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賈魯率領元軍前來包圍了濠州城。城內的義軍原本各自為政,彼此之間存在著諸多恩怨糾葛。然而,面對元軍的威脅,他們不得不暫時擱置這些矛盾,團結起來共同守衛城池。
十二月,賈魯再次率領元軍包圍了濠州城。城中的義軍拼死抵抗,極力拒守,與元軍展開了艱苦的拉鋸戰。濠州城的城牆在戰火中被多次沖擊,但義軍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團結一心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元軍的進攻。
1353年五月十六日,賈魯在軍中病死。元軍失去了主將,軍心動搖,最終不得不選擇退兵,濠州城的圍困得以解除。
經過長達數月的圍城,濠州城內的糧食儲備消耗殆盡。城中的軍民生活陷入了極度艱難的境地。饑餓和疾病的陰影籠罩著整個城市,人們每天都在為生存而掙扎。城內的糧食價格飆升,普通百姓甚至難以購買到足夠的食物來維持生命。義軍的士兵們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但他們依然堅守在城牆上,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這座城市。
朱元璋這時候自然也是十分艱難。他作為郭子興的親信和義女婿,奉郭子興為主君,肩負著為郭家老小尋找糧食的重任。他深知,如果不能解決糧食問題,不僅郭家的安危難以保障,整個濠州城的軍民也將陷入絕境。于是,他四處奔走,尋找解決辦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拜見了一位友人。這位友人被朱元璋的誠意所打動,慷慨地贈予了他數引鹽。朱元璋如獲至寶,他深知鹽在當時是一種極為珍貴的物資,可以用它來換取糧食。于是,他駕舟前往懷遠縣,用這些鹽換回了數十石糧食。當他將這些糧食交到郭子興家時,郭子興感激不已,稱贊朱元璋為濠州城立下了大功。
十月,朱元璋又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他返鄉招募士兵,希望通過擴充兵力來增強濠州城的防御力量。經過一番努力,他成功地招募了七百余人。當他帶著這些新招募的士兵返回濠州城時,郭子興大喜過望。他看到朱元璋的出色表現,深知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任命朱元璋為鎮撫,讓他負責管理這些新兵。朱元璋從此肩負起了更重要的責任,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帶領著這些士兵在濠州城中繼續為抵抗元軍而努力奮斗。
當年冬天,濠州城內局勢動蕩不安。彭大自封為魯淮王,趙均用則自稱永義王。這兩人在治理部眾時手段極為嚴苛,馭下無道,導致他們所率領的部眾行為暴橫,經常欺壓百姓,甚至在城內橫行霸道,引起了眾人的不滿。朱元璋雖然在濠州城中地位逐漸提升,但他深知彭大和趙均用的為人,擔心自己招募的兵力過多會引起他們的猜忌,從而禍及自身。于是,他謹慎行事,將自己招募的七百人交給了其他將領統領,只留下了徐達等二十多人在身邊,這些人後來被稱為“淮西二十四將”,成為朱元璋早期的核心力量。
朱元璋帶著徐達等二十四人前往南邊的定遠縣進行攻略。然而,在途中,朱元璋突然患上了重病,病情十分嚴重,不得不返回濠州城養病。這場病來得凶猛,朱元璋一度陷入昏迷,昏迷了半個多月才甦醒過來。在這期間,朱元璋的生死未卜,濠州城中的局勢也變得更加復雜和微妙。
朱元璋醒來後過了幾天,郭子興故意扶著拐杖從朱元璋的屋前經過。郭子興之前曾被趙均用和孫德崖拷打致傷,因此行動不便。他一邊走,一邊嘴里連連發出嘆息之聲,似乎在為某件事情感到惋惜。朱元璋當時還躺在床上養病,听到郭子興的嘆息聲,便問旁邊的人這是怎麼回事。旁人告訴他,郭子興听說城外遠處有一個山寨,那里有一支隊伍想要投靠濠州,但還在猶豫未決。郭子興的一個朋友就在那個山寨中,他想派人去與對方聯絡,收服這支隊伍,但可惜家中沒有合適的人選,因此才嘆惋可惜。
朱元璋雖然病還沒徹底好,但他敏銳地察覺到郭子興這是在故意暗示他,希望他能前往游說那支隊伍。朱元璋深知,如果自己不去,郭子興可能會對他這個干女婿產生不滿,認為他是個無用之人。他不想被當作棄人,也不想讓郭子興失望。于是,當晚他強撐著病體,謁見郭子興的寢室。郭子興看到朱元璋進來,問道︰“你來是為何?”朱元璋回答說︰“听聞他方有想要來歸附的,還未決定誰去做使者,我願親自前往。”郭子興勸道︰“你病才好一點,還不能出行。”但朱元璋知道郭子興真正的意思,堅決要求前往。郭子興見朱元璋態度堅決,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
