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魏郡鄴城。
話說袁紹率軍回到了鄴城,留守鄴城的審配,向袁紹匯報了張燕的情況。
“大將軍,今張燕率軍萬余,攻入趙國,一路上攻克常山、巨鹿、趙三國數個縣,擄掠無數,此賊囂張至極,實是不可輕饒,還請大將軍出兵討伐。”
袁紹氣得七竅生煙︰“張燕,你竟敢攻入我冀州腹地,我恨不得生剝了你的皮!”
郭圖與審配關系一直不好,連忙說︰“大將軍還請謹慎,張燕此人,行事向來謹慎,此次他出兵南下,多半是應陳炎之邀,以迫使我軍撤兵鄴城,今我大軍已撤,如我所料不差,張燕多半很快就會撤兵。”
“郭公則,你豈能敢妄言?”郭圖嘴上沒說不能出兵,但其已有反對出兵之意,審配一听就惱怒了起來︰“張燕出兵擄掠是事實,今大將軍撤兵回鄴城,萬一張燕不撤兵,而是繼續在趙國、巨鹿等郡國內攻打各城,則各郡國必損失慘重。”
“大將軍領冀、並、幽州三州之地,自當保護冀州各郡縣周全,豈能任由張燕在冀州內橫行肆虐?我以為,大將軍當盡快出兵,清剿張燕。”
“審正南,你此言差矣,張燕躲在黑山已有數年,若能清剿,州牧早就清剿了,又何必等待至今?”
“若不清剿,大將軍亦應出兵,力求與張燕一戰,將其擊敗,震懾其軍,使其日後不敢輕易南下,如此我冀州才得以保全,待時機成熟之時,再深入黑山,清剿張燕。”
審配並非不明事理,也知道張燕狡猾,躲在黑山不出,否則早就被袁紹消滅了。他只是認為,袁紹應該出兵,將張燕驅逐回黑山,而不是像郭圖所說,任由張燕擄掠或等張燕自己退兵。
許攸也向袁紹行了個禮,只說了一句話︰“若大將軍不出兵攻打張燕,那又何必從平原撤兵呢?”
袁紹听了許攸的話,點了點頭,他撤兵就是為了對付張燕,豈能不出兵?他下令做好準備,不日出兵北上,準備攻打張燕。
三日後,袁紹親率兩萬大軍北上,準備與張燕決戰。兩天後,袁軍進駐趙國邯鄲。袁紹松了口氣,張燕並沒有攻打邯鄲,他連忙派出斥候,打探黑山軍的下落。
一天之後,斥候回報︰“報大將軍,黑山軍昨日已北上,進入巨鹿郡,向𢻯陶縣而去。”
袁紹氣得臉都黑了,這張燕多半是知道他從鄴城出兵,就立即撤退,真是可惡。如果是以前,他還會覺得自己有名望,張燕聞風喪膽,故而逃跑。可是,這次張燕壞了他的大事,他已怒不可遏,立誓要教訓張燕一頓。
“傳令,大軍追擊。”
袁紹大軍繼續行軍,三四天之後到達了𢻯陶縣。𢻯陶縣沒有被張燕攻破,袁紹又松了口氣。
“報……報……”斥候又來報︰“黑山軍繼續往北撤退,已撤到常山國。”
袁紹一听,臉都青了,如今他是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追的話,張燕多半退回到黑山里面去了,他又追不上,不追的話又怕張燕卷土重來。
許攸隨軍,就出了個主意︰“大將軍,張燕出兵南下,顯然是受陳炎所邀,以牽制我軍兵力,想必張燕此時已退回黑山,再追下去已無意義。張燕號稱聚眾數十萬,實則是裹挾百姓,兵力並不多。”
“我大軍上次與張燕交戰,已是五年前了,當時一戰,破張燕及屠各匈奴,致使張燕實力大損,多年不敢出兵,今其再度率軍南下,表明其實力已恢復,此次又嘗到了甜頭,下次必會再度伺機南下,我軍不得不防。”
“然,河間最新戰報表明,公孫瓚已是垂死掙扎,朝不保夕,大將軍當以攻公孫瓚為主,先攻破易京,將其消滅,屆時再回軍對付陳炎和張燕之流。以我看,大將軍不如派遣一軍約三千兵力,長駐于常山元氏,若張燕南下,有這支軍隊,也可以阻擋,為我軍贏得時間,以便采取應對之策。”
郭圖拱手行禮︰“子遠之言有理,我軍不能深入黑山,與張燕交戰,只能在常山布防,日後待我軍擊破公孫瓚後,再清剿張燕。”
袁紹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答應了下來。袁紹大軍繼續北上,兩天後到達常山國治所元氏,斥候再來報告消息︰“大將軍,已查探清楚,黑山軍已進入黑山。”
袁紹嘆了口氣,這一趟出兵,算是徒勞無功了。今年真是倒霉,兩戰皆不利。事已至此,他也只好采納許攸之計,在常山國元氏縣留下三千兵力,然後再率大軍往鄴城方向撤退。
七八天後,袁紹率軍退回到了鄴城。
回到鄴城後,袁紹召集眾人,準備議事。結果還沒開始,一個士兵踉踉蹌蹌地跑進來︰“報……報……青州平原傳來戰報。”
“什麼?快說。”袁紹心里一陣莫名的憤怒,一聲大吼。
“張合、趙�^轎喚 淹兜校 旨僮鞍芡耍 沾居誚 蚩 皆 敲牛 緩蟺芯 貿敲糯蚩 保 Ь肫皆 牽 翊居誚 馴壞芯 保 皆 慘崖淙氳惺幀! br />
袁紹听了,露出猙獰的面目,上前幾步,把來報消息的士兵一腳踹倒在地︰“怎會如此?怎會如此?”隨後,他來回踱步,喘著粗氣。在場之人無不面面相覷,交頭接耳起來。
“張合、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