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日,風和日麗。
剛到卯時,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馮宅的雙開大門大開,喜慶的迎親團整裝待發。三十人的喜樂隊手拿著各種樂器開始吹奏喜樂。
管家老馮激動的大聲唱諾︰“吉時已到,親迎出發!”說罷點燃了鞭炮!
喜樂隊保持隊形邊吹奏邊魚貫而出。
新郎官馮銘軒頭戴翼善冠,身著圓領大紅喜服露出里面的白色交領,胸戴大紅花,腳穿皂靴,端坐在喜慶的高頭大馬上。
新郎官劍眉星目,臉帶笑容,顯得意氣風發。遠瞧著頗有狀元郎打馬游街的氣勢!
馮銘睿身著酒紅色的喜慶錦袍騎馬跟在弟弟身後。
馮順和馮樂穿著石榴紅的騎馬裝跟在大少爺身後。
接著是八名身型健壯著棗紅色短打的轎夫抬著一輛大紅花轎出了馮宅。
喜婆婆雙頰上是兩團大紅胭脂,身穿大紅衣服,腳穿大紅繡花鞋,手拿大紅喜帕,扭著腰肢跟在花轎旁邊。
小桃穿著桃紅色丫鬟衣裙,手拿粉色絲帕跟在喜婆婆身後。
最後是二十名著朱紅色棉衣騎馬裝的家丁駕駛著馬車出了馮宅。
這般聲勢浩大的親迎團,吸引了無數城里早市的百姓,大家都臉含笑意,目送迎親隊伍遠去。
成親是喜事,總能讓觀看的人情不自禁的露出微笑。
馮家的親迎團雖然沒有迎娶大少奶奶時那般聲勢浩大,但規模也不小。
因為來回近八十里的路程,大紅花轎出了南城門後,就被抬上了兩匹駿馬拉著的大板車上,等到了兔兒嶺鎮再重新被轎夫們抬著,吹吹打打的走路去胡家村。
轎夫們和喜樂隊都上了馬車。
親迎團繼續前行,新郎官的神情有些緊張,時不時回頭看向那被安置在板車上的花轎,擔心被顛簸壞了。
馮銘睿出言安慰道︰“小弟不必擔心,花轎昨天已經加固過,出不了問題!”
馮銘軒稍稍心安,馬隊走得並不快!
隊伍在村道上緩緩前行,突然前方塵土飛揚,一隊騎馬的人疾馳而來。
馮銘軒心中一緊,莫非是遇到了劫匪?待那群人靠近,才發現為首的竟是自己的好友劉逸凡。
劉逸凡穿著橙紅的騎馬裝勒住韁繩,拱手笑道︰“听聞馮弟今日迎親,特來湊個熱鬧。”
馮銘軒又驚又喜道︰“劉兄不是游歷去了?前幾日我派順子送喜帖去你家,伯父說你游歷未歸!”
“這不昨晚剛到家,听到家父說馮弟今日大喜,我一早出城守在前方等你!”劉逸凡挑眉笑道!
他對身後的隨從吩咐道︰“劉備跟著我!其他人家去吧!”
穿著石榴紅騎馬裝的劉備坐在馬上對眾人抱拳行禮,順子和他對視一眼,同時嘿嘿嘿笑出了聲。
有了好友的加入,迎親隊伍里的氣氛熱鬧起來了,大家有說有笑。
為了不誤迎親的吉時,馮銘睿吩咐稍稍加快了趕路的步伐。
離兔兒嶺鎮越來越近,馮銘軒的心也越跳越快…
因為迎親團要在家里吃了午膳再出發,黃昏時拜堂,時間充裕。全福婆婆沒有催促新娘子起來梳妝。
平時都是辰時起床,禾娘今天也不例外。先去如廁,確定肚子里沒有多少殘存的東西後,禾娘進入新嫁娘的狀態。
接著她在洗浴房里用青鹽刷牙,溫水洗臉。
再從紅木箱里取出鳳冠霞帔,胭脂首飾,足衣繡花鞋擺放在床上後,她打開了閨房的門。
菊韻嬤嬤攙扶著全福婆婆進入閨房,全福婆婆臉上滿是喜氣,她拉著禾娘的手,笑著說︰“今日是姑娘的大喜之日,等會兒老身定要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說罷,便讓菊韻嬤嬤把東西都擺好。
全福婆婆先拿起梳子,一邊為禾娘梳頭,一邊念著吉祥話︰“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
那聲音帶著歲月的韻味,讓禾娘的心漸漸安定下來。
眉娘帶著村里的幾個小姐妹進入了閨房,小姐妹們都是笑嘻嘻的看著禾娘,記住了這特殊的梳妝儀式。
隨後,全福婆婆開始為禾娘涂抹胭脂,輕點朱唇,再為她戴上鳳冠,披上霞帔。每一個動作都細致入微,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寶。
菊韻嬤嬤在一旁不時遞來東西,嘴里也不停夸贊著禾娘的美貌。
頭上三斤多的鳳冠才戴這麼一會兒,禾娘就感覺是不是戴早了?
