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說道︰“此刻只有你我二人,丁大人但說無妨。”
丁坤神色凝重,緩緩開口︰“王爺嫉惡如仇,嚴懲貪腐,令下官深感敬佩。然古語有雲‘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世間並無完人,若是王爺對手下要求過于嚴苛,恐怕會讓他們感到無處獲利,人人自危。長此以往,恐怕無人願意為王爺效力。”
劉軒聞言,微微點點︰“丁大人的提醒,本王記下了”說完,他轉頭看了丁坤一眼,接著道︰“我已在丹州設立了總督一職,本想著加強對京派官員的監管。沒想到二哥會派你來擔任丹州巡撫,此舉就多余了。以後,就讓丹州總督主要負責建設事務,你替我管理那些官員。”
丁坤點了點頭︰“王爺盡管放心,下官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兩人行了一段路程,路過一村落,此時將近中午,村落上空裊裊升起幾縷炊煙,與藍天白雲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溫馨的生活畫卷。丁坤不由奇怪,問道︰“王爺,據微臣所知,以前我國鎮北關和契丹鎮南關之間,並無人居住,怎麼突然有了村莊?”
劉軒解釋道︰“之前兩國時常交戰,這里自然無人居住。如今契丹並入我國,此處已成我國復地,就不能讓這大片的土地荒著了。數月前,一批饑民流離失所,輾轉至晉北之境,我便賜予他們開墾的工具和種子,引領他們至此開荒拓田。得知凡所開墾之田,皆歸其所有,且三年免交公糧,這些饑民積極性很高,短短半年,這里已形成了數個自然村落。”
丁坤連連點頭,道︰“此策極佳,饑民有了田地可以耕耘,生活有了著落,誰還願意去做流匪。這些房屋樣式統一,布局整齊,想必也是王爺的杰作吧?”劉軒微笑著回答︰“正是。建房的資金先由本王府中墊付,待村民們日後收成有了盈余,再慢慢償還便是。”
丁坤心中暗想︰“親王自掏腰包,為百姓築屋安家,在大漢王朝實乃創舉,晉王卻說得如此輕描淡寫,沒有絲毫的居功自傲,難怪他在民間享有如此崇高的聲望。”
兩人邊走邊聊,不經意間話題轉到了劉軒首次上朝,兩人初見之時。歲月匆匆,不過短短一年多的光景,他們各自的生活軌跡,都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令人唏噓不已。
不知不覺間,兩人行至一座城池之前。劉軒抬手遙指城門上方,那塊鐫刻著“月光城”三個大字的城匾,介紹道︰“此座縣城亦是新近落成,意在作為禮物,贈予昔日的契丹公主。此城由契丹族士兵守衛,不過本王已將他們編入我晉北軍的序列,歸漢人將軍調配。至于城中的文職官員,則一概選用我們漢人。”
丁坤笑著點評道︰“此城氣勢磅礡,宏偉壯觀,但其城牆設計得並不算高,且夾在南北友誼關之間。如此布局,即便是契丹人有心反叛,也絕無可能成功的。”
劉軒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算是默許了丁坤的說法。正此時,只見幾匹駿馬自城中疾馳而出,為首者是一位身著知縣官服的青年。他來到劉軒面前,利落地下馬,躬身行禮道︰“微臣月光縣令梁大友,參見晉王殿下。”
劉軒道︰“我對你有點印象,你從前是晉北的捕快吧。”梁大友回道︰“王爺好記性,下官以前確實是捕快,去年被調到友誼南縣做縣丞,前些日子,曹大人推薦下官來這里做了縣令。”
劉軒語重心長地說道︰“既然你能得到曹大人的賞識,想必定有過人之處。繼續努力,你的前途定將不可限量。”
梁大友再次躬身道︰“多謝王爺鼓勵。”說罷,挺起身子,道︰“王爺,飯食已準備妥當,請進城用餐吧。”
劉軒輕輕點頭,與丁坤並騎進入城中,身後跟隨的京選官員們攜家帶口,隊伍浩蕩,足足花費了一個時辰,方才全部踏入城中。
時值正午,梁大友將眾人安頓在東兵營用餐。此番,劉軒一改前幾日的“吝嗇”,無論官員還是隨從,皆是羊湯與肉餅招待,管飽管夠。這些連日來一直是粗茶淡飯的人們,今日得見葷食,自然是胃口大開,盡情享受了饕餮盛宴。
餐後,劉軒又將眾官員送到了友誼北關。
劉軒將一眾官員叫到一起,指著高聳入雲的城牆,朗聲說道︰“諸位大人,跨過此關,便是丹州地界了。本王就在此處與你們告別,願你們在新的職位上大展宏圖,成就一番功勛。請諸位放心施展才華,晉北的三座雄關堅如磐石,將阻擋一切可能對你們構成的威脅。最後,本王衷心祝願各位一路順風。”
官員們紛紛拱手致謝,言辭中滿是感激,心中卻叫苦不迭。這哪里是攔旁人,三道雄關如同天塹,將他們與內地隔絕,即便是他們死在了漠北,京城也絕無可能知曉,至于派人回京報信告狀,那更是想都不用想。
分別之際,劉軒特意轉向丁坤,拱手說道︰“丁大人,今日一別,後會有期。”丁坤連忙回禮,神色莊重︰“王爺,後會有期。”
喜歡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請大家收藏︰()王妃想和離,王爺卻是穿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