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皺了皺眉頭,連忙讓人將急報呈上,打開仔細閱讀。
只見上面寫到︰末將向左,已攻克京山。然在佔城之後,發現京山地區瘟疫蔓延,形勢極為嚴峻。特此急報!
患病癥狀為高熱、劇烈頭痛,胸痛、咳嗽、呼吸急促且困難,並有大量血性痰,意識不清,皮膚廣泛出血等。現疫情仍在持續擴散之中,我軍士兵也有人感染。京山醫藥匱乏、糧食短缺,急需救援。懇請國主速派醫療隊伍與賑災物資前來,以解救京山百姓于水火之中。
劉軒讀罷急報,心頭猛地一顫,兩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字眼在腦海中炸響——鼠疫!
眾臣見新主面色凝重,皆心中忐忑,大氣不敢喘。劉軒將急報輕輕遞給身邊的太監,沉聲道︰“念吧。”
太監領命,清了清嗓子,便開始朗讀急報中的內容。隨著他一字一句地讀出,大殿內的氣氛愈發緊張。待太監念完,眾臣皆是面露驚色。
劉軒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眾降臣,沉聲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人知曉,向將軍所述究竟是何等疫情?又該如何有效防治?”
原禮部尚書文淵明上前一步,躬身說道︰“啟稟國主,臣聞急報所述疫情之狀,似乎鼠疫。雖醫藥可治,但成效甚微,其真正之禍根在于疫情的不斷蔓延。微臣斗膽建議,應立即封鎖京山疫區,切斷疫情傳播之途徑,防止其進一步擴大,危及更多無辜百姓。”
原戶部左侍郎韓文博亦走出班列,補充道︰“陛下,微臣有一言,不得不進。據古籍所載,鼠疫之疫源,不僅生者能傳,那些歿于鼠疫者,其遺體亦是瘟疫傳播媒介。臣斗膽建議,應責令當地官員迅速組織人手,將逝者遺體進行焚燒銷毀,以絕瘟疫擴散之虞。”
劉軒微微頷首,緩緩說道︰“當前京山局勢危急,官員人手不足,且缺乏應對鼠疫的經驗。哪位愛卿願意前往京山,主持當地防疫大局,穩定民心,控制疫情。”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眾臣面面相覷,心中皆暗自思量。京山鼠疫肆虐,凶險異常,稍有不慎,便可能染上瘟疫,丟了性命。因此,盡管眾人都想在新君面前表示忠心,卻都不禁猶豫起來。
隔了片刻,韓文博道︰“國主,微臣願前往京山。”
劉軒看著韓文博,眼中閃過一絲贊賞與欣慰︰“此去京山,責任重大,風險極高。韓愛卿主動請纓,著實難道。既如此,就由你陪同朕前往京山,主持防疫大局,與百姓共渡難關。”
此言一出,大殿內眾臣皆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覷,仿佛听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君王親往疫區,他們聞所未聞,尤其是劉軒統治蜀地僅僅一日,做出此番決定,更是讓人震驚。
原丞相周思翰作為百官之首,率先跪倒在地,聲音誠懇而急切︰“國主萬萬不可!陛下乃萬金之軀,國家之根本,怎能輕易涉險?”
隨著周思翰的開口,其余眾臣也紛紛跪倒在地,勸阻之聲此起彼伏,即便那些平日里擅長阿諛奉承的朝臣,此刻也是真心實意,言辭懇切,希望劉軒能夠收回成命。
劉軒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然後說道︰“朕之前已然說過,此番來蜀地,並非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而是為了華夏百姓之福祉。當前京山百姓正苦不堪言,朕身為一國之君,又豈能置身事外、坐視不理?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便不必再行勸阻了!”
散朝之後,蜀州城內迅速行動起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防疫戰悄然拉開序幕。
全城的郎中被緊急召集起來,詢問是否願意前往京山。為了激勵郎中們積極參與,官府開出了優厚的條件︰凡願意前往京山的郎中,即日起每日賞銀十兩。與此同時,官府大量采購石灰,糧食,草藥,準備運往京山。
十余日之後,劉軒率眾抵達了鼠疫肆虐的京山府。他們一路行進,途經眉山、樂山兩府時,大量采購了草藥、石灰等防疫物資,攜物資車馬千余,隊伍浩浩蕩蕩。
劉軒命令焦闖率領第十一師在城外駐扎,他帶著其余的人員,在京山知府李守仁的陪同下,前往京山府衙。
向左按照劉軒的命令,已經封鎖了京山城。街道上,行人寥寥無幾,一片死寂。偶爾有幾輛馬車匆匆駛過,車上拉著的是因瘟疫離世的逝者,正被送往焚燒之地。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顯得異常荒涼和淒清。
到了府衙,劉軒沒有絲毫耽擱,立即將所有官員和郎中叫到一起,集眾議事,商討接下來的防疫行動。
京山知府李守仁首先向劉軒匯報情況︰“國主,目前京山的疫情形勢極為嚴峻,每天都有近千人死亡。官府雖然已經采取了封鎖街道、集中隔離患病者等措施,但面對這肆虐的瘟疫,仍是束手無策。我們只能盡力焚燒人鼠尸體,以期能減緩疫情的蔓延。”
劉軒眉頭緊鎖,看著李守仁問道︰“李知府,你可知道鼠疫究竟因何而起?”
李守仁想了想,回答道︰“鼠疫自然是老鼠傳染給了人,這是自古以來的認知。”
劉軒微微點頭,神色凝重︰“李知府只說對了一部分。這鼠疫,其源頭雖在于老鼠,但真正將瘟疫傳播給我們人的最大凶手,卻不是老鼠。”
眾人聞言,不由都是一愣,臉上現出驚訝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