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快了點,但也來得及!”張昭一方面贊同魯肅所說的快,另一方面又反駁魯肅︰“趙雲所率騎兵,以迅捷揚名,劉馥發現我軍兵臨合肥,派快馬向彭城求援,只需五天左右就到達彭城,趙雲稍作準備,再兵出彭城,五六天時間,足以趕到龍亢縣,按照騎兵的進軍速度,一旦渡過淮水,最快三天就能到達合肥,吳侯不得不重視呀。”
“敵軍不過五千,何必畏懼?”一名將領顯然沒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這是宋謙。
“宋將軍,這是五千騎兵,其戰力非同小可,韓當將軍數千軍隊,只要陳炎的騎兵一個沖鋒之下,就戰敗而亡。”
宋謙听到張昭的話,心知張昭所說有理,卻對張昭這種長他人志氣的做法感到不爽,他只是冷哼一聲,並沒有反駁。
張 站了出來︰“若敵軍騎兵至,我軍雖有三倍的兵力,也未必能擋住了,以我看,吳侯不如退兵吧!”
他之所以提出退兵,倒不是不敢戰,而是孫權在這里,當初孫權執意親率大軍,他屢次阻止,主要是考慮到孫權的安全。孫權懟了回去,說陳炎也是時常帶兵,張 就無力反駁。事實上,他對陳炎親臨戰事的做法也是不贊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後來,他也想通了,合肥兵力孱弱,曹操也管不了合肥,就算是孫權去了,安全方向也不會有問題。可如今,趙雲率軍來援,所率又是騎兵,他不得不以孫權的安全為優先。
“不可。”程普急了起來︰“我大軍千里迢迢至此,攻城不下,听到敵軍有五千軍隊來援就撤退,豈不被人笑掉大牙?”
“程將軍,是先鋒五千騎兵,後面還有萬余步兵。”
“那也不能被敵軍嚇跑呀。”
“敵軍援軍就這兩三天時間就到,我軍攻城無望,繼續留在合肥又有何用?不如退了,再重新謀劃。”
“怎麼謀劃?趙雲日後駐軍于合肥,今日被嚇退,日後我們又如何攻合肥?”
“趙雲駐軍彭城,必會進軍許都,今來合肥救援,不過是應劉馥之請,我軍退兵之後,趙雲所率,亦會退回彭城。待其軍進軍許都時,便是我軍重奪合肥的最佳時機。”
張 和程普都快吵起來了。
孫權連忙阻止︰“德謀、子綱,你們皆是我孫氏老臣,還是別吵嘴了。”
老大出面調解,兩人這才閉上了嘴。
“子敬,這事你怎麼看?”當初攻打合肥就是魯肅的主意,孫權自然要問他的意見。
“吳侯,退兵之事還言之過早,一封信而已,或許是敵軍的計策也說不定。”
孫權一想,也覺得有道理︰“不錯,子敬說得對,一封信說明不了什麼,傳令,讓斥候盯緊合肥周邊,密切關注合肥周邊動向。”
這事就先定了下來,孫權又與諸臣議了其他事。半個時辰後,一個士兵又匆匆進來︰“報吳侯……前線斥候與敵軍斥候打斗,從其手上發現一封信。”
“信?”孫權連忙接過來看了一遍。
“諸位,又是同一內容,與剛才的信相比,筆跡相似,應該同一個人寫的,敵軍擔心信無法傳到城中,故寫了幾封,讓士兵從多個方向入城傳遞消息,看來,這援軍之事應該是真的。”
魯肅不認可孫權的說法︰“吳侯,若敵軍有意寫信迷惑我等,兩封都是假的,也未必沒有可能。”
張 又站出來了︰“既然援軍之事是真的,我軍當退兵才是,還請吳侯盡快決斷。”
“子綱先生,就算那趙雲出兵來援,其步兵還有數日才能到達,何必早早就退?”
“程將軍此言差矣,敵軍騎兵將至,一旦被敵軍騎兵糾纏住了,屆時想退兵都退不了了。”
張昭想了想,也站了出來︰“吳侯,我以為子綱之言有理,趙雲的軍隊遲早會西進許都,我軍與之交戰,反而使其大軍駐于合肥,不如先示弱退兵,待趙雲的軍隊離開合肥,兵進許都後,我軍再攻合肥。”
“子布先生,我軍並非示弱,而是真弱。”程普看到張昭和張 兩個人一個勁地建議退兵,心中大怒。
“德譜,你胡說什麼?”孫權听到程普說自己大軍弱,立馬一聲喝斥。
程普被罵了,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話得罪人了,趕忙向孫權道歉︰“吳侯,我口不擇言,請吳侯治罪。”
“德謀,你乃老將,日後說話,要注意分寸,切莫胡說。”
“是,吳侯。”
孫權又環顧眾臣︰“敵軍騎兵也得兩三天時間,才能到達合肥,我軍能否在這幾天內攻下合肥?”
魯肅听了,嘆了口氣,看來孫權已有退兵之意。
“正常攻城,三天內亦難攻破合肥,更何況,大雨連綿數日,城外戰場泥濘,城牆光滑,對我軍不利,想在兩三天內攻破合肥,幾……幾無可能。”
“那就是攻不下了?”
“若是公瑾在,或許還有辦法在三天內攻下合肥,可公瑾不在。”
周瑜攻破卻月城後,又退兵于豫章柴桑一帶,防範劉表,並不在這邊戰場。
“那就……全力攻城三日,若攻城不下,隨即撤兵。”
孫權當即做出了決斷。張昭、張 听了,心中微喜,孫權雖沒立即撤兵,但也算是采納他們的意見了。魯肅和程普卻感到無奈,此次出兵合肥,多半已是徒勞無功。
次日,外面有了太陽,地面仍沒有干透,江東軍管不了那麼多了,開始攻城。孫權雖沒有采納程普的意見,但也知程普久經沙場,是名猛將,而且,程普更迫切攻下合肥。所以,他仍讓程普率軍主攻。
程普統率江東精銳,氣勢洶洶撲向合肥,誓要在兩三天內拿下合肥。劉馥初時不經歷過戰事,稍有畏懼心理,如今守城數日,也慢慢沒了懼意,臨危不亂,指揮若定。
江東軍列陣城前,盾牌手緊密相連,組成堅固盾牆,穩步向前推進。合肥城頭兵箭齊發,射向盾牌陣。然而,盾牌厚實,多數箭矢被擋,效果不佳,江東軍未受重創,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