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進入雲城,大寒夫妻倆再也不像第一次進城時那麼激動。
大寒牢牢的記下了馬車進城的路線。在城門口,他看到很多在等著城里人請做幫工的漢子,他們的臉上都是焦急的神情,想來也是不好找零工做的。
城里街道兩邊的攤位,琳瑯滿目的物品,朱小草再也沒了看熱鬧的心思。
再次進城,還是小姑子張羅的,這人情越欠越多了,光是去回春堂看診,診金也不低。
唉,要是能找到什麼事做,賺些銀子才好。家里的秋收結束後,就是冬播,冬播結束只能貓冬了。
馬車從南大街拐到東大街,一路前行,大寒暗中記著路線,雲城看似錯綜復雜,只要順著主大街走,不進巷道,還是很好記路的。
東大街的盡頭,很是清幽,“回春堂”三個大字,大寒雖然不認識,但這個地方三個月前來過了,大寒還是記得的。
順子把馬車停穩後,大寒打開了車門,率先下了馬車後,再轉身抱著小草下來。
順子在心里偷笑,這二舅子倒不似一般的農夫那般迂腐,還知曉疼惜婆娘。
順子拴好韁繩後,從側門帶著大寒夫妻倆進了院子。
馮銘軒和禾娘正坐在診室里飲花茶,劉逸凡又替禾娘把了脈,他臉露笑意道︰“弟妹的癥狀好了不少,藥膳吃完正月就可以停下來了。過了正月日常稍微滋補即可!”
藥膳還要吃到正月,還有三個多月,禾娘松了一口氣。
馮銘軒也緩了一口氣道︰“多謝劉兄了,內子的身子眼看就要調理好了!說吧,怎麼感謝劉兄才好!”
劉逸凡輕笑道︰“臘月十八日,愚兄大婚,軒弟陪愚兄去親迎花轎吧!弟妹同去家里喝杯喜酒,以後弟妹可要同你嫂子多走近些才好,你們倆也能閨中做伴兒了!”
禾娘起身盈盈一禮道︰“多謝劉兄的美意!”
小桃扶著二少奶奶坐到二少爺身邊。
馮銘軒拉著禾娘的手,輕輕捏了捏。妻子同大嫂不能交好,听聞劉兄的未婚妻可是個好性子!定會同妻子相處融洽。
以後娘子也就有了閨中密友。
談笑間,順子帶著大寒夫妻進來了。
馮銘軒和禾娘起身,同二哥二嫂打了招呼,劉備微笑著奉上了茶水。
劉逸凡招呼小草就坐看診椅子上後,朱小草的右手也枕在了脈枕上。她的心里是慌亂的,又充滿了期待。
劉小大夫的手指輕輕搭在朱小草的脈門上後,微閉雙目診起脈來。
屋內安靜極了,只听見眾人輕微的呼吸聲。
大寒的眼楮緊緊的盯著劉小大夫的臉,企圖看出些什麼來。
只是經過了幾個月的沉澱,劉逸凡同他的父親一樣,看診時再也不流露出表情了。
父親教導他,大夫看診時,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都會引起病人脈搏的變化,從而發生誤判。
父親教導他,一個好的大夫,就得控制好臉上的表情。
過了好一會兒,劉逸凡才緩緩睜開眼,收回手指。
大寒和小草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大寒吞了吞口水,緊張地問詢︰“大夫,我家娘子的身子可有不妥?”
劉逸凡微微一笑道︰“朱娘子吃了家父三個月的藥,身子已無大礙。只是切記,小日子來時,禁用冷水,尤其是冬春兩季,要保暖忌受寒。”
小草正想問什麼是小日子,就見禾妹妹朝她微微搖頭,她止住了要問出口的話。
“劉兄,我二嫂可還要吃些藥物?”禾娘輕聲問了一句。
“不必了,冬日里,每晚喝一碗生姜紅糖水即可。是藥三分毒,身子既已恢復,就不必吃藥了!”劉逸凡溫聲道。
“大夫,我是不是可以揣娃兒了?”听說不必吃藥了,小草有些高興又有些忐忑,激動嗓門大了起來。
“自是可以!”劉逸凡點點頭道。
“多謝劉大夫!”小草騰的站起身,對著劉逸凡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般熱情的道謝,劉逸凡倒是第一次遇見。他的心里有些激動,醫者,懸壺濟世,讓病患重燃希望才是職責所在!
大寒也是激動的搓著手連聲道謝,這小劉大夫真厲害,這麼年輕就能替人診病,了不得!
這次沒有開方子抓藥,劉逸凡算是義診。
順子和馮武駕著馬車慢悠悠的上了東大街,往城北而去。
壓在心里的石頭終于卸下了,禾娘的心情好了不少。
回到桂花巷的家里後,家僕們忙完自己的分內事,都在西廂房的廳屋里掏挖山果核,然後再送去麻糖鋪子里做成芝麻糖串售賣。
大寒和朱小草也是閑不住的性子,坐在一起幫起忙來。
本來他們倆現在就想回家的,奈何妹妹一再挽留他們住一晚,明日早膳後再讓順子送他們回去。
大寒告訴妹妹,二叔家的谷子已經脫粒曬干入庫了,今年不是兩個舅舅來幫忙的,是一水和二河兩個表哥來的。
禾娘了然,舅舅都是四十多歲了,也不能過度勞累了,好在表哥們都立起門戶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于二哥說的想來城里做工的事,禾娘沉吟片刻後道︰“二哥和二嫂成親還不到一年。二嫂的身體剛好,二哥要是進城來做工,二嫂一個人料理家里忙不過來。
家里又是驢子和雞、兔子,還要種菜,二嫂的身體不能受寒,她一個人在家什麼都要自己去做,沒有幫手我覺得不妥。”
大寒一听,確實不妥,他只是想著賺銀子,完全忘記了劉大夫的叮囑。
大寒嘿嘿嘿笑道︰“還是妹妹聰明,二哥沒有思慮周全。”
禾娘溫聲道︰“二哥不要急,你們現在的日子比阿爹當年分家時好了太多。
糧食夠吃了,多余的曬干了存放在地窖里。收成好的時候也要有長遠的打算,做到家有余糧心里不慌。”
萬一有收成不好的時候,日子就難過了。這句話禾娘沒有說出來,農戶在地里刨食,靠老天爺的賞賜吃飯,家中沒有糧食,才是最大的難題。
大寒感覺妹妹變了很多,沉穩大氣,考慮問題很周到細致。
尤其是妹妹遇事不慌不忙的樣子,再急的事,都能讓人安心了。
現在是收獲的季節,家家不會缺糧。禾娘給大伯、二哥,兩個舅舅家分別送了三匹布,一匹粗布,兩匹棉布。
每個人都能做一件新衣過年了,不缺衣服的隨他們自己安排了。
禾娘給阿奶和兩個嫂子、兩個舅娘,各準備了五斤紅糖。
糖對于農戶來說,是稀罕的吃食,更是舍不得買的,五十文一斤,夠全家幾個月的鹽巴銀子了。
翌日早膳後,順子駕馬車帶著二少奶奶準備的禮物和大寒夫妻倆,送回了胡家村。
此行總算皆大歡喜。
喜歡禾娘請大家收藏︰()禾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