哎呀呀,原來黃金也會有被嫌棄的時候。
最後戴上婆婆送的龍鳳手鐲,手上拿著大紅鴛鴦絲帕。
當一切裝扮完畢,禾娘看著銅鏡中那個光彩照人的自己,雙頰緋紅,心中既甜蜜又羞澀。
兩個舅娘進了閨房,看到既富貴又美貌的外甥女,喜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大伯娘抱著鈴兒小丫頭,帶著兩個兒媳婦也進了閨房,她們也是滿心歡喜!馮家給她們準備的,喜慶的褙子穿在她們身上,也隱隱透出一絲貴氣來。
菊韻嬤嬤最後單膝跪地給二少奶奶穿上了大紅足衣和繡花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禾娘本能的縮了一下腳,瞬間回神,從今天起,她胡禾娘是雲城馮府里的二少奶奶了!
她後面有很多服侍她的奴僕和僕婦,她不高興,僕婦們受責罰,她高興了,僕婦們也會高興!
從今天起,她開心與否,關系到很多人開心與否…
大伯娘把孫女塞到大兒媳懷里。看到這麼富貴的佷女兒,她的心撲通撲通跳著,她要趕快去告訴村里的婆娘,她佷女戴的帽子是用黃金做的,她佷女身上的嫁衣是用金線和銀線繡的花…
禾娘雙手交疊,放在膝上,端坐不動,只偶爾眨巴一下大眼楮。
似乎有隱隱約約的喜樂聲從村頭傳來,禾娘的耳尖輕輕動了動,似乎迎親隊伍離胡家村已經越來越近了…
堂屋里的八仙桌上,放著一對燭台,上面放著一對龍鳳喜燭。旁邊的糧斗里面放滿了五谷雜糧。幾個盤子里放著新鮮的瓜果。桌子的右邊放著“先母胡黃氏之位”的靈位。旁邊放著一個神龕和一把香。
桌子的兩邊放著兩張高背椅。
太陽快當空了,院子里擺了二十桌酒席,膳房里的菜肴已經準備妥當了。貧窮而又純樸的胡家村,今天全村人聚在一起,為出嫁的姑娘送嫁。
胡家村的兒郎們歡呼著︰“新郎官來了!新郎官來了!”
歡呼聲從村頭傳到村尾,又從村尾傳到村頭︰“阿爺,阿奶,阿爹阿娘快去搶喜錢呀!好多好多的喜錢…”
呼啦啦,村里人都向村頭跑去…
喜樂隊鼓著腮幫子吹奏著喜樂向村尾走來,馮銘軒滿臉帶笑的坐在大馬上,順子和馮樂坐在馬車里不停的拋灑著銅錢,老爺準備了十幾筐喜錢呢!
胡家村的男女老少,今天都發了財,口袋里裝滿了,回家里拿著水瓢裝喜錢的、竹籃裝的、木盆裝的…
扔錢的笑容滿臉說著“同喜同喜”,撿錢的滿臉笑容說著“同喜同喜!”
老族長點燃了鞭炮,“ 啪啪”的鞭炮聲,齊鳴鑼、鼓喧天,把遠處酣睡的大山都驚醒了,偶爾刮來一絲絲輕柔的風,山腳下的姑娘出嫁,這大懶漢可不得送上祝福!
待鞭炮放完,喜樂停止後,緊閉院門的喜慶胡宅門口…
高挽發髻,用紅色絲帶束發的三郎,穿著酒紅色長衫,雙手背在身後,孤身一人站在那里!
馮銘軒翻身下馬對著小舅子抱拳行禮,三郎還了姐夫一個拱手禮。
迎親團好奇的看著這個十多歲的小兒郎,喜慶的衣衫,透出書生氣質,他也學會雲城里的迎親習俗了?
是要新郎官做催妝詩還是展示武學。
馮銘睿和劉逸凡雙雙下馬,站在馮銘軒身後,不管是文是武,他倆都替新郎官打頭陣!
喜歡禾娘請大家收藏︰()禾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