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簡單地過了兩招,陳清晨逐漸感受到了壓力,她皺起眉頭說道︰“咱不打轉球哈。”
甦晚莎沒有回應,只是靜靜地等待著球的到來。當球飛到她面前時,她悄悄地手腕一擰,給球加了個轉,然後輕聲說道︰“加個轉。”
陳清晨立刻察覺到了球的變化,她的回擊變得無力起來。她把球拍重重地放在桌子上,仿佛在表示自己的不滿。
這時,賈一凡拿起了球拍,準備與甦晚莎展開一場較量。
球飛過來了,賈一凡用力一揮,成功地接住了球。然而,球還沒飛到網前,就迅速地落了下來。
陳清晨在一旁看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她走過來,站在甦晚莎旁邊,扶著賈一凡的肩膀,笑著說︰“我倆都是你教的哈,都你教的。”
甦晚莎無奈地笑了笑。整個場景充滿了輕松和歡樂的氛圍,三人的互動展現出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默契。
而陸瑾欽就在不遠處和牛冠凱坐在旁邊看著甦晚莎她們開心的樣子,莫名其妙也跟著開心了。
次日第二天,一行人來到了香港大學與在場師生等展開交流,隨著奧運健兒和同學們的坐下,主持人說道︰“現在有請巴黎奧運兩面乒乓球金牌得主甦晚莎到台上跟大家分享她的奧運之旅,有請。”
甦晚莎深吸一口氣,雙手緊緊地握著昨天寫好的草稿,她慢慢地站起身來,微笑著向同學們揮手示意,同學們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充滿期待。
甦晚莎她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演講台。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國家乒乓球隊運動員孫穎莎。和在座的各位同學一樣,我也是一名在讀大學生,很高興作為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的一員和大家分享交流。
在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香港代表團取得了兩金兩銅的歷史最佳成績,在這里也向大家表示祝賀。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3個詞語︰夢想、成長和幸福。
首先說說夢想,如果說最開始接觸乒乓球是一種偶然,那麼我能夠成為今天的孫穎莎,更多是源于一個為國爭光的夢想。
我在5歲時開始接觸乒乓球,那時父母只是為了讓我鍛煉身體。
8歲的時候,我在電視機前看到了張怡寧、王楠在北京奧運會的比賽。
當我看到他們在賽場上努力拼搏,為國爭光,我就在想,會不會有一天我也能站上奧運會的舞台,讓自己的家人和像我當年一樣的小朋友們在電視機前看到我為國爭光的樣子,看到五星紅旗因我而升起的場景。
就是從那一刻起,我感覺自己每天的訓練都有了目標,為國而戰的夢想激勵著我,讓我努力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我在10歲時進入河北省乒乓球隊,15歲進入國家乒乓球二隊,17歲進入國家乒乓球一隊。
第一次參加成年賽事就拿到了日本公開賽單打、雙打冠軍。
20歲,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塊奧運金牌。現在回頭想想,小時候的夢想真的很簡單,比如那時我特別想穿一件背後印有自己名字的衣服,也很想穿給父母看一看,感覺那會是一件特別令人驕傲的事情。
當我真正穿上國家隊的球衣,我才知道胸前的國旗永遠大于背後的姓名。
如果說自己的名字意味著一種光榮,那麼國旗則代表著一種責任,一種使命,值得我們付出一切去𥕜衛,去戰斗。
一個人只有把個人的夢想和祖國的榮譽結合起來,才會真正感受到夢想帶給你的那份堅韌而又厚重的力量。
巴黎奧運會是我的第二屆奧運會,與上一屆不同的是,這次我還同時承擔了混雙的任務。
在東京我們丟掉了這枚金牌,這次我們也是全隊上下都憋著一股勁兒,一定要把這塊金牌奪回來。
劉主席也一直在強調,我們不是去保這塊金牌,而是去奪這塊金牌。我跟王楚欽在混雙方面確實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混雙組組長肖指導,我的主管教練邱指導,我們都在為這塊金牌拼盡了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