次日,朱元璋拖著病體,帶著騎兵費聚二人、九個步兵,一共十來個人,往南邊的定遠縣驢牌寨進發。一路上,朱元璋舊病復發,不得不停下養病三日。病剛好了些,他又立即加速前行。走了六十里,到了一個叫“大橋”的地方,舊病再度復發,于是又停下養病三日。接著趕路,又走了五十里,終于看到了對方的營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元璋手下的九名步兵見到對方的人馬後,非常驚恐,立即就要甩下朱元璋撒腿跑路。朱元璋攔住他們,冷靜地說︰“他們人多,我們人少,況且他們有馬四條腿,我們只有兩條腿。我們已經到了這里,即便想要逃走,又能逃往何處?”話剛說完,對方陣中派遣兩名小將出來迎接,舉著手大喊︰“來者為何?”朱元璋派人答復︰“我來為公帥首言。”對方歸營向帥首報告,帥首讓朱元璋一行人下馬入營。
朱元璋下了馬,但他久病身體虛弱,徒步走得很艱難。前面又有一條溝渠要越過,費聚請求代朱元璋過渠去交涉。朱元璋對費聚說︰“諸人至此,生死不得自由,豈有代者耶?”于是,他們一同前往,過了一會終于進入營中。
帥首前來迎接,問道︰“何為而來?”朱元璋回答說︰“彼此無食,郭公與足下有舊,知道你營壘在此。听聞足下軍中糧食艱難,亦知他敵欲來相攻,恐你無救,特遣吾報。肯相從則從之,否則移兵避之。”帥首听完,答應歸附,並請朱元璋留下信物為證。于是朱元璋留下香囊一枚。帥首也以牛脯來獻。朱元璋吃完以後,帥首跟朱元璋說,你們先暫且回去,等營中收拾好路費,再前往投奔。朱元璋答應了,只留下費聚在其營中。
過了三日,費聚早晨跑了回來,對朱元璋說︰“招撫他們的事要黃了,他們要去投別處!”朱元璋听後,連忙向郭子興借兵三百,直接奔赴帥首所在之地。他對帥首說︰“你們為他雄所欺凌,其冤未申,仇亦未解。一旦從我北,何不能雪前日之恥。現在我特地助你們三百人,與仇敵試較量下勝負,不亦可乎?”帥首听了很高興,但心中已經有些生疑,平時兵器不離左右,就是為了防範朱元璋別有企圖。
朱元璋知道事情不太好辦了,非想個計策智取不可。正猶豫不知如何是好,恰逢有個平時就很勇猛的同鄉在行伍之中。于是朱元璋使了個“狼來了”的疲兵之計,先派勇猛的同鄉邀請帥首來會談議事,並讓朱元璋這邊的三百人簇擁著一起觀看。然後又放他回去。連續三次,使之放松警惕後,趁機綁架了帥首,令五十個壯士簇擁帥首離開營寨。走了十余里,再派人假傳命令于其營曰︰“爾帥已往觀營地,可移軍來就!”待其營兵皆出,既燒毀營寨,絕其退路,帶著全營人馬回來。
1354年五月,因為朱元璋一舉收服壯士三千人,郭子興升任朱元璋為管軍總管。朱元璋憑借自己的智謀和勇氣,在濠州城中逐漸嶄露頭角,為他日後建立更大的功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月,朱元璋帶著這三千名新收服的壯士,開始了新的軍事行動。他們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然向東行進,目標是元將老張知院的大營。老張知院是元軍中的一名將領,他的大營駐扎在附近,兵力雄厚,但朱元璋深知夜襲的突然性可以打亂敵人的部署。經過周密的策劃和部署,朱元璋的軍隊在深夜悄無聲息地接近了老張知院的大營。他們像幽靈一樣穿梭在黑暗中,迅速而精準地發動了攻擊。元軍在睡夢中被驚醒,亂作一團,老張知院見大勢已去,只得棄軍而逃。
朱元璋的軍隊大獲全勝,俘獲了兩萬名精壯士兵。朱元璋沒有浪費時間,他迅速對這些新俘獲的士兵進行了短暫而高效的訓練,將他們融入了自己的軍隊。隨後,他率領這支新擴充的軍隊,繼續向南進發,目標是攻取滁州。
六月十九日,郭子興與彭大、趙均用等人聯合發起了對盱眙的進攻。經過一番激烈的戰斗,他們成功攻克了盱眙。緊接著,在六月二十日,他們又乘勝追擊,攻克了泗州。這兩場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在這一地區的勢力範圍,也為朱元璋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七月十八日,朱元璋的軍隊經過一系列的戰斗和行軍,終于攻克了滁州。滁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陷落對周圍的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朱元璋剛剛打下滁州,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彭大、趙均用二王就派人來命令他帶兵移駐到盱眙、泗州一帶。朱元璋深知彭大和趙均用之間的關系一直十分緊張,他們之間缺乏信任,也沒有遠見,遲早會自相殘殺。而且,他們都是外來者,與朱元璋並沒有深厚的情誼,朱元璋自然不會听從他們的命令。
