他道︰“爹爹,靈芝要早些和祖母學會看賬本,打算盤,幫您查查賬!”
馮銘睿欣慰的笑道︰“好啊!想不到我家的小丫頭懂事了!”
靈芝低下頭,靦腆的笑了。她思忖著,如若修余有她這麼大了,定會幫阿爹做很多事了!她是阿爹的長女,阿爹為這個家辛苦的操勞,她應當幫助阿爹照顧好弟弟,照顧阿爺阿奶!
一日,祖孫倆坐在廊檐下做針線活兒,天空中飛過雁群,祖孫倆齊齊停下繡花針,抬頭觀看。
馮夫人微笑問道︰“乖孫想想天上的雁陣為何成人字?”
靈芝擰眉想了想回道︰“互相助力,才可遠行。”
馮夫人微笑著頷首道︰“乖孫且記住今日之答,日後無論順境逆境,皆需借力,也須成人之美!”
祖母的話很深奧,靈芝似懂非懂,卻銘記于心。
她在漫長的一生中,每每遇上事兒時,都會記起祖母今日的話,然後所有的事兒都迎刃而解……
因父親母親婚姻的變故,不到八歲的富家小姐,一下子就懂事了。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靈芝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每日晨起先給祖父祖母請安,再去前院給父親母親請安,陪著修余吃早膳,再去奶娘那里抱抱二弟。
然後她和祖母一起學習女四書,同曹先生學琴,同繡房娘子學做針線活兒,同祖母學習規矩禮儀,學習看賬本做賬,掌家……
有馮夫人的親自教導,靈芝的變化,令府里的奴僕都驚嘆不已,大小姐聰明善良,行為舉止有大家閨秀的風範了,可她明明還是八歲的小女娘!
那個曾經初聞母親被休,抱著斷弦的琴痛哭失聲的八歲女孩,如今能穩穩坐在荷塘水榭,指尖起落,琴音從指間傾泄而出!
住在豐園避暑的馮銘軒和禾娘,直到九月底才回到城北桂花巷的家中。
九月里家主陪著主母在莊子上養胎。
管家去兔兒嶺鎮已經收購了山果,釀下了良緣紅。當然,令雲城小兒郎們懷念的芝麻糖串又上市了。
紅艷艷的芝麻糖串,酸甜可口。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是小兒郎們“咯 咯 ”歡快吃糖串的聲音。
氣派的檀木馬車路過城北馮記麻糖鋪子時,禾娘從車窗里看到排隊買麻糖的客人舉著糖串,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下口水,然後她的眼楮瞪圓了,驚喜的拉緊了相公的衣襟道︰“相公,動了,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