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園是個避暑之地,這樣的莊園,大少爺的產業中也有數個。
馮老爺背著手走在青石板路上,看著田地里的莊稼,感嘆著老天爺有眼,今年又是大豐年!
馮銘軒學著阿爹的樣子,背著手走路,然後又微笑著回過頭看向身後。
妻子攙扶著阿娘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邊走邊輕聲的說笑。
馮銘軒暗忖,娘子的個性鮮明,對她好的人就是這麼好脾性,得虧阿娘不是惡婆婆!不然,婆媳間又處成了大嫂和阿娘的樣子。
禾娘每天早晨和傍晚攙扶著婆婆在園子里走走,婆媳倆有說有笑,竹韻和菊韻把這溫馨的相處自是看在眼里。
馮夫人見小兒媳每天按時吃藥膳,也就放下心來。
黃 和當歸雖然能調理身體,但那氣味其實不好聞。小兒媳沒有嫌棄藥膳,每日三餐,一餐都不落下,這般懂事,馮夫人自然而然會心疼禾娘。
兒媳的身子不好,不是她的錯,她也想調理好身子,為馮家延續香火。
馮夫人只是暗自祈禱,小兒媳的身子早一天恢復康健,她的孫子孫女就能早一天到來,二房就徹底無憂了!
父子倆每天都要對弈幾局,或者在田地邊走走,看看芝麻和稻谷的長勢,討論一下雲城里的動向。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相處,一直到了九月中旬,山莊上的天氣有了些涼意,馮銘軒才吩咐順子把爹娘送回了城里。
一家四口在莊子上住了一個月,避開了暑氣,重溫了親情。
老兩口倒是希望年年能來小兒子的這個莊子上避暑。實在是馮夫人與小兒媳的相處,讓她覺得是與女兒在一起。
直到馬車進了城南大院子,夫妻倆才收斂了笑意。
一進這個富麗堂皇的大宅里,有些沉悶的氣息撲面而來。
老兩口對請安的家僕們頷首示意後,直接回了四院……
禾娘則搗鼓起她收藏的果核來,每天用溫水浸泡著。馮銘軒則按妻子的想法,趕著牛車和順子一起去河里拉了兩擔沙子回來。
一進院後面的菜園里,夫妻倆整了兩壟土出來,下了底肥。
每天早膳後,禾娘都是忙著給果核換水浸泡,直到十天後,夫妻倆把幾種果核分開鋪在地壟上,蓋上薄薄的一層沙土,再鋪上一層稻草。
馮銘軒陪著妻子一起埋下了希望。
如果育出了果苗,明年三月,莊子的路邊都能種下果樹了。
果樹長大了結出果子,自己家有了各種果子吃,還能釀酒。到時,這個莊園不僅能種出糧食還能出產果子。
夫妻倆同時做起了美夢,笑得很開心,就像已經看到了滿園的碩果累累。
一直到了九月下旬,莊園里的稻谷都變黃了,芝麻也成熟了。
馮慶安排家丁們先收割芝麻,割成一捆捆的芝麻,倒立放在竹匾上,暴曬兩天後,用竹棍輕輕敲打,飽滿的芝麻粒便紛紛落下,掉進竹匾里,發出“沙沙沙”的聲響。
禾娘看著家僕們熱火朝天的忙碌,她拉著相公一起,加入秋收的隊伍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馮二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熱火朝天的場景,他雖然舍不得妻子勞累,看到妻子臉上開心的笑容,他也就沒有阻止妻子加入篩選芝麻的隊伍中了。
家中以前也種了芝麻,都是阿爹在紅薯地壟邊上抽空種的,留下第二年的種子後,還能收獲幾斤芝麻。
禾娘喜歡把芝麻炒熟,用石錘搗成粉,拌上紅糖,吃起來又香又甜…
辛苦了八天,一百一十畝芝麻全部收拾好了,夫妻倆看著家僕們一袋袋的稱重,芝麻的畝產達到了九十斤。
堆積如山的芝麻,曬干後,裝滿了一間大庫房,禾娘拿著她的小算盤,算出了芝麻的總收成,笑得眉眼彎彎!
自己家里再也不用去糧食鋪子里買芝麻做麻糖了,有了莊園,自給自足,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芝麻收進倉庫了,又要收割稻谷了。
馮銘軒看妻子躍躍欲試的興頭,立即出言提醒道︰“娘子,你是不是忘記了一件事?”其實忘記的事情還挺多的,只是娘子每天高高興興的忙碌著,他就沒有提醒了。
禾娘的大眼楮滴溜溜轉了一圈,疑惑的問道︰“相公,你且明說吧?我記不住了。”
住在莊子里,二少奶奶放飛了自我,天大地大她最大!規矩禮儀被她拋到九霄雲外了。
“二嫂三個月的藥應當吃完了吧?娘子不安排一下,接她去回春堂復脈?”馮銘軒點點妻子的翹鼻頭。
禾娘恍然大悟,放下了鐮刀,懊惱的道︰“相公,我還真的忘記了!二嫂的事是大事,那我們回雲城吧!”
二嫂臘月和二哥成親的,快一年了,她自是想早些生個娃兒的。劉大夫開的三個月的藥,自是吃完了,是要去復脈了。
眉兒和二嫂差不多同時成親的,眉兒的肚子有六個多月了,還是眉兒好福氣!
禾娘邊往一進院走,邊想著心事兒。
嘿嘿,你一個小娘子還想下水田里割稻谷!馮銘軒看著妻子的背影在心里笑了,得虧他成功的轉移了妻子的注意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往莊子上的稻谷收成不算低,馮銘軒叮囑馮慶,莊子上家僕們的吃食盡量精細些。
這五十畝稻谷,足夠二房的糧食了。
莊頭、家僕都是二房的得力幫手,他們只是沒有自由,但也是人!
馮慶連連點頭,心里是感激的。
他們都是家生子,老爺和二少爺還是給了他們月例銀子,吃穿用度都是府中的,他們也能攢筆私房銀子,生病了家主還請大夫看診,遇上這樣的主子也是他們的福氣!
馮銘軒叮囑馮慶,二少奶奶培育的果苗,每天去澆點水,保持沙土濕潤即可。
馮慶點頭應諾,二少奶奶當寶貝一樣的埋下了果核,他自然得精心看顧著。他也希望看到莊園里種滿了果樹,沉甸甸的果子壓彎了枝頭,那樣的場面很好看吧?
豐園里的最後一晚,馮銘軒又成了“壞人”。
翌日早膳後,夫妻倆收拾衣物,順子和馮武套好了馬車,主僕六人回了雲城。
九月底的雲城,秋意漸濃,桂花巷的桂花早就凋謝了。街上的落葉堆積了厚厚的一層。
宅子里的家僕們見到家主和主母回家了,自是歡喜。
馮樂稟報二少爺,他已經去兔兒嶺鎮收購山果入庫,十二大缸良緣紅已經釀上了,三個鋪子里的芝麻糖串又一次上市了。
禾娘瞪圓了眼楮,她住在豐園里忙著秋收,錯過了收購山果這麼有趣的事兒。
山果去年的收購價是一文錢兩斤,今年管家按二少爺的授意給出的價格是五文錢一斤!
喜歡禾娘請大家收藏︰()禾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