沒過多久,朱元璋的預感就變成了現實。彭大、趙均用二王果然開始自相吞並,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戰場上刀光劍影,戰鼓震天,雙方的軍隊在戰場上拼死廝殺。善戰的士兵們紛紛死傷殆盡,甚至連魯淮王彭大也在戰斗中喪命,永義王趙均用雖然幸存,但也元氣大傷。這場內斗不僅削弱了他們的力量,也讓濠州城的局勢變得更加動蕩不安。
而此時,郭子興雖然在盱眙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他仍然受制于當地的復雜局勢。他幾乎被卷入了彭大和趙均用的火並之中,多次面臨被吞並的危險,甚至差點遇害。濠州城的內部矛盾和權力斗爭愈發激烈,局勢一片混亂。朱元璋則在滁州穩固了自己的勢力,他深知在這種動蕩的局勢中,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在亂世中找到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元璋在滁州穩固了自己的勢力後,目睹了濠州城內彭大與趙均用之間的內斗,深知這種混亂的局面對郭子興極為不利。郭子興作為他的恩人和濠州的首領,目前正被趙均用控制,處境十分危險。為了保護郭子興,也為了穩定局勢,朱元璋決定采取行動,迎接郭子興至滁州。
朱元璋深知趙均用的性格和為人,他明白僅靠武力無法解決問題,于是決定通過智謀和言辭來化解這場危機。他派人前往趙均用處,勸說趙均用放郭子興南行。使者見到趙均用後,恭敬地說道︰“從前大王窘于元兵,無處可去,投奔濠州,與郭公共守,以抗元兵。郭公開門接納大王,推誠相待,恩德非淺。而且郭公為了大王,不惜屈己,事事順從。然而大王不但不思回報,反而听信左右小人的讒言,要殺郭公。這豈不是自剪羽翼,失去豪杰之心?我私下認為大王這樣做實在不應該。而且郭公的部隊仍然很多,一旦有意外,大王又豈能獨安?莫若善待郭公,使各自守護其所,唇齒相依,這才是上策。否則就是唇亡齒寒啊!”
趙均用听了使者的話後,沉默不語。他深知郭子興的勢力不容小覷,而朱元璋在滁州的兵力也不容忽視。朱元璋又派人賄賂趙均用的左右心腹,讓他們幫忙勸解。這些心腹們見有利可圖,紛紛在趙均用耳邊勸說。最終,趙均用權衡利弊,考慮到朱元璋在滁州的兵力不少,如果強行扣留郭子興,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沖突,于是決定放任郭子興離開。
不久,郭子興帶著他的一萬余人馬抵達滁州城。朱元璋親自出城迎接,將郭子興迎入城中。郭子興進城後,立刻檢閱諸軍。當他看到朱元璋的三萬多兵馬,隊伍嚴整,旗幟鮮明,甲兵潔利,短短幾個月就發展得兵強馬壯,心中不禁大為喜悅。他感嘆道︰“元璋,你果然不負我望,短短幾個月就發展得如此強大!”
郭子興在滁州城中稍作停留後,心中萌生了就地稱王的念頭。他認為自己在濠州的勢力雖然受損,但在滁州仍有強大的軍隊支持,稱王似乎順理成章。然而,朱元璋深知滁州的地理形勢並不適合稱王立國。滁州城是山城,舟楫不通,商人難以聚集,缺乏戰略要地的支撐,難以成為立足之地。于是,朱元璋勸阻郭子興說︰“滁州城是山城,舟楫不通,商人不集,無形勝可據,不足居也。若在此稱王,不僅難以立足,還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郭子興听了朱元璋的分析後,沉默了許久。他深知朱元璋的智謀和眼光,最終決定放棄在滁州稱王的計劃。稱王之事遂止,滁州城的局勢也暫時得以穩定。朱元璋通過這次事件,不僅成功地保護了郭子興,也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滁州的地位,為未來的軍事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大謀謀天下請大家收藏︰()大謀謀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