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明

第 95章 長安的變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微微的薇 本章︰第 95章 長安的變動

    “老天爺啊,守心成了知府……”

    這個消息如颶風般掠過長安。

    當余令成為知府的消息傳開,短短半日,整個長安城的人都知道長安有了新的知府大人!

    一直都跟著余令的那幫人恨不得把這個消息告訴所有人。

    什麼是知府,知府就是掌一府之政。

    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官員選拔、任免及考核,以教養百姓。

    對于當初就跟著余令的那批人來說……

    此時此刻就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他們證明了他們的眼光沒錯。

    如今令哥成了長安的知府,眾人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官員的任免和考核,這就是同知不具備的權力。

    所有人都明白,接下來的知府衙門會有大變動。

    三班六房的那些“長官”要離開,去各縣擔任主簿或是縣丞。

    那些貳官就會成為三班六房里新的上官!

    這些年,因為怠政等諸多原因如一潭死水的衙門終于要迎來大換血了。

    升遷,平替,去職都可以進行。

    最讓余令滿意的是他現在可以練兵了,心心念的東西突然撞了個滿懷。

    此刻的知府衙門人滿為患。

    雖然余令來晚了,但在余令進來的那一刻所有人全部站起了身,一齊拱手道︰

    “我等拜見知府大人!”

    望著彎腰行禮的眾人,望著那一張張恭敬的臉,余令的心在這刻竟然有些恍惚。

    這就是權力的感覺。

    他們會因為自己的喜而喜,因自己的悲而悲。

    “接下來的日子長安兩縣以及周邊各縣會有人員變動,今日只做咸寧縣的安排,王輔臣暫任縣丞一職!”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王輔臣走出人群,朝著余令行禮。

    望著王輔臣,眾人眼里滿是羨慕。

    只要把這個坑佔了,今後就是知府換任,他王輔臣也能把這個位置坐的死死的。

    這些年的打磨王輔臣對官場的理解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小白。

    官場是有位置先坐上去,坐上去之後再調整坐姿。

    用商隊里話來說就是︰椅子先坐熱,本事再練硬!

    大明官場的關系多,長安官場也是,能人有的是,可能做官的位置就那麼幾個。

    位置展示能力,沒有位置,光是有能力也不一定熬的出來。

    官場的位置變動,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你“夠格”了才上,而是因為“剛好有空缺”或是“有人拉你。

    金子是會發光的,但前提是有人知道你是金子。

    咸寧縣就是當初的萬年縣。

    萬歷三十年的時候咸寧縣的縣令去世以後就再沒有補充新的縣令來上任。

    自那以後,咸寧縣的政務就由長安縣來管。

    長安縣衙門缺人缺的厲害,里面的官吏衙役還一次管兩個縣。

    管就管了,漲個俸祿也能說的過去。

    問題是不但俸祿沒漲,後面的俸祿還不發了。

    官員沒有朝廷的俸祿,他們就會默許底下人的孝敬。

    如此一來,那些衙役就成了吸血鬼,想著法子搞錢。

    學好需要一輩子,學壞只需一瞬間。

    長安便成了這樣,周邊的幾個縣自然開始學模學樣。

    在這種的風氣下,百姓的日子就不用想了,再加上天災……

    一個好好的天府之國險些活成了地獄。

    余令安排王輔臣去做這個事,就是想把咸寧縣的班底補充起來,減少長安縣衙門的壓力,讓彼此有個監督。

    沒有人願意做兩份工只拿一份的工錢。

    “第二件事很簡單,夏收在即,田賦在即,看好手底下的人,只要有人淋尖踢斛,我就把他的腦袋當球踢!”

    眾人聞言趕緊點頭稱是。

    在這個職位隨時變動的特殊時刻,這衙門的所有同僚都是自己的競爭者。

    今日能來這里開會的,那都是可以成為各縣的縣丞和主簿的。

    “第三件事,從今日起,衙門官文要進行改變,要以簡單明了為目的,做什麼,做的怎麼樣,結果如何……”

    余令的話讓眾人露出笑臉。

    余令早都想改變衙門的工作公文匯報了,這個正合心意。

    如今的衙門公文制度可歸結為三個字︰繁、長、臭。

    繁,是指做什麼事都要寫個公文匯報下。

    長,是指公文寫的長篇大論。

    一個田賦稅,直接寫多少戶應該收多少就行,官員偏偏不這麼寫。

    他們還會寫心得體會,還要詠一下來展示文學。

    朱元璋當初為什麼打刑部主事茹太素,不知道的人以為是老朱暴躁。

    真實情況是換誰來他都得火冒三丈。

    中書郎中王敏立讀他的折子,讀了一萬七千字只說了五件事。

    而這五件事實際用五百個字就能把情況說明。

    也就是說這家伙寫了一萬六千多字的廢話。

    他挨打可不是因為他說了廢話,而是他真的該打。

    他在試探皇帝,他在消磨皇帝的耐心,和時間。

    字數少可以通攬一目了然,字數多耽誤的可不是時間,還有精力。

    這是官場里,官員爭權的小秘密,從宋朝的時候就開始,元朝的時候達到了巔峰。

    一旦皇帝不喜歡看這些折子……

    那這些折子就會落到內閣那里。

    學壞只需要一瞬間,地方很快也學著這麼干,那些小吏就靠著這個那拿走衙門主官的決策權。

    它也是造成衙門里“官弱吏強”現象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老朱最後下旨“若官民有言者,許陳實事,不許繁文,若過式者問之”。

