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ki,我們不需要一個寫著名字的項目。我們需要的是——‘效果’。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錢能換來的那種效果。明白嗎?”
“明白。”她輕聲回應,用力反握了一下林恩的手,眼神重新變得清澈而堅定。
林恩的態度讓她再次確認了這場捐贈的本質——純粹的、不摻雜質的救助。
這比任何形式上的光環都更符合她提議的初心。
書房里陷入了短暫的沉寂。彼得森眼中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但良好的專業素養讓他立刻調整了表情,流露出真誠的敬意︰
“當然,ink先生。我們絕對理解並且完全尊重您的意願。效果將是我們唯一追求的目標。我們會用事實和數據來向您匯報成果。”
林女士也立刻點頭。
林恩這才滿意地靠回椅背︰
“很好。那麼,回到正題。我決定先贊助...”林恩環視了在場所有人,蓋伊、福勒、老周都看著他,妮可的眼楮亮了起來。
他用斬釘截鐵的聲音宣布︰
“一萬名華國貧困兒童。一萬個名額。現在,立刻開始執行。”
書房里瞬間陷入了短暫的寂靜,只有中央空調發出輕微的送風聲。
一萬名?!
林女士猛地倒吸一口涼氣,幾乎失聲叫出來︰“ink先生!一萬名...這...這幾乎是我們在華現有兒童贊助項目總規模的十倍以上!一次性捐贈額度超過250萬美元?!您...您確定?!”
彼得森總監也震驚得站了起來,臉上交織著狂喜和難以置信︰“我的上帝!ink先生!這...這是世界宣明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筆兒童贊助承諾之一!尤其針對華國項目!這太難以置信了!”
林恩神色平靜︰“當然確定。操作流程你們來制定,和國內協調好。我的要求就三點︰一,錢要最快速度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二,別讓繁文縟節卡住救命錢;三,”
他看向林女士,嘴角勾起一絲略帶鋒芒的笑意︰“那些什麼‘殖民主義心態’的帽子,扣不到真心想幫助孩子們的人頭上。我不需要任何照片和英文信,讓孩子們用中文告訴我他們的生活因為這點微薄幫助有了點改善,就夠了。
如果他們覺得寫中文信也有壓力,那就不寫。我不需要感謝,我只需要它起作用。只要你們保證錢花在刀刃上,這筆贊助我會一直付下去。”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當然,如果你們的錢沒花對地方,我的律師團就會轉而全力對付你們,索尼是什麼下場你們也看到了。”
福勒立刻開始在旁邊的電腦上進行飛速計算和筆記。蓋伊和老周相視一笑,林恩的威脅,永遠是這麼...直接。
妮可的手悄悄伸過來,用力握住了林恩放在扶手上的手,眼中閃爍著晶瑩的光,充滿驕傲和愛意。
彼得森和林女士的震驚尚未完全平息,看著這對年輕情侶快要拉絲的眼神有些尷尬。
正要再次表達感謝並告辭時,林恩合上了桌面那份印著世界宣明會標識的概況資料冊。在最後一頁的機構簡介上,一行小字映入眼簾︰全球最大的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的兒童慈善機構之一。
林恩的眉梢極其輕微地挑動了一下。他抬頭看向彼得森,手指不經意地點了點那行字,語氣帶著一種純粹好奇的探詢,目光鎖定著對方的反應︰
“‘全球最大的基督教兒童慈善機構’?那麼,在華國,你們也進行宗教服務或者...傳教issionary ork)嗎?”
這個問題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
彼得森總監臉上的激動和喜悅瞬間凝固,掠過一絲極其尷尬的僵硬。
他那訓練有素的專業微笑似乎被無形的力量拉扯著,努力維持著得體,但眼神中的光明顯地黯淡了下去,甚至帶上了幾分隱晦的焦灼,下意識地瞥了一眼身邊的林女士。
林女士也立刻低下頭,手指不由自主地揪緊了文件夾邊緣。
書房里的空氣仿佛凝滯了幾秒鐘。福勒敲擊鍵盤的清脆響聲也突兀地停了下來。蓋伊摸了摸鼻子,目光在林恩和這兩位突然變得局促的慈善機構代表之間轉了個來回。
老周則微微調整了一下坐姿,眼鏡片後的目光更為審慎。
最終,彼得森清了清嗓子,那聲調努力維持著平穩,但每一個字都像在極其崎嶇的冰面上小心行走,帶著難以掩飾的無奈和某種深深的挫折感︰
“ink先生...這是一個我們非常...非常重視的領域。是的,我們的根基在于基督教的價值觀,服務弱小是被上帝所珍視的使命。但是...”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在積攢勇氣說出這個已成定局的事實︰“在華國大陸,當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禁止任何宗教性質的活動嵌入到公益項目中。”
他的聲音低沉下去,充滿了無法逾越現實的無力感,“我們的一切工作——無論是飲用水項目、兒童健康、還是現在您大力支持的兒童贊助計劃——都嚴格限定在純粹的人道主義援助和發展合作opent operation)框架之內。傳播福音evangeis)?”
他苦笑了一下,肩膀幾不可察地垮塌了微小的一寸,“那是絕對、完全、沒有任何可能性的。我們在華國的合作備忘錄和相關規定里,有非常清晰的...紅線red ines)。”
林恩安靜地听著。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變化,看不出是認同還是反對。
然而,在他的心底,一股極其隱秘而強烈的愉悅感,像被嚴密封存的炭火,猛地爆開了一簇熾熱的火花!幾乎要沖破胸膛,化作一聲響亮的擊掌!
干得漂亮!這才是我的老家的良好作風嘛!
林恩點點頭,語氣平靜無波,甚至還帶上了一點理解式的寬慰︰“明白了。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是首要的。專注于真正幫助孩子們,這才是核心。信仰是私人的事。”
他不再追問,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談話可以結束︰“資金會按約定時間到賬,包括兩所cfs和一萬名兒童的贊助。細節與老周對接。期待看到項目落地。”
彼得森和林女士都松了一口氣,但離開時的背影總顯得多了幾分沉重。那份被明確點出的信仰“封印”,是他們在這個佔據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國開展事業時,永遠繞不過去的根本性遺憾。
書房門輕輕合上。
“o,”蓋伊終于憋不住,吹了聲口哨,帶著點調侃和一絲不解,“每年300萬刀甩出去,只問了一句‘能不能傳教’...老板,你到底是要氣死耶穌還是打算讓上帝保佑我們的導彈股票再翻番?”
福勒也笑了,但眼神里是純粹的商業解讀︰“完美的公關。這可比在紐約時報買版面聲明我們熱愛全人類有效得多。而且,抵稅額度非常可觀。”
老周則微微頷首,從純事務角度總結︰“林恩選擇很務實。避免了未來任何潛在的宗教糾紛風險,要確保資金在國內項目的運行暢通無阻。‘純粹的人道援助’是唯一可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