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古城之巔,賀平峰手扶牆垛,凝視著如潮水般洶涌而至的突厥鐵騎,內心交織著無盡的懊悔與惶恐。
此次領命馳援長安,他內心實是萬般抗拒,只是皇命難違,只得硬著頭皮率軍踏上征途。在行軍途中,卻收到讓令他絕望的消息——南疆羌國竟趁火打劫,出其不意攻陷了漢中,將朝廷援軍阻隔于秦州之外。
于是路途之上,賀平峰故意拖延,耗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方才踉蹌抵達長安。彼時,秦州巡撫與長安知府已雙雙捐軀,突厥大軍勢如破竹,長安城危在旦夕。然而,世事無常,正當他想走走過場,暗自籌謀脫身之即,突厥騎兵卻離奇地突然北撤,讓他得以兵不刃血,便“擊退”敵軍。待到齊向軍率中央軍抵達之時,他已“光復”了這座古城。
此時,漢中府的羌患依舊未除,齊向軍需率軍回援。長安城已無外患之憂,賀平峰便挺身而出,主動請命留守這座千年古城。如此,他不僅能借由“護城之功”贏得朝廷的嘉獎,更重要的是,這座融匯了千年風華的京城,繁華璀璨,他歷經千山萬水而來,怎甘心空手而回?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齊向軍剛剛離去,突厥鐵騎竟又卷土重來。
“將軍!”一聲洪亮的嗓音打斷了賀平峰的思緒,他回過頭,見是參將沈雲飛,便問道︰“何事?”
沈雲飛躬身說道︰“將軍,我觀這支突厥部隊不足萬人,看他們所穿鎧甲,乃是輕騎雜兵,他們遠道趕來,而我軍以逸待勞,又有兵力優勢,我們何不趁他們人馬疲憊之機,先行發動攻擊,將其一舉殲滅?”
賀平峰早被突厥人嚇破了膽子,哪里有勇氣主動出擊,他皺了皺眉頭,道︰“我們的職責是守住長安城,不是與突厥人爭勇斗狠。傳令下去,全軍嚴防以待,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迎戰。”
沈雲飛上前一步,說道︰“將軍,我軍士卒一直憋著口氣,欲報突厥侵擾之仇,此時士氣正旺……”賀平峰臉色一沉,打斷沈雲飛,威嚴喝道︰“放肆!本帥打仗,還需你教導不成?”
沈雲飛無奈,只得領命而去。
此時,阿史那拖鉤已率軍趕到城下三里之處,見長安城門緊閉,漢軍堅守不出,便命令士卒安營扎寨,準備休息一日,隔天攻城。
雖然張紅旗只讓他佯攻,但阿史那拖鉤心中另有算計︰若他真攻破了長安城,便立了大功,取些金銀財物,量晉王和四皇子也不會追究。
第二日,晨光破曉,突厥士兵養足了精神,早早列陣以待。阿史那拖鉤端坐與戰馬之上,將手中長矛高高舉起,大聲喝道︰“勇士們!前方便是漢國最富饒的長安城,攻破此城,城內的金帛女子,便盡由我們所取。”
眾突厥士兵聞言,盡皆振奮踴躍,但听得戰鼓隆隆,隨著阿史那拖鉤一聲令下,士兵們如潮水般向城下沖去。
沖在最前方的,是兩千名弓箭手,他們騎乘在疾馳的駿馬之上,抵達城下後立即迂回游走,仰天放箭,為後續的戰友提供掩護。緊隨其後的突厥士兵棄了戰馬,一隊堅立雲梯準備搶登,一隊擁抬巨木沖擊城門。
沈雲飛早已率兵嚴陣以待。眼見突厥士兵逼近,弓箭手立即躲在牆垛之後,不停將箭矢向下射去,另有士兵將城頭滾木和 石拋下,狠狠地砸向正在攀登雲梯的突厥士兵。一時箭矢如雨, 石若隕,喊殺聲與慘叫聲此起彼伏。
下午,突厥人攻勢逐漸減弱,待到收兵,折損了兩千余人,長安城牆卻屹立如初。
賀平峰站在城頭,眼見城下橫七豎八躺著無數敵兵尸體,不由哈哈大笑,得意地說道︰“都說突厥鐵騎乃虎狼之師,今日一見,也不過如此,有本帥在此坐鎮,他們休想踏入長安城半步。”
沈雲飛站在他身後,卻在暗自發愁。賀平峰進駐長安後,一直忙著搜刮民財,根本沒讓士兵備戰。此時,城頭的守城物資,已經不多了。
第二天,阿史那拖鉤改變策略,專攻城門,苦戰半日,雖然又折損了一千士卒,卻仍是寸功未建。此時賀平峰對突厥兵恐懼之心盡去,竟然攜了前幾日新“娶”的小妾,在城頭觀戰。
正當賀平峰眉飛色舞地向小妾炫耀之際,忽見西北天際煙塵四起,伴隨著陣陣急促的馬蹄聲,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氣勢洶洶地朝長安城逼近。未幾,那隊人馬的旗幟與盔甲在塵埃中逐漸清晰,赫然又是一支突厥鐵騎,人數之眾,估摸著不少于三萬。
賀平峰目睹此景,心頭猛地一緊,那未完的吹噓之詞,瞬間哽咽在了喉頭。
城外的阿史那拖鉤也是滿心疑惑,未曾料到漢國境內會出現本國士兵。待到那支軍隊逐漸靠近,他驚喜地發現,領兵之人竟是自己的親佷子阿史那拔打。
原來,那日阿史那黑龍得知弟弟返回突厥意圖奪位,便慌忙向北撤退。在他們籌劃攻打長安之前,已率先攻陷了咸陽,擄掠了大批物資。為了盡快返回烏海,阿史那黑龍親率主力先行,而留下阿史那拔打負責押送物資回國。
阿史那拔打行至半途,忽聞探子來報,言稱長安方向有本國士兵正在攻城。他一時不明所以,便調轉方向,率領麾下士兵匆匆趕來探個究竟,沒想到竟在此地與自己的叔叔不期而遇。
喜歡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請大家收藏︰()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