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子最後拎著幾個食盒進了膳房,里面是在雲城的“喜盈門”大酒樓買的包子和餃子,直接蒸熱了就可以吃!
馮銘軒跟在禾娘的身後進了膳房,听順子向小姑娘解釋包子和餃子的吃法…
都交代清楚後,馮銘軒小聲的對禾娘說︰“禾禾…禾妹妹!我回雲城過年了,初四才能回回…回鎮上!”
禾娘大著膽子看著馮銘軒點點頭,兩個人的臉頰上都布滿了紅雲,心都在“撲通撲通”慌亂的跳著…
初四啊,好多天都見不到呢。
好在過了年,離成親的日子一天近一天了。
馮銘軒告訴岳父,遇上難事兒去鎮子上找護院馮安即可,馮安和奶娘、小桃都在鎮上看守鋪子。
胡老二思忖,他在胡家村生活三十多年了,啥事兒都沒有。但女婿的關切,這份心意得領了!
胡老二和三郎把女婿的馬車送出了村頭才回到村尾的家。
雲城究竟有多大?三郎想,等他會認字了,家里有了騾車,他也要去雲城里看看…
父子三人回家後,把各種年禮歸置好。
送給老娘的養老銀子,胡老二數好二百個大錢串好。
兩筐豬肉,胡老二掂了一塊五斤左右肥瘦均勻的肉,放進菜籃里。然後拿了一包紅糖,一包白糖,一包黑芝麻糖也放進菜籃中。還給給大哥拿了一壇燒酒,一罐茶葉…
大哥家剛給大寒辦了喜事,家底兒都掏空了,年貨都沒有置辦。
挑挑揀揀,胡老二給剛分家單過的二郎,也拿了一塊差不多五斤左右的肉,一斤麻糖,一包紅糖,十斤白面。
在籃子上蓋上一塊藍麻布後,胡老二吩咐三郎送去二郎家。
大寒小兩口剛分家,小日子有人幫幫才好過,畢竟是自己的親佷兒。
胡老二想起他和孩子娘剛分家時艱難度日,暗暗嘆息一聲…
三郎提著籃子出了門,臭臭立即屁顛顛的跟在後面追,不時蹭著小主人的腳跟。
好幾次,三郎差點踩到了臭臭,三郎生氣的瞪著臭臭,這要是踩著了,可不踩傷了?
看著生氣的小主人,小家伙立即用圓溜溜、濕漉漉的眼楮看著小主人,嘴里“嗚嗚嗚”的叫出奶萌音…
三郎能怎麼辦呢?只能碎碎念讓臭臭小心一點點了。不是阿姐說怕臭臭身上有虱子,三郎都想帶著臭臭一起睡了。
三郎進了二哥家的院子,二嫂好像和二哥生氣呢,院子里冷冷清清的。
“二哥,阿爹讓我給你送點過年的吃食!”三郎笑著說。
二郎的臉上露出喜色,小草剛才掉眼淚呢,剛成親分家,過年啥都沒有買。
二郎接過籃子,送進膳房。寬敞的膳房除了灶後堆滿了柴火,有些空蕩蕩。
三郎跟著進來看了看,他指著米缸旁邊說︰“二哥,你做個兔籠吧,放在這兒。我給你兩對兔子。養大了會生小兔子,長大了賣了,家里就有銀子買鹽巴了!”
二郎高興的說︰“好!好弟弟,二哥記下了!”
院子里,眼眶里眼淚打轉兒的朱小草破涕為笑,二叔和三郎小叔子都在幫他們呢…
給老族長準備的年禮,除了送一塊肉,還有一壇黃酒,一罐茶葉。唉…活一天算一天了,讓老叔嘗嘗一百二十文一斤的酒,讓他樂呵樂呵。
胡老二提著籃子大步走去族長家,一路上都能聞到村里飯菜的香味。
老族長坐在堂屋里烤火,見到有人進了門,眯起眼楮打量半晌才看清是二娃子。
胡老二把肉和酒、茶葉放在桌子上,王氏不住的道謝。
和族長打過招呼,回到家後,胡老二又拎著菜籃送去大哥家。
胡老婆子自從得了兩個金花生,整日守在她的房間里不出門,金花生藏在哪里她都覺得不安全。
藏起來後又擔心自己會忘記藏金子的地方,胡老婆子的精氣神兒每天都圍繞著這兩顆金花生…
家里來客人了,她都是小心防備著,害怕她的金花生被人偷走!
