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國皇宮,那把象征無上皇權的龍椅,如今已悄然易主。
劉軒坐在龍椅上,手拿羌國官員花名冊,逐一點名,被點到的官員紛紛上前行禮,他們臉上或帶著敬畏,或帶著不安,但都盡力表現出對新主的臣服。
點名完畢,劉軒合上花名冊,對著韓明義問道︰“費玉庭、米橫田和費孟起三人,為何未到?”
昨日開城迎接漢軍,韓明義自認為“功勞”最大,加之劉軒對他頗為客氣,得意之余,韓明義便毫不客氣地站到了文官最前面。他听劉軒問話,連忙上前一步,恭敬說道︰“回王爺,費玉庭和米橫田被姜海峰關入了大牢。費孟起被屬下派人綁了,就在殿外。”
劉軒點了點頭,道︰“他三人都是朝中要臣,你去把帶過來。”
韓明義素來與三人不和,听劉軒似乎有啟用他們之意,心生歹念,道︰“王爺,費玉庭和米田野兩人都是姜賊親信,那費孟起更是頑固不化,數次于王爺作對。不如將他們斬首,以正天威。”
眾人听韓明義如此說,臉上均現出憤怒之色。韓明義純屬顛倒黑白,費玉庭和米橫田性情耿直,沒少在朝廷上和姜海峰唱反調。倒是他韓明義擅長阿諛奉承,深得姜海峰寵信,此人屢屢進獻讒言,令忠義之臣蒙冤而死。如今換了新主,這韓明義依然不改其讒佞本性。
劉軒擺擺手道︰“本王不想再增殺戮。他們若是願意繼續為官,那就照用不誤;若是不想再為朝廷效力,也不會強求。”
韓明義心中不願,卻不敢違劉軒執意,只得悻悻領命而去。不一會兒,便帶著費玉庭、米橫田和費孟起三人走進大殿。
三人被帶到劉軒面前,臉色各異。費玉庭和米橫田顯得頗為沮喪,而費孟起雖被五花大綁,卻眼神堅定,毫不畏懼地直視著劉軒。
劉軒目光掃過三人,緩緩開口道︰“如今羌國不復存在,舊地改稱巴州,並入大漢疆土。三位都是棟梁之才,本王希望你們能繼續為朝廷效力,共同治理好這片土地。你們意下如何?”
費孟起冷笑一聲,道︰“費某雖不才,卻也不甘做異國人之奴。要殺要剮,悉听尊便,費某絕不皺眉。”
劉軒反駁道︰“羌國自脫離大唐自立以來,已歷三朝,如今歸屬大漢,也和前兩次一樣屬于朝代更迭。漢、羌本是同源,將軍繼續留在軍中為國效力,乃是軍人職責所在,何來成為異國之奴一說?”
費孟起不為劉軒說辭所打動,干脆扭過頭去,不再理睬劉軒。大殿內的氣氛瞬間緊張,許多人都暗自替費孟起捏了一把汗。
劉軒嘆了口氣,站起身來,走到費孟起身旁,親自給他松綁,道︰“將軍去年帶兵攻入漢中,乃是奉命而為,過不在你。念你約束部下,並未殺戮百姓,本王便赦你無罪。這些年你東征西討,少有時間回家,既然將軍已無雄心壯志,不願再為國效力,本王也不勉強,你這就回去陪伴家人吧。”
費孟起認為劉軒故作大度,鼻中冷哼一聲,大踏步走出金殿。出了皇宮,有一名漢兵送上他的馬匹,費孟起也不說話,接過韁繩,上馬而去。他猜到劉軒會在半路上伏殺自己,但惦記家中年邁老母,不願獨自逃生,徑直朝著自己府邸奔去。可一直到了家門前,卻未遭到任何人的阻攔。
費孟起走後,劉軒重新坐回到龍椅上,目光轉向費玉庭和米橫田,語氣平緩而充滿誠意︰“二位大人,本王听聞你們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心中甚是欣賞。如今巴州初定,急需人才,本王真心希望你們能留下,繼續為這片土地的百姓謀福祉。”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期許︰“當然,本王也理解你們的顧慮與猶豫。如果你們不願留下,本王也絕不會勉強。但在你們做出決定之前,不妨先想一想,對于巴州的百姓來說,是由本王從漢國派遣官員過來管理好一些,還是由你們這些熟悉本地情況、深得民心的官員繼續管理更好一些。”
米橫田率先開口,問道︰王爺,我們羌國故民心中多有不安,我們想知道,王爺能否做到對我們與漢地百姓一視同仁?”
