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多時間,陳軍騎兵就到達了江州地界,向江州城進發。
鎮守江州的主將是嚴顏,官拜巴郡太守。兩名副將分別是泠苞和扶禁。
當年趙韙起兵失敗後,被龐樂、李異所殺,劉璋擔心巴郡人不服,就任命嚴顏為巴郡太守。一則嚴顏是巴郡人,可以安撫巴郡人,二則嚴顏為劉焉劉璋效力多年,忠心耿耿。
嚴顏是武將出身,知道江州之重,一向要求加強戒備。
此刻,江州城城頭之上,士兵正在往遠處看,突然發現三四里遠的地方,似乎人影閃爍,一時感到驚訝。士兵眯起眼楮,細細查看,竟是一支騎兵,心中驚駭,連忙大叫起來︰“遠處有騎兵來了,加強戒備,快去報將軍。”
原來,江州城地勢極高,士兵在城頭上,俯視能看得很遠,這是張遼所預料不到。
片刻之後,江州鼓聲大作。
遠處率軍而來的自然是張遼,听到江州方向傳來鼓聲,他苦笑了一聲︰“我軍距離江州目測還有三四里路,敵軍就已經發現我軍了,唉!”
郭淮看向江州方向,明白了過來︰“我軍在這里,以為有遮擋,敵軍可能還發現不了。實際上,江州地勢高,從高處俯視,視線良好,我軍動靜不小,恐怕遮擋不了了,故才讓敵軍發現。”
“伯濟所言有理,看來我軍突襲失敗了,只能等步兵把器械運來之後,再攻打江州了。”
話雖這麼說,張遼仍率軍繼續前進,來到江州城下。他和郭淮帶著一些士兵,來到城下,大老遠就喊著︰“城上主事之人,可是嚴顏老將軍?”
話說嚴顏听到鼓聲,連忙來到城頭上,看到有一支騎兵兵臨江州,已是驚駭萬分。
“我乃巴郡太守嚴顏,你們是誰?為何率軍于此?”
“我乃征北將軍張遼。”陳炎領齊王後,對手下人論功行賞,張遼被任命為征北將軍,其地位與張合、趙雲、高順三人相當,僅在典韋之下。
“什麼征北將軍?”嚴顏一時沒什麼過來,隨後大驚失色︰“你是……張遼?”他自然听過張遼的大名。
“哈哈哈哈,正是。”
“你……怎麼可能會在這里?”
“嚴將軍,我軍已攻破巴郡各縣,只剩下江州、臨江等幾個縣了。”
“這不可能,你莫不是欺騙于我?”
“嚴將軍,眼見為實,如今我率數萬騎兵,就在你面前,你還有什麼不能相信的?”
“你……你……到底是怎麼來的?”嚴顏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語氣中仍稍稍有些哆嗦。他旁邊的泠苞和扶禁也是如此,兩人臉色煞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哈哈哈哈,不瞞嚴將軍,我大軍數萬而來,攻打益州,益州必破,識時務者為俊杰,嚴將軍還是獻城而降,如此可憑借歸降之功,還能保住性命……”張遼有意嚇唬嚴顏,反復強調他率數萬大軍而來。他兵臨城下的只有五千騎兵,但敵軍斥候肯定不能查探清楚,否則嚴顏就不會感到驚訝。
“胡說,我身受益州牧之恩,豈會投降?今日不管你率多少兵力前來,我必會守住江州,哈哈哈哈,益州易守難攻,張遼,我雖然不知道你是怎麼來的,但我只需據守江州,就能擋你十萬大軍,我何懼于你?”
嚴顏畢竟為將多年,哪會那麼容易上當?
“既然將軍執意抵抗我王師,那就休怪我無情了,明日我大軍開始攻城。”
張遼也不廢話,就和郭淮轉身離開。
“伯濟,多派些斥候,查探一下江州周邊的地形,江州地勢太高,恐怕不好攻了。”來到江州後,張遼才了解江州地勢,知道攻城不易。
“末將會多安排人手……江州地勢高,恐怕連扎營的地方都沒有,我軍得退七八里路,才能扎下營寨,待攻城時,又得走七八里路,才能到城下,這城確實不好攻。”
“是呀,不知你可有辦法?”張遼知道郭淮也有些謀略,隨口一問。
“以末將看來,強攻江州,不如一一攻破長江沿岸的渡口,斷其糧道,待其糧草斷絕時,江州不攻自破。敵軍雖然可以出兵支援,但我軍有騎兵,以騎兵擋其援軍,正面交戰,敵軍來多少,我軍都能將其消滅。”郭淮顯然對陳軍的騎兵很有信心。
張遼點了點頭。
……
話說城頭之上,嚴顏、泠苞和扶禁三人也是一臉震驚。
“嚴將軍,敵軍……究竟是怎麼進入蜀地?莫非是飛來的?”
“扶將軍別胡言亂語,若是敵軍會飛,攻破江州只在旦夕之間,剛才就已經攻城了,又何必退回去?”
“可敵軍到底是怎麼進入益州的?”
“我亦不知,我已派士兵查探周邊各縣,至少能知道敵軍是從哪個方向來的?”
“報……報……”一個士兵跑來︰“報將軍,墊江方向傳來消息。”
“快說。”
“前日,一支騎兵突襲墊江,已經把墊江給攻佔了,只是……目前敵軍不明。”墊江失守的消息終于傳到了江州,比張遼的騎兵還晚了一點。
“墊江?”嚴顏很快就想明白了︰“看來,肯定是張遼率軍攻佔了墊江。對了,可知敵軍從哪個方向而來?”
“據說是從東北方向。”
“東北方向?可是巴水方向?”
墊江是巴水、渝水和涪水交匯之處,涪水在西北方向,直通到成都方向的涪城,渝水在北向,直入廣漢境郡梓潼、葭萌關等關隘,唯有巴水在東北,直通巴中、巴東等地。
“正是。”
得到士兵匯報的消息,嚴顏漸漸冷靜了下來︰“莫非敵軍有辦法從漢中穿過巴山,若真如此,情況就不妙了。”
“是呀。”
“不管怎麼樣,先派人往成都方向去,向州牧匯報此事。”
……
張遼讓大軍駐扎下來,次日,他讓郭淮率兩千騎兵,把江州比鄰渝水和長江的渡口橫掃了一遍,將其一一攻破,並派人看守渡口。
七天後,朱靈和溫恢才率一萬步兵來到了江州。余下的五千兵力,駐守在墊江,加強墊江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