這兩顆金花生,意外的轉移了胡老婆子的注意力!被大兒子奪走了管家之權,她也是毫不在乎。
擱以往,哪里敢和她提不讓她當家的事。大朱氏如釋重負,只要婆婆不撒潑打滾,在村里哭訴他們倆口子不孝就成!
現在家里的日子慢慢好了!
一家人齊心協力開了四畝荒地出來,小兒子分去一畝水田加兩畝旱地,大兒子兩畝水田兩畝旱地。
听了小叔子的話,托了小叔子的福,分家後,這個家的變化太大了。
大朱氏看到小叔子送來的肉,不由得吞了吞口水,這麼大的一塊豬肉,切下一小塊過年,其余的腌起來,明年一整年家里都有肉吃了!
胡老婆子收到了胡老二的孝敬銀子,接過去後立即回了自己的房中,栓上門後,開始了找合適的地方藏她的銀子…
胡老大給弟弟倒了一碗水,兄弟倆都不是多話的人,沉默的喝完水。
胡老二回家後,吃了三個女兒蒸熱的肉包子,架上了騾車,往黃家村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個大舅哥家的年禮也都準備好了,往年過年都是各過各的日子。于今,因為有了女婿,他的日子好過了。
曾經幫過胡老二的人,在他陷入困境中,伸手拉過他的人,他都銘記于心。他的日子好過了,他也願意提攜他們!
只是胡老二只會打理農田,家里有再多的銀子,他也想不出用銀子生銀子的賺錢法子。
胡老二覺得,銀子還是埋在土里安全,因為銀子不會長腿跑路。
黃家村不同于胡家村,雖然同樣三面環山,但家家戶戶的水田都有三、四畝。
在這個以耕種為主的山村,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是勤勞能干的,有銀子了首先置辦田和地。
黃家的兩個舅舅家,每家都有六畝水田,兩畝旱地。
兒子們成家後都是家產均分,村尾的四間大泥坯院子看著就很有氣勢。
四海牽著小佷子在家門前玩耍,看到朝村尾來的騾車,騾車後面還跟著同村的小伙伴,嘻嘻哈哈的看著大騾子。
黃家村有三頭驢子,沒有騾子。
這高大的騾子讓小兒郎們覺得稀奇,四海看著直接朝村尾來的騾車,好奇的打量駕騾車的人,仔細辨認著。
慢慢的,四海笑著朝院子里喊了一聲“阿爹!阿娘!姑父來了!”
兩個舅舅、舅娘、表哥們听到喊聲趕忙走出院子,臉上滿是熱情的笑容。
胡老二下了騾車,將車上準備好的年禮搬下來,分給了兩個大舅哥。
“妹夫啊!來就來,還帶這麼多東西!”大舅娘笑著說道。
“弟妹,你招呼孩子把禮物搬回家,再過來嘮嘮嗑!”大舅娘又吩咐妯娌一句。
二舅娘歡喜的應了一聲,然後帶著孩子把沉甸甸的竹籃搬進了院子。
村里人都圍過來看稀奇,大舅娘不喜歡妹夫被人當猴看。
胡老二牽著騾子進了大舅哥的院子里,一水接過韁繩,拴在桂花樹下。
進了堂屋,兩個大舅哥坐在上方,胡老二坐在右手邊。
大舅娘端來幾碗開水後,胡老二才甕聲甕氣的說︰“前幾天馮家來下聘了,禾兒成親的日子定在年外的四月十八日,到時請大哥和二哥還有嫂子,佷兒們去家里喝喜酒!”
大舅娘孫氏道︰“開始我還擔心他們馮家年底會辦喜事哩!還好,推到了四月,到時禾兒滿了十六,虛歲十七了!”
胡老二道︰“馮家是雲城的大戶人家,本來打算按六禮走,我讓他們減省些,太招人耳目了,不好!”
黃大舅點點頭道︰“禮多禮少不打緊,主要是看外甥女婿的為人,這個孩子實誠。每次我們去鎮上,都留意過麻糖鋪子,這孩子堂堂正正,沒有話說!”
黃二舅點頭附和!他去鎮上都是暗中觀察著麻糖鋪子里的主僕幾人,做的是良心生意,態度都好。
喜歡禾娘請大家收藏︰()禾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