    但這道旨意根本沒有什麼用,依舊長篇大論。

    “臭”就別說了,一說余令就頭疼。

    衙門公文匯報事情用的是八股文。

    有承題,還有破題,中間來一堆聖人言,中間的某一段才是他要說的事情。

    余令是受害者,在場的每一個人也都是。

    余令開會的速度很快,從來不磨嘰,也從來不會耽誤大家的時間。

    余令都想不明白,開個會哪有那麼多屁話。

    余令沒想把升職辦個慶功宴。

    余令心里很清楚,自己成為知府不是自己能當知府,而是朝廷需要自己去遼東拼命。

    說的難听些這是用命換的。

    余令還知道,下一道旨意里一定會有讓茹慈和悶悶回京的內容。

    朝廷是不會讓一個可以練兵的人不受控制的在地方練兵。

    知府衙門的會議結束,信使忙碌了起來,他們要把今日余令安排的三件事傳遞到周邊的幾個縣衙里。

    王輔臣回到咸寧衙門。

    咸寧縣衙門和長安縣衙門一牆之隔,一個有著人氣襯托顯得熱熱鬧鬧,一個淪為庫房搖搖欲墜。

    院里雜草叢生。

    “秀忠,咱們開干吧!”

    吳秀忠和王輔臣等人推開門忙碌了起來,人不多,加上王榆瑾一共也才三個人。

    可三個人卻干出了一股熱火朝天氣勢來。

    “臣哥,令哥真的沒看上我姐麼?”

    王輔臣聞言一愣,無奈道︰

    “你這個事問我做什麼,我和令哥關系好是不假,可這事我怎麼敢問他啊!”

    “我爺給我姐說了好幾門親事,我姐都不同意!”

    吳秀忠聞言插話道︰

    “你姐姐的心思我們都知道,可這事以前還能拿出來說道一下,現在夫人當家,再說就不妥了!”

    “怪我爺!”

    王榆瑾埋頭干活,他家現在有本難念的經了。

    當初爺爺看不上令哥,嫌他是個軍戶,如今去見令哥還得遞帖子。

    不是令哥架子大,村里的那些娃娃不也經常不打招呼就跑到了余家?

    如今令哥的身份不一樣,要是再想像以前一樣就是不知禮,容易被人說道不說,還顯得王家不知好歹。

    如果當初就把事情定了……

    自己是什麼樣子就不說了,自己姐姐那可是知府夫人,是長安城以及周邊十多個縣最尊貴的女人。

    如今倒好,其余的男人她看不上了。

    一說到親事姐姐就哭,她一哭整個宅子陰雲籠罩,沒辦法,家里這一代就她一個女孩。

    在家里那是寶貝疙瘩。

    三個人收拾著咸寧縣的衙門,由里到外,等到快要散衙的時候長安縣的官吏來了,速度立馬就快了起來。

    當鐘樓上提醒時間的鐘聲響起,響徹長安時,王輔臣揉了揉自己的腰,望著煥然一新的衙門咧著嘴傻笑。

    “辛苦了各位,休沐的時候我請大家去茶樓喝茶!”

    眾人笑著擺手離開,扯著被汗水打濕的衣衫準備回家洗澡。

    衙門里很快就剩三個人,王輔臣用才買的鎖鎖上了大門,拍了拍掛在腰間的鑰匙笑道︰

    “走了,謹哥來了,令哥讓咱們去聚一聚!”

    三個人騎上了驢子,並排著朝余家走去,鐘樓的鐘聲響起,王輔臣回首望去。

    “娘啊,孩兒現在管一縣之事了!”

    吳秀忠望著抱著門板開始打烊的鋪子,望著遠處茶樓和屋舍亮起的燈火.....

    他覺得,長安好像活了過來。

    吳墨陽醒了,他覺得他做了一個夢,一個好長好長的夢。

    “命大啊!”

    苦心大師打了個佛號離開,吳墨陽的雙眼有了焦距,他望著余令忍不住道︰

    “哥,報仇麼?”

    “報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哈哈哈,大明》,方便以後閱讀哈哈哈,大明第 95章 長安的變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哈哈哈,大明第 95章 長安的變動並對哈哈哈,大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