劉軒正色道︰“米大人請放心,我大漢所轄之漢、羌、契丹、羯等各族,皆為大漢臣民,無有高低貴賤之說。本王向來倡導民族平等,尊重各民族文化與習俗,這是本王治理轄地的基本原則。”
費玉庭與米橫田互望一眼,均已明白對方心意。費玉庭說道︰“既然如此,我二人願意留在朝中,為王爺效力。”
劉軒輕輕點頭,緩緩說道︰“巴州初建,許多事務尚待理順,本王需要對諸位的職務做些調整。”說道這里,劉軒目光環視了一圈群臣,接著宣布巴州主要官員名單——任命費玉庭為總督,統管全州事務;韓明義為巡督,負責州內經濟、民政、軍事和人事;楊長嶺為布政督,負責財賦和人事管理;原刑部尚書梅恭謹為按察督,負責刑律事務;費德功為兵督,分管軍事,另外任命自己的軍師寇文通為監察督,負責監察巴州百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宣布完任命後,劉軒又補充道︰“巴中、廣元、巴北、阿壩四個府城的官員,職務暫時不變,明日起一個月內,到巡督衙門登錄官職。”
眾朝臣聞言,心中各有思量︰“那巡督、布政督等官名想必就是巡撫和布政使換了一種叫法,羌地官員職位,倒是沒有多大變化。雖然新設的監察督官職,才是真正執掌巴州大權之人,但晉王在巴州只安插了一個自己帶來的官員,已經是很寬松了。”
在眾官員思索之時,有士兵將嶄新的官服送到他們手中。費玉庭等心中感慨萬千。他們知道,穿上這身官服,就意味著他們將成為漢國官員,這不僅是他們個人身份的轉變,也向巴州的百姓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米橫田、楊河田等人並未被劉軒任命具體官職,卻也收到了漢官官服,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劉軒看穿了他們的心思,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國改州後,自然不需要以前那麼多官員。諸位大人的官階不變,隨同本王去秦州,管理那里的事務。”
米橫田等人聞言,心中的疑惑頓時消散。為了防止官員徇私舞弊、避免地方勢力坐大,朝廷通常讓官員異地為官。而且劉軒讓他們去漢地管理事務,顯然是對他們能力的認可。
劉軒見眾人無有異議,便切換話題,說道︰“民以食為天,農業乃國家之根本。本王深知巴州百姓常年吃不飽肚子,因此特意帶來了一批高產作物的種子。當前春暖花開,正是播種的最佳季節。諸位大人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積極組織百姓進行春耕生產,將這批高產作物的種子盡快播種下去。”
眾人听聞劉軒關心百姓疾苦,竟然千里迢迢帶來糧食種子,心中皆自贊許。韓明義更是上前,說了一番阿諛奉承之言。
散朝之後,大臣們紛紛趕回各自的衙門,開始忙碌起來。韓明義卻並未急于離去,他留了下來,對著劉軒獻媚道︰“王爺,前朝皇族的女眷,臣已讓人給送入了後宮之中。”
劉軒對這件事並不太在意,只是淡淡點了點頭,問道︰“那些男人呢?他們被關在哪里?”
韓明義的臉上露出一絲陰惻惻的笑容,他回答道︰“昨日他們鬧內訌,皇室那些男人們,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剛出世的孩童,都已死在亂軍之中,再無一人活在世上。”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冊子,恭敬地遞給劉軒︰“朝中有些大臣和他們的子佷,以前娶了皇族女子為妻,全部名單都在這里。”
劉軒倒吸了一口涼氣,听韓明義的語氣,那些人顯然是他派人殺死的。他不動聲色地接過冊子,隨手翻了翻,只見字跡嶄新,當是昨日方才寫就。心想這個韓明義好生狠毒,不僅屠盡前朝皇族男丁,還要株連更多無辜之人。
劉軒心中雖然厭惡,臉上卻露出了笑容,對韓明義說道︰“韓大人有心了。本王離開後,巴州的種種事務,還需仰仗韓大人。”
韓明義聞言,心中不禁得意,連忙表忠心,道︰“王爺自管放心,只要有我韓明義在,巴州的一切都會井井有條,無人敢說一句怨言。”
劉軒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你去忙吧。”韓明義連忙點頭告退,臨走,還不忘把他那水桶般的腰身彎成直角,對著旁邊的寇文通深深一躬。
望著韓明義背影,寇文通不解地問道︰“王爺,此人陰狠歹毒,乃是十足的小人。那楊長嶺和費德功,雖然有些能力,但品性上亦有很大瑕疵。王爺為何還要讓他們擔任如此重要的官職?”
劉軒微笑著解釋道︰“我們想要更快地將巴州同漢地融為一體,贏得羌人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須保留一些原來的官員,讓他們繼續管理各自的事務。可如果我們清除了原來朝廷中的奸佞之徒,只留下米橫田這樣的清官管理巴州事務,百姓們便會認為我們這些外來者,沒有必要留在這里,進而心中生出抗拒之心。”
頓了頓,劉軒幾下說道︰“像韓明義之流,將自己的官位看的比什麼都重要。為了討好我們,定會不遺余力地展示自己的忠誠和能力,對待其他官員和百姓也會更加嚴苛和狠毒。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經意間將民眾的矛盾和不滿都轉移到了自己身上。等民眾的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再將他們懲治。這樣,我們不僅能夠迅速平息民怨,還能在百姓中樹立好印象,讓他們看到我們維護正義、鏟除奸邪的決心。”
寇文通听完劉軒的解釋,恍然大悟,他欽佩地看著劉軒,說道︰“王爺真是深謀遠慮,臣下佩服之至。”
劉軒微微一笑,目光轉向空蕩蕩的大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緩緩說道︰“其實,本王能用之人不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我走之後,這巴州的一切,就都要靠你了。你有能力,有膽識,就是欠缺經驗,我最多留下一個火槍營供你調配,你這肩上的擔子,可重的很啊!”
寇文通看著劉軒,堅毅地說道︰“王爺放心,臣下定然不辱使命,竭盡全力治理好巴州,不負王爺重托。”
劉軒微微頷首,說道︰“去忙吧。巴州初定,急需安穩人心,這些日子你需要辛勞一些。”
寇文通鄭重地點了點頭,將劉軒的話銘記在心,轉身離開大殿。他方才離開,殿中側門的門簾便被輕輕挑起,石曼款款走出。她輕聲對劉軒說道︰“王爺,後宮中的那些人,都集合好了……”
喜歡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請大家收